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细胞与组织损伤)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A胶原纤维互相融合 B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内 C肾小管上皮吞饮吸收大量血浆蛋白 D前角蛋白成分在肝细胞内聚集 E免疫球蛋白在浆细胞内堆集 (2000 年)(分数:4.00)(1).细动脉硬化(分数:2.00)A.B.C.D.E.(2).Mallory 小体(分数:2.00)A.B.C.D.E.A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B前角蛋白细丝堆积 C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 D线粒体肿胀、嵴消失E核内包涵体 (1999 年)(分数:4.00)(1).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
2、玻璃样小滴(分数:2.00)A.B.C.D.E.(2).肝细胞内 Mallory 小体(分数:2.00)A.B.C.D.E.A淀粉样变性 B纤维素样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黏液变性 E脂肪变性 (1995 年)(分数:4.00)(1).结节性多动脉炎(分数:2.00)A.B.C.D.E.(2).四氯化碳中毒(分数:2.00)A.B.C.D.E.A肥大 B增生 C再生 D化生 E机化 (1993 年)(分数:4.00)(1).创伤神经纤维瘤(分数:2.00)A.B.C.D.E.(2).支气管内出现鳞状上皮(分数:2.00)A.B.C.D.E.A含铁血黄素 B胆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3、(1991 年)(分数:4.00)(1).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分数:2.00)A.B.C.D.E.(2).心力衰竭细胞的色素颗粒(分数:2.00)A.B.C.D.E.A凝固性坏 B固缩坏死 C干酪性坏死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1994 年)(分数:4.00)(1).体内细胞的生理死亡(分数:2.00)A.B.C.D.E.(2).脾梗死(分数:2.00)A.B.C.D.E.A凝固坏 B液化性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1995 年)(分数:4.00)(1).脾梗死(分数:2.00)A.B.C.D.(2).病毒性肝炎(分数:2.00)A.B.C.D.二、X 型题(总题数:4,
4、分数:8.00)1.在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中,肾小管容易形成的变性有( )(2012 年)(分数:2.00)A.水样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变性2.下列符合变性的改变有( )(2005 年)(分数:2.00)A.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B.细胞内的正常物质异常增多C.细胞核固缩D.为可逆性损伤3.关于病理性钙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2001 年)(分数:2.00)A.HE 染色时呈蓝色颗粒B.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C.转移性钙化多发生于肾小管、肺泡和胃黏膜D.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于变性坏死组织4.湿性坏疽可发生于( )(1993 年)(分数:2.00)A.小肠B.肺C.下肢D.脾三、A
5、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5.下列小体中,与中间丝蛋白聚集有关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石棉(Fenruginous)小体B.马洛里(Mallory)小体C.嗜酸性(Councilman)小体D.拉塞尔(Russell)小体6.下列钙化中,属于转移性钙化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肝内血吸虫卵钙化B.肾小管钙化C.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钙化D.主动脉粥瘤钙化7.下列病变中,属于变性的是肝细胞浆内出现( )(2007 年)(分数:2.00)A.Mallory 小体B.HBsAgC.HBcAgD.巨大病毒包涵体8.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2
6、005 年,2012 年)(分数:2.00)A.细胞萎缩B.细胞坏死C.细胞凋亡D.细胞水样变性E.细胞玻璃样变性9.转移性钙化可发生于( )(2004 年)(分数:2.00)A.血栓B.肾小管C.干酪样坏死D.粥瘤E.死亡血吸虫卵10.下列不属于玻璃样变的病变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Aschoff 小体B.Rusell 小体C.Councilman 小体D.Mallory 小体E.Negri 小体11.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2002 年)(分数:2.00)A.橙色血质B.脂褐素C.疟色素D.含铁血黄素E.黑色素12.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200
7、1 年)(分数:2.00)A.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B.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细胞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D.严重贫血时,心肌乳头肌可呈虎斑状E.心肌脂肪变性常严重影响心脏功能13.哪项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是错误的( )(2000 年)(分数:2.00)A.可见于结核病B.可见于骨髓瘤C.可以是全身性疾病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14.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2000 年)(分数:2.00)A.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B.核内出现假包涵体C.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D.前角蛋白细丝堆聚E.粗面内质网增多15.下
8、述肝脂肪变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993 年)(分数:2.00)A.化学毒物使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肝脂肪变性B.糖尿病时,脂肪酸入肝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C.缺氧时,可导致肝脂肪变性D.食入脂肪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E.白喉杆菌外毒素影响脂肪酸代谢,导致肝脂肪变性16.哪种病变不是纤维素样变性( )(1991 年)(分数:2.00)A.恶性高血压时肾脏入球小动脉壁的灶、片状红染物质B.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纤维组织帽内的灶、片状红染物质C.风湿性结节内灶、片状红染物质D.急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球内的灶、片状红染物质E.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动脉壁内灶、片状红染物质17.在下列导致肝脏脂肪变性
