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及答案解析(总分:9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1.“极点”产生早晚与 ( )(分数:1.00)A.年龄无关B.训练程度无关C.气候条件无关D.教练员无关2.假稳定状态下有关肌肉代谢正确的叙述是 ( )(分数:1.00)A.需氧量大于摄氧量B.需氧量等于摄氧量C.需氧量小于摄氧量D.摄氧量未达到最大摄氧量水平3.外周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不包括 ( )(分数:1.00)A.神经肌肉接点B.肌细胞膜C.线粒体D.横桥4.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是由 ( )(分数:1.00)A.压力感受性
2、反射引起的B.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的C.条件反射引起的D.非条件反射引起的5.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 ( )(分数:1.00)A.条件反射性变化B.运动条件反射性变化C.自然条件反射性变化D.人工条件反射性变化6.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是因为 ( )(分数:1.00)A.物理惰性和植物性功能惰性B.运动器官功能惰性和物理惰性C.植物性功能惰性和运动器官功能惰性D.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7.运动员在比赛前表现出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 ( )(分数:1.00)A.准备状态B.起赛热症C.起赛冷症D.疲劳状态8.下列不是准备活动
3、的作用的是 ( )(分数:1.00)A.调节赛前状态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C.减轻“极点”程度D.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9.“第二次呼吸”出现标志着 ( )(分数:1.00)A.进入工作状态结束B.准备活动的结束C.假稳定状态的结束D.疲劳的恢复10.真稳定状态下有关肌肉代谢不正确的叙述是 ( )(分数:1.00)A.摄氧量小于需氧量B.摄氧量等于需氧量C.以有氧供能为主D.乳酸少量堆积11.比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哪种变化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机能惰性 ( )(分数:1.00)A.升高B.下降C.不变D.因人而异12.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生理意义的相同之处是 ( )(分数:1.00)A.防止
4、受伤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C.推迟疲劳D.加速恢复13.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应以 ( )(分数:1.00)A.体温升高为主要标志B.血压升高为主要标志C.兴奋性提高为主要标志D.心率加快为主要标志14.通常易出现“极点”的运动项目是 ( )(分数:1.00)A.短跑B.中长跑C.体操D.投掷二、B判断题/B(总题数:8,分数:8.00)15.赛前状态不一定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6.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的人,“极点”出现的也越晚而且越不明显。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7.起赛冷淡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低所致。 ( )(分数:
5、1.00)A.正确B.错误18.“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开始步入稳定状态。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9.无论运动量大小运动后均能引起超量恢复。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0.一般来说超长跑项目运动者“极点”的反应比中长跑项目更明显。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1.“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2.运动后补糖时间不宜过早,应在运动后 6 个小时12 个小时之间。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6、三、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60.00)23.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产生机制。(分数:15.00)_24.依据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如何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分数:15.00)_25.论述人体在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并根据“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机制,谈谈你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对待之。(分数:15.00)_26.论述了解不同类型运动的疲劳特点对运动实践的意义。(分数:15.00)_四、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7.案例:某校举办冬季长跑比赛,运动员出发后不久,有的出现身体不适,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有的同学停止
7、跑步退出赛场,有的同学则放慢跑速,调整呼吸,不久“难受”的感觉消失,呼吸又均匀自如,步伐又轻松有力了。 问题:请分析这种现象。(分数:15.00)_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答案解析(总分:9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1.“极点”产生早晚与 ( )(分数:1.00)A.年龄无关B.训练程度无关C.气候条件无关D.教练员无关 解析:2.假稳定状态下有关肌肉代谢正确的叙述是 ( )(分数:1.00)A.需氧量大于摄氧量 B.需氧量等于摄氧量C.需氧量小于摄氧量D.摄氧量未达到最大摄氧量水平解析:3.外周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不包括 ( )(分
8、数:1.00)A.神经肌肉接点B.肌细胞膜C.线粒体D.横桥 解析:4.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是由 ( )(分数:1.00)A.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的B.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的C.条件反射引起的 D.非条件反射引起的解析:5.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 ( )(分数:1.00)A.条件反射性变化B.运动条件反射性变化C.自然条件反射性变化 D.人工条件反射性变化解析:6.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是因为 ( )(分数:1.00)A.物理惰性和植物性功能惰性B.运动器官功能惰性和物理惰性C.植物性功能惰性和运动器官功能惰性D.物理惰性和生
9、理惰性 解析:7.运动员在比赛前表现出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反应,这些反应属于 ( )(分数:1.00)A.准备状态B.起赛热症 C.起赛冷症D.疲劳状态解析:8.下列不是准备活动的作用的是 ( )(分数:1.00)A.调节赛前状态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C.减轻“极点”程度D.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 解析:9.“第二次呼吸”出现标志着 ( )(分数:1.00)A.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B.准备活动的结束C.假稳定状态的结束D.疲劳的恢复解析:10.真稳定状态下有关肌肉代谢不正确的叙述是 ( )(分数:1.00)A.摄氧量小于需氧量 B.摄氧量等于需氧量C.以有氧供能为主D.乳酸少量
