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按照皮亚杰的个体智力发展阶段的划分,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分数:2.00)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3.青春期所出现的“明星崇拜”现象与( )有关(分数:2.00)A.思维的全面性B.思维的批判性C.思维的片面性D.思维的创造性4.个体的第二反抗期出现在( )(分数:2.00)A.幼儿期B.童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5.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
2、期是在( )(分数:2.00)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D.高中一年级6.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这属于(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7.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属于(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8.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
3、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这属于道德的(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9.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性主要是( )的发展任务(分数:2.00)A.612 岁B.1218 岁C.1825 岁D.2550 岁10.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指向是( )(分数:2.00)A.父母B.老师C.同伴D.自身11.艾利斯的情绪调节的 ABC理论中,A、B、C 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分数:2.00)A.诱发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信念B.信念,诱发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诱发性事件,信念,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D.诱发性事件,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中间状态1
4、2.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B.交友范围扩大,最要好的朋友很多C.平行性集合关系显著D.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13.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分数:2.00)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14.青春期指的是( )(分数:2.00)A.十一二岁十七八岁B.十一二岁十四五岁C.十四五十七八岁D.以上答案都不对15.下列关于初中生思维品质特
5、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具有明显的平衡性B.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D.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16.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模式为( )(分数:2.00)A.先公开、后隐蔽B.先隐蔽、后公开C.先疏远、后接近D.先接近、后疏远二、多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7.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 )(分数:2.00)A.绝对化要求B.过度情绪化C.过分概括化D.糟糕至极18.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 )(分数:2.00)A.自我主张和活动B.行为动作的自主性C.全面的独立自主D.人格的独立19.父母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反抗期的
6、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任其发展B.正确认识反抗期C.适时调整亲子关系D.尊重理解自主权20.下列属于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表现的是( )(分数:2.00)A.想象的观众B.看问题片面性C.个人的虚构D.在公共场合,感觉无数眼睛监督着自己21.造成初中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的原因是( )(分数:2.00)A.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B.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C.为了父母的夸奖D.思维的批判性日益增强22.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B.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C.对自我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
7、具体性和绝对性D.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23.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概念的发展B.推理能力的发展C.逻辑法则的发展D.假设能力的发展24.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是( )(分数:2.00)A.1113 岁(男)B.1113 岁(女)C.1315 岁(男)D.1315 岁(女)25.青春期情绪的矛盾性表现在( )(分数:2.00)A.不稳定性与顽固性B.强烈性与温和性C.内向性与表现性D.否定童年与留恋童年26.青少年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分数:2.00)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
8、中的最高峰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27.“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分数:2.00)A.硬抵抗B.软抵抗C.反抗的迁移D.不抵抗28.帕瑞发现青少年期的思维可分为( )(分数:2.00)A.二元阶段B.相对性阶段C.约定性阶段D.稳定性阶段三、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论述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按照皮亚杰的个体智力发展阶段的划分
9、,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分数:2.00)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解析:3.青春期所出现的“明星崇拜”现象与( )有关(分数:2.00)A.思维的全面性B.思维的批判性C.思维的片面性 D.思维的创造性解析:解析:“明星崇拜”是青少年仅仅因为喜欢明星的形象或者表演,就开始对明星的一切进行崇拜,而忽略他们的其他缺点的现象。4.个体的第二反抗期出现在( )(分数:2.00)A.幼儿期B.童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 解析:5.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是在( )(分数:2.00)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年级解析
10、:解析: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是水平还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雏则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优势地位。6.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这属于(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 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解析:7.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属于(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扩散 B.自
11、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解析:8.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这属于道德的(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解析:9.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性主要是( )的发展任务(分数:2.00)A.612 岁B.1218 岁 C.1825 岁D.2550 岁解析:10.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指向是( )(分数:2.00)A.父母 B.老师C.同伴D.自身解析:11.艾利斯的情绪调节的 ABC理论中,A、B、C 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分数:2.00)A.诱发
12、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信念B.信念,诱发性事件,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诱发性事件,信念,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 D.诱发性事件,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中间状态解析:解析:情绪调节的 ABC理论中,A 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认识的方式来调节情绪,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这
13、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人的思想往往是造成人情绪的根源。12.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交友范围开始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只有一两个 B.交友范围扩大,最要好的朋友很多C.平行性集合关系显著D.同伴关系依从性达到高峰解析:13.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 )(分数:2.00)A.成长者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父母却不能B.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发展有正确认识,但孩子自己却不能C.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滞后,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超前D.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 解析:解析:第二反抗期的特点是青少年以为自己的心理已经成
14、熟,而实际上由于经验和各方面的原因,心理还没有成熟,而父母又低估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导致矛盾。14.青春期指的是( )(分数:2.00)A.十一二岁十七八岁B.十一二岁十四五岁 C.十四五十七八岁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析:解析:青少年期指的是个体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中常常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少年期(青春期)和青年初期,少年期是指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这三四年的时间,青年初期,约从十四五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结束。15.下列关于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具有明显的平衡性 B.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D.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
15、表现依然突出解析:解析: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与他的心理发展一样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 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的表现依然存在。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 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16.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模式为( )(分数:2.00)A.先公开、后隐蔽B.先隐蔽、后公开C.先疏远、后接近 D.先接近、后疏远解析:解析: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性别的差异,也只表现在兴趣上。进入初中,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
