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49384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DB63 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ICS 13.260 A 47 备案号:5206520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6-10 - 09 发布 2016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5142016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 3 5 检测项目 . . 4 5.1 风力发电机组 . . 4 5.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 . 4 5.3 建(构)筑物 . . 4 6

2、技术要求 . . 4 6.1 风力发电机组 . . 4 6.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 . 6 6.3 建(构)筑物 . . 7 7 检测方法 . . 9 7.1 风力发电机组 . . 9 7.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 . 10 7.3 建(构)筑物 . . 11 8 检测设备要求 . . 12 9 检测周期 . . 12 10 检测数 据记录与结果判断 . . 12 10.1 检测 数据记录 . . 12 10.2 检测 结果判断 . . 12 11 检测技术报告 . . 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 14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接

3、地阻抗测试原理和方法 . 1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原理和方法 . 1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升压变电站( 开关站)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原理和方法 . 20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土壤电阻率测试原理和方法 . 21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主要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及参数要求 . 22 附录 G(规范 性附录) 检测报告表格式样 . 24 DB63/T 15142016 II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气象局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 本规范参加起

4、草单位:青海大学、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海西州防护雷电中心、海南州防护雷电中 心、中节能青海东方华路风电公司、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成山、欧建芳、王玉娟、李元锦、冯有成、周文峰、韩文玲、金元锋、司杨、 郭翔。 DB63/T 15142016 1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周期。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使用、 额定功率在600kW及以上的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雷电防护装置性能 及接地特性参数检测,其他类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

5、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53 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 GB/T 17949.1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21部分:电信和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Z 25427 风力发电机组 雷电防护 GB 50

6、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L/T 475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NB/T 31039 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431、GB/T 2900.53、GB/Z 25427、GB 50057、GB 50343、DL/T 475、D L/T 621界定的以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根据与各类雷电防护装置相关的设计规范,确定其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检测、 测量以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

7、全过程。 GB/T 21431-2008,定义3.32 3.2 风力发电场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 GB/T 2900.532001,定义2.1.3 DB63/T 15142016 2 3.3 风力发电机组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GB/T 2900.532001,定义2.1.2 3.4 接地线 电力设备应接地的部位与地下接地极之间的金属导体,也称为接地引下线。 DL/T 475-2006,定义3.2 3.5 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 DL/T 475-2006,定义3.3 3.6 接地网 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

8、用的水平网状接地装 置。 DL/T 475-2006,定义3.5 3.7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等参数或指标。 DL/T 475-2006,定义3.6 3.8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 接地装置中应该接地的各种电气设备之间,接地装置的各部分及与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性,即直 流电阻值,也称电气导通性。 DL/T 475-2006,定义3.7 3.9 接地阻抗 接地网对远方电位零点的阻抗。数值上为接地网与远方电位零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接地网流入 地中电流的比值。 DL/T 475-2006,定义3.8 DB63/T 15142016 3

9、 3.10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接地短路电流或试验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被试接地装置所在的场区地表面形成的电位梯度。 DL/T 475-2006,定义3.9 3.11 接触电位差 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距设备水平距离1.0m处与沿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 地面的垂直距离1.8m处两点间电位差。 DL/T 475-2006,定义3.11 3.12 跨步电位差 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地面上水平距离为1.0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DL/T 475-2006,定义3.10 3.13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 雷装置和

10、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5 3.14 内部防雷装置 由等电位连接、接地装置、屏蔽、合理布线、电涌保护器等组成。 GB 50343-2012,定义2.0.5 3.15 外部防雷装置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6 3.16 接闪器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8 3.17 引下线 DB63/T 15142016 4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GB 50057-2010,定义2.0.9 3.18 防雷区 划分雷击电

11、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 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GB 50057-2010,定义2.0.24 3.19 等电位连接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或其它外来电 位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GB/T 21431-2008,定义3.8 3.20 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 50057-2010,定义2.0.29 3.21 土壤电阻率 单位长度土壤电阻的平均值。单位为。 4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

12、类别的划分方法见附录。 5 检测项目 5.1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检测项目应包含: 接闪器; 引下线; 等电位连接; 接地装置; 电涌保护器; 接地阻抗; 接触电位差; 跨步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5 土壤电阻率。 5.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项目应包含: 接地阻抗; 接触电位差; 跨步电位差;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电气完整性; 接地装置; 独立接闪杆; 土壤电阻率。 5.3 建(构)筑物 风力发电厂建(构)筑物(包括主控楼、配电室、生活等辅助设施等)检测项目应包含: 接闪器; 引下线; 屏蔽和等电位连接; 接地装置; 电涌保护器。 6 技术要

