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4074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书写( 4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 24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 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 m( 1) 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n( 2) 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 b( 3)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 y( 4) 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解析 :“抹”是多音字,只要读准确即可写正确。“绚”易写成同音字,“ 拔”易把右边写成“发” ,“ 逸”字易多写或少写笔画。 答案 : 抹( 2)绚( 3)拔( 4)

2、逸( 2 分,每空 0.5 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6 分) 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 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 一 直勇敢前行 ( A)的斗士。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 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 ,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 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 B)。 (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 分) 解析 : A 根据解释中的“ 勇敢前行 ” 可知应是“ 勇往直前 ”。 B 根据解释中

3、的“ 产生敬佩之情 ”可以推知是“ 肃然起敬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答案 : ( 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B)肃然起敬 (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2 分) 解析 :搭配不当,“看不见”与后面的“声音”不能搭配。 答案 : 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根据第一个句子“ 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 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我们应先写一个人名,并给予定性,然后

4、用两句话写出他的成就和地位。如“有一个仁者,他叫孟子,他在仁、义、礼、信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答案 : 示例 : 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6 分。第( 1)题 2 分,每个 1 分;第( 2)题 2 分;第( 3)题 2 分,语意连贯 1 分,结构相似 1 分) 3.古诗文默写。( 1)一( 3)题必做,( 4)( 5)两题选做一题)( 6分) (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3)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

5、 4)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5)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光影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解析 :本 题 考 查 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默写时,除了要注意 雕 、 琴 、 琵、琶、羌、珮、摧 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答案 : ( 1)恨别鸟惊心( 2)会挽雕弓如满月 (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4)示例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闻水声,如鸣珮环( 5)示例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 4.名著阅读。( 4 分) ( 1)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 入,请指出并改正。( 2分) 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 答案 : 鲁提辖打死郑屠后并没被官府抓走,而是逃跑了。( 2 分,指出错误 1 分,改正 1 分) ( 2)下列故事出自水浒,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 2 分) 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 我选择( ),理由: 答案: 选择 C 理由;杨志一行入因

7、为内部不团结,缺少合作,失了生辰纲。(吴用一行七人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选择 D 理由: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等人和宋江里应外合,顺利打下祝家庄。( 2 分,选择 1 分,理由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 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的说法不正确,鲁达及时脱身,没有被 抓走。根据“合作”话题,我们可选 CD 两项,因为这两个情节体现出了好汉们的合作精神。 5.综合性学习。( 6 分)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宁波,激发大家对宁波的热爱之情,育才中学准备开展“美丽宁波”系列活动,请你帮助策划并完成以下任务。 策划板块 : 本次活动共有四个板块,两个板块

8、内容已确定,请再策划两个。( 2 分) 板块一:宁波人物赞 板块二:美丽乡村行 板块三: 板块四: 解析 : 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根据系列活动主题“美丽宁波”可知,板块应体现宁波的“美丽”,根据两个示例可写“宁波民俗展”“宁波风光展”“宁波城市角”等。 答案 : 示例 : 宁波风光展 民风民俗谈( 2 分,每个 1 分) 发出邀请 : 策划组计划邀请“最美宁波人” 2012 年度人物胡老师来校参加“和最美宁波人面对面”活动。某同学拟写的邀请书中主要错误有两处,请修改。( 2 分) 解析 : 考查学生对应用文格式的掌握情况。 应用文第二行的称呼应是顶格写的,“请务必准时到达”与“邀请书”不

9、符,语气过于生硬。 答案 : ( 1)“尊敬的胡老师”顶格写。 ( 2)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 推荐诗句 : 在“美丽乡村行”活动中,策划组征集到以下诗句,准备写在出行队伍的旗帜上。请在下面备选项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项推荐给策划组,并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写出推荐理由。( 2分)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我选择( ),理由: 解析 :首先要选出正确的语句,体现“ 美丽乡村行”的主题,根据这一点可选 AD 两项,其它两项不是乡村。然后可从用词,修辞

10、或内容等角度加以赏析,说明理由。 答案 : A 理由示例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现了随意行走,不刻意探幽寻胜的闲适心境,符合“美丽乡村行”情境。 D 理由示例 : “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传递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鸡鸣一两家”能让人感受到居民分散、人户不多的特殊乡村风味,而设在竹溪村路间的一座板桥与大自然又是那么浑然一体,表现了乡村的宁静美丽。 三、阅读理解( 42 分) (一)( 13 分)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 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

