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391928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15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15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37.00)1.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该论断的含义是_(分数:1.00)A.哲学的产生离不开无产阶级B.无产阶级的产生离不开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1.00)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论和辩证法C.科学社会主义D.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是_(分数:1.00)A.坚定的革命性B.自觉的实践性C.鲜明

2、的阶级性D.彻底的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_(分数:1.00)A.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工人之间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C.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_(分数:1.00)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观D.科学的实践观6.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分数:1

3、.00)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超越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D.不同于一般哲学,主要用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7.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_(分数:1.00)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同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同点在于_(分数:1.00)A.

4、它们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联系B.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可以被人所认识C.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只有一个本原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_(分数:1.00)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C.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10.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_(分数:1.00)A.机械唯物主义的表现B.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C.主观唯

5、心主义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1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该论断所揭示的哲理是_(分数:1.00)A.世界是物质的B.物质是运动的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2.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这种说法属于以下哪一种观点_(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物主义D.客观唯物主义1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_(分数:1.00)A.世界不能被认识B.世界不能被完全认识C.世界可以被认识D.世界可以被改造14.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_(分数:1.00)A

6、.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与以往的哲学都不一样,是因为它_(分数:1.00)A.创立了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坚持了唯物主义C.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6.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

7、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17.唯物主义的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划分三者的重要依据是_(分数:1.00)A.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B.对“物质”的具体含义的认识不同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认识不同D.对世界的状态认识不同1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_(分数:1.00)A.是一种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的存在B.依赖于物质,重要性次于物质C.是一种特殊的物质D

8、.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19.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生动地描绘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_(分数:1.00)A.静止的实质是不显著的运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B.运动包含静止C.运动是静止的衡量尺度D.运动和静止的对立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两者都是人们的一种观念形式20.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下列选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他抹杀了自然、历史、精神的世界的多样性

9、B.他意识到世界都是处在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中C.他忽视了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的差异性D.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21.以下论断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断是_(分数:1.00)A.人踏入的永远是同一条河流B.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C.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D.人根本不能踏入河流22.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_(分数:1.00)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23.2012 年 11 月 30 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兴

10、邦”所包含的哲理是_(分数:1.00)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2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是_(分数:1.00)A.物质性B.实践C.人的主观能动性D.人的意识25.自从人类产生之后,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自然界的良性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坚持_(分数:1.00)A.正确的实践观B.正确的唯物观C.正确的运动观D.正确的时空观26.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

11、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上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说明_(分数:1.00)A.事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思想映像的不断变化B.事物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C.世界的根源是变化而不是事物本身D.事物的变化趋势是偶然的,无法预知的27.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_(分数:1.00)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实践的观点28.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电流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强度才能使电灯泡中的白金丝发光,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白热点和溶解点,每种液体在已知的

12、压力下都有其固定的冰点和沸点,只要我们有办法造成相应的温度;最后,例如,每种气体都有其临界点,在这一点上压力和冷却能使气体变成液体。”这说明_(分数:1.00)A.否定是一种内部否定,是一种扬弃B.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事物内部都有矛盾着的对立面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29.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_(分数:1.00)A.矛盾的必然性和偶然性B.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C.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0.“白马非马”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_(分数:1.00)A.过分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B.过分强调了矛盾

13、的主要方面,忽略了矛盾的次要方面C.过分强调了矛盾的对抗性,忽略了矛盾的非对抗性D.过分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忽略了矛盾的同一性31.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_(分数:1.00)A.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C.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32.构成复杂事物的矛盾群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贯穿事物发展始终,并规定事物性质的是_(分数:1.00)A.主要矛盾B.次要矛

14、盾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次要方面33.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关键是_(分数:1.00)A度B质C量D.质变34.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_(分数:1.00)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外因相互作用规律35.下面这则故事讲的是“狐假虎威”的典故。“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15、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文中的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_(分数:1.00)A.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B.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C.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D.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36.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是_(分数:1.00)A.辩证统一的B.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反映C.对立统一的D.自然规律具有重复性,而社会规律没有37.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培育很难。但仍有

