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矗 立 _ n _ 淡 卓 越 _ 狼 j _ 答案: ch 黯 zhu 藉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题中所给加点汉字不是难字,根据平时的积累同学们都能正确拼写,注意 “矗 ”字拼写时声母是“ch”不是 “c”,也不要写成 zh; “卓 ”的声母是 “zh”不是 “z”;注意不要把 “黯 ”写成“暗 ”,不要将 “藉 ”写成 “籍 ”。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点评:识记字音、字形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平时
2、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拼写规则,特别是平舌音与卷舌音的区别,同时也要注意那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特别是形近字。 选择题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2010 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 500 条。继 2009 年 “被 ”、 “楼 ”、“门 ”、 “族 ”广为流传之后, 2010年 “姐 ”、 “哥 ”、 “帝 ”、 “体 ”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 “微 ”特别活跃。如 “微博控 ”们运用 “微博体 ”写 “微小说 ”,看“微戏剧 ”,读 “微新闻 ”,进行 “微访 ”。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 “自媒体 ”时代,
3、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 “造词家 ”。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 2010年 11月 10日, “给力 ”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 A新词语时代来临。 B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 500条。 C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D各种传 媒通过新词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 答案: A 试题分析:同学们阅读材料,然后分析每一段意思,第一段写网络新词语大量出现,每一年的网络词语都有一个基础规律;第二段写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综合两段内容,找到总体内容为 A句。 考点:本
4、题考查考生提炼材料观点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首先要概括出各段内容要点,然后综合起来得出主要观点。 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 2分) 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 这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静静地藏 在殿下,就是静静地隐于亭后。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芒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 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至此,曾惊叹道: “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 A
5、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这几个语句,找到起始句,它应该是这几个句子的总领句,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应该找到 ,而其他几句应该都是有衔接的;拉下来应该找到具体写有水的句子,那应该是 ;然后应该是对水的评论,找到 ,然后是描写,写出其状态,找到 ,再找到 细写;最后引用名句评价 。中间如果遇到不能决定的句子可以先排列别的,最后再来补全。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句排列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首先要掌握一般的写作顺序,按自然的观察习惯确定大体顺序,再根据语句间意义关系和词语的前后搭配习惯排列出顺序。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看了小沈阳的幽默搞笑的表演
6、后,他 忍俊不禁 的笑了起来。 B她们时而 栩栩如生 地介绍景点,时而浅吟一曲扬州小调杨柳青。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 沧海一粟 。 D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 慷慨解囊 抢购。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词语使用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忍俊不禁本身就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后面再加上笑就造成了语义的重复;第二要注意词语的含义是否与语句环境相符,如 B句中的栩栩如生一般形容某些艺术品极像活的一样,而语境要求的内容是生动形象,可以用 “声情并茂 ”替换;同样 D句中的 “慷慨解囊 ”应该指无私的捐助,并不适合购买商品。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词语使
7、用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需要同学们理解词语本意,并在阅读中掌握词语的搭配习惯,纠正使用词语的字面意思的不良习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 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同学通过阅读语段可以发现 A中的完善和建立顺序颠倒,应该先建立后完善; B句可以通过提取主干的方法找到培养对应的应该是能力,所以属于宾
8、语中心语残缺; C项属于介词 “使 ”多余; D项通顺。所以应该选择 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查找病句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常见病句的几种病因:( 1)成份残缺。 ( 2) 搭配不当。( 3) 前后矛盾。( 4) 重复罗嗦。( 5)词 序不对。( 6)形容不当。然后根据语感来判断语句,将有语病的句子排除掉,就可以了。 现代文阅读 空山鸟语 郭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
9、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 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 !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 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 !名字有什么用 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
10、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 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 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 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 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象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 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 !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 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
11、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 !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 “咕 -咕 ” ,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 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 在 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 !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 !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
12、古老的世界。“咕 -咕 ” ,我回到了江南, “咕 -咕 ” ,我沫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 !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 !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 !“咕 -咕 ” ,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 !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 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 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小题 1】作者在
13、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分 ) 【小题 2】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分 ) 【小题 3】仔细阅读文章第 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 “悒郁 ”和 “怅然 ”的原因。 (2分 ) 【小题 4】文章开头说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结尾说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 答案: 【小题 1】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 【小题 1】答案:示例: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
