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38925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4-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心理学-4-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_。(分数:1.00)A.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B.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C.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D.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2.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_ 。(分数:1.00)A.卡尔B.皮亚杰C.罗杰斯D.奈塞3.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_ 记忆。(分数:1.00)A.形象B.词语C.情绪D.动作4.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 _ 气质类型。(分数:1.00)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5._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2、,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分数:1.00)A.大脑皮层B.枕叶C.丘脑D.顶叶6.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_ 。(分数:1.00)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思维C.形象思维D.发散思维7.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 _ 。(分数:1.00)A.广阔性B.深刻性C.批判性D.敏捷性8.研究者就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为 _ 法。(分数:1.00)A.问卷B.产品分析C.谈话D.个案9.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 _ 。(分数:1.00)A.感觉神经元B.联络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D

3、.特异神经元10.味觉属于 _ 。(分数:1.00)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3.00)11.奥尔伯特将人格特质分为 1 特质和个别特质。 (分数:1.00)12.性格结构主要特点是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 1。 (分数:1.00)13.强烈的 1 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 (分数:1.00)14.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称为 1 能力。 (分数:2.00)15.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脑的 1。 (分数:1.00)16.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1 信号系统。 (分数:2.00)17.短时记忆是保持在 1

4、 分钟以内的记忆,其容量为 72 个组块。 (分数:1.00)18.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 (分数:1.00)19.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1 与综合。 (分数:2.00)20.思维的品质有: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 1 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分数:1.00)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 (分数:5.00)_2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分数:15.00)_24.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分数

5、: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4-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_。(分数:1.00)A.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B.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C.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D.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解析:2.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_ 。(分数:1.00)A.卡尔B.皮亚杰 C.罗杰斯D.奈塞解析:3.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_ 记忆。(分数:1.00)A.形象B.词语C.情绪D.动作 解析:4.强、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于 _ 气质类型。(分数:1.00)A.抑郁质B.多血质 C.

6、胆汁质D.黏液质解析:5._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分数:1.00)A.大脑皮层 B.枕叶C.丘脑D.顶叶解析:6.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_ 。(分数:1.00)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思维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解析:7.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 _ 。(分数:1.00)A.广阔性B.深刻性 C.批判性D.敏捷性解析:8.研究者就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为 _ 法。(分数:1.00)A.问卷B.产品分析C.谈话 D.个案解析:9.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

7、神经元是 _ 。(分数:1.00)A.感觉神经元 B.联络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D.特异神经元解析:10.味觉属于 _ 。(分数:1.00)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3.00)11.奥尔伯特将人格特质分为 1 特质和个别特质。 (分数:1.00)解析:一般12.性格结构主要特点是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 1。 (分数:1.00)解析:可塑性13.强烈的 1 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 (分数:1.00)解析:求知欲望14.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称为 1 能力。 (分数:2.00)解析:认知15.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

8、作用的是大脑的 1。 (分数:1.00)解析:额叶16.在意志行动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1 信号系统。 (分数:2.00)解析:第二17.短时记忆是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其容量为 72 个组块。 (分数:1.00)解析:118.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 (分数:1.00)解析:词19.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1 与综合。 (分数:2.00)解析:分析20.思维的品质有:思维广阔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 1 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分数:1.00)解析:灵活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

9、1973 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 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2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

10、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 (1)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 (2)定比间隔强化。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衡,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 (3)定时间隔强化。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

11、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不稳定。 (4)不定比间隔强化。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 (5)不定时间强化。以不一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重复频率的稳定性也与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比

12、、不定时间间隔强化最有效。24.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靠近,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第二,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早晨起来,不要别人提醒,也不要自己专门去想,就会去叠被子、扫地、刷牙、洗脸等等。而没有养成卫生习惯的人,则往往做不到这些。有的人一坐下来就把一只脚踩在椅子上,或者随地吐痰,这些都是坏习惯,都是在无意中形成的。习

13、惯是把某种动作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所以,养成好习惯,不用动脑子就去做符合规范的好事;形成坏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了不符合规范的坏事。 第三,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的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的情境而没有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由于技能和一定的任务相联系,所以需要时才那样做,不需要时就不那么做。也就是说,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有些动作既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习惯。比如写字,如果当作一种技能,则由一定任务所始动,所以需要时就写,不需要时就不写;如果某人养成了写字的坏习惯,一见到纸笔就乱画,这就是由一定情

14、境来始动。两者显然是不同的。 第四,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受感觉(视、听觉等等)的反馈。只有这些外受感觉的反馈,才能使人拿自己的动作或动作产品,去与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进行对照(因为标准动作或标准动作的产品需要靠外受感觉才能被感知)。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即只要觉得这次动作所产生的动觉,和以前动作所产生的动觉相同,就会感到舒服。如果觉得不相同,就感到不舒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