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38987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36.00)1.下面命题中,对操作系统的作用描述比较全面的是_。(分数:1.50)A.系统高层软件B.网络物理结构C.服务器类型D.传输介质类型2.现在大量的计算机是通过诸如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又是通过_途径实现的。(分数:1.50)A.路由器B.资源子网C.桥接器D.中继器3.严格地讲,WWW(World Wide Web)是一个_。(分数:1.50)A.操作系统B.分布式系统C.计算机系统D.计算机网络4.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成_

2、。(分数:1.50)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标准5.下面说法中正确描述了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_。(分数:1.50)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了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了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D.表示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了相应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信息6.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负责_。(分数:1.50)A.格式化报文B.为数据选择通过网络

3、的路由C.定义连接到介质的特征D.提供远程文件访问能力7.在下列功能中,最好地描述了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是_。(分数:1.50)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提供用户跟网络的接口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8.在 OSI 参考模型中_。(分数:1.50)A.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议进行B.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会话进行C.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通过协议进行D.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通过接口进行9.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50)A.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B.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C.在 OS

4、I 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 N 层的协议,需要使用 N+1 层提供的服务D.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10.因特网是一个_。(分数:1.50)A.计算机网络B.国际性组织C.电脑软件D.网络的集合1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_。(分数:1.50)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流量控制、拥塞控制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12.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_。(分数:1.50)A.计算机软件B.网桥C.交换机D.路由器13.通信子网为网络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_。(分数:1.50)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

5、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中间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介质14.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功能是_。(分数:1.50)A.拥塞控制B.透明传输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15.在 OSI 参考模型中,会话层是建立在_提供的服务之上,又向另外一个_提供服务的。(分数:1.50)A.物理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传输层C.传输层,表示层D.表示层,应用层16.ISO 提出 OSI 模型是为了_。(分数:1.50)A.建立一个设计任何网络结构都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B.克服多厂商网络固有的通信问题C.证明没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是不可行的D.上列陈述都不是17.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6、PDU)也被称作_。(分数:1.50)A.报文B帧C.报文段D.数据报18.从所采用的交换技术来看,ARPANET 属于_类网络。(分数:1.50)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文档交换D.报文交换19.当使用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络时,用户负责下列任务中的哪一种?(分数:1.50)A.把数据从源结点传输到目的地结点B.检查数据中的传输错误C.把数据加工成网络所期望的格式D.把数据划分成分组20.在下列协议中,属于传输层的无连接协议是_。(分数:1.50)A.HTTPB.FTPC.TCPD.UDP21.IBM 公司于 20 世纪 70 年代推出的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是_。(分数:1.50)A.SNAB

7、.DECnetC.NetwareD.MSN22.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分数:1.50)A.结构关系B.主从关系C.接口关系D.层次关系23.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_。(分数:1.5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24.TCP/IP 协议族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_。(分数:1.50)A.ARP,IP,ICMPB.TCP,UDPC.TCF,IPD.SMTP,DNS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5,分数:64.00)25.假定有一个通信协

8、议,每个分组都引入 100B 的开销用于头和成帧。现在使用这个协议发送 1MB 的数据,然而在传送的过程中有一个字节被破坏了,因而包含该字节的那个分组被丢弃。试对于 1000B 和 20000B的分组数据大小分别计算“开销+丢失”字节的总数目。分组数据大小的最佳值是多少? (分数:5.00)_26.有 5 个路由器要连成一个点到点结构的子网。在每一对路由器之间可以设置一条高速线路,或者一条中速线路,或者一条低速线路,也可以不设置任何线路。如果产生和考察每一种拓扑要花 100 毫秒的计算机时间,那么为了寻找匹配预期负载的拓扑而考察所有可能的拓扑需用多长时间? (分数:5.00)_27.试描述 O

9、SI 参考模型中信息流动的过程。 (分数:5.00)_28.有确认服务和无确认服务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在下列情况下,请说出哪些可能是有确认服务或无确认服务?哪些两者皆可? (1)连接建立 (2)数据传输 (3)连接释放 (分数:5.00)_29.举出网络协议建立国际标准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 (分数:4.00)_30.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一个文件有两种可行的确认策略。第一种策略把文件截成分组,接收方逐个地确认分组,但就整体而言,文件的传送没有得到确认。第二种策略不确认单个分组,但当文件全部收到后,对整个文件予以接收确认。请讨论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分数:4.00)_31.一个系统的协议结构有

