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2885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 拾 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 wng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反的孩子。 (1)给加点字注音。 拾 级而上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怅 wng (3)上面语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 (4)段末句中的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 ”能否换成 “欢

2、快清亮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_ 答案:( 1) 拾 sh 级而上 ( 2) 怅 wng 惘 (共 2分) ( 3) 仗 改为 杖 ; 反 改为 返 (共 2分) ( 4)不能。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 ”与后面句中的 “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相照应(或对应)。( 1分) 试题分析: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选择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 有误 的一项 ( )(3分 ) A 9月 27日,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 78岁。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中国文坛 举足轻重 。 B仁川亚运会共招募了一万三千多名志愿者,而在 新闻中心大概只有五十名志愿者,其中只有三个人能说汉语,小宋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国籍志愿者,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记者眼中的 香饽饽 。 C在南昌很少有人知道她 ,但在美国 ,她却是个 赫赫有名 的才女。 D习总书记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 族川流不息 、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答案: D 试题分析: D中

4、 “川流不息 ”多指行人、车船来往不断。这里与语境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3分)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_ 月桂树叶编织成的 “桂冠 ”成了 “光荣称号 ”的代名词 吕氏春秋中以 “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蟾宫折桂 ”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

5、与衔接能力。先从时间来论证,然后再以典故论证。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句中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生活教会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B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C用 “水刀 ”做外科手术,不会损伤周围组织,也不易引起感染。 D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 大得多呢。 ” 答案: B 试题分析: B中 “十七八 ”之间不用标点符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15

6、分) (一)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的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

7、人等等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 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在手机的无线定位

8、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 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这样,通过测

9、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问的距离。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渡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 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

10、就是混合定位技术。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为人们服务。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位,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小题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分 ) 【小题 2】选文的说明顺序 是什么? (3分 ) 【小题 3】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 【小题 4】选文第 一 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 (3分 ) 【小题 5】选文第 段中加点的词 “至少 ”为什么不能去掉 (3分

11、) 答案:【小题 1】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 3分) 【小题 2】逻辑顺序( 3分) 【小题 3】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 )应用非常广泛。(举例子 1分,结合句子内容 2分 ) 【小题 4】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 (各 1 分,不答 “计算 ”“根据 ”“测量 ”等 类似词语扣 1分 )( 3分) 【小题 5】 “至少 ”说明了只有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能由这两条方向线得到手机的位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说明的内容和话题。说明对象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具

12、体事物,二是抽象事理。判断说明对象就是指出说明中心是什么。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从分析标题入手,找中心句,观察开头和结尾部分中总结性的句子迅速判断和找出说明对象。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例本身特点 、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要言之有序,说明顺序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此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能力,学生答题时,一般这样表述:本文用了 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

13、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选文 一 段介绍了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的几项内容。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 “比较 ”“几乎 ”“相当 ”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 ”“可能 ”

14、“左右 ”等表估计,“多 ”“有余 ”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xx词体 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18分)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与孩子读童话故事 “丑小鸭 ”,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 ”孩子问我。 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 于是

15、,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一是把天鹅双翼的 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 ? 古书里说: “

16、燕雀安知鸿鸽之志? ”意思是说: “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 ”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自由的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

17、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 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小题 1】 “事实的真相 ”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 【小题 2】文中说,看到

18、天鹅向游人乞食, “我的心中充满感慨 ”。试分析一下作者 “感慨 ”的内容是什么。 【小题 3】 “燕雀安知鸿鸽之志? ”这是哪本书里谁在什么情形下说的话?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思想?( 4分) 【小题 4】 谈谈你对人心里的 “天鹅 ”的理解。 【小题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 用。( 4分) 答案:【小题 1】现在天鹅不会飞的原因:人们有意缩短了水面的起跑距离,使天鹅无法起飞,久而久之,丧失了起飞能力。 ( 3分) 【小题 2】天鹅曾经自由飞翔于天空,但现在却沦落到乞食的地步,可怜可叹。( 3分) 【小题 3】这句话见于史记 陈涉世家,是陈涉在与人佣耕时说的,表现陈

19、涉早就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远大志向。( 4分) 【小题 4】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但都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飞翔的能力。( 4分) 【小题 5】引用道元禅师的诗,进 一步说明鸟飞翔于天空,鱼游于水,人自由的思想,这才是文明世界的基本格局,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旨。(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20、C。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学生从文中整合信息合理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

21、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里 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引用资料,是内容丰富,突出中心的作用。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6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22、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晚游六桥 (1)待月记 袁宏道(明)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 ,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 (2)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 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4)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

23、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1)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2)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 家。下文的 “傅金吾 ”。 “张功甫 ”都是人名 。 (3)午、未、申三时: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4)夕舂:夕阳的代称。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 ( 1)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 2)泉水激石, 泠泠 作响 ( 3)梅花为寒

24、所 勒 ( 4)竟不忍 去 【小题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 3】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说说各有怎样的特点。 (4分 ) 【小题 4】晚游六桥待月记和与 朱元思书描写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流露了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世俗社会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 答案:【小题 1】( 1)奔马;( 2)形容水声清越;( 3)限制 ,约束;( 4)离开( 4分) 【小题 2】( 1)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叫个不断。 ( 2分) ( 2)这种快乐只能留给山中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一起享受

25、,怎能和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分) 【小题 3】与文,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读来颇有韵致;晚文多用散句,长短句结合,清新自然。( 4分) 【小题 4】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厌 弃尘俗的心态。(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 “奔 ”词类活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

