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3906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5 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 1.(4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 C.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 “ 白色污染 ” 解析: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故错误;灯帽盖灭酒精灯是隔绝氧气灭火,故错误;淡水资源相对缺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错误;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 。 答案: D。 2.(4 分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 A

2、.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 D.煤的干馏 解析: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人,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A。 3.(4 分 )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 Mg、 Fe、 Cu 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的是 ( ) 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C.金属导电性强弱 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 解析: 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可以根据三种金属在纯氧

3、中燃烧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不符合题意; Mg 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冒出大量的气泡; Fe 与盐酸反应速率较慢, Cu 不与盐酸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不符合题意;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符合题意;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铜,其次是铁,较晚的是镁,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冶炼的程度越难,利用的越晚,可以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故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4.(4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有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D.

4、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解析: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的结果;故错误;煤和石油完全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 故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故正确;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水中较大颗粒,加速沉降,不是杀菌消毒,故错误 。 答案: C 5.(4 分 )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化合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 Fe2O3+3CO 2

5、Fe+3CO2 复分解反应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解析: 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 。 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 答案: A。 6.(4 分 )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 PH 值 7 的溶液呈酸性,同理 PH 值 7 的雨水是酸雨 B.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同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烧碱是碱,同理纯碱也是碱 D.CaO 与水反应生成 Ca(OH)2

6、,同理, Na2O 与水反应生成 NaOH 解析: A、空气中含有 0.03%的二氧化碳,降雨时有一部分会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正常雨水的 pH 7, pH 5.6 为酸雨,故错误; B、机物中 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如 CO、 CO2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错误; D、 CaO 与水反应生成 Ca(OH)2,同理, Na2O 与水反应生成 NaOH,故正确 。 答案: D 7.(4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酒精是最常用是消毒药,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杀菌能力最强 B.亚硝酸钠 (NaNO2)外观极像食盐

7、,且具有与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被误作食盐食用,会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C.为了防止大脖子病,食用的是加入碘化钾的食盐 D.市售食醋中含乙酸约为 30% 50% 解析: A、体积分数是 75%的医用酒精杀菌能力最强,故错误; B、亚硝酸钠有毒,亚硝酸钠 (NaNO2)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被误作食盐食用,会导致中毒事故发生,正确; C、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而不是碘化钾,故错误; D、食醋通常含乙酸约为 3% 5%,故错误 。 答案: B 8.(4 分 )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不符合 ABC 的是 ( ) A.COCO2CaCO 3 B.CO2C6H12O6H 2O C.O2H2OH 2

8、 D.CuCuOCu (OH)2 解析: 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转化过程符合 ABC ,错误 。 B、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过程符合 ABC ,错误 。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转化过程符合 ABC ,错误 。 D、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转化过程不符合 ABC ,正确 。 答案: D。 9.(4 分 )下列关于混合物、酸、碱、

9、盐、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 混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冰水混合物 硫酸 氢氧化钠 硫酸钡 干冰 B 焦炉煤气 硝酸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钙 四氧化三铁 C 合金 盐酸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银 一氧化碳 D 空气 醋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氯酸钾 A.A B.B C.C D.D 解析: 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 B、焦炉煤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钙属于碱;碳酸氢钙属于盐;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正确 。 C、碱式碳酸铜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错误 。 D、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

10、答案: B。 10.(4 分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B. 钢铁的腐蚀 C. 电解水实验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析: A、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采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并存,食盐能够加快铁的锈蚀,因此会观察到 U 形管的 a 端液面上升, b 端液面下降,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C、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氢气体积是氧气的 2 倍,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气体,不能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小

11、,因此不能测定出氧气的含量,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 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29 分 ) 11.(6 分 ) (1)重铬酸钾 (K2 Cr2O7)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铬酸钾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2+2x+ ( 2)7=0 ,则 x=+6。 答案: +6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氧气 镁 氯化钠 二氧化碳 解析: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 镁是由镁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12、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 答案: (3)硬水是指含较多 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最简便方法是加入 。 解析: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试剂肥皂水,判断的依据是硬水与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与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 。 答案: 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 肥皂水 12.(5 分 )已知 A、 B、 C、 D、 E 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A 原子核内无中子, B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C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 C、 D 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 的罪魁祸首, E 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