13、求 6.1 风力发电机组 6.1.1 接闪器 接闪器的敷设及材料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闪器的敷设应确保所保护建(构)筑物及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接闪杆的材料规格应符合表 1 规定; 叶片应通过装设接收器、引下线及其连接元件组成雷电防护系统。叶片接收器和引下线的材 料、形状及最小截面积应符合 NB/T 31039 规定; 架空接闪线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50mm 2 的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且要求每股线直径不小于 1.7mm; 接闪器应防腐处理。 表1 接闪杆材料规格 杆长 圆钢规格 钢管规格 杆长1m以下 圆钢不应小于12mm 钢管不应小于20mm 杆长1m2m 圆钢不应小于16mm

14、钢管不应小于25mm 6.1.2 引下线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DB63/T 15142016 6 金属塔架可作为良好的自然引下线,各段端部和底座环应引出接地端子; 引下线应防腐处理。 6.1.3 等电位连接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舱体内、机组电气和电子系统各部件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的划分,在其不同保护区的交界处应设置等电位连接装置; 舱体内应建立等电位连接网络,内部主要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以及线路屏蔽均应采用等电位 连接。舱内宜设置环形等电位母排;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各组件的金属外壳(风力发电机及其部件的外壳,变流器及 其部件的机柜金属外壳,开关

15、柜、控制柜金属外壳,升/降压变压器金属外壳等)、各电气和 电子线路的屏蔽和金属管道外壁应在本防雷分区就近与雷电流引下系统实行防雷等电位连 接; 各电气和电子线路的屏蔽和金属管道外壁的两端均应实行防雷等电位连接; 金属轮毂、轮毂罩、机舱的金属底盘和机舱外壳的金属构架、全金属的塔架等均是良好的大 型等电位连接母排; 等电位连接应尽可能走直线,连接线尽可能短。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 2规定。 表2 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 不同连接排之间的连接导线、连接排和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导线 金属装置和连接排之间连接导线 材料 最小截面积(mm 2 ) 材料 最小截面积(mm 2 ) 铜 14 铜 5 铝 22 铝

16、 8 钢 50 钢 16 6.1.4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特性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风力发电机组与配套变压器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阻抗、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应达到设 计要求值; 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规定,并应防腐处理。 6.1.5 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使用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涌保护器应符合 GB 18802.1 和G B 18802.21 标准的有关要求; 电涌保护器原则上应安装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但当线路能承受预期的电涌电压时,可安装 在被保护设备处; 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熄灭工频续 流的能力; 电涌保

17、护器的 Uc值应符合 GB 50343的规定要求; 电涌保护器的连接铜导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 3 规定;各级电涌保护器的接地连接导线要短 直,长度不宜超过 0.5m; DB63/T 15142016 7 当线路上多处安装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应符合有关要求,如不符合, 开关型电涌保护器与限压型电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10m,限压型电涌保护器之 间线路长度不宜小于m,若不满足,应装有退耦元件。 表3 电涌保护器连接铜导线最小截面积 导线截面积(mm 2 ) SPD级数 SPD的类型 SPD连接相线铜导线 SPD接地端连接铜导线 第一级 开关型或限压型 6 10 第二级

18、限压型 4 6 第三级 限压型 2.5 4 第四级 限压型 2.5 4 6.1.6 接地阻抗 接地阻抗不应大于设计要求值,如无具体设计要求值时,应符合GB/Z 25427的规定不大于4.0。 6.1.7 接触电位差 接触电位差的计算应依据DL/T 621的规定,实际的接触电位差不应超过附录C公式C.3确定的值。 6.1.8 跨步电位差 跨步电位差的计算应依据DL/T 621的规定,实际的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附录C公式C.4确定的值。 6.1.9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一般采用四极等距法,电极间距为 5m、10m、15m、20m、30m、40m;使用 等距法

19、时,两电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电极埋设深度的 20 倍;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应避免在雨后或雪后立即进行,一般宜在连续天晴 3 天后或在干燥的季节 进行; 在冻土区测试时,电极须打入冻土层以下。 6.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6.2.1 接地阻抗 接地阻抗不应大于设计要求值,如无具体设计要求值时,不应大于0.5。 6.2.2 接触电位差 接触电位差的计算应依据DL/T 621的规定,实际的接触电位差不应超过附录C公式C.3确定的值。 6.2.3 跨步电位差 跨步电位差的计算应依据DL/T 621的规定,实际的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附录C公式C.4确定的值。 6.2.4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DB63/T 15