10、n 层,应用程序产生 M 字节长的报文,网络软件在每层都加上 h 字节长的协议头。那么,网络带宽中有多大比率用于协议头信息的传输? (分数:4.00)_32.长度为 1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 20 字节的 TCP 头。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 1P 头。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头和尾共 18 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 1 000 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分数:4.00)_33.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 2 公里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时传播延时(传播速度为 210 8 米/秒)等于100 字节分组的发送延时?对于 512 字节

11、分组结果又当如何? (分数:4.00)_34.无连接通信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数:4.00)_35.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性能受到两个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带宽(每秒传输多少位)和延迟(每 1位从客户传播到服务器花多少秒时间)。试给出一个具有高带宽高延迟的网络例子,再给出一个具有低带宽低延迟的网络例子。 (分数:4.00)_36.如果在数据链路级交换的单元叫作帧,在网络级交换的单元叫作分组,那么是帧封装分组,还是分组封装帧?请解释你的答案。 (分数:4.00)_37.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请问二者是否相

12、同?为什么? (分数:4.00)_38.列举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相同的两个方面,再列举它们不同的两个方面。 (分数:4.00)_39.计算机网络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分数:4.00)_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36.00)1.下面命题中,对操作系统的作用描述比较全面的是_。(分数:1.50)A.系统高层软件 B.网络物理结构C.服务器类型D.传输介质类型解析:解析 分布式系统通过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

13、统一样,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1)分布式系统拥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它们可以被动态地分配任务。 (2)分布式系统中,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 (3)分布式系统存在一个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4)分布式系统内部结构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一般的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因此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基本相同。但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不同,因此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也不相同。 网络操作系统要求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首先必须了解网络资源的分布情况。分布式系统以全局的方式管理系统资源,它

14、能自动为用户任务调度网络资源。也就是说,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互联的计算机系统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并不会感到有多个处理器的存在。任务在处理器之间的分配,文件的调用、传送和存储都是自动进行的。 因此,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区别不在它们的物理结构上,而在高层软件上。2.现在大量的计算机是通过诸如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又是通过_途径实现的。(分数:1.50)A.路由器 B.资源子网C.桥接器D.中继器解析:解析 术语桥接器和中继器通常是指用于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联网设备,因此 C 和 D项不是正确的答案。资源子网通常是指通过通信子网互联在一起的计算机,

15、它们是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源和宿,向网络用户提供可共享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因此 B 项也不是正确的答案。实际上,目前局域网连接入广域网主要是通过称为路由器的互联设备来实现的。因此,只有 A 是正确的答案。3.严格地讲,WWW(World Wide Web)是一个_。(分数:1.50)A.操作系统B.分布式系统 C.计算机系统D.计算机网络解析:解析 WWW 可以在多种多样的操作系统上实现,而且 WWW 在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时往往涉及多个计算机系统,因此 A 和 C 项都是错误的。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必须先在要为其执行计算或处理功能的计算机上登录,然

16、后按照该计算机的地址,将命令、数据或程序传送到该计算机上去处理或运行。最后,服务方计算机将结果传送到指定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主要的区别是软件的不同。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各计算机对用户是透明的。对用户来说,这种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就好像只有一台计算机一样。用户通过键入命令就可以运行程序、使用文件系统或查询信息,但用户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是哪一台计算机在为他运行程序、处理文件或查询信息。4.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成_。(分数:1.50)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 D.由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标准解析

17、:解析 网络体系结构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硬件或软件实现,因此 A 和 B 项都不是正确的答案。网络体系结构包括 ISO/OSI 的 7 层协议参考模型,但也包括诸如 TCP/IP 这样的协议分层架构,所以 D 项也不是正确答案。只有选项 C 的描述即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正确地描述了网络体系结构。5.下面说法中正确描述了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_。(分数:1.50)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了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了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D.表示层将高层协

18、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了相应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信息解析:解析 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除了增加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外,也增加控制信息;传输层的PDU 不能称作帧;表示层不负责把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而且应该是传输层负责增加相应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信息;因此,A、C 和 D 项都是错误的。选项 B 正确描述了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6.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负责_。(分数:1.50)A.格式化报文B.为数据选择通过网络的路由C.定义连接到介质的特征 D.提供远程文件访问能力解析:解析 每一层的 PDU 都有一定的格式,路由选择是网络层的典型功能,提供远程文件访问是应