9、的原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989 年)(分数:2.00)A.四氯化碳中毒B.缺氧C.食用过多脂肪D.饥饿E.败血症18.虎斑心的组织学改变是( )(2012 年)(分数:2.00)A.心肌纤维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B.心肌纤维间出现脂肪沉积C.心肌细胞中出现脂肪沉积D.心肌细胞中出现透明蛋白小体19.光镜下,干酪样坏死的病理改变是( )(2007 年)(分数:2.00)A.属于凝固性坏死,但保存原有的组织轮廓B.属于凝固性坏死,原有的组织轮廓消失C.属于液化性坏死,但仍保持细胞周围网架结构D.属于液化性坏死,细胞周围网架结构被破坏20.患有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 )(2003
10、 年)(分数:2.00)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固缩性坏死E.坏疽21.下列有关细胞死亡的描述中,哪项错误( )(1998 年)(分数:2.00)A.核缩、核碎、核溶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B.干酪样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起C.胰腺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D.固缩坏死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性死亡E.坏疽是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的结果22.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 )(1997 年)(分数:2.00)A.肺B.下肢C.阑尾D.小肠E.脑23.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1995 年)(分数:2.00)A.脑B.心脏C.肾脏D.脾脏E.小肠24.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血管壁坏死是( )(1994 年)(分数
11、:2.00)A.液化性坏死B.纤维素样坏死C.干酪样坏死D.脂肪坏死E.固缩坏死25.坏死组织本身的结局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989 年)(分数:2.00)A.溶解吸收B.分离排出C.机化D.化生E.包裹钙化26.在下列坏死中有特征性钙皂形成的是( )(2012 年)(分数:2.00)A.凝固性坏B.液化性坏死C.干酪性坏死D.脂肪坏死27.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是( )(2008 年)(分数:2.00)A.脂肪空泡形成B.嗜酸性小体形成C.Mallory 小体形成D.病毒包涵体形成28.关于凋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2000 年)(分数:2.00)A.凋亡是生理性死亡
12、B.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C.凋亡小体是细胞核碎片D.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是固缩性坏死E.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属凋亡西医综合(细胞与组织损伤)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A胶原纤维互相融合 B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内 C肾小管上皮吞饮吸收大量血浆蛋白 D前角蛋白成分在肝细胞内聚集 E免疫球蛋白在浆细胞内堆集 (2000 年)(分数:4.00)(1).细动脉硬化(分数:2.00)A.B. C.D.E.解析:(2).Mallory 小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细动脉硬化是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内并不断沉
13、积的结果;Malloy 小体是前角蛋白成分在肝细胞内聚集形成的。A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B前角蛋白细丝堆积 C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 D线粒体肿胀、嵴消失E核内包涵体 (1999 年)(分数:4.00)(1).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小滴(分数:2.00)A.B.C. D.E.解析:(2).肝细胞内 Mallory 小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肾小球肾炎时,近曲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是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的 Mallorly 小体是前角蛋白细丝堆积的结果。A淀粉样变性 B纤维素样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黏液变性 E脂肪变性 (1995 年)(
14、分数:4.00)(1).结节性多动脉炎(分数:2.00)A.B. C.D.E.解析:(2).四氯化碳中毒(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动脉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四氯化碳是破坏肝细胞的内质网,抑制某些酶活性,引起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A肥大 B增生 C再生 D化生 E机化 (1993 年)(分数:4.00)(1).创伤神经纤维瘤(分数:2.00)A.B.C. D.E.解析:(2).支气管内出现鳞状上皮(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创伤性神经瘤是神经断端再生修复的结果。支气管呼吸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一种化生
15、过程。A含铁血黄素 B胆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1991 年)(分数:4.00)(1).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分数:2.00)A.B.C. D.E.解析:(2).心力衰竭细胞的色素颗粒(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脂褐素为细胞内自噬溶酶体中的细胞器碎片未能被溶酶体酶消化而形成的残存体,呈黄褐色颗粒状,常出现在慢性消耗性患者的心肌细胞核两端胞浆内、肝细胞内,也可见于肾上腺皮质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是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溶酶体分解转化形成的色素颗粒,呈棕黄色,有折光性。在肺淤血时,漏出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胞浆内可见含铁血黄素颗