20、142016 8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应根据现场实测值按附录D给出的方法绘制曲线,绘制的曲线应比较平坦,没有 明显起伏和突变,两端略有抬高。 6.2.5 电气完整性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各设备之间、配电柜、开关柜、金属构架等之间的电气完整性良好,导通电 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状况良好的设备检测值应在 50m以下; 50m200m的设备状况尚可,宜在以后例行检测中重点关注其变化,重要的设备宜在适 当时候检查处理; 200m1的设备状况不佳,对重要的设备应尽快检查处理,其他设备宜在适当时候检查 处理; 1以上的设备与主地网未连接,应尽快检查处理。 6.2.6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特性参数应符合

21、以下要求: 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规定,并应防腐处理;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阻抗、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地表电位 梯度、电气完整性应达到设计要求;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的独立接闪杆应采用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与主地网 之间的导通阻值应大于 500m。 6.2.7 独立接闪杆 独立接闪杆的敷设及材料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独立接闪杆的敷设应确保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的电气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独立接闪杆材料规格同风力发电机组,见表 1; 独立接闪杆应敷设两根引下线,对称布置;引下线入地点应设置接地标志,3m 范围内应设置 护栏或悬

22、挂警示牌;引下线应防腐处理; 独立接闪杆的每一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接 地电阻,但在 3000m以下的地区,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 6.2.8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同风力发电机组,见本规范第6.1.9条规定。 6.3 建(构)筑物 6.3.1 接闪器 接闪器的敷设及材料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闪器的敷设应确保所保护建(构)筑物及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建筑物接闪带材料规构与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 4 规定; 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以设在外墙外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敷设平 直,焊接牢固,不得有直角弯,能承受 49N(5kg

23、f)的垂直拉力;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表 5 规定; 建筑物明敷接闪网格材料规格同接闪带,网格尺寸布置应符合表 6 规定; DB63/T 15142016 9 接闪器应防腐处理。 表4 接闪带材料规构与最小截面积 材料 结构 最小截面积(mm 2 ) 备注 单根圆钢 50 直径8mm 热镀锌钢 单根扁钢 50 厚度2.5mm 表5 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 布置方式 扁形导体固定支架间距 (mm) 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间距 (mm) 安装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 500 1000 安装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 500 1000 安装于从地面至高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1000 1000 安装在高于20m垂直

24、面上的垂直导体 500 1000 表6 接闪网网格尺寸布置要求 建筑物防雷类别 接闪网网格尺寸(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55或6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010或12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020或2416 6.3.2 引下线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及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引下线材料规格同接闪带,见表 4; 引下线平均间距布置应符合表 7 规定; 独立接闪杆应敷设两根引下线,对称布置; 独立接闪杆引下线入地点应设置接地标志,3m范围内应设置护栏或悬挂警示牌; 引下线应防腐处理。 表7 引下线平均间距布置要求 建筑物防雷类别 引下线平均间距(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8 第三类防

25、雷建筑物 25 DB63/T 15142016 10 6.3.3 屏蔽和等电位连接 屏蔽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宜联合采取下列措施: 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 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应 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分开的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线路,若无屏蔽层,线路应敷设在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 形的混凝土管道内。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格栅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通,并应在两 端分别连接到建筑物

26、的等电位连接带上;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两端应连到建筑物的等电位 连接带上; 对由金属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构件构成建筑物或房间的格栅形大空间屏 蔽,应将穿入大空间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内的配电柜、接地汇流排等金属物体应做好等电位连接,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03 。 6.3.4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和材料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057规定,并应防腐处理; 建筑物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设计要求值;无设计要求值时,不应大于 4。 6.3.5 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使用与安装同风力发电机组,见表3。 7 检测方法 7.

27、1 风力发电机组 7.1.1 接闪器 接闪器的安装敷设及材料规格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测量接闪器的材料规格; 测量架空接闪线尺寸; 检查接闪器是否存在锈蚀现象。 7.1.2 引下线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及间距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测量引下线的材料规格; 明敷引下线是否存在锈蚀现象。 7.1.3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测试风力发电机机组舱体内部金属构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检查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 DB63/T 15142016 11 格、连接方式及工艺要求; 测试风力发电机机组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各组件的金属外

28、壳、各电气和电子线路的屏蔽和金属 管道外壁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检查等电位连接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要求; 测试各电气和电子线路的屏蔽和金属管道外壁的电气连接; 测试金属轮毂、轮毂罩、机舱的金属底盘和机舱外壳的金属构架、全金属的塔架作为大型等 电位连接母排时的电气连接。 7.1.4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安装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位置;检查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置 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 7.1.5 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及安装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检查电涌保护器