19、用层的功能,因此 A、B 和 D 项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只有 C 项是物理层的责任。7.在下列功能中,最好地描述了 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是_。(分数:1.50)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C.提供用户跟网络的接口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解析:解析 B、C 项描述的是物理层(物理层的关键技术是信号与接口),D 项描述的是网络层,因此B、C 和 D 项都不是正确的答案。而 A 项描述了诸如 HDLC 这样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功能。8.在 OSI 参考模型中_。(分数:1.50)A.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议进行B.相邻层之间的联系通过会话进行C.对等层之间的

20、通信通过协议进行 D.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通过接口进行解析:解析 在 OSI 参考模型中,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之间的交互通过对等层协议进行。服务是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尽管服务定义了该层能够为它的上层完成的操作,但丝毫也未涉及这些操作是如何完成的。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用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与之相对比,协议是定义在相同层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含义的一组规则。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只要不改变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实体可以任意地改变它们的协议。这样,服务和协议就被完全地分离开来。9.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50

21、)A.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B.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C.在 OSI 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 N 层的协议,需要使用 N+1 层提供的服务 D.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解析:解析 实际上,在 OSI 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 N+1 层的协议,需要使用第 N 层提供的服务,因此C 项的描述是错误的。10.因特网是一个_。(分数:1.50)A.计算机网络B.国际性组织C.电脑软件D.网络的集合 解析:解析 因特网是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的,因此因特网也称为“网络的网络”。1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_。(分数:1.50)A.数据

22、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流量控制、拥塞控制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解析:解析 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和同步三部分组成。语义规定通信双方准备“讲什么”,亦即确定协议元素的种类;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确定数据的信息格式、信号电平等;同步则包括时钟、速度匹配和排序等。12.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_。(分数:1.50)A.计算机软件 B.网桥C.交换机D.路由器解析:解析 通过通信子网互联在一起的计算机负责运行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应用程序,它们是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源和宿,向网络用户提供可共享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构成资源子网。13.通信子网为网络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提

23、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_。(分数:1.50)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中间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介质解析:解析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分组经由通信子网传输时可能存在多条路径,路由选择指的是为到来的分组选择一条传输路径。14.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功能是_。(分数:1.50)A.拥塞控制B.透明传输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 解析:解析 表示层涉及在应用层进程之间传送的数据表示,这可以包括加密、正文压缩或者两个端点系统,使用的语法或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例如 EBCDIC 和 ASCII 码之间的转换),也可以包括为

24、了建立适当的语法与远方对等表示层进行的协商过程。15.在 OSI 参考模型中,会话层是建立在_提供的服务之上,又向另外一个_提供服务的。(分数:1.50)A.物理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传输层C.传输层,表示层 D.表示层,应用层解析:解析 在 OSI 参考模型中,会话层位于传输层和表示层之间,它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并向表示层提供服务。16.ISO 提出 OSI 模型是为了_。(分数:1.50)A.建立一个设计任何网络结构都必须遵从的绝对标准B.克服多厂商网络固有的通信问题 C.证明没有分层的网络结构是不可行的D.上列陈述都不是解析:解析 OSI 模型的提出是要为协调标准的研制提供一个共同

25、的基础,允许现存的和正在演变的标准化活动有一致的框架和前景。其最终目的是,允许任一支持某种可用标准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自由地与任何支持同一标准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而不管计算机是由哪个厂商制造的。正因为如此,该模型被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7.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也被称作_。(分数:1.50)A.报文B帧 C.报文段D.数据报解析:解析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建立在一条或多条物理链接之上。它不提供分割和重组功能,来自于网络层实体的每个服务数据单元(SDU)以一对一的方式映射进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DL-PDU)。通常,人们把 DL-PDU 称作帧。18.从所采用的交换技术来看,

26、ARPANET 属于_类网络。(分数:1.50)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 C.文档交换D.报文交换解析: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曾经是一个研究人员用以开展分组交换联网实验的试验床。19.当使用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络时,用户负责下列任务中的哪一种?(分数:1.50)A.把数据从源结点传输到目的地结点B.检查数据中的传输错误C.把数据加工成网络所期望的格式 D.把数据划分成分组解析:解析 网络层在其与传输层的接口上为传输层提供服务。这一接口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往往是公共载体网络与用户的接口,也就是说,它是通信子网的边界。载体网络通常规定了从

27、物理层到网络层的各种协议和接口,它的工作是传输由其用户提供的分组。基于这种原因,对接口的定义必须十分明确和完善。20.在下列协议中,属于传输层的无连接协议是_。(分数:1.50)A.HTTPB.FTPC.TCPD.UDP 解析:解析 传输层在 TCP/IP 模型中位于互联网络层之上,它的功能是使源端和目的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通信。这里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第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它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第二个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它是一个无连接协议。21.IBM 公司于 20 世纪 70 年代推出的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是_。(分数:1.50)A.SNA B.DECnetC.Ne