26、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 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 “穷 ”“绝 ”“道 ”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里学生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言句式特点,从骈文和散文两个角度去分析语言特色,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处晚游六桥待月记和与朱元思书描写

27、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流露了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世俗社会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6分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曹刘:指曹操、刘备。孙仲谋 :指孙权。 【小题 1】词人在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小题 2】结合词句说说

28、这首词下阕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主要特点?( 3分) 答案:【小题 1】国土沦陷的哀痛;谴责主和派的昏庸怯懦,暗示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抒发了自己主张恢复中原的一腔爱国豪情。( 3分) 【小题 2】借古讽今;反衬(对比);用典(说出一种手法即可)。不结合词句分析的只给 1分,答夸张、设问不给分。(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暗示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抒发了 自己主张恢复中原的一腔爱国豪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

29、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7分 )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阿里巴巴 9月 19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 ,股票交易代码为 “BABA”,发行价每股 68美元,成美国历史上融资额规模最大的 IPO。上市首日截至收盘,股价暴涨 38.07%报 93.89美元,市值达 2314.39亿美元,成为仅此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

30、公司。 阿里成功登陆纽交所后,开盘报以 92.7美元上涨 36.3%。至此,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的身价也达到 212.12亿美元,超过王健林和马化腾,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 【小题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6字)。( 2分) 标题: _ 【小题 2】学校想邀请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先生来校作一次励志演讲,你作为学生会主席,学校请你发一则短信向马云邀约,你将怎样表达?(2分 ) 【小题 3】听完马云的励志演讲后,你回家在网上发了一篇 “围脖 ”,表达对马云的敬仰。要求将下面四个词语嵌入其中(词语顺序可颠倒),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 50 80。( 3分) 梦想 草根 感恩

31、 崛起 答案:【小题 1】阿里在美国上市,马云成内地首富(答案:不唯一)( 2分) 【小题 2】要有称呼,祝贺语,语气要诚恳。( 2分) 【小题 3】修辞 1分;词语运用 1分 (只要少用或误用一个词语不给分);围绕中心 1分。(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新闻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 “阿里在美国上市,马云成内地首富 ”总结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答案:设

32、计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运用修辞,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片段,回答问题:( 4分)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象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

33、回来,手里用块 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 “吃吧! ”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 1)语段中的老者是谁?他当时处于怎样的困境?( 2分) ( 2)联系名著阅读,想想语段中的祥子为什么 “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 。( 2分) 答案:( 1)老马;天冷,拉不上座儿,饥寒交迫;儿子当兵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也跑了。( 2分) ( 2)一方面,对同行老马的遭遇感到悲哀;另一方面,更是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感到忧伤,因为老马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他的明天。老马也有自己的车,可处境竟如此窘迫!将来 就是有了自己的车,又能怎样?哎!( 2 分) 试

34、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此处学生应了解老舍和骆驼祥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 1)衣带渐宽终不悔, 。 ( 2)蒌蒿满地芦芽短, 。 ( 3)晓战随金鼓, 。 (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 ( 5)其身正,不令而行; , 。 ( 6)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 7)凉州词中暗讽朝廷不关心边关将士的句子是 。

35、( 8)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每当听到这句歌词我就会想起鲁迅先生故乡中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也便成了路。 答案:( 1)为伊消得人憔悴( 2)正是河豚欲上时( 3)宵眠抱玉鞍( 4)辗转反侧( 5)其身不正 ,虽另不从( 6)那清脆如弹拨者(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10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 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 “憔悴 ”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还要注意 “

36、凉州词中暗讽朝廷不关心边关将士 ”等命题理解点。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许多人已成故人,很多事已成往事。虽然大多数已成为过眼云烟,但其中有一些却令我们刻骨铭心,令我们终身难忘。 请以 “流星划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字数 600字以上。 答案:参考例文 流星划过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眼睛。同样的渴望带给了我们同一种释放。 明明在追,却只是空淡,因为没有信任,只有谎言。 仰望摩天轮,就等于仰望幸福,但幸福似乎像星星似的遥远。因为雾太多,看不清那幸福,看不清 星星永远地属于星空,永远伴着月亮。那是一种 LOVE,那

37、是一种爱的守护。那是一种永恒驻足的守护。 流星划过,只是瞬间,因为那是泪,星星的眼泪。自此,那颗星儿成了恒星,永远,永远 恒星,恒星 。 她将永远在那美丽而黑暗的星空中,永远留在星空的呵护下,永远留在月亮的身边,变身为守护星 。 泪珠划过的天空,会有流星的璀璨,流星便是星星人生手册中最美的一页。那是为友谊而感动的泪珠,那是一份真挚的友谊,那是为月亮而璀璨的流星! 在美丽的月色中,或许会有流星划过。那时,你一定要许个对远方朋友的祝福,让那颗流星上挂满了许愿条和那纯洁的爱,让她带走祝福和爱,送到彼岸 那纯洁的守护之爱,将会是星空中最灿烂的一颗不变的星 月亮、星星 她们将永远地守护着。 总有一天,她们会挥着翅膀,合二为一,从此以后,不离不弃!就那样,把星空照耀的更加美丽灿烂!让那份爱永远驻足。那时间就在那一刻定格。芳香已浸入 了整个星空 守护之爱,无与伦比!让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遗忘 试题分析: “流星划过 ”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写作内容来说,只要是关于记忆中难忘的人和事都可以写;从表现手法来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都可以使用,更可以综合运用。当然,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一类文,必须或在立意、或在选材、或在谋篇,或在语言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来。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