29、的安装位置、接入方式、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 Uc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In标称放电电流, Imax最大放电电流, Iimp冲击电流, Up电压保护水平); 检查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的色标、牢固程度; 测量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的材料规格; 测量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的长度以及电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 测试仪检测电涌保护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 7.1.6 接地阻抗 接地阻抗的检测应符合GB/T 17949.1的规定,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见附录B。 7.1.7 接触电位差 接触电位差以每个塔架和电气设备为检测对象,使用专用设备检测,检测方法见附录C。 7.1.8 跨步电位差 跨步电位差以

30、每个塔架周围和工作人员经常出入通道为检测对象,使用专用设备检测,检测方法 见附录C。 7.1.9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的检测方法见附录E。 7.2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 7.2.1 接地阻抗 接地阻抗的检测应符合GB/T 17949.1的规定,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见附录B。 7.2.2 接触电位差 接触电位差以站区设备为检测对象,使用专用设备检测,检测方法见附录C。 7.2.3 跨步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12 跨步电位差以站区设备周围及工作人员经常出入通道为检测对象,使用专用设备检测,检测方法 见附录C。 7.2.4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 场区地表电位梯度应使用专用设

31、备检测,检测方法见附录D。 7.2.5 电气完整性 电气完整性的测试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电气完整性测试仪检测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各设备之间、配电柜、开关柜、金属构架等之间 的电气完整性,导通阻值应达到技术要求; 检测独立接闪杆接地装置与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主地网之间的电气完整性,导通阻值应达到 技术要求。 7.2.6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安装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的共用接地装置, 其材料规格及安装同风力发电机组, 见本规范第 7.1.4 条规定;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情 况。 7.2.7 独立接闪杆 独立

32、接闪杆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电气设备应处在独立接闪杆的保护范围之内; 测量独立接闪杆的材料规格; 检查独立接闪杆是否存在锈蚀现象。 7.2.8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的检测方法见附录E。 7.3 建(构)筑物 7.3.1 接闪器 接闪器的安装敷设及材料规格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建(构)筑物和电气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测量接闪器的材料规格; 测量接闪带固定支架高度、间距及接闪网格尺寸; 测量接闪带承受的垂直或水平拉力; 建(构)筑物接闪带、接闪网格敷设平直、焊接牢固,不应存在直角弯; 检查接闪器是否存在锈蚀现象。 7.3.2

33、 引下线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及间距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测量引下线的材料规格; DB63/T 15142016 13 测量引下线的间距; 明敷引下线是否存在锈蚀现象。 7.3.3 屏蔽和等电位连接 屏蔽和等电位连接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等的电气 连接,过渡电阻符合 GB50057 的规定; 测量屏蔽材料的规格尺寸; 测量等电位导体材料规格。 7.3.4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安装按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测量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 7.3.5 电涌保护器 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及安装检测方法同风力发电机组,见本规范第7.1.5条

34、规定。 8 检测设备要求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及参数要求见附录F。 9 检测周期 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和建(构)筑物的检测周期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阻抗每年检测一次,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每三年检测一次;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的接地阻抗、电气完整性每年检测一次;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地 表电位梯度每三年检测一次; 独立接闪杆的接地电阻每年检测一次; 建(构)筑物的内部和外部防雷装置性能每年检测一次; 土壤电阻率仅在竣工验收时进行检测。 10 检测数据记录与结果判断 10.1 检测数据记录 检测数据应按以下要求记录: 现场将各项检查结果如实记入原始记录表格,并由

35、检测人员、校对人员和现场负责人签名; 首次检测应绘制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 10.2 检测结果判断 将经计算或整理后的各项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检测项目是 否合格,并将结论填入相应的栏目。 DB63/T 15142016 14 11 检测技术报告 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检测报告表格式样见附录 G; 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按内容和要求编制,并由检测人、报告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签 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检测报告一式两份,一份送达受检单位,一份由检测单位存档。 DB63/T 15142016 1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

36、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A.1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划分 应根据GB 50057的规定,结合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设计情况,将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按图A. 划分为LPZ0区(LPZ0 A、LPZ0 B),LPZ1区, LPZ2区。 图A.1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分区示意图 A.2 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划分 根据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建(构)筑物的防雷 类别按以下规定划分: 当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25 次/a 的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建(构)筑物,划 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当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 次/a,且小于或等于 0.25次/a 的风

37、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 站(开关站)、建(构)筑物,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 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时,宜将其划分为第三类 防雷建筑物; 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具体计算方法见 GB 50057; 青海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见表 A.1。 DB63/T 15142016 16 表A.1 青海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 站点 平均雷暴日数 (d/a) 站点 平均雷暴日数 (d/a) 站点 平均雷暴日数 (d/a) 西宁 40.3 大通 57.7 湟中 40.6 湟源 40.2 平安 25.5 互助