16、粒,被叫做心力衰竭细胞。A凝固性坏 B固缩坏死 C干酪性坏死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1994 年)(分数:4.00)(1).体内细胞的生理死亡(分数:2.00)A.B. C.D.E.解析:(2).脾梗死(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体内细胞的生理死亡属固缩坏死,又叫凋落,是机体生理死亡。凝固性坏死常发生在脾、肾、心脏等实质器官,例如脾、肾、心肌的贫血性梗死。A凝固坏 B液化性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1995 年)(分数:4.00)(1).脾梗死(分数:2.00)A. B.C.D.解析:(2).病毒性肝炎(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病毒性肝炎时
17、,既可发生凝固性坏死,也可发生液化性坏死;脾梗死属凝固性坏死。二、X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在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中,肾小管容易形成的变性有( )(2012 年)(分数:2.00)A.水样变性B.脂肪变性 C.玻璃样变性 D.纤维素样变性解析:解析: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基膜对小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增高)最常见的原因。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脂肪变)和蛋白小滴,后者与溶酶体作用,形成玻璃样小滴(细胞内玻璃样变)。由于其线粒体和内质网增多而非肿胀,不出现水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见于恶性高
18、血压、新月体肾炎。2.下列符合变性的改变有( )(2005 年)(分数:2.00)A.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 B.细胞内的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C.细胞核固缩D.为可逆性损伤 解析:解析:变性是一种可逆性损伤,包括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和细胞内正常物质增多。3.关于病理性钙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2001 年)(分数:2.00)A.HE 染色时呈蓝色颗粒 B.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 C.转移性钙化多发生于肾小管、肺泡和胃黏膜 D.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于变性坏死组织 解析:解析:病理性钙化在 HE 染色时呈蓝色颗粒,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以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营养不良性钙化多见于变性坏死组织。转移性钙
19、化多发生于肾小管、肺泡和胃黏膜。4.湿性坏疽可发生于( )(1993 年)(分数:2.00)A.小肠 B.肺 C.下肢 D.脾解析:解析:坏疽是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发生的,分干性和湿性两大类。湿性坏疽多发生在与外界相通连的内脏,如肠、子宫、肺等,下肢在静脉回流受阻时也可发生湿性坏疽。三、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5.下列小体中,与中间丝蛋白聚集有关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石棉(Fenruginous)小体B.马洛里(Mallory)小体 C.嗜酸性(Councilman)小体D.拉塞尔(Russell)小体解析:解析: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时
20、,在变性的肝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样物,称为马洛里(Mallory)小体,是中间丝蛋白或其他蛋白积聚所致。石棉(Ferruginous)小体是表面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拉塞尔(Russell)小体是炎症时浆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的、圆形的玻璃样物质,是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内堆积的结果。病毒性肝炎时有的肝细胞胞浆浓缩,嗜酸性增强,形成嗜酸性(Councilman)小体。6.下列钙化中,属于转移性钙化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肝内血吸虫卵钙化B.肾小管钙化 C.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钙化D.主动脉粥瘤钙化解析:解析: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若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
21、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此时体内钙磷代谢正常,见于结核病、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瓣膜病变及瘢痕组织等。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高血钙)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称为转移性钙化,主要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 D 摄入过多、肾衰竭及某些肝肿瘤,常发生在血管及肾、肺和胃的间质组织。选项中只有肾小管钙化属于转移性钙化,其他均为营养不良性钙化。7.下列病变中,属于变性的是肝细胞浆内出现( )(2007 年)(分数:2.00)A.Mallory 小体 B.HBsAgC.HBcAgD.巨大病毒包涵体解析:解析:考查对细胞变性的掌握程度。细胞内正常物质的异常堆积或异常物质的堆积称为细胞
22、变性,在上述 4 个备选项中,Mallory 小体是角蛋白前体蛋白的异常增多聚合物,是典型的细胞变性;HBsAg 如果大量增加,会形成毛玻璃样肝细胞,但并无 HE 光镜下可见的异常物质增加;HBcAg 要用免疫组化才能显示出来,巨大的病毒包涵体一般不包括在细胞变性之中。8.脂褐素大量增加最常见于(2005 年,2012 年)(分数:2.00)A.细胞萎缩 B.细胞坏死C.细胞凋亡D.细胞水样变性E.细胞玻璃样变性解析:解析:脂褐素是病理性色素的一种,常出现在老年人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萎缩的心肌细胞、肝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的胞浆内。光镜下,脂褐素为黄褐色细颗粒;电镜下,脂褐素为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
