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智力的三维结果模型是( )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分数:2.00)A.瑞士,吉尔福特B.法国,瑟斯顿C.美国,瑟斯顿D.美国,吉尔福特3.以下几项,哪一个是流体智力的内容?( )(分数:2.00)A.见识B.阅历C.记性D.“吃一堑,长一智”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 )种彼此
2、独立的心理能力。(分数:2.00)A.斯皮尔曼,5B.瑟斯顿,5C.斯皮尔曼,7D.瑟斯顿,75.对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不客观的一项是( )(分数:2.00)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使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发生转变B.提出了多维智力理念,并引发了新的对智力开发的思考C.提出了突破性的发展智力的方法,开创了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新纪元D.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6.有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下哪一个不是启发式的方法?( )(分数:2.00)A.逆向反推法B.限定词法C.爬山法D.类比思维7.哪一个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因素?( )(分数:2.00)A.问题情境B.知识经
3、验C.思维定势D.动机8.以下关于成功智力理论和三元智力理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成功智力理论是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三元智力理论是在成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三元智力理论于成功智力理论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D.三元智力理论与成功智力理论毫无关系9.每个问题必然包含四种成分,是目的、( )、障碍、方法。(分数:2.00)A.背景B.个体已有的知识C.个体的发问D.对情境的熟悉10.有关问题解决,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问题解决首先是有目标定向的B.问题解决是一个具体、外显的过程,可以被观察到C.问题解决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
4、运算,简单的思维活动不算D.问题解决是个人化的,对这个人是问题,对另一个人可能不是11.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分数:2.00)A.记忆力B.音乐能力C.速记能力D.舞蹈能力12.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可将能力分为( )(分数:2.00)A.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B.模仿能力和创造力C.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D.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流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B.晶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C.流体能力个体差异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小D.晶体智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相关14.1927 年,英国心理学家( )根据人们完
5、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因素组成。(分数:2.00)A.斯皮尔曼B.桑代克C.加德纳D.吉尔福特15.美国心理学家( )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分数:2.00)A.斯皮尔曼B.桑代克C.加德纳D.吉尔福特16.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内容的是( )(分数:2.00)A.记忆B.视觉C.评价D.再认17.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操作的是( )(分数:2.00)A.视觉B.符号C.记忆D.行为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分数:2.00)A.斯皮
6、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9.斯腾伯格的智力成分中,( )起核心作用。(分数:2.00)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D.内容成分20.在智力三元论中,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智力称为( )(分数:2.00)A.情绪智力B.情境智力C.成功智力D.学业智力21.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是( )(分数:2.00)A.情绪智力B.情境智力C.成功智力D.学业智力22.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下哪一种属于晶体智力?(分数:2.00)A.知觉速度B.图形识别C.言语理解D.机械记忆23.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 )时期。
7、(分数:2.00)A.酝酿B.准备C.定势D.顿悟24.创造力的核心是( )(分数:2.00)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人格C.创造性认知品质D.创造性情意特征25.以下有关道德情感作用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B.使人乐于接受任何一种道德概念C.使人乐于接受某一人的道德教育D.可以激发和引导人的道德认识26.一学生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回到家后,妈妈对他说:“他为什么打你?你告诉老师,让老师跟他讲不可以打架的道理。”爸爸则说:“谁敢打你,下回你也打他!”对于这类家长的表现,以下几种描述最贴切的是( )(分数:2.00)A.养而不教,重养轻教B.宠严失度
8、,方法不当C.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D.家长生活作风不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27.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规范的内容?( )(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D.适应28.下列哪项不是遵从的特点?( )(分数:2.00)A.盲目性B.被动性C.目的性D.情境性29.规范的( )标志着相应品德的形成(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D.适应30.自居作用属于( )(分数:2.00)A.社会规范的依从B.社会规范的遵从C.社会规范的信奉D.社会规范的认同二、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31.流体、晶体智力说是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32.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
9、因素。(分数:2.00)_33.简述智力三元论。(分数:2.00)_34.简述怎么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分数:2.00)_35.简述什么是原型启发。(分数:2.00)_36.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分数:2.00)_37.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38.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10、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智力的三维结果模型是( )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分数:2.00)A.瑞士,吉尔福特B.法国,瑟斯顿C.美国,瑟斯顿D.美国,吉尔福特 解析:3.以下几项,哪一个是流体智力的内容?( )(分数:2.00)A.见识B.阅历C.记性 D.“吃一堑,长一智”解析:4.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认为智力包括( )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分数:2.00)A.斯皮尔曼,5B.瑟斯顿,5C.斯皮尔曼,7D.瑟斯顿,7 解析:5.对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不客观的一项是( )(分数:2.00)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使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发生转变B.