16、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的表达是以先疏远、后接近的方式表达的。开始时是表示出漠不关心、轻视或攻击对方,到初中后期,开始融洽相处。二、多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7.非理性信念的特征有( )(分数:2.00)A.绝对化要求 B.过度情绪化C.过分概括化 D.糟糕至极 解析:解析:艾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有三个特征: 绝对化要求: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的信念。 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糟糕至极:糟糕至极是指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这种
17、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抑郁、悲观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18.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 )(分数:2.00)A.自我主张和活动B.行为动作的自主性C.全面的独立自主 D.人格的独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两次不同反抗期的理解和掌握。第一反抗期,是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和自由权,而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19.父母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反抗期的正确做法是( )(分数:2.00)A.任其发展B.正确认识反抗期 C.适时调整亲子关系 D.尊重理解自主权 解析:20.下列属于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表现
18、的是( )(分数:2.00)A.想象的观众 B.看问题片面性C.个人的虚构 D.在公共场合,感觉无数眼睛监督着自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性的理解与掌握。青春期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不能区分自己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假想的观众:认为别人都很关注自己,自己需要花心思来应付这些观众;认为别人都会和自己有同样的审美观;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的想法和自己格格不入。 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很与众不同,人人都要关注自己;夸大自己的情绪体验。21.造成初中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的原因是( )(分数:2.00)A.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 B.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
19、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 C.为了父母的夸奖D.思维的批判性日益增强解析:解析:初中生的创造欲望,主要来自他们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他们要证实及展示自己的能力及才华,要摆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父母及教科书的依赖,因而,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意识和热情。另外,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与求异思维有密切关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是主体思维的两个主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求异思维的发展非常明显,而求同思维的发展则比较缓慢,这也是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原因之一。22.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A.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B.深切重视自
20、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C.对自我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D.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解析:解析: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刻,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注意表现为以下几点: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23.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概念的发展 B.推理能力的发展 C.逻辑法则的发展 D.假设能力的发展解析:解析: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
21、童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故不选 D。24.第二个发育高峰期是( )(分数:2.00)A.1113 岁(男)B.1113 岁(女) C.1315 岁(男) D.1315 岁(女)解析:25.青春期情绪的矛盾性表现在( )(分数:2.00)A.不稳定性与顽固性 B.强烈性与温和性 C.内向性与表现性 D.否定童年与留恋童年解析:解析:初中生的情绪表现中也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扩大,感受变得丰富,同时还不如成人稳定,情绪体验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包括: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6.青少年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
22、(分数:2.00)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解析:解析:青少年时期记忆容量达到 110404,在人的一生中最高。记忆的发展还有以下特点: 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形象记忆达到最高,抽象记忆在初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抽象记忆的发展高于形象记忆。 能够有效运用各种策略。27.“第二反抗期”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分数:2.00)A.硬抵抗 B.软抵抗 C.反抗的迁移 D.不抵抗解析:解析:反抗心理是
23、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硬抵抗,一种风暴式的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的迁移,表现为迁怒于其他成人。28.帕瑞发现青少年期的思维可分为( )(分数:2.00)A.二元阶段 B.相对性阶段 C.约定性阶段 D.稳定性阶段解析:解析:帕瑞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入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的转变过程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元论阶段。思维水平处于此阶段的大学生常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全白或全黑的
24、,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 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只是当做不变的整理,而是通过权衡、比较不同的观点,进而找到解释现实的有效理论。 约定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现象的解释能持相对的态度。三、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论述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处于青少年期的初高中生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选择合适的自我角色,而且要调适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过多过大过强,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情绪困扰,严
25、重的会导致情绪障碍。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困扰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抑郁。抑郁即感到悲哀、沮丧和孤立无助。虽然悲哀无助的感觉在某些童年期儿童身上也存在,但在青春期的比例却急剧上升,这是因为青少年生活经验的范围扩大,他们比儿童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由于自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青少年注意的焦点经常转向内心世界。约有 1215的青少年患有过中等程度的抑郁,约有 5的青少年患有严重的抑郁,这些青少年有时连续几周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无法集中,易疲劳,易激怒,睡眠不好,躯体不适等。国外许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患抑郁症的人数是男孩的 2倍。但是在我国研究发现,中学生忧郁情绪的
26、发生不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这一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2)情绪不稳。情绪不稳是指在外界轻微的刺激影响下,甚至没有明显外界因素刺激时,情绪易产生波动,时而悲伤,时而又喜笑颜开,令人难以捉摸。 (3)孤独情绪。孤独是指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失落的内心体验。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自身过于敏感,对自己缺乏了解,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只会抱怨别人。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不融洽,家庭气氛淡漠,教师的人格缺陷都可能使高中生产生孤独感。 (4)敌对情绪。敌对是指在个人遭受挫折而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对抗态度。分析产生敌对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所致
27、;另一方面是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突变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不想事事依赖别人,但由于他们的思维简单,情感不稳,调节能力不强,容易与家长和老师发生矛盾冲突。(5)愤怒情绪。愤怒常伴随着悲伤、盖耻一起出现。大多数人在感到愤怒时,其原始的感受是悲伤和痛苦。导致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6)压抑。压抑也是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7)对异性交往情感的控制。青少年已经进入发育期,因性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对异性的爱慕,是一种必
28、然的合乎规律的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思恋次数和时间增加了。 一方面,青少年的异性交往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异性的互动有助于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深入了解,而青少年的异性友谊关系也具有友谊关系的特定发展功能,亲密的友谊也能帮助青少年处理各种生活压力。对异性的健康的爱慕能成为完善自我的一种力量。 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对异性的爱恋,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有的青少年缺乏自我调控能力,整天为爱情所困苦,而家长和老师对“早恋问题很敏感,往往持反对的态度,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家长、教师之间约束的关系,增添了不少烦恼,有的青少年由于成年人去干涉他们认为不可侵犯的情感领域而觉得特别不能忍受,甚至可能做出激烈的反应,和教师、家长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