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1436087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预防医学-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预防医学-3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A病死率 B患病率C死亡率 D患病构成比E发病率(分数:1.00)A.B.C.D.E.2.男性,55 岁,自述头痛、乏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查体: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据悉近 2 周以来,进食过自制的臭豆腐及鱼制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毒B沙门菌属食物中毒C毒蕈中毒D肉毒梭菌毒素中毒E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分数:1.00)A.B.C.D.E.3.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A普查

2、 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分数:1.00)A.B.C.D.E.4.定群研究,又称为A队列研究 B现况调查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随访研究E实验研究(分数:1.00)A.B.C.D.E.5.成年居民摄入脂肪占能量百分比是A1%2% B5%10%C15%20% D20%30%E10%20%(分数:1.00)A.B.C.D.E.6.在驾驶员、接线员、银行出纳员等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此病属于A工伤 B职业病C职业特征 D与工作有关疾病E非职业性疾病(分数:1.00)A.B.C.D.E.7.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AM BQC样本均数 DC

3、ES(分数:1.00)A.B.C.D.E.8.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E食物链(分数:1.00)A.B.C.D.E.9.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三间分布是A患病率 B感染率C死亡率 D人群分布E病死率(分数:1.00)A.B.C.D.E.10.预防医学免疫接种作用是A只保护个体B既保护个体也保护群体C只保护群体D获得非特异免疫E获得细胞免疫(分数:1.00)A.B.C.D.E.11.某单位一周内发生伤寒病人 30 例,罹患率为 15%,试判断该疾病的发生属于A流行 B大流行C散发 D暴发E局部流行(分数:1.00)A.B.C.D.E.12.成人早

4、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A5%10% B15%20%C25%30% D35%40%E45%50%(分数:1.00)A.B.C.D.E.13.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A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改善环境措施C增进人体健康的措施D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E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分数:1.00)A.B.C.D.E.14.男,35 岁,温度计厂工人,主诉:易激动、易怒(示情感障碍)。2 年前有唇、手指等细小震颤,现发展到全身震颤,并出现书写震颤,有口腔炎反复发作。该病人的可能诊断为A汞中毒 B铅中毒C苯中毒 D镉中毒E砷中毒(分数:1.00)A.B.C.D.E.15.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A有明确

5、的职业史 B生产环境调查C特有的临床表现 D特异性生化检验E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分数:1.00)A.B.C.D.E.16.从医院选取了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观察体重是否超重与糖尿病的联系,需计算的指标为A患病率 B发病率C发病率比 D患病率比E比值比(分数:1.00)A.B.C.D.E.17.典型硅沉着病(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 X 线表现是A肺纹理增多、增粗B肺的阴影扩大C密度较高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D胸膜肥厚、粘连E弥漫性肺气肿(分数:1.00)A.B.C.D.E.18.临床诊疗的最优化原则是A防止局部的、片面的观点B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由选择与决定C防止互不通气、互不服气D耗费最少E安全

6、度最低和效果最好(分数:1.00)A.B.C.D.E.19.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为A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设计、搜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C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D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分数:1.00)A.B.C.D.E.20.某蓄电池厂浇铸工,男,40 岁,脐周持续性绞痛月余,手按压腹部疼痛可缓解,时有睡眠障碍、感觉乏力、肢端发麻。面部呈灰白色,血象呈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可能诊断为A铅中毒 B汞中毒C苯中毒 D尘肺E二氧化硫中毒(分数:1.00)A.B.C.D.E.21.消毒是消灭、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A细菌

7、 B芽胞C细菌+病毒 D病原体E微生物(分数:1.00)A.B.C.D.E.22.在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差别的检验中,检验假设(无效假设)是A两样本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两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两样本均数相等D两总体均数相等E两总体均数不等(分数:1.00)A.B.C.D.E.23.我国发生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即付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很快波及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暴发 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E长期变异(分数:1.00)A.B.C.D.E.24.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A信度 B效度C样本 D常模E误差(分数:1.00)A.B.C.D.E.25.饮

