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880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 脍炙人口 眼花 乱 万籁俱寂 扑朔迷离 惩前毕后 示瑕求疵 珠连九族 得天独厚 不卑不亢 根深缔固 辙乱旗靡 乐此不疲 错别字 正确字 答案: 缭 毕 毖 珠 株 缔 蒂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眼花 乱 ”应为 “眼花缭乱 ”; “ 惩前毕后 ”应为 “惩前毖后 ”; “ 珠连九族 ”应为 “株连九族 ”; “ 根深缔固 ”应为 “根深蒂固 ”。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

2、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找出文段中两处语病,并加以改正。( 2分) 我校开展了以 “讲文明,促和谐 ”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在比赛中,同学们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发出讲文明促和谐。 最后, 校长对这次演讲比赛作了总结,并且向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文明待人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 1) 改为 ( 2) 改为 答案:( 1)第 个句子后加 “的号召 ” 把 句中的 “使 ”删去 试题分

3、析: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在许多省市的中考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因而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凡是表达意思不能做到简明、连贯、流畅的句子,就叫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 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题型的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第 个句子属于缺少宾语,应在最后加上 “号召 ”二字。第 句中由于滥用介词,句子缺少主语,因此将 “使 ”去掉。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4、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12年 4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称有些药用胶囊使用了工业明胶,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请你阅读下面的四格漫画,解读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 2分) 有一对鞋子十分恩爱 可是后来他们老了、皱了、 不再光鲜了! 一次意外让他们从此失散! 再次相遇 ( 1)根据题干和漫画的提示,发挥想象,补写出第四幅漫画中省略号处皮鞋说的话。( 1分) ( 2)这幅四格漫画讽刺了 。( 1分) 答案: (1)老伴,你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符合情境,有疑问语气) (2)有些企业见利忘义 /国家监管不到位(意近即可)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题。解答第( 1)小题必须要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进行

5、解答,因为漫画所不能阐释的内容,只有通过文字语言来传达,看清楚前三幅漫画的文字,再仔细分析第四幅漫画中的皮鞋的表情,可知皮鞋有一堆的疑惑,因此要用问句补写皮鞋说的话。第( 2)小题解答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考虑,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因此要不妨将漫画所反映的内容与生活、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 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14分) 她是个不幸的孩子, 19岁那年,正

6、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 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 她 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 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的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的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

7、,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出演了吉赛尔天鹕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 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她的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的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她放弃芭蕾,可倔强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 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 2010年 7月

8、 9日,这位著名古典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的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 “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 ”时,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 “不给自己任何 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小题 2】第 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 描写,体现了阿隆索 的性格特点。( 2分) 【小题 3】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 1)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

9、里等待她的是一条 死亡之路 ( 2)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 燃烧 了半个世纪。 【小题 4】细读第 段,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阿隆索 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时的心理活动。( 2分) 【小题 5】文段 中,再次登上舞台演出的阿隆索为什么能 “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 ”?( 2分) 【小题 6】请联系实际,说说第 段中划线句子给你的启示。( 2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叙述了阿隆索在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舞蹈,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或:因视网膜脱落而双目失明的芭蕾舞演员阿隆索凭坚持与激情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小题 2】细节 坚持、不放弃 【小题 3】 1

10、演艺生涯的结束或舞台生命的终结 2对芭蕾舞的热爱 【小题 4】难道要我放弃跳芭蕾舞吗 ?不,我决不放弃。 符合语境即可 【小题 5】因为在患病期间,她让丈夫在胳膊上用手指表演芭蕾舞剧目,从而使她内心的那份感觉依然存在。 【小题 6】联系生活实际,能围绕 “一个人要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回答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时,考生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先确立主人公,再按照何人在何时何地何境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另外还要在概括完后,调整字数,删去无关紧要的字词。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 +