23、化的细胞器碎片。9.转移性钙化可发生于( )(2004 年)(分数:2.00)A.血栓B.肾小管 C.干酪样坏死D.粥瘤E.死亡血吸虫卵解析:解析:病理性钙化是指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是常见的病变,可以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迁徙性钙化)两类。前者见于变性坏死的组织,如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肿瘤内、血栓内、陈旧瘢痕、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等。后者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 D 过多症和肿瘤骨转移导致的骨广泛破坏引起的全身钙、磷代谢障碍,钙盐沉积于肺泡壁、肾小管和胃黏膜上皮等部位。10.下列不属于玻璃样变的病变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Aschoff 小体
24、B.Rusell 小体C.Councilman 小体D.Mallory 小体E.Negri 小体解析:解析:不属于玻璃样变的病变是 Aschoff 小体。Rusell 小体、Councilman 小体、Mallory 小体、Negri 小体均为均匀红染玻璃样小体,虽然其病变本质不同,都属于玻璃样变性。11.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2002 年)(分数:2.00)A.橙色血质B.脂褐素 C.疟色素D.含铁血黄素E.黑色素解析:解析: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出现的色素是脂褐素。12.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2001 年)(分数:2.00)A.磷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B
25、.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细胞C.肾远曲小管容易发生脂肪变性D.严重贫血时,心肌乳头肌可呈虎斑状 E.心肌脂肪变性常严重影响心脏功能解析:解析:脂肪变性常发生于肝、肾和心。贫血、中毒、缺氧、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脂肪变性。中毒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于肝小叶周围的肝细胞;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于肝小叶中央的肝细胞。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呈现虎斑心的形态改变,但只有在严重时才影响心脏功能。肾脂肪变性主要累及近端肾小管。13.哪项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是错误的( )(2000 年)(分数:2.00)A.可见于结核病B.可见于骨髓瘤C.可以是全身性疾病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E.由免疫
26、球蛋白沉积而成 解析:解析:淀粉样物质沉积又称为淀粉样变,可以是局部性病变,也可以是全身性病变;可以由炎症引起,也可以由内分泌肿瘤引起,还可以由于老化引起。经过化学分析,淀粉样物质中,95为淀粉样原纤维蛋白,5为 P 成分与其他糖蛋白。淀粉样变分为 AL 型、AA 型和 Ap 型。AL 型淀粉样原纤维蛋白由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构成。AA 型淀粉样原纤维蛋白是由肝产生的非免疫球蛋白性的淀粉样物质前蛋白裂解而来。Ap 型淀粉样原纤维蛋白是由神经细胞表面的具有粘附功能的跨膜糖蛋白裂解而来,与老年痴呆有关。14.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2000 年)(分数:2.
27、00)A.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B.核内出现假包涵体C.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D.前角蛋白细丝堆聚E.粗面内质网增多解析:解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内出现毛玻璃样细胞。这些毛玻璃样细胞内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增生的光面内质网内充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15.下述肝脂肪变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993 年)(分数:2.00)A.化学毒物使脂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肝脂肪变性B.糖尿病时,脂肪酸入肝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C.缺氧时,可导致肝脂肪变性D.食入脂肪过多,导致肝脂肪变性 E.白喉杆菌外毒素影响脂肪酸代谢,导致肝脂肪变性解析:解析: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原因很多
28、,但归纳起来有如下三方面: 脂蛋白合成障碍:如化学毒物;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如糖尿病时,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利用能力; 脂肪酸的氧化受损:如白喉外毒素。缺氧既影响脂蛋白合成,又影响脂肪酸氧化。食入脂肪的多少一般与肝脏脂肪变性关系不大。16.哪种病变不是纤维素样变性( )(1991 年)(分数:2.00)A.恶性高血压时肾脏入球小动脉壁的灶、片状红染物质B.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纤维组织帽内的灶、片状红染物质 C.风湿性结节内灶、片状红染物质D.急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球内的灶、片状红染物质E.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动脉壁内灶、片状红染物质解析:解析:纤维素样变性,又可叫做纤维素样坏死。此病变
29、常见于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部位组织结构破坏,出现强嗜酸红染的灶状、片状颗粒状物质。这种变化也可发生在恶性高血压的肾脏的入球小动脉、急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毛细血管球内。而粥样硬化纤维帽的红染物质为玻璃样变性的瘢痕组织。17.在下列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1989 年)(分数:2.00)A.四氯化碳中毒B.缺氧C.食用过多脂肪 D.饥饿E.败血症解析:解析:食用过多脂肪并不能引起脂肪肝。18.虎斑心的组织学改变是( )(2012 年)(分数:2.00)A.心肌纤维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B.心肌纤维间出现脂肪沉积C.心肌细胞中出现脂肪沉积 D.心肌细胞中