13、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 C 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分子式 、 。 答案: H2O H2O2 (2)画出 D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答案: (3)防止 E 锈蚀的方法 (答出一种即可 )。 答案: 刷漆等 (4)B、 D 两种元素按质量比 3: 16 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 。 答案: CS2 解析: A、 B、 C、 D、 E 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A 原子核内无中子,则 A 为氢元素; 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 ),则 B 元素为碳元素; 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 C 为氧元素;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C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4、,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且 C、 D 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 D 元素为硫元素; E 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 E 元素为铁元素 。 13.(6 分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 常见氮肥 NH 4NO3 NH 4HCO3 CO (NH2)2 相对分子质量 80 79 60 解析: 在硝酸铵中, NH4NO3 2N 80 28 在碳酸氢铵中, 2NH4HCO3 2N 158 28 在尿素中, CO(NH2)2 2N 60 28 由此可见,尿素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含量最低 。

15、答案 :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 。 使NO 和 CO 反应生成 N2和 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CO+2NO 2CO2+N2。 答案 : 2CO+2NO 2CO2+N2;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 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x+ )O2 xCO2+H2O。 判断等质量的 CH 4, C 2H2, C 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用序号表示 ) 解析: 设:三种物质的质量均

16、为 x, 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a, CH4燃烧的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16 64 x a a=4x C 2H2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b,燃烧的方程式为: 2C2H2+5O2 4CO2+2H2O 52 160 x b b= x C 2H4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c,燃烧的方程式为: C2H4+3O2 2CO2+2H2O 28 96 x c c= 答案: 14.(7 分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 BaCl2、 Na2SO4、 Na2CO3、 NH4HCO3、 KCl、 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 1 所用到是玻璃仪器有

17、 。 答案: 烧杯、玻璃棒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 解析: 由于硫酸铜的溶液显蓝色,根据操作 1 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有硫酸铜;由于上述物质的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氨气,根据无色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生成了气体,说明了含有碳酸氢铵;由于上述物质的氯化钡能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分别生了碳酸钡、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盐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盐酸,根据操作 1 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能部分溶解于盐酸,说明了含有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判断氯化钾是否存在,氯化钾是可能存在的物质 。 所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CuSO4,一定含有 BaCl2、

18、Na2SO4、 Na2CO3、 NH4HCO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KCl。 答案: CuSO4 BaCl2、 Na2SO4、 Na2CO3、 NH4HCO3 (3)写出生成气体 a 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了气体 a 是氨气,反应的方程式: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答案: 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15.(5 分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 abc 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ac 是位于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属于不饱和溶液 。

19、 答案: ac (2)由 c 点到 a 点可采取的措施 。 解析: 由 c 点为 11 下不饱和溶液, a 点为 25 下近饱和溶液,由 c 点到 a 点可采取的措施升温并加入硝酸钾,或升温并蒸发水 。 答案: 升温并加入硝酸钾,或升温并蒸发水 (3)若 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NaCl 杂质,可以采取 方法获得较纯净的 KNO3 解析: KNO3的溶解度受度变化影响较大,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 KNO3中混有少量 NaCl,可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KNO3。 答案: 降温结晶 (4)若将 b 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使其质量分数降至 10%,在此稀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

20、量变化的规律的图象是 。 解析: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向一定质量分数的 KNO3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 。 图象应该成一条水平直线,故 B 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一致 。 答案: B 三 .实验题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3 分 ) 16.(10 分 )已知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 CO2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CO2=Ca(HCO3)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 【提出问题】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 、 NaHCO3+NaOH Na2CO3+H2O 、

21、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提出猜想】猜想 1:溶质为 Na2CO3 猜想 2:溶质为 Na2CO3和 NaOH (填化学式,以下同 ) 猜想 3:溶质为 NaHCO3和 Na2CO3 猜想 4:溶质为 NaHCO3 解析 : CO2与 NaOH溶液反应可能为 二氧化碳不足,反应后的溶质组成为 Na2CO3和剩余的 NaOH;CO 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CO3,反应后的溶质组成为 Na2CO3; 二氧化碳稍过量,由于部分 Na2CO3反应生成