11、结果怎么样, 或:什么(事物) +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也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描写方法。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对人物或景物进行细节进行描写。这句话写阿隆索让丈夫在自己的胳膊上用手指表演古芭蕾舞剧目,就属于细节描写,体现了阿隆索的不放弃对艺术追求的顽强精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2、【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词语的语境义的题型,解答流程:( 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 ( 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 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 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 表述格式:关键词含义 = 字面义 + 语境义 + 扣主题。本题考查的都不是字面意思,“死亡之路 ”联系文章内容指的是阿隆索如果一年之内不练芭蕾,通往芭蕾艺术或舞台表演之路就结束,这不难判断。 “燃烧 ”联系文章内容应该指的是阿 隆索为了自己钟爱的芭蕾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揣摩

13、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这需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根据后文阿隆索为了芭蕾舞艺术所作出的努力和坚持,就知道此处阿隆索的心情虽矛盾,但还是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坚决不放弃芭蕾舞艺术。只要按照这一思路写句子即可,不要求标准答案:。语句要流畅。揣摩人物心理需要根据文意,不能脱离文意随心所欲的臆想。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道 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非常简单,只要在文章中寻找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6】 试题分析: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

14、到了今天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阿隆索正视自己的缺陷,找到解决的办法,克服困难,坚持站在自己热爱的芭蕾舞舞台上。根据意思整理句子,写成具有一定教育、启发意义的句子即可。解答谈启示题,不能脱离文章的内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 15分) 宋儒莎,你知道我现在在哪 儿,我在哪儿给你写这封信吗?在花园里!我把一张小桌子搬到外边来,很隐蔽地坐在绿森森的灌木丛中。我的右边是丁香般芬芳的黄醋栗树,左边是一簇矮矮的女贞,在我的头顶上,一棵尖叶的枫树和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它徐缓地摆动着它

15、那白色的叶子,沙沙作响。淡淡的叶影和一圈圈闪闪的阳光在我正写字的信笺上舞动,从雨水润湿的树叶上时而有水珠滴在我的脸上和手上。监狱的教堂里人们正在做礼拜;低沉的木管风琴声隐约地传出来,给树木的飒飒声和小鸟的愉快的合唱声盖住了 ,这些小鸟今天都非常愉快;从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声。这多美,我多么幸福,人们几乎感到有些仲夏的气息了 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沉醉;你知道瓦格纳的歌剧歌唱的能手里一幕群众场面吗?一大群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拍手:仲夏的节日!仲夏的节日!忽然间大家跳起皮特尔梅尔华尔兹舞来了。在这种日子里人们很容易想起这种情调来。 我昨天是怎么过的呀!我一定要把昨天的经历告诉你。上午我在浴室的窗子上发现

16、一只大孔雀蝶。它大概在屋子里已经有好几天了,它在坚硬的玻璃上无力地飞扑着,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双翼仅仅还有微弱的一丝生机。我一看见它,不禁焦急得战栗起来,赶紧重新穿上衣服,爬到窗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手里 它一点儿也不挣扎,我想它恐怕已经死了。我把它放在身边的窗栏上,让它苏醒过来,那时它的生命的火焰跳动还是很微弱,它依然静静地伏着;我于是把几朵盛开的鲜花放在它的触须前面,让它可以有一点东西吃;正在这时一只鸫鸟在窗前响亮而又神气地唱起歌来,唱得嘹亮极了;我不禁大声说:你听,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那么你这小小的生命也必须恢复过来才是!我竟对这半死的孔雀蝶讲起话来,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我想:这话是白

17、说的!可是并不, 半小时后这只小动物 缓过来了,它先来回滑行了一下,终于缓缓地飞走了!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这是我遇到的一件小事。 【小题 1】这段选文作者用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狱中景物,并真实的记录了 这件事。( 3分) 【小题 2】选段中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对监狱内的景物进行生动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3分) 【小题 3】选文几次写到鸟的叫声?其用意是什么?( 3分) 【小题 4】品味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妙处。( 3分) 我一看见它, 不禁 焦急得 战栗 起来, 赶紧 重新穿上衣服,爬到窗上, 小心翼翼 地把它放在手里 它一点儿也不挣扎,我想它恐怕已经死了。 【小题 5】作者醉心生命的