38、 47.7 乐都 29.0 化隆 44.9 民和 31.7 循化 31.1 门源 55.0 祁连 48.1 海晏 45.2 野牛沟 41.7 托勒 28.2 刚察 40.0 同仁 42.1 尖扎 33.3 泽库 44.6 河南 51.8 共和 39.1 贵南 38.6 兴海 49.8 贵德 36.1 同德 49.8 玛沁 53.1 达日 56.6 甘德 62.2 玛多 41.1 班玛 64.8 久治 67.9 玉树 64.3 治多 54.6 囊谦 73.1 曲麻莱 60.9 杂多 67.1 称多 52.8 德令哈 19.0 乌兰 18.9 大柴旦 7.7 茫崖 5.2 茶卡 22.3 冷湖 2

39、.4 天峻 40.0 格尔木 2.8 沱沱河 48.9 都兰 8.9 小灶火 3.3 五道梁 37.2 诺木洪 3.8 注: 表中的雷暴日数是40年平均雷暴日数,其中平安的雷暴日数为25年平均雷暴日数,都兰的雷暴日数为28年平均 雷暴日数,海晏和甘德的雷暴日数为30年平均雷暴日数。 DB63/T 15142016 1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接地阻抗测试原理和方法 B.1 测试要求 测试电流应用异频小电流,宜在3A20A之间,频率宜在40H Z60HZ范围但不等于50 H Z。 B.2 测试方法 B.2.1 直线法 直线法检测接地阻抗,接线图如图B.1所示。检测电流线和电压线同方

40、向布设,并保持足够远的间 距,以减小互感耦合的影响。电流极长度 DEC通常为最大对角线长度 D的4 5倍;电压极长度 DEP通常为 (0.5 0.6) DEC。当远距离放线有困难时,在土壤电阻率均匀地区 DEC可取2 D,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地区 DEC可取3 D。检测时电压极P在被测接地装置E与电流极C连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 DEC的5% 左右,三次检测结果误差在5%以内即可。 说明: D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 G地网; E接地网边缘测试点; P电压极; C电流极; D EP 电压极到接地网边缘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D EC 电流极到接地网边缘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图B.1 直线法测试接线

41、图 B.2.2 30夹角法 30夹角法检测接地阻抗,接线图如图B.2所示。 检测电流线和电压线采用等腰三角形呈30夹角 布线,电流极 DEC和电压极 DEP长度相近,为最大对角线长度 D的4 5倍,当远距离放线有困难时,在土壤 电阻率均匀地区 DEC和 DEP可取2 D。 E P C D EP =0.5-0.6D EC D EC =4-5D G DB63/T 15142016 18 说明: D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 G地网; E接地网边缘测试点; P电压极; C电流极; 电压极与电流极之间的夹角; D EP 电压极到接地网边缘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D EC 电流极到接地网边缘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图

42、B.2 30夹角法测试接线图 D EP =4-5D P C D EC =4-5D G 30 o E DB63/T 15142016 19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原理和方法 C.1 测试原理 在接地装置注入异频电流的前提下,用多功能调频万用表按图C.1所示方法连接并测试。 说明: G接地网; S设备构架; P模拟人体金属铁脚; C电流极; Rm等效人体电阻; dGC电流极到接地网之间的距离; I检测电流。 图C.1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示意图 C.2 测试方法 C.2.1 接触电位差 地网注入异频测试电流,多功能调频万用表的一端接检测设备,距地1.8

43、m高度处,另一端接模拟 人体金属铁脚,距测试设备1m,万用表显示电压值即为该设备的接触电位差的测试值。 实际的接触电位差 UT可按公式C.1换算为: m s T T I I UU .(C.1) 式中: UT -接触电位差实际值 ; DB63/T 15142016 20 UT -接触电位差检测值; I -注入地网中的检测电流; I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风力发电机组按遭受雷击时首次负极性雷击的参量确定)。 C.2.2 跨步电位差 地网注入异频检测电流,多功能万用表的两端分别连接间距1m的两块模拟人体金属铁脚,万用表 显示电压值即为被测场区地面两点之间的跨步电位差的检测值。 实际的跨步电位差 US可按公式C.2换算为: m s S S I I UU .(C.2) 式中: U -接触电位差实际值; U -接触电位差检测值; I -注入地网中的检测电流; I -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风力发电机组按遭受雷击时首次负极性雷击的参量确定)。 C.3 测试结果判断 C.3.1 接触电位差 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时,接触电位差不应超过公式C.3确定的值: t U f T 17.017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