8、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化学性中毒B预防食物中毒C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D预防“三致”作用的发生E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分数:1.00)A.B.C.D.E.26.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A直条图 B直方图C圆图 D普通线图E半对数线图(分数:1.00)A.B.C.D.E.27.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A单纯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分数:1.00)A.B.C.D.E.28.蔬菜水果含有下列较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除了A胡萝卜素 B维生素 B2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E钾、钠(分数:1.00)A.B.C.D.E.29.流行病学主要研究A医院

9、内的病人及患病有关因素B正常人群的健康水平C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D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社区内高危人群及健康水平(分数:1.00)A.B.C.D.E.30.水俣病是一种由甲基汞引起的A泌尿系统疾病 B消化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 D血液系统疾病E内分泌系统疾病(分数:1.00)A.B.C.D.E.31.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A鱼贝类 B海带C木耳 D绿色蔬菜E牛乳及乳制品(分数:1.00)A.B.C.D.E.32.百分条图表示各组成部分百分构成,其作用相同于A条图 B线图C圆图 D直方图E散点图(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3,分数:3.00)A易

10、兴奋症、震颤、口腔炎B白血病C低血红蛋白性贫血D间皮瘤E光感性皮炎(分数:1.00)(1).长期高浓度苯接触能引起(分数:0.50)A.B.C.D.E.(2).过量汞进入体内能引起(分数:0.50)A.B.C.D.E.A接触传播 B诊疗手术传播C水和食物传播 D各种制剂传播E虫媒传播(分数:1.00)(1).医院内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中,不是主要的为(分数:0.50)A.B.C.D.E.(2).可引起疾病暴发的是(分数:0.50)A.B.C.D.E.A动物肝、肾、牛奶B粮谷类C绿叶菜D酱菜类E干豆、花生(分数:1.00)(1).膳食中维生素 A 的主要来源是(分数:0.50)A.B.C.D.E.

11、(2).膳食中维生素 B2的主要来源是(分数:0.50)A.B.C.D.E.预防医学-3 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A病死率 B患病率C死亡率 D患病构成比E发病率(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重复考题,必须牢固掌握2.男性,55 岁,自述头痛、乏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查体: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据悉近 2 周以来,进食过自制的臭豆腐及鱼制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毒B沙门菌属食物中毒C毒蕈中毒D肉毒梭菌毒素中毒E副溶血性

12、弧菌中毒(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严重。发病有其特点,除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重者死亡。一般不发热。多因进食被细菌污染的肉、蛋、咸鱼、腊肉、肉罐头、臭豆腐、面酱等而引起。3.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A普查 B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D抽样调查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从设计规定的研究对象中对随机抽出的一部分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4.定群研究,又称为A队列研究 B现况调查C病例对照

13、调查 D临床随访研究E实验研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队列研究=定群研究。5.成年居民摄入脂肪占能量百分比是A1%2% B5%10%C15%20% D20%30%E10%20%(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脂类参考摄入量规定成年人脂肪 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为占每日总能量的 20%30%。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 300mg/d。6.在驾驶员、接线员、银行出纳员等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此病属于A工伤 B职业病C职业特征 D与工作有关疾病E非职业性疾病(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职业性

14、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劳动者的健康,劳动能力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统称为职业性损害。一般可归纳为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工伤三大类。(1)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通称职业病。我国 1988 年 1 月实施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公布的法定职业病共 9 类 99种。其中包括:职业中毒(51 种)、尘肺(肺尘埃沉着病)(12 种)、物理因素职业病(6 种)、职业性传染病(3 种)、职业性皮肤病(7 种)、职业性眼病(3 种)、职业性耳鼻喉病(2 种)、职业性肿瘤(8 种)、其他职业病(7 种)等。职业病有如下特点:病因明确;存

15、在剂量一反应关系;多为群发性,但也不可忽视个案病例;不少职业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可以预防的。诊断依据三个方面:职业接触史;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职业病的治疗一般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三方面。我国从 1989 年 1 月起实施由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报告办法。职业病的报告工作是国家统计工作的一部分。(2)工作有关疾病: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职业因素只是该病发病的许多因素之一,对工作环境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本类疾病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常见工作有关疾病有:心理精神障碍,如引起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综

16、合征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故 D 为正确答案);溃疡病;骨骼及软组织损伤;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等。(3)工伤:系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7.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AM BQC样本均数 DCES(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为样本均数)。8.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E食物链(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间以食物的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关系,即一种生物以另

