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9225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6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6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

2、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 2012年 11月 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3、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分数:20.00)_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领导干部应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同时,搞调研要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

4、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2011 年 11月 16日在出席中央党校 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请回答:(1)如何理解“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2)从认识论上讲,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分数:20.00)_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自由不在于幻想

5、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 2“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毛泽东: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材料 3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请回答:(1)结合材料 1、2,说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2)依据材料 1、2,评述材料 3中萨特和霍尔巴赫的自由观。(分数:

6、20.00)_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 2012年 11月 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 2从 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

7、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结合材料 1、2,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条件下,红军为何能胜利完成长征?(2)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礼会而奋斗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来为实践服务?(分数:20.00)_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8、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

9、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 年 11月 15日材料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 年 11月 15日请回答:(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材料 1所说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及材料 2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原因。(2)

10、结合材料 3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关系。(分数:20.00)_考研政治-6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100.00)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11、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 2012年 11月 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1)从认识论的角

12、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分数:20.00)_正确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

13、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也可以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解析:2.结合材料回答

14、问题:领导干部应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同时,搞调研要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

15、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2011 年 11月 16日在出席中央党校 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请回答:(1)如何理解“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2)从认识论上讲,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分数:20.00)_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而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基本的实践形式之一。领导干部通过调

16、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再经过头脑的思索和加工,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认识和工作方案。在这同时,领导干部自身的认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2)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的政策和工作方案在实践中效果如何,还要通过调查研究进行检验;情况发生了变化,又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其进行修正。坚持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就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3)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

17、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解析: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 2“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毛泽东: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材料 3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霍尔巴赫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举止都是不自由的”,自由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人在他生存的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只能服从必然性和“定命”的摆布。请回

18、答:(1)结合材料 1、2,说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2)依据材料 1、2,评述材料 3中萨特和霍尔巴赫的自由观。(分数:20.00)_正确答案:(1)自由和必然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必然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自由指人对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性。必然既是自由的根据,又是自由的限度。另一方面,人通过主观努力,认识了规律,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改变客观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进入“自由王国”。总之,自由和必然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霍尔巴赫和萨特代表了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观点。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在强调规律对人的制约作用的同时,抹杀了人的意志自主

19、性,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不受任何约束,完全否认必然性和规律,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由观。)解析: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 2012年 11月 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 2从 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

20、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结合材料 1、2,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条件下,红军为何能胜利完成长征?(2)在为全面建成小康

21、礼会而奋斗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来为实践服务?(分数:20.00)_正确答案:(1)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在长征中,红军的军事力量、军事装备虽然不如敌人,但由于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

22、系在一起的重大行动,它唤起了红军将士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精神的力量通过实践可以“转变”成为改造物质世界的力量。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之所以能够战胜人世间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2)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

23、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丽大功能上。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反映现实社会,而且在于它能够评价现实社会,评价的结果便是肯定或否定即维护或批判。意识形态可以确定现实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对活功做可行性分析,规划活动程序;对活动加以必要的调节,部分调整甚至完全停止不适当或不可行的计划,或全力以赴完成原计划;意识形态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社会,创造出新的观念,并能够指导人的实践以及通过人

24、的实践活动创造新事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伟大长征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充分发挥精神的力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糕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析: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

25、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胡锦涛 2012年 11月 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 2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 年 11月 15日材料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

26、、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 年 11月 15日请回答:(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材料 1所说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及材料 2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原因。(2)结合材料 3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关系。(分数:20.00)_正确答案:(1)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

27、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就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未、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