14、,直把你全身淋透。 ”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 “轻快的音乐雨 ”,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 【小题 1】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 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 【小题 1】在这两句句话中,身处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了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作者希望像鸟儿一样自己回到那片 “深山广林 ”,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这反映了作者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答对两点得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三段主要写绿背黄纹的鸟,它的鸣声特点是重复缠绵;第四段主要写的是山雀的顽
15、皮,它的特点是短促而嘹亮的,第五段主要写鹧鸪,它是穿插在各种声音中时而传来,所以是忽断忽续的。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能 力。 点评: 归纳主要内容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小题 1】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可知文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是用来描绘鸟鸣的,那么可以到描写各种鸟的语段去去寻找:第三段的绿背黄纹的鸟;第四段中的山雀;第五段中的鹧鸪。而使用的语句有: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山
16、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 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这是梦境,呵 !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比喻的特点就是形象的表现本体内容,这里主要突出鸟鸣的特点。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首先应该读懂题干要求,再作具体分析。找比喻句首先应该抓喻词,然后看相似点,因为相似点是作者要突出的内容,突出的是本体,而比喻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可以归结为 “把 XX比作 XX,形象的写出了 XX的 XXX特点 ”。 【小题 1】试题分析:第四段先是写山雀是顽皮的 精灵,写它的特点,再
17、写它这样做的原因,进而写它能给人带的的欢愉,再通过两者比较,看出山雀所具有的正是人们所丢失的,人们丢失了什么呢?接下来写的就是人不够欢愉的原因,于是句子就找到了。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内容的能力。 点评: 这样的题要在读懂题干的基础上通读语段,逐层分析,具体比较,找出句子。 【小题 1】试题分析:开头所写的内容是作者为了引出后面的内容,也奠定了叙写的感情基调,结尾再提到这一内容,而且写自己就想做一只鸟,可见作者对鸟的喜爱又上了一个层次,对鸟及鸟儿所代表的思想情感又有所升华。结尾与开 头相呼应能起到结构更紧密的效果,能更强有力的突出主题。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及其作用的能力。
18、 点评: 记叙文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一定是作者着意强调的内容,而且开头句段总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扣题等作用,结尾句一般能点题、能照应开头,能与中间内容呼应,有强调突出作用。可结合具体语句来详细分析,最好能分条列款的说明,以便说得有条理。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 住 “公馆 ”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 “仓库 ”,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 “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 “库房 ”和
19、“车间 ”,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 “茅草房 ”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 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 ”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
20、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 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 80。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 “变种 ”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 “杀伤力 ”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
21、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小 题 1】第二自然段的加点词 “大部分 ”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分) 【小题 2】第三自然段中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 答案: 【小题 1】不能去掉。 “大部分 ”说明不是全部,说明有些抗生素对细菌是不能起到抑制的作用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1】列数字、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有些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弱但是却很猖獗。 【小题 1】试题分析:分析这道题可以先去掉这个词,看出抗生素的重要
22、作用,加上这个词可以看到原来不是所胡的抗生素都有这种作用,不排除个别抗生素没有这样作用的情况,从中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 点评: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准确、生动的特点,特别是表示约数的词,都是在无法取得绝对准确的数据基础上使用的,它们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所以应该注意分析。分析时可以通过加词和不加词的效果进行比对,得出结论。答案:的结尾要扣到说明文语言特点上来写。 【小题 1】试题分析:从 “例 如 XXX”句子可以判断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80%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是有说服力,生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其准确详实
23、的说明内容。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点评: 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画图表、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用、作比较这八种,平时学习中应该分类加以记忆,结合每种方法特点记住每种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答题时再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文言文阅读 答案: 【小题 1】 犯罪 出使 曷同 “何 ” 辱 【小题 1】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莫非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小题 1】试题分析:这四个加点字都是重点词语, “坐 ”与 “病 ”都是古今异义词,“坐 ”古义是犯罪,偷盗,今义是坐着; “病 ”古义是辱,今义是有病。 “使 ”一词多义,在古文中有出使、使者、
24、委派的含义,这里应该指 “出使 ”。 “曷 ”为通假字,通 “何 ”,表疑问 “什么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 点评: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是日常学习的积累,同学们可以对书下注解强化记忆,同时还可以进行归纳记忆,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这两个 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的词语,习辞,学习辞令;得无,莫非。 为判断句,指出晏婴的国藉、职业; 为反问句,意在指责楚国水土使人善盗。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要将重点词意思翻译准确,人名、地名、国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以不翻译,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