28、twareD.MSN解析:解析 多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学术团体、各个国家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大的公司都十分重视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开发。比较著名的体系结构是 ISO 提出的 OSI 参考模型和美国国防部研制的TCP/IP 协议体系。另外 IBM 公司的 SNA 体系(系统网络结构)、数据装备公司的 DECnet 以及 Novell 公司和微软公司提出的局域网体系结构也很有影响。22.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分数:1.50)A.结构关系 B.主从关系C.接口关系D.层次关系解析:解析 计算机网络拓扑通过抽象地把计算机网络

29、表示成点和线的几何关系,从而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网络拓扑结构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对整个网络的设计、性能、可靠性和通信费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3.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_。(分数:1.50)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传输层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OSI 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作用,这里二进制信息块其实就是数据链路层所封装的数据帧,传输层虽然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但不能保证系统间直接的二进制信息块的可靠性,因此答案是 B。24.TCP/IP 协议族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_。(分数:1.

30、50)A.ARP,IP,ICMP B.TCP,UDPC.TCF,IPD.SMTP,DNS解析:解析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来将 IP 地址映射到以太网地址,属于网络层。IP(Inte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属于网络层。ICMP(Inte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net 控制消息协议,属于网络层。所以选 A。 TCP、UDP 属于传输层,DNS 属于应用层,它们都不是网络层协议。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15,分数:64.00)25.假定有一个通信协议,每个分组都引入 100B 的开销用于

31、头和成帧。现在使用这个协议发送 1MB 的数据,然而在传送的过程中有一个字节被破坏了,因而包含该字节的那个分组被丢弃。试对于 1000B 和 20000B的分组数据大小分别计算“开销+丢失”字节的总数目。分组数据大小的最佳值是多少?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0000B。设 D 是分组数据的大小,那么所需要的分组数目 N=10 6 /D,开销=100N(被丢弃分组的头部也已计入开销),所以,开销+丢失=10010 6 /D+D 当 D=1000 时,开销+丢失=10010 6 /1000+1000=101000(字节) 当 D=20000 时,开销+丢失=10010 6 /20

32、000+20000=25000(字节) y=10 8 /D+D 当 D=10 4 时, 26.有 5 个路由器要连成一个点到点结构的子网。在每一对路由器之间可以设置一条高速线路,或者一条中速线路,或者一条低速线路,也可以不设置任何线路。如果产生和考察每一种拓扑要花 100 毫秒的计算机时间,那么为了寻找匹配预期负载的拓扑而考察所有可能的拓扑需用多长时间?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约为 29 小时。设这 5 个路由器分别叫作 A、B、C、D 和 E,存在 10 条可能的线路:AB、AC、AD、AE、BC、BD、BE、CD、CE 和 DE。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有 4 种可能性:3 种速

33、率以及没有线路。因此总的拓扑数等于 4 10 =1048576。因为每种拓扑花 100 毫秒的时间,所以总共需用的时间等于 104857.6秒,约为 29 小时。27.试描述 OSI 参考模型中信息流动的过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发送进程有些数据要传给接收进程,它把数据交给了应用层,应用层协议实体在数据前面加上应用层报头,即应用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再把结果(即应用层 PDU)交给表示层。表示层可能以各种方式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并且可能也要在数据前面加上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并把所得的结果(即表示层PDU)交给会话层。有一点在这里是很重要的,即表示层并不知道而且也不应该知

34、道应用层交给它的数据中哪一部分是应用层 PDU 的头,哪一部分是真正的用户数据。 这一过程重复进行下去,亦即当数据通过源结点的各个网络层次时,每层的协议实体都给它加上控制信息,形成本层的 PDU。n+1 层 PDU 就是 n 层 SDU。为了传送 SDU,n 层实体可能把 SDU 分成几段,每一段加上一个头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送出。 数据单元抵达源结点的物理层之后,信息以物理信号的形式通过物理链路传输。数据单元通过物理线路到达网络中的第一个中转结点,在那里向上通过三个层次到了网络层后返回,接着又在第二条物理链路上被送往下一个中转结点。这个过程在网络中沿着信息传送路径反复进行