18、美好,甚至是草木虫鱼的弱小生命;自己面临着死威胁,她不感到沮丧、绝望这二者矛盾吗?为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拟人 拯救孔雀蝶 【小题 2】 “一切景语皆情语 ”反衬出作者平和沉静的心境,表现她对生活、生命和自由的追求赞美,更体现了她丰富的情感、乐观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小题 3】三次 表现了生命的愉快,充溢着作者对平凡、愉快、美好生命的沉醉感。 【小题 4】 “不禁 ”表明同情心油然而生, “战栗 ”说明内心极度惊慌,失措。 “赶紧 ”拯救生命的急切。 “小心翼翼 ”对弱小生命的呵护。 【小题 5】不矛盾 在作者看来生命诚可贵,追求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一切皆可抛。越是写她对生命

19、的沉醉,越能表现她高尚的情感,无畏的精神,壮丽的情怀。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文章的开头部分 “在我的头顶上,一棵尖叶的枫树和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它徐缓地摆动着它那白色的叶子,沙沙作响。淡淡的叶影和一圈圈闪闪的阳光在我正写字的信笺上舞动 ”“低沉的木管风琴声隐约地传出来,给树木的飒飒声和小鸟的愉快的合唱声盖住了 ”这一段景物描写中可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拟人。后文作 者用很多笔墨写自己在 “我在浴室的窗子上发现一只大孔蝴蝶 ”一直到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么高兴啊 ”的过程,简单概括就是写 “我 ”拯救了一只孔雀蝶。

20、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狱中的景物:绿森森的灌木丛 ; 黄醋栗树 ;女贞 ;枫树 ;小栗树 ;白杨;还有木管风琴声 ;树木的飒飒声 ;小鸟的合唱声 ;杜鹃的啼声,作者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来写景 ,写得有形、有声、有色 ;突出了景物的生机勃勃、美丽可爱。但景物描写的作用肯定与人 物的情感相关联,王国维曾经说 “一切景语皆为情语 ”,因此由这段对狱中景物的描写,可透露出罗莎卢森堡愉快、幸福、沉醉,并不将坐牢当回事。从中突出了女革命者细腻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情怀。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

21、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给树木的飒飒声和小鸟的愉快的合唱声盖住了 ”“从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声 ”“正在这时一只鸫鸟在窗前响亮而又神气地唱起歌来,唱得嘹亮极了 ”,通过筛选文本,可知写小鸟的叫声一共为三次。在一般人笔下,失去自由,免不了产生沮丧、愤懑之情,可在作者笔下小鸟的叫声是愉快的、嘹亮的,充满了生命的激情,由此就可看出作者对 “生命的沉醉 ”。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答题流程: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 +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 +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本题的 “不禁 ”表达出 作者对奄奄一

22、息的孔雀蝶的发自内心的同情; “战栗 ”写出担心孔雀蝶生命消逝的恐惧; “赶紧 ”体现作者急于救助孔雀蝶的着急心情; “小心翼翼 ”体现了作者对奄奄一息的孔雀蝶生命的呵护和珍视。本题难度不大,联系文章内容及作者对生命的沉醉来考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文根本就不像是写监狱生活,写出的是大自然的安静祥和,哪有一点监狱的沉闷与不安,作者为一只奄奄一息的孔雀蝶担心着急,拯救之后感到高兴,这都证明着作者并不将坐监狱当作什么事,作者有自己追求的理想,理想信念的支撑 ,让作者对死亡的威胁淡然处之,体现了一个革命家的胸怀和无畏的精神。 考点:欣赏作品

23、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 17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 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

24、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 政道 ,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 有经 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 之曰: “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 (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 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政道:施政的方略。 雅:素来。 经:治理。 劳:慰劳。 【小题 1】解