16、一些人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虫草,进一步破坏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这些破坏环境的做法_(分数:1.00)A.没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割裂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C.没有让实践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起决定性作用D.没有认识到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63.00)38.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时代特征、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通过分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世界形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指出了_(分数:1.00)A.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B.政治经济

17、发展的不平衡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C.暴力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道路D.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39.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是因为他们独创了_(分数:1.00)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法40.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是_(分数:1.00)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的三大工人运动是_(分数:1.00)A.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B.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18、C.英国的宪章运动D.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2.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截止到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所经历和所呈现的状况有_(分数:1.00)A.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取代私人垄断C.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D.经济危机的爆发,开始显示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4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它_(分数:1.00)A.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否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

19、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D.坚持了可知论44.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了定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该定义指出_(分数:1.00)A.物质对意识具有独立性B.物质对意识具有依赖性C.物质对意识具有根源性D.物质对意识具有派生性45.川西录中记载,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这一观点的错误处在

20、于_(分数:2.00)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4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说明_(分数:2.00)A.意识源于物质B.意识依赖物质C.意识反映物质D.意识就是物质47.操纵电脑的人要先学会一套和电脑交谈的文字,称为“计算机语言”。这些语言是用数字编码。当数字密码被输进电脑之后,就会被解码,然后由电脑去执行操纵者的指令,完成他所要求的工作。对计算机语言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有_(分数:2.00)A.属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内容B.属

21、于人类意识的主观形式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既非物质,又非意识48.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说明_(分数:2.00)A.意识可以改造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依赖于物质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49.恩格斯在运动的基本形式中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物体,是指所有物质的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由此可见,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时空、运

22、动和物质的关系是_(分数:2.00)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时空是无限的50.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该论断表明_(分数:2.00)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属性C.运动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D.运动和物质不可分5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23、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类社会方面主要的缺陷在于_(分数:2.00)A.只是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并未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B.不能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过多得强调意识的作用C.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割裂,否认人的自然属性D.不能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5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_(分数:2.00)A.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53.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包括_(分数:2.00)A.科学文化实

24、践B.哲学思考C.阶级斗争D.物质生产实践54.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实践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实践_(分数:2.00)A.是人所独有的活动B.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C.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D.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55.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包括_(分数:2.00)A.自在自然B.人类社会C.属人的对象世界D.人化自然56.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想要实现人与

25、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_(分数:2.00)A.敬畏自然、还原自然B.通过实践协调两者关系C.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D.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自然界的潜能57.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内在地包含_(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关系D.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58.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

26、_(分数:2.00)A.任何实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C.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D.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创造出直接或间接的联系59.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原因是_(分数:2.00)A.新事物出现在旧事物之后B.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否定了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合理因素D.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60.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_(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27、力B.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C.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中心线索D.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6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_(分数:2.00)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B.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着的对立面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D.矛盾着的对立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6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相互连接、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C.矛盾斗争

28、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矛盾同一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6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就应该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_(分数:2.00)A.事物内部矛盾全部解决的表现B.事物内部矛盾不再有斗争性表现C.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的表现D.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表现64.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表现为_(分数:2.00)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不同的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D.构成事

29、物的诸多矛盾都因为认识主体的不同而不同65.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是_(分数:2.00)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和终结C.质变和量变是互相渗透的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66.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包括_(分数:2.00)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B.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C.否定是有客观标准的否定D.否定的实质是“扬弃”67.马克思认为:“辩

30、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灭亡的理解。”这表明_(分数:2.00)A.任何事物内部都孕育着否定的因素B.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C.事物只有到了失去了存在条件的时候才能够被否定掉D.正在成长中的新事物也应当被否定掉6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是指_(分数:2.00)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69.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

31、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两者的关系是_(分数:2.00)A.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C.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D.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共同组成了唯物辩证法70.以下属于主观辩证法的有_(分数:2.00)A.现象和本质B.归纳和演绎C.分析和综合D.形式和内容71.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_(分数:2.00)A.本质联系B.稳定联系C.根本联系D.必然联系72.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B.意识具

32、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D.意识可以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考研政治-15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37.00)1.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该论断的含义是_(分数:1.00)A.哲学的产生离不开无产阶级B.无产阶级的产生离不开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 哲学古已有之,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故 A 项为错误观点。阶级是社会生产