35、,直到数据单元抵达目的结点。在接收机那里,当信息向上传递时,各种协议控制信息被一层一层地剥去,在一些层次上,还可能需要把在源发送方分段的数据重组成原来的数据再提交给相邻上层。最后数据到达接收进程。 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概念是,在通信的源和目的结点,虽然数据的实际传输方向是垂直的,但每一层在进行程序设计时都好像数据一直是水平传输的。例如,当发送方的传输层从会话层得到数据单元时,它加上一个传输层的头,形成 TPDU,并把 TPDU 发送给接收方的传输层。然而,实际上发送方传输层是把数据单元交给本机内的网络层,但这一事实只是不重要的技术细节。如同一位说非通用语的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言时,他认为自己是在向在

36、座的其他外交官致辞。事实上,他仅是在向自己的翻译讲话,也许只有翻译能够明白他在讲什么内容,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和别的外交官交流,因为这仅仅是一个技术细节。28.有确认服务和无确认服务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在下列情况下,请说出哪些可能是有确认服务或无确认服务?哪些两者皆可? (1)连接建立 (2)数据传输 (3)连接释放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在有确认服务中,作为对请求原语的反应,接收方要发出一个明确的响应原语。具体地讲,有确认服务包括请求、指示、响应和证实 4 个原语,而无确认服务则只有请求和指示 2 个原语。连接服务总是有确认服务,因为远程对等实体必须同意才能建立连接。在所给出的

37、3 个例子中,(1)必须是有确认服务;取决于网络设计者的选择,(2)和(3)可以是有确认服务,也可以是无确认服务。29.举出网络协议建立国际标准的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一个优点是如果每个人都使用标准,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跟其他任何人交流。另一个优点是广泛使用标准将导致规模经济,比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一个缺点是为了取得标准化所需要的政治妥协经常导致差的标准。另一个缺点是一旦标准被广泛采用了,要对它进行改变就会非常困难,即使发现了新的和更好的技术或方法,也难以替换。另外,标准化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当标准被接受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是过时的了。30.在两台计算

38、机之间传输一个文件有两种可行的确认策略。第一种策略把文件截成分组,接收方逐个地确认分组,但就整体而言,文件的传送没有得到确认。第二种策略不确认单个分组,但当文件全部收到后,对整个文件予以接收确认。请讨论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如果网络容易丢失分组,那么对每个分组逐一进行确认较好,此时仅重传丢失的分组。而在另一方面,如果网络高度可靠,那么在不发生差错的情况下,仅在整个文件传送的结尾发送一次确认,从而减少了确认的次数,节省了带宽;不过,即使有单个分组丢失,也需要重传整个文件。31.一个系统的协议结构有 n 层,应用程序产生 M 字节长的报文,网络软件在每层都加

39、上 h 字节长的协议头。那么,网络带宽中有多大比率用于协议头信息的传输?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总共有 n 层,每层加 h 字节,在每个报文上附加的头字节总数等于 hn,因此头消耗的有关空间所占网络带宽的比率为 hn/(M+hn)。32.长度为 1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 20 字节的 TCP 头。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 1P 头。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头和尾共 18 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 1 000 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00(20+20+18+100)

40、=63.3%,1000(20+20+18+1000)=94.5%。因此,数据长度为 100 字节时,数据传输效率为 63.3%。数据长度为 1000 字节时,传输效率为 94.5%。33.考虑一个最大距离为 2 公里的局域网,当带宽等于多大时传播延时(传播速度为 210 8 米/秒)等于100 字节分组的发送延时?对于 512 字节分组结果又当如何?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传播延时等于: 210 3 米(210 8 米/秒)=10 -5 秒=10 微秒 100 字节10 微秒=10M 字节/秒=80M 位/秒 512 字节10 微秒=51.2M 字节/秒=409.6M 位/秒

41、 因此,带宽应分别等于 80M 位/秒和 409.6M 位/秒。34.无连接通信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面向连接的通信有三个阶段。在连接建立阶段,先要做一个请求,然后才能建立连接。只有这个阶段被成功地完成后,才可以开始数据传送阶段。最后是连接释放阶段。无连接通信没有这些阶段,它在需要时可立即发送数据报。35.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性能受到两个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带宽(每秒传输多少位)和延迟(每 1位从客户传播到服务器花多少秒时间)。试给出一个具有高带宽高延迟的网络例子,再给出一个具有低带宽低延迟的网络例子。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跨洲的光纤链路可能具有每秒数个千兆位的带宽,但由于光在数千公里的距离上传播,延迟值也会很高。相反,呼叫在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