10、堆积解析:11.比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哪种变化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机能惰性 ( )(分数:1.00)A.升高 B.下降C.不变D.因人而异解析:12.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生理意义的相同之处是 ( )(分数:1.00)A.防止受伤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 C.推迟疲劳D.加速恢复解析:13.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应以 ( )(分数:1.00)A.体温升高为主要标志 B.血压升高为主要标志C.兴奋性提高为主要标志D.心率加快为主要标志解析:14.通常易出现“极点”的运动项目是 ( )(分数:1.00)A.短跑B.中长跑 C.体操D.投掷解析:二、B判断题/B(总题数:8,分数:8.00)
11、15.赛前状态不一定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6.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的人,“极点”出现的也越晚而且越不明显。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7.起赛冷淡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低所致。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8.“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开始步入稳定状态。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9.无论运动量大小运动后均能引起超量恢复。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0.一般来说超长跑项目运动者“极点”的反应比中长跑项目更明显。 ( )(分数:
12、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1.“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的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2.运动后补糖时间不宜过早,应在运动后 6 个小时12 个小时之间。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三、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60.00)23.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产生机制。(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说明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要强调机能的暂时性降低和可恢复性;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疲劳。 (2)论述几个学说,包括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
13、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以及自由基学说。24.依据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如何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赛前状态的概念及其分类。 (2)赛前状态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3)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 (4)不良的赛前状态的调整,应说明如何较好地发挥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25.论述人体在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并根据“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机制,谈谈你在运动实践中如何对待之。(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进入工作状态概念及其生理机制; (2)“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3)“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影
14、响因素,并结合实践说明如何克服“极点”,尽快出现“第二次呼吸”。26.论述了解不同类型运动的疲劳特点对运动实践的意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由于运动的负荷和性质不同,对人体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时间的全力运动和不同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疲劳的特点也不相同。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2)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和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产生疲劳特点的比较;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产生疲劳特点的比较; (4)静止用力练习产生疲劳的特点; (5)结合运动实践针对不同性质的运动练习说明如何推迟运动疲劳的发生或如何降低疲劳程度。四、B案例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7.案
15、例:某校举办冬季长跑比赛,运动员出发后不久,有的出现身体不适,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有的同学停止跑步退出赛场,有的同学则放慢跑速,调整呼吸,不久“难受”的感觉消失,呼吸又均匀自如,步伐又轻松有力了。 问题:请分析这种现象。(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从参加运动前一直到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机体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和运动后恢复。所以,人的机能能力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后一段时间逐渐提高的。运动员要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尽快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2)由于人体运动受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的影响,要进
16、入稳定状态前会出现“极点”。“极点”是机体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产生的生理反应,特别是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行到某一段时程,锻炼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其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的 pH 值向酸性方面偏移。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功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层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 (3)“极点”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
17、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的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的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这样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4)“极点”出现的迟早、反应的强弱以及消失的快慢等,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训练水平、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和呼吸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中长跑项目中运动者的“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愈大,训练水平愈低,气候闷热,“极点”出现得愈早,反应也愈明显,消失得也愈迟。良好的赛前状态与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反应程度。在“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加深呼吸以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助于“极点”反应的减轻和更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