30、出现透明蛋白小体解析:解析: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为虎斑心。有时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可沿间质伸人心肌细胞间称为心肌脂肪浸润并非心肌脂肪变性。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脂血综合征时,在某些非脂肪细胞如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胞质中(即细胞内)充有过量的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可视为特殊类型的细胞内脂质蓄积。19.光镜下,干酪样坏死的病理改变是( )(2007 年)(分数:2.00)A.属于凝固性坏死,但保存原有的组织轮廓B.属于凝固性坏死,原有的组织
31、轮廓消失 C.属于液化性坏死,但仍保持细胞周围网架结构D.属于液化性坏死,细胞周围网架结构被破坏解析:解析:考查对干酪样坏死形态的掌握程度。干酪样坏死属于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其镜下特征为坏死彻底,原有的组织轮廓消失;而坏死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保存原有组织轮廓,细胞的细微结构消失则是一般凝固性坏死的形态特征;液化性坏死时仍保持细胞周围网架结构的称为溶解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时不保存细胞周围网架结构则为典型的液化性坏死形态改变。20.患有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 )(2003 年)(分数:2.00)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D.固缩性坏死E.坏疽解析:解析:病毒性肝炎时,肝细
32、胞的灶状坏死属于液化性坏死。21.下列有关细胞死亡的描述中,哪项错误( )(1998 年)(分数:2.00)A.核缩、核碎、核溶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B.干酪样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起C.胰腺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D.固缩坏死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E.坏疽是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的结果解析:解析:固缩性坏死又称为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但见于生理状态下,同样也发生于病理状态下。22.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 )(1997 年)(分数:2.00)A.肺B.下肢C.阑尾D.小肠E.脑 解析:解析:坏疽发生于容易被腐败菌感染的器官,如四肢、子宫、肺、肠、阑尾等,而不发生于脑。23.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
33、1995 年)(分数:2.00)A.脑 B.心脏C.肾脏D.脾脏E.小肠解析:解析: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以及产生蛋白酶多的胰腺。24.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血管壁坏死是( )(1994 年)(分数:2.00)A.液化性坏死B.纤维素样坏死 C.干酪样坏死D.脂肪坏死E.固缩坏死解析:解析: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侵犯中等动脉的坏死性动脉炎,动脉壁发生节段性坏死,为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灶有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沉积,并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25.坏死组织本身的结局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1989 年)(分数:2.00)A.溶解吸收B.分离排出C.机化D.化生 E.包裹钙化解析:解析:化
34、生不是坏死的结局。26.在下列坏死中有特征性钙皂形成的是( )(2012 年)(分数:2.00)A.凝固性坏B.液化性坏死C.干酪性坏死D.脂肪坏死 解析:解析:急性胰腺炎时细胞释放胰酶分解脂肪酸,乳房创伤时脂肪细胞破裂,可分别引起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也属液化性坏死范畴。脂肪坏死后,释出的脂肪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钙皂。27.下列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中,属于凋亡的是( )(2008 年)(分数:2.00)A.脂肪空泡形成B.嗜酸性小体形成 C.Mallory 小体形成D.病毒包涵体形成解析:解析:考查对细胞内病变的各种改变的掌握情况。嗜酸性小体,又称为 Couneilman 小体,多
35、见于病毒性肝炎时发生的肝细胞凋亡,常表现为单个肝细胞的病变,形成深红色的、细胞核消失的圆形小体。Mallory 小体常见酒精性肝病,表现为肝细胞的胞浆内出现透明样小体,是细胞中间丝蛋白聚集的结果。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形成属于脂肪变性;病毒包涵体形成多见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核内或胞浆内形成红染的小体。28.关于凋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2000 年)(分数:2.00)A.凋亡是生理性死亡B.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C.凋亡小体是细胞核碎片D.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是固缩性坏死E.肝细胞嗜酸性小体属凋亡 解析:解析:细胞凋亡是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刺激下,通过细胞内在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常表现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不伴有炎症反应。凋亡既发生于生理状态下,也发生于病理状态下(如肿瘤、排斥反应、缺血、神经系统疾病等)。细胞浆浓缩,染色体凝聚、断裂,凋亡小体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吸收,是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肝炎时,肝细胞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形成是凋亡的典型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