33、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阶级的动因在于物质的、经济的领域,而非精神领域。故 B 项为错误表述。题干中的“哲学”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题干的意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而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从自在阶级上升为自发阶级。D 项本身为正确表述,但其含义与题干无关。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1.00)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论和辩证法C.科学社会主义D.政治经济学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

34、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B 项是迷惑项,不够完整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即辩证唯物主义,并且将它们运用到社会领域,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是_(分数:1.00)A.坚定的革命性B.自觉的实践性C.鲜明的阶级性D.彻底的科学性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ABCD 四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

35、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_(分数:1.00)A.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工人之间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C.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选项 ABC 都是选项 D 的表现和展开,所以 D 项是最准确的表述。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_(分数:1.00)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观D.科学的实践观 解析:解析

36、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A 项是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两大发现之一;B 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C 项属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D 项中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故正确答案为 D。6.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分数:1.00)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超越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D.不同于一般哲学,主要用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37、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哲学的一种,所以也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A 项只强调世界观,错误;D 项只强调方法论,错误;C 项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的区别在于它的科学性,它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其他哲学只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定正确。所以 B 项正确。7.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

38、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_(分数:1.00)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为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为世界本原的为唯心主义。所以 D 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区分的。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的,是不可知论,所以 C 项为正确选项。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分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坚持用联系、发

39、展的观点看世界的为辩证法,坚持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为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分也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辩证法,坚持辩证法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也称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同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同点在于_(分数:1.00)A.它们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存在联系B.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可以被人所认识C.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它们都认为物质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共同之处。 认为世界是联系、变化、发展

40、,是辩证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可以被人所认识,属于可知论。故A、B、C 项都与题干所问无关。“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中的“唯”,是唯一的意思,即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唯一一个而不是两个甚至多个本原。二者的分歧,是对本原的具体内容的认定不同。如果认为这个唯一的本原是物质,属于唯物主义;倘若认为这个唯一的本原是精神,属于唯心主义。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_(分数:1.00)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C.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

41、物”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实践的作用等知识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来反作用于物质,以创造出为己所用的物质。通过阅读选项可以很清晰地知道选项 A、B、D 描述都是错误的。10.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_(分数:1.00)A.机械唯物主义的表现B.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理在事先”是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观点,这一

42、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脱离人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 D。1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该论断所揭示的哲理是_(分数:1.00)A.世界是物质的B.物质是运动的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关系,属于案例型试题。 “仓廪实”为物质,“知礼节”为意识;“衣食足”为物质,“知荣辱”为意识。题干所揭示的哲理,是必须先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其后才能解决意识层面的问题。故 C 项切合题意。12.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这种说法属于以下哪一种观点_(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物主义D.客观

43、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理解和运用。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则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后者则认为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心静自然凉”这一说法明显夸大了人的内心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项 A 正确。1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_(分数:1.00)A.世界不能被认识B.世界不能被完全认识C.世界可以被认识 D.世界可以被改造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

44、点是:可知论的内涵。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所以 AB 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D 本身为正确的表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符合题意。14.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_(分数:1.00)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孟子的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答案是

45、D 选项。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与以往的哲学都不一样,是因为它_(分数:1.00)A.创立了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坚持了唯物主义C.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了辩证法,而且把唯物主义扩展到了人类社会,而此前的唯物主义是否认人

46、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的,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所以 D 项为正确选项,A 项仅强调辩证法,唯心主义者也有可能坚持辩证法。B 项仅强调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坚持唯物主义。C 项仅强调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者,这些选项都不全面。16.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_(分数:1.00)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

4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并非指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结构,而是从中抽象出共性来,这个共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项正确。17.唯物主义的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划分三者的重要依据是_(分数:1.00)A.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B.对“物质”的具体含义的认识不同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认识不同D.对世界的状态认识不同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种形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8、的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认识不同,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对世界的状态认识不同,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对“物质”的具体含义的认识不同,或者说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是划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地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物质的构成单位原子;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性,将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1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_(分数:1.00)A.是一种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的存在B.依赖于物质,重要性次于物质C.是一种特殊的物质D.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解析: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依赖于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