22、NaHCO3,反应后的溶质组成为 NaHCO3和 Na2CO3; 二氧化碳过量,由于全部 Na2CO3反应生成 NaHCO3,反应后的溶质组成为 NaHCO3。 答案: Na2CO3和 NaOH NaHCO3和 Na2CO3 NaHCO3 【实验方案】 甲组同学为确定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 (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解析: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 Na2CO3,并且已经被除尽;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

23、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 NaHCO3;则溶质为 Na2CO3或 Na2CO3和 NaOH。 答案: Na2CO3或 Na2CO3和 NaOH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 解析: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没有 Na2CO3,并且已经被除尽;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 NaHCO3;则溶质为NaHCO3。 答案: NaHCO3 (3)(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24、 。 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象确定溶质成分 。 解析: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 Na2CO3,并且已经被除尽;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 NaHCO3;则溶质为NaHCO3和 Na2CO3; 根据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B 图可以看到随着加入盐酸立即又气体产生,说明溶质为 NaHCO3; C

25、 图对比 A 图来看,比只有 Na2CO3时多消耗了一些盐酸才有气体产生,说明溶质除了 Na2CO3外还有 NaOH; D 图对比 A 图来看,比只有 Na2CO3时生成气体时多消耗了一些盐酸,说明溶质除了 Na2CO3外还有 NaHCO3; 答案 : NaHCO3和 Na2CO3 B.NaHCO3 C.Na2CO3和 NaOH D.Na2CO3和 NaHCO3 17.(13 分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连接好装置, 装入药品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入稀盐酸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D 中黑色固体

26、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待 D 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实验步骤 。 答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若使制取氢气是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列装置可选用的是 。 解析: A、装置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反应,由于另一端橡皮塞,关闭活塞不能使液体进入另一端使两种药品分离,所以不可选; B、装置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反应,关闭活塞后液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长颈漏斗,使两种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所以可选; C、装置当把干燥管浸入液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反应,把干燥管从液体中拿出,使两种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所以可选 。 答案 : BC (3)B 装置中水的作用 ,长

27、玻璃管的作用 , C 装置的作用 。 解析: B 是安全瓶, B 中气体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 D 中所盛是水,水的作用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氢气 。 答案: 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起安全作用,当 B 中气体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 干燥氢气 (4)已知: CuO 样品质量为 m1克, E 中增重为 m2克, D 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 m3克,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质量为 m4克,试用 m1, 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 若无 F 装置,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填 “ 偏大 ” 、 “ 偏小 ” 、 “ 无影响 ” ),以下数据还能测定铜

28、的相对原 子质量的是 。 A.m2 m3 B.m3 m4 C.m1 m4 D.m2 m4 解析: 设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 H2+CuO Cu+H2O。 x+16 18 m1 m2 = x= 16; F 装置阻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浸入 E 装置,若无 F 装置, E 中增重 m2变大,则对测定结果偏小;结合方程式只要能包含铜或氧化铜的质量数据,列比例式就可求解 。 答案: 16 偏小 ABC (5)请你评价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 。 解析: 实验中无法判断 CuO 是否完全反应,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 答案:实验中无法判断 CuO 是否完全反应,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四 .实验题 (

29、共 8 分 ) 18.(8 分 )“ 东方之星 ” 沉船事故的发生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几百名潜水员参与了救援工作,他们佩带的水下装备中有供氧装置,其原理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反应生成氧气,反应如下: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1)已知潜水员携带的供氧装置中装有 3.9kg 的过氧化钠,潜水员在水下工作时每分钟消耗氧气约为 6.67g,由此求得潜水员最多能在水下工作 小时 。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以上数据均为模拟 ) 解析: 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反应生成氧气,反应如下: 2Na2O2+2H2O 4

30、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可得过氧化钠与生成氧气的关系为 2Na2O2 O2 设 3.9kg 的过氧化钠可生成氧气为 x 2Na2O2 O2 156 32 3.9kg x = x=0.8kg 所以可生成氧气为 800g 潜水员在水下工作时间为 =120min 即为 2 小时 。 答案: 2 (2)若将 39g 的过氧化钠与 69g 水充分反应 (已知水在反应中过量 ),求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设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z,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2Na2O2+2H2O 4NaOH+O2 156 160 32 39g y z = = 解得: y=40g z=8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40% 答案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