11、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 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 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邀请书 尊敬的胡老师: 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 6 月 30 日上午九时来

12、我校参加“和最美宁波人面对面”活动。请务必准时到达。 育才中学“美丽宁波”活动策划组 2013 年 6 月 14 日 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涛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 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

13、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 ”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 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 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

14、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意林(少年版) 2012 年第 10 期) 6.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主人公是 罗圈腿的小犯猎狗,它在别的狗及主人的不屑中努力练习,最终成功追赶一条公狼,成为主人的最爱,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把情节概括清楚即可。 答案 : 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3 分,意思对即可) 7.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3

15、 分)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 挤 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 还是 数后面十条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 “挤”是小猎狗的动作,它想 得到猎人的关注。“还是”是指狗主人对小猎狗的忽视。要结合全句加以体会,尤其要分清动作、行为的主体。 答案 : “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3 分) 8.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事物在故事发展中作用的理解能力。 公狼的出现是故事情节变化的契机,是小猎狗显示才能的机会,有了公狼的出

16、现,故事的情节才得以转变,主题才得到彰显。 答案 : “公狼的出现”使小猎狗有了展示咱已盼机会,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 3分,内容 2 分,写法 1 分) 9.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哪些”表明不是一条,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拟答。如,从小猎狗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面对自己的缺陷,要有承受力。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要有自己的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勇于抓住机会。要敢于表现自己。等等。从猎人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如:不能以貌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等等。 答案 : 示例 : 小猎狗角 度:

17、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猎人(人们)角度:不可以貌取人,不要随意轻视一个人。要看到别人的努力。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十条猎狗角度:不要嘲笑别人。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不要盲从。( 4 分,两个角度回答 4 分,同一个角度回答 3 点及以上 3 分,同一个角度回答两点 2 分,回答一点 1分) (二)( 13 分) 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 垃圾食品 : 垃圾食 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18、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 2013 年 3 月) 解读误区 : 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问

19、卷调查 :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 50 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引自互联网) 两项研究 : 研究一: 2005 年,法国科学家公布了一项针对舌头的研究成果:人类舌尖部位的味蕾含有一种对脂肪特别敏感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特别 擅长“侦察”食物中的脂肪酸,并且迅速在体内把它囤积起来。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史前人类物质匮乏,觅食艰难,他们整日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因此,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品能让他们生存下来。 研究二: 2011 年,对象大多为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具有一个 FTO 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 人高出 30

2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较常人 高出 70%。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携带 FTO 基因片段变异的人群显示出某种特性,诱使其吃更多不健康的、容易致胖的食物。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行为学特征,而不是一种疾病。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依靠行为控制来减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摆布。 (摘自新发现 2013 年第 2 期) 明星代言 :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 2012 年 11 月 18 日报道: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的人士呼吁政府禁止体育明星代言垃圾食品。他们声称,运动员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大量钱财,但这么做的代价是儿童的肥胖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说,足

21、球明星贝克汉姆就通过代言百事可乐和汉堡王赚取了大量广告费。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会奖牌得主们也从垃圾食品代言合同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体育明星当中任何一个人真的像广 告中那样吃他们所代言的垃圾食品。快餐公司利用了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即如果我吃这种食品,我就能看起来像运动员一样,拥有 像运动员一样的体格,并取得体育成就。这是一种聪明的营销方式。 (引自互联网) 一次会议 : 1999 年的一个晚上, 11 位掌控着卡夫、纳斯贝克、宝洁、可口可乐等全世界最知名的食品公司的高管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皮尔斯伯里食品公司总部大楼。虽然平日是竞争对手,这些集团的 CEO

22、们还是聚集在一起举行一次私人会议,议题是食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肥胖症。会议的第一位发言人是卡夫的副主席麦克尔穆德。他展示了114 张幻灯片,上面的数字十分惊人: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率从 1980年以来翻了一番,肥胖成了全世 界的“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儿童很早就开始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智商水平也普遍下降。他希望让这些食品业的大鳄们关注到他们在发明和推销食品的工作上已经过火了。疾控中心、心脏病协会、癌症协会和学术界、教育界、公众一同谴责食品企业,认为他们应对此负责,一些学者甚至把零食和香烟画上等号。 (摘自世界博览 2013 年第 7 期) 10.什么是垃