11、提出了多维智力理念,并引发了新的对智力开发的思考C.提出了突破性的发展智力的方法,开创了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新纪元 D.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解析:6.有关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下哪一个不是启发式的方法?( )(分数:2.00)A.逆向反推法B.限定词法 C.爬山法D.类比思维解析:7.哪一个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因素?( )(分数:2.00)A.问题情境 B.知识经验C.思维定势D.动机解析:8.以下关于成功智力理论和三元智力理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成功智力理论是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三元智力理论是在成功智力理论的基础
12、上提出来的C.三元智力理论于成功智力理论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D.三元智力理论与成功智力理论毫无关系解析:9.每个问题必然包含四种成分,是目的、( )、障碍、方法。(分数:2.00)A.背景B.个体已有的知识 C.个体的发问D.对情境的熟悉解析:10.有关问题解决,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问题解决首先是有目标定向的B.问题解决是一个具体、外显的过程,可以被观察到 C.问题解决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算,简单的思维活动不算D.问题解决是个人化的,对这个人是问题,对另一个人可能不是解析:11.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分数:2.00)A.记忆力 B.音乐能力C.速记能力D
13、.舞蹈能力解析:12.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可将能力分为( )(分数:2.00)A.晶体能力和流体能力 B.模仿能力和创造力C.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D.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解析: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流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B.晶体智力 30 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C.流体能力个体差异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小D.晶体智力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相关解析:14.1927 年,英国心理学家( )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因素组成。(分数:2.00)A.斯皮尔曼 B.桑代克C.加德纳D.吉尔福特解析:15.美国
14、心理学家( )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分数:2.00)A.斯皮尔曼B.桑代克C.加德纳 D.吉尔福特解析:16.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内容的是( )(分数:2.00)A.记忆B.视觉 C.评价D.再认解析:17.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面属于智力活动操作的是( )(分数:2.00)A.视觉B.符号C.记忆 D.行为解析: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分数:2.00)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D.吉尔福特解析:19.斯腾伯格的智力成分中,( )起核心作用。(分数:2.00)A.元成
15、分 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D.内容成分解析:20.在智力三元论中,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智力称为( )(分数:2.00)A.情绪智力B.情境智力 C.成功智力D.学业智力解析:21.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是( )(分数:2.00)A.情绪智力B.情境智力C.成功智力 D.学业智力解析:22.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下哪一种属于晶体智力?(分数:2.00)A.知觉速度B.图形识别C.言语理解 D.机械记忆解析:23.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 )时期。(分数:2.00)A.酝酿 B.准备C.定势D.顿悟解析:24.创造力的核心
16、是( )(分数:2.00)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人格C.创造性认知品质D.创造性情意特征解析:25.以下有关道德情感作用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可以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B.使人乐于接受任何一种道德概念 C.使人乐于接受某一人的道德教育D.可以激发和引导人的道德认识解析:26.一学生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回到家后,妈妈对他说:“他为什么打你?你告诉老师,让老师跟他讲不可以打架的道理。”爸爸则说:“谁敢打你,下回你也打他!”对于这类家长的表现,以下几种描述最贴切的是( )(分数:2.00)A.养而不教,重养轻教B.宠严失度,方法不当C.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D.家长生活作风不
17、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析:27.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规范的内容?( )(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D.适应 解析:28.下列哪项不是遵从的特点?( )(分数:2.00)A.盲目性B.被动性C.目的性 D.情境性解析:29.规范的( )标志着相应品德的形成(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 D.适应解析:30.自居作用属于( )(分数:2.00)A.社会规范的依从B.社会规范的遵从C.社会规范的信奉D.社会规范的认同 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31.流体、晶体智力说是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体、晶体智力说
18、,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提出的,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衰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解析:32.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遗传的作用。根据双生子研究表明,血缘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 (2)环境和教育的
19、影响。 产前环境的影响。 产前营养的缺乏或母亲患病、服药等,都会对胎儿的脑细胞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早期经验的影响。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某种社会实践,相应的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 具有广泛的兴趣,人感兴趣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高度发展。坚强的意志对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解析:33.简述智力三元论。(分数:2.0
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智力三元论是由斯腾伯格提出的,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理论。包括: (1)智力成分亚理论。 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2)智力情境亚理论。 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 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
21、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解析:34.简述怎么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转变问题。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解析:35.简述什么是原型启
22、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原型之所以能起到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或相似处。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发现某种原理,从而找到解决的新方法,某一事物能否充当原型并起到启发作用,不仅取决于该事物的特点,还取决于问题解决的心理状态。只有在问题解决者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但又不过于紧张的状态时,才容易产生原型启发。所以,原型启发常常发生在酝酿时期。)解析:36.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3、导致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巾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养而不敦,重养轻教;宠严失度,方法不当;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家长生活作风不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4、。第一,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6 第二,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差或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对他们冷淡、歧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一定的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缺点和错误的发展。第三,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总体看,我们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不能低估。 (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 不良品德的
25、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学生分不清是非、善恶,甚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总之,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有的是从认识开始的,有的是从情感、意志开始的,有的则是从行动开始的。 缺乏道德情感或情感异常。 品德不良的学生缺乏道德情感,他们往往是爱憎不分,好恶颠倒。例如,认为给他一点便宜的人是“好人”,认为严格要求和管束他的人可恶。他们同教师、父母和其他一些关心他们的人情感对立、存有戒心,而与他们的“伙伴”却情感相投。 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解析:37.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26、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这一时期,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是很重要的精神良药,教师和家长应做好方面的工作。(2)转变阶段: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新人,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反复的情况也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出现的大倒退。 (3)自新阶段:这是指不良品质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变之
27、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对那些已经转变的青少年要倍加关心和爱护,充分的信任、热情地鼓励,逐步提高要求、不断引导前进,任何歧视与翻旧账的言行都是极为有害的。)解析:38.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 岁前):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做出道德意义上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4、57、8 岁):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3)自律道德阶段(910 岁以后):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道德相对主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