25、倒装句式要调整成正常的现代汉语的顺序,还要注意不同句式的翻译方法。最好能记住翻译方法的几个关键字:留、删、补、换、调、变。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 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 贼出吴郡 ,袁府君 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 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铛( ch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 孙恩:字灵秀。 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 未展:来不及。 沪渎:水名。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4分) 值孙恩贼出吴郡 母好食
26、铛底焦饭 恒装一囊 逃走山泽 【小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归以遗母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丛草为林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 3】翻译句子。( 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1分) 遗独以焦饭得活。 (1分 ) 【小题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分) 答案: 【小题 1】 适逢、正赶上 吃 经常 跑 【小题 1】 B 【小题 1】 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 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小题 1】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值 ”是多义词,这里指适值,正赶上之
27、意; “食 ”有“吃 ”“食物 ” 还有 s音, “喂 养 ”意,这里指 “吃 ”; “恒 ”为固定含义,始终如一状,译作 “经常 ”; “走 ”古今异义词,古代为 “跑 ”现在为 “步行 ”或 “离开 ”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点评: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学会归纳记忆,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学会迁移,活学活用。 【小题 1】 ACD三项中的 “以 ”有 “把 ”意,做介词用,而 B项中 “以 ”为 “认为 ”之意,作动词用。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点评: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学会归纳典型文言虚词用法,常
28、见的有而、何、乃、其 、所、为、以、者等。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这两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抓住重点的词语, 句中:食,饭;辄,就。遗,送给。 “以 ”后省略了 “焦饭 ”应补出。 句中遗指陈遗,“遗独 ”指 “唯独陈遗 ”。 “以 ”是 “因为 ”意。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小
29、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写孝道的文章,从中可以得到孝为善行,古人有 “善有善报 ”之说,所以认为这是因为他的孝心得到了报达。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排除这些封建思想,单从人人都应该尽孝的角度去谈,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 该多尽孝心,多讲孝道的道理。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文主旨的能力。 点评:分析古文中的道理首先要理解内容,再通过理解题目、关键字、词、语句、议论性语句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归纳出道理。 诗歌鉴赏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小题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 “幽 ”?( 2分) 【小题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
30、心情?( 2分) 答案: 【小题 1】无声(或 “涧水无声 ”)、不鸣(或 “一鸟不鸣 ”) 【小题 1】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 “幽 ”的含义是静或深,静指的是无声,所以找到 “无声 ”“不鸣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品诗意境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要理解题干的要求是什么,根据要求去找相应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将诗的语言转化为具体情境,再从情境中寻找描写精妙的词。 【小题 1】试题分析: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涧、竹、花、草之美,构成一幅春日图景,三四句中再写情境,点出幽境。所写之景是美的,有对美的欣赏之意,也有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而 “坐终日 ”三
31、字,更体现了对美景的痴迷,也体现了诗人的悠闲,有时间,有心情去欣赏这美景。所以得出 心情。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所描绘的情景,再从情景特点中去分析作者情感,特别要注意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如果能知道诗的写作背景,对理解情感就更有帮助了。 语言表达 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2分 ) 例:友谊如彩霞,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裳。 友谊 , , 。 答案:示例( 2分): 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试题分析:同学
32、 们在分析例句时应该分析得出基本句式:友谊如 XX,我们XXXX, XXXXX。 主题不变,还是友谊主题,找出一个比喻词,中间分句和后面分句内容对应,解释中间句提到的内容。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仿句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首先要概括句式格式,再分清所写的主题是不是与例句同一主题,看清使用的修辞方法,再写出相应的句子。 默写 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 ) 【小题 1】五岭逶迤腾细浪, _。(毛泽东七律 长征) 【小题 2】 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小题 3】商女不知亡国恨, _。(杜牧泊秦淮) 【小题 4】 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小题 5】人生自古谁
33、无死, _。(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 6】更喜岷山千里雪, _。(毛泽东七律 长征) 【小题 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_,_。(晏子使楚) 【小题 8】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_, _ (陆定一老山界) 答案: 【小题 1】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题 1】烽火连三月 【小题 1】烽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 1】夜阑卧听风吹雨 【小题 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 1】三军过后尽开颜 【小题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小题 1】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试题分析:这八个题都属于直接默写,这类的题需要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提高语言
34、感悟能力。同学们书写时要注意不要写错字:磅礴,不要丢掉“石 ”旁; “烽 ”不要写成 “锋 ”; “阑 ”里边不要写成 横; “汗 ”不要写成 “汉 ”; “颜 ”不要写成 “眼 ”; “咀 ”不要写成 “阻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注意日常学习时对古诗和经典文句的积累,可以强化记忆,还可以分类归纳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要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字,不得漏字、添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
35、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 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 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 2)字数不少于 600字; (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 4)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首先应该确定要写什么内容,从所给的半命题内容来看,是写十五岁的内容,这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刻,我们会在这个时刻里形成一些重要的思想,养成一些习惯,所以可以填 “理解、宽容、沉着、活力、执 着、幻想 ”等。内容上可结合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写自己从中得到的收获,总结出人生体验。最后可以议论抒情,表达对十五岁的看法,突出中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素材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补充好题目,再构思好全文的思路,逐条的写作。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适当使用心理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