23、圾食品?请用一句话概括。(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给“ 垃圾食品”下定义,其实质是“食品”。答案应在第一个片段中提取,即“一般情况下是 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根据这个语句可概括出定义。 答案 : 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但营养素不足或者是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3 分,“高热量”“营养素不足”“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各 1分)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3 分) A.携带 FTO 基因片段变异的人不一定会变胖。 B.史前人类对糖和脂肪的向往跟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C.从

24、调查数据看,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 D.多吃零食有可能会使儿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甚至导致智力下降。 解析 :“ 从调查数据看,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的说法是与原文相悖的,原文指出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 答案 : C 12.根据材料,探究人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原因。(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理解概括的能力。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即问卷调查和名星代言两个片段,由此可提取出“ 口味和包装”“人类进化的需求” “基因因素”“名星代言效应”等。 答案 : 口味和包装人类进化基因广告( 3 分,写出三点即 可,每

25、 点 1 分) 13.从“明星代言”和“一次会议”两则材料中,你发现食品公司存在哪两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并就此谈谈看法。(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星代言表明食品公司用明星效应来获得更大利益,“一次会议”表明他们对垃圾食品的问题也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对此,我们应辩证的理解,从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的角度加以评析即可。 答案 : 食品公司一方面花巨资邀请明星代言垃圾食品,另一方面又积极探讨因食品而导致的肥胖问题。看法示例 : 作为食品公司,他们要获取利益无可厚非,但他们也要为自己的食品所带来的问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应积极回应社会舆论的监督,不能唯利是图。( 4分,每个问题

26、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 8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 1)故人不独 亲 其亲 ( 2)力 恶 其不出于身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亲”活用词,此处应译为“把 当作亲人 , 以为亲”。“ 恶”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 答案 : ( 1)以为亲(赡养) (

27、2)憎恶( 2 分,每小题 1 分) 15.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货恶其弃 于 地也 A.每自比 于 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 于 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于 君 D.所恶有甚 于 死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例句中的“于”为介词,译为“在”,选项 B中的“于”是“在”的意思。 A“同,和”, C 可不译, D 译为“比”。 答案 : B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

28、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 与 ”“ 讲信修睦 ”,“与”是通假字,应译为“选举”,“ 讲信修睦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应译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答案 :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 分,“行”与“修”各 0.5 分)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理解能力。第一句中一个概括说明,后面分项介绍,分别构想了理想社会的特点,即:“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

29、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尽其力,货尽其用,实现大同。 答案 :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四)( 8 分)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

30、然后暖酒烹肴。 是时风和 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 腹而归。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2 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限断三处”是具体要求,理解意思可知,“红日将颓”表时间,“ 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是主要事件,“果腹而归”是事件结果。因此,三处应断为“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答

31、案 :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2 分,对三处 2 分,两处 1 分,一处不得分) 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殊 无意味(很,非常) B.或议就近 觅 饮者(寻找) C.择柳阴下 团坐 (围坐在一起) D.各已 陶 然(熏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陶”根据前面的“ 杯盘狼藉”可知,不是“陶醉”,而是“醉”。 答案 : D 20.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画面的再现能力。理解“ 是时风和 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可知,

32、写到了美好的春光“风和日丽”,写到了遍地的油菜花“遍地黄金”,写到了游玩的人们“青衫红袖”,写到了“蝶蜂乱飞”的美景,写到了人们的感受“不饮自醉”,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提到的事物及其特征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 示例 : 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 2 分,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 2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 章的理解能力。从对景物的描写中,从直抒胸臆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游玩,热爱美好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等。 答案 : 热爱自然,

33、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 2 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 5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 分) 夏天如约而至。 2013 年的夏天,是一个特殊的夏天,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开始新的人生之旅。这个夏天,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 请以“ 2013,我的夏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解析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语,读提示语可知,“ 2013 年夏天”的主旋律是离别与回忆。提示语中最关键的语句是“ 我们有温暖的回忆,离别的愁绪,美好的期待。迷惘、思索、选择、拼搏、自由、梦想这些都或将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这些提示语对于打开我们的作文思路是很有益处的。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曾经的过去,曾经的温暖与美好,曾经的情谊与恩怨,还可以联想到未来的生活,写对未来的思考,写对人生的选择等。也就是说,过去的初中生活经历可以写,对未来的向往憧憬也可以写。这样想来,我们可写的内容就很多了,但是,在选材构思时,一定要遵循“熟”的原则。从众多的素材中,把你印象最深、最易于驾驭、写出来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 作。 答案 :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