25、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 1) 孰 视之( ) ( 2)皆 以 美于徐公( ) ( 3)王之 蔽 甚矣( ) ( 4)思 竭 其用(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 3】邹忌见了徐公后,又 “窥镜而自视 ”“暮寝而思之 ”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 2分) 【小题 4】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 “王曰: 善。 ”【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 2分) 【小题 5】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26、 5分) 答案: 【小题 1】( 1)同 “熟 ”,仔细 ( 2 )认为 ( 3 )受蒙蔽 ( 4 )完,尽 【小题 2】( 1)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 2)满一年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小题 3】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小题 4】(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 “欣然 ”亦可) 【小题 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 要点: 设喻、暗示或委婉,得 2分。 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 “敢于直谏 ”得 1分。意思对即可)

27、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 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第( 1)句注意 “美

28、 ”“私 ”等关键词的翻译;第( 2)句注意 “期年 ” “虽 ”的解释。 考点:理 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虽然听了妻、妾、客人对自己容貌的答复,但邹忌并没有就此迷失了自我,洋洋得意起来,在徐公到来之后,他亲自做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并且睡觉之后继续思索这件事,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由家事想到了国事。可知邹忌是一个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筛选整合文章内容的题型,这道题十分简单,直接抄写原文内容。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29、能力层 级为 C。 【小题 5】 试题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属于课内精读文言文,对于邹忌的纳谏方式,日常学习中做了大量的训练,学生们只要注意邹忌纳谏时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的方式即可。【乙】文中魏征的进谏方式原文有句子 “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可知魏征的进谏方式是直谏。对于喜欢哪一种进谏方式,只要能将理由阐释的清楚明了都可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兰溪棹歌 ( 4分)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

30、zho)歌:船歌。 【小题 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 “ ”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1分) 【小题 2】 “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3分) 答案: 【小题 1】镜中看 【小题 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小题 1】 试题分析:那秀美的兰溪山色倒映在镜子一般的兰溪之中,摇曳而多姿,朦胧而飘渺,恍如仙境一般的美妙境界。因此 “镜中看 ”启发读者去想象 ,兰溪景色想多美就有多美。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诗是动的画

31、,画是动的诗 ”,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这句诗的意思是: 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但要注意这是句意,不是描写。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考生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 ;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32、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语言表达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2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 你笑。这恰如: 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 , , 。 答案:示例:乐观的人,将失败当作垫脚石,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写句子的续写类题型。仿写句子简单的说就是 “比葫芦画瓢 ”,但一定要注意 “葫芦 ”所用的修辞手法,句型结构特点,字数,句子之间的意义是否具有连贯性等。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0分) (

33、1) ,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 2)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予独爱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 4)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 5)细看来,不是杨花, 。(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6)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 7)古人说 “诗言志 ”,读诗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我们体会陶渊明 “ ,悠然见南山。 ”田园生活的闲适悠然,感受李白独坐敬亭山 “ ,只有敬亭山。 ”的孤独寂寞,敬佩柳宗元 “ ,独钓寒江雪。 ”顶风抗雪垂钓江面的不屈与坚强。 答案: ( 1)乱入池中看不见 ( 2)接天莲叶无穷碧 (

34、 3)出淤泥而不染 ( 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5)点点是离人泪。 (6) 春潮带雨晚来急 ( 7)采菊东篱下 相看两不厌 孤舟蓑笠翁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小题( 1) ( 6),都属于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 “机械型默写题 ”,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但要注意背诵时将字记忆清楚。如 “碧 ”“

35、淤 ”“染 ”“潮 ”的写法。第( 7)句属于理解型默写题,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但本题由于题干中写出了一部分,因此就又变成了机械型默写题。 考点:默 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书写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光阴荏 苒 ( ),一学期的文学之旅就要结束,我们在快乐的旅程中,结识了淡 m( )金钱的钱学森,坚韧顽强的伏契克,善于劝谏的邹忌;欣赏了莲花志洁行谦不可 亵 ( )玩的情操,三峡重岩叠嶂的高峻,富春江水皆缥

36、碧的清澈;感悟到志趣应该高尚,意志需要 d( )砺,生命值得珍爱。 答案: rn 漠 xi 砥 试题分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识记汉字字音的能力和汉字的书写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 ,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伴随着斗转星移,聆听着岁月风铃,我们已经长大。成长像一首歌,有平静舒缓也有慷慨激越