17、一种生物为食物,后者再以第三种生物为食物,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很复杂,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与人类生活及环境污染较为密切的主要有水、碳、氮等三大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由非生物环境经生物环境、再到外界环境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单向转移过程,新陈代谢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故 A 正确);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信息,形成信息流巧妙地传递,并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起把生态系统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9.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三间分布是A患病率 B感染率C死亡率

18、D人群分布E病死率(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又称疾病的三间分布。10.预防医学免疫接种作用是A只保护个体B既保护个体也保护群体C只保护群体D获得非特异免疫E获得细胞免疫(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故选 B 项。11.某单位一周内发生伤寒病人 30 例,罹患率为 15%,试判断该疾病的发生属于A流行 B大流行C散发 D暴发E局部流

19、行(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该疾病的发生属于局部流行。12.成人早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A5%10% B15%20%C25%30% D35%40%E45%50%(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早餐摄取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的 25%30%。午餐 40%,晚餐 30%35%。13.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A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改善环境措施C增进人体健康的措施D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E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基本概念理解试题,考核对疾病预防概念的理解。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针对致病因素采

20、取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增进人体健康是对疾病的间接预防措施,因此 A是正确答案。答案 D 的迷惑性是预防接种是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而对非传染病、慢性病就不适用,因此不全面。14.男,35 岁,温度计厂工人,主诉:易激动、易怒(示情感障碍)。2 年前有唇、手指等细小震颤,现发展到全身震颤,并出现书写震颤,有口腔炎反复发作。该病人的可能诊断为A汞中毒 B铅中毒C苯中毒 D镉中毒E砷中毒(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而确立。临床有精神-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15.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

21、件是A有明确的职业史 B生产环境调查C特有的临床表现 D特异性生化检验E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记忆试题,考核对职业病诊断和处理原则的记忆。职业病诊断的第一项原则是职业史,其次是生产环境调查和病史及临床检查,因此正确答案是 A。其他几种答案不是首要条件。16.从医院选取了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观察体重是否超重与糖尿病的联系,需计算的指标为A患病率 B发病率C发病率比 D患病率比E比值比(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亦称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

22、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是计算比值比(0R)和对0R 进行假设检验,用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17.典型硅沉着病(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 X 线表现是A肺纹理增多、增粗B肺的阴影扩大C密度较高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D胸膜肥厚、粘连E弥漫性肺气肿(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X 线影像是矽肺病理改变的重要表现,在症状和体征未出现前即可有典型的 X 线表现。它包括:肺纹理改变、肺门改变、类圆形小阴影、大阴影、胸膜改变、肺气肿等。18.临床诊疗的最优化原则是A防止

23、局部的、片面的观点B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和自由选择与决定C防止互不通气、互不服气D耗费最少E安全度最低和效果最好(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最优化原则是指在选择诊疗方案时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效果的决策。具体地说,医务人员在选择诊疗方案时,在当时的医学科学发展水平和允许的客观条件下,而采取的诊疗措施使患者痛苦最小、耗费最少、安全度最高和效果最好。19.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为A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设计、搜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C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D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分数:1.0

24、0)A. B.C.D.E.解析:解析 统计工作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20.某蓄电池厂浇铸工,男,40 岁,脐周持续性绞痛月余,手按压腹部疼痛可缓解,时有睡眠障碍、感觉乏力、肢端发麻。面部呈灰白色,血象呈低血红蛋白性贫血,可能诊断为A铅中毒 B汞中毒C苯中毒 D尘肺E二氧化硫中毒(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铅中毒患者面部及肢端呈灰白色,贫血常呈低血红蛋白性,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粒红细胞的增多。此外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21.消毒是消灭、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A细菌 B芽胞C细菌+病毒 D病原体E微生物(分

25、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此题是基本概念试题,考核对传染病防治过程中消毒定义的记忆。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 D。答案 A、B、C均不全面,而答案 E 不符合消毒的定义,是灭菌要达到的目的,“病原体”的含义较广,既包括微生物,也包括寄生虫,它们均在被消除之列。22.在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差别的检验中,检验假设(无效假设)是A两样本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两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两样本均数相等D两总体均数相等E两总体均数不等(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在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