37、;成长像一首诗,有婉约清丽也有雄浑豪放;成长路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楚 请以 “成长中的 ”为题作文。 要求: 1、填恰当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 2、书写整洁、规范,不少于 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成长中的诱惑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家门前美丽的荷塘中,一群鱼儿在快乐地吐着气泡,自由地嬉戏。 那片荷塘,一到夏天就开出美丽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那片片荷叶间,鱼儿游来游去。傍晚,夕阳西下,蜻蜓在荷花上低徊,演绎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的动人意境。 那么美的荷塘,我却被明令禁止接近。小时候,耳边经常传来这样的唠叨: 河边很危险,不要靠近 !儿时的

38、我认为那只是 吓唬吓唬人,对荷塘充满了持久的向往,渴盼能像只蜻蜓自由翱翔在荷塘四周。 一天,父母都不在家,趁这机会,我溜到了荷塘边。花香扑鼻而来,蜻蜓在我头顶上盘旋。河里的鱼儿,头动尾巴摇,悠闲自得,我忍不住伸手去捉它:水好凉好凉,鱼儿在我手碰到水的那一刻便很快地溜走了。我跑回家拿了点米来喂它们,鱼儿一个个争着抢着,水面上气泡一串接着一串那天玩得真开心。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荷塘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内心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一个午后,趁家人不注意。我偷偷地溜了出去。花开得更艳了,更香了,鱼儿游得更欢了,比我上次来还 吸引人。 哇,那朵花好漂亮啊 !我的眼球被一朵开得娇艳的荷花所吸引,很想摘下来,可是

39、它离我很远,很难够到。但我绝对不是 知难而退 的人,我一定要摘到那朵荷花。 那朵美丽的荷花在水面上摇曳,好像对我说: 来摘我啊 !看你怎么够得到 岸旁有一棵大树,于是我用一只手抱着大树,两只脚踩在岸上,身子不断地向前倾,另一只手向着荷花的方向伸去。 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可是脚下的土已经松动,渐渐向水边滑去;抱着树的那只手也开始没有力气了,慢慢地放松了,但是另一只手的指尖已经碰到那朵花了,我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可事与愿违 ,脚下猛地一滑,手从树上脱落,只听 扑通 一声,整个人栽到了水里。我很害怕,手不停地乱划,脚四处乱揣,想捞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一张开嘴,未待喊出口,就喝了一大口水,想喊却又喊

40、不出来。这时爸爸从家里跑了出来,也许是发现我不见了,也许是听到了 扑通 的水声。总之,我得救了 ! 爸爸跳下了河,把我抱了上来。总算上来了,又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全身毛孔像被熨斗熨过似的,不尽的轻松溢满心头。我低下头,不经意瞥见了手里的一片花瓣。恨意顿生,当即想把它撕碎,但爸爸阻止了我: 美丽的诱惑,它的外表让人陶醉,吸引人的注意力,但获取 它的过程却充满着惊险。这花瓣留着吧,就当是一个纪念,让它时刻提醒你 ! 于是,我擦掉花瓣上的水珠,把它夹到了书里;也将这一段记忆,镌刻在心里。 试题分析:同学们要注意题目中 “为题 ”两字。注意这是半命题作文。 “成长中的_”,以填空形式出现,其实是提供选择范围,并不局限于 “成功的喜悦 ”“成长的烦恼 ”“失败的教训 ”,还可以是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的尴尬,成长中浮躁,成长中的坚毅 这个半命题题作文选材其实很宽,以上关于选材,立意是随选材而生,于此不再累赘言之。 如果写记叙文,大家注意把握好记叙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情 来龙去脉应该交代清楚,切忌泛泛而谈。 “成长 ”无疑是关键,提醒同学们一般不要切换自己学生的身份,以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事这上策;如果写小散文,要注意语言要流畅,有一定的深度,不要无病呻吟。以上是作文的审题问题。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