26、均数差别的检验中,检验假设(无效假设)是两总体均数相等。统计步骤为常考点。23.我国发生的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即付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很快波及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暴发 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E长期变异(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可分为:(1)散发:某病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联系的发病称为散发。散发是指该病在较大的地区(指县、市、省和国家)内疾病发生的情况。要确定是否散发,应根据当地当年该病发病率与前三年发病率对比,如未显著超过,则可确定为散发。(2)流行:在一地区,某病发病率显

27、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 310 倍)称流行。(3)大流行:某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其发病率显著超过该地区历年流行水平,且流行范围超过省、自治区、国界,甚至洲界时称为大流行。例如以往的霍乱、流行性感冒和当前的艾滋病世界性大流行。(4)爆发: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时称暴发。暴发常因共同接触同一致病因子所引起,常见有食物中毒、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急性传染病。24.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A信度 B效度C样本 D常模E误差(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可靠性是指该测验的信

28、度。效度反应的是准确度。25.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化学性中毒B预防食物中毒C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D预防“三致”作用的发生E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26.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A直条图 B直方图C圆图 D普通线图E半对数线图(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观察各种死亡原因所占的比重大小,最好绘制的图形为圆形图。常考考点应掌握。27.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A单纯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分数:1.00)A.B. C.D.E.

29、解析:解析 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系统抽样。概念应死记。28.蔬菜水果含有下列较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除了A胡萝卜素 B维生素 B2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E钾、钠(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 D,余项正确。29.流行病学主要研究A医院内的病人及患病有关因素B正常人群的健康水平C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D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社区内高危人群及健康水平(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应牢记。30.水俣病是一种由甲基汞引起的A泌尿系统疾病 B消化系统疾病

30、C神经系统疾病 D血液系统疾病E内分泌系统疾病(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有机汞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少数严重者,症状可持续发展加重,表现为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日本的水俣病,即是慢性有机汞中毒的一种。病人开始时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损害听觉和视觉、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病情进一步发展致死。31.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A鱼贝类 B海带C木耳 D绿色蔬菜E牛乳及乳制品(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海贝类含锌最丰富。32.百分条图表示各组成部分百分构成,其作用相同于A条图 B线图C

31、圆图 D直方图E散点图(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统计图型的选择:(1)资料是连续性的,目的是用线段升降表达事物的动态变化趋势,选择普通线图。若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悬殊,可考虑选用半对数线图。(2)资料是连续性的,但分析的目的是用线段升降表达事物动态变化的速度,选择半对数线图。(3)数值变量的频数表资料,其分析目的是用直方的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情况,宜选择直方图。(4)资料是相互独立的,目的是用直条的长短比较数值的大小,选用直条图。(5)事物内部各部分的百分构成比资料,目的是用面积大小表达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小,则应选择圆形图或百分直条图(故 C 项正确)。

32、(6)双变量连续性资料,目的是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达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选用散点图。二、B 型题(总题数:3,分数:3.00)A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B白血病C低血红蛋白性贫血D间皮瘤E光感性皮炎(分数:1.00)(1).长期高浓度苯接触能引起(分数:0.50)A.B. C.D.E.解析:(2).过量汞进入体内能引起(分数:0.50)A. B.C.D.E.解析:解析 (1)吸入大量高浓度的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表现为急性中毒。(2)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则导致慢性中毒,造成对骨髓的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损害。(3)中枢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征象。(4)多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

33、眠、多梦、全身乏力、性格改变等神经衰弱综合征。(5)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6)早期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7)中期出现血小板减少,伴皮肤、黏膜的出血倾向。(8)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A接触传播 B诊疗手术传播C水和食物传播 D各种制剂传播E虫媒传播(分数:1.00)(1).医院内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中,不是主要的为(分数:0.50)A.B.C.D.E. 解析:(2).可引起疾病暴发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解析 医院内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中,不是主要的为虫媒传播。可引起疾病暴发的是水和食物传播。A动物肝、肾、牛奶B粮谷类C绿叶菜D酱菜类E干豆、花生(分数:1.00)(1).膳食中维生素 A 的主要来源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膳食中维生素 B2的主要来源是(分数:0.50)A.B. C.D.E.解析:解析 膳食中维生素 A 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肝、肾、牛奶。膳食中维生素 B2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