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2891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四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语境按拼音写出汉字( 3分) 青春的记忆如风铃碰撞着我的心 fi ,青春的彩笛曾吹动我的梦想,青春的音f 曾带我奔向希望,其间,曾迷茫过、惆怅过、激昂过,感 ki 过,一路徘徊,一路奔涌。凭借着倔强的个性,度过了桃花绽开笑脸的春天,迎来了雪花飘落的冬天,走过夏,走过秋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以 “青春 ”为话题,涉及到 “心扉、音符、感慨 ”这三个词语,在书写时,除了根据语境,还要注意词语的写法。比如: “心扉 ”中的 “扉 ”是 “内心 ”的意思,不能写成读 “fi”的一些同音字; “感慨 ”

2、中的 “慨 ”是 “慨叹 ”的意思,不能写成读 “ki”的一些同音字; “音符 ”中的 “符 ”是 “字节 ”的意思,不能写成读“f”的一些同音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写汉字的能力。 点评:根据具体语境写汉字,关键在于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语的意思以及具体的语境正确书写汉字即可。 选择题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 2分)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答案: C 试题分析:

3、 A、大肆渲染:比喻为了达到目的肆意夸大事实,加以宣传。 B、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般指贬义 ) 。 C、自暴自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D、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贬义 )。 根据题意, C项运用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

4、成前后内容重复。 现代文阅读 阅读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完成文后小题( 16分) 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 诗人说: “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 ”我说,教师的生命其实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开着是风景,碾碎是良药! 危难之时见真情,关键时刻真英雄。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 “师德 ”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我们怎能忘记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

5、中,一位年轻女 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 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室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我们怎能忘记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 “雄鹰 ”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 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岁的教师张米亚,在关键

6、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我们怎能忘记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爬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 ”岁的代课老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我们又怎能忘记 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 “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

7、格在了岁 “师德表天地,素心育英才 ”,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们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也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 “姿势 ”,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小题 1】你怎样理解题目 “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 ”?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小题 2】文中的 “他们 ”是谁? “他们 ”有什么共同特点?( 3分) 【小题 3】选文第 段引用诗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第 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8、?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5】选文 段都是以 “我们怎能忘记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案: 【小题 1】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 “姿势 ”,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小题 2】 “他们 ”在选文中指的是向倩、张米亚、杜正香、谭千秋、袁文婷 ( 1分)他们都是老师,在地震发生的危急时刻,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孩子们赢得了生存的机会和希望,展现了师德的博大与崇高。( 2分) 【小题 3】引用诗人的话,赞美了教师,引出了作者对教师的赞颂( 1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1分),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1分)。 【小题 4】动作描写( 1分),

9、形象地展示了向倩老师在危急时刻的镇定、果断( 1分)和心中只有学生的无私无畏的品质( 1分)。 【小题 5】运用反问句式( 1分),加强了表达的语气,突出强调了对这些用生命 守护孩子的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分),同时几段几间又形成了段首排比( 1分),使文章结构严整,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通过 “四川汶川地震时,许多老师用他们的行动为他们的生命展开美丽的花朵 ”,他们的美丽永远的定格在人们的心理。用选文中的句子说就是 “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

10、解答此题,首先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来筛选相应的内容即可。比如:本文主要讲的是:四川汶川地震时, 许多老师用他们的行动为他们的生命展开美丽的花朵,联系标题,很容易在文末找到相呼应的语句了。 【小题 2】试题分析:本文讲的是 “许多老师在汶川地震中英勇就义的行为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所以,他们指的是 “向倩、张米亚、杜正香、谭千秋、袁文婷 ”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 “博大、崇高、无私 ”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先要找到 “他们 ”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然后联系前后文来概括指代的内容,最后概括出其中的共同点就可以了。 【小题 3】试题分析:文章开

11、头引用诗人的话,在结构上,引出下文 ;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开头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开头引用的能力。一般从结构上、内容上着两个角度来分析就可以了。比如: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内容上,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小题 4】试题分析:为了表现老师在危急时刻的镇定、果断和心中只有学生的无私无畏的品质,作者对人物抓住了 “跑、搂、冲 ”等动词来表现人物的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运用什么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 点评: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无论采用哪种 描写人物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的。

12、【小题 5】试题分析: 3-7段连用反问句式开头,不仅在增强了文章的语气,而且有力的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连续运用反问句的作用的能力。 点评:在现代文中,连续运用反问句作为段落的开头,作用一般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同时还能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 阅读杨绛的老 王,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 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

13、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 “嗯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 “我 不吃。 ”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

14、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 回家的。 【小题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2分) 【小题 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老王 ( 4分) 【小题 3】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与后文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小题 4】最后一段中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作者 “害怕 ” 表现了作者的 (

15、 2分) 答案: 【小题 1】老王带病给 “我 ”送香油、鸡蛋 【小题 2】外貌描写( 1分) 、语言描写( 1分)或行动描写; 表现老王那骨瘦如柴、身体虚弱、病得奄奄一息的样子 ( 2分) 【小题 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 2分) 【小题 4】老王的虚弱的身体禁不住生活的压力 【小题 1】试题分析:人物:老王;情节:病重之时为我送香油和鸡蛋。根据人物和情节,文段的主要内容为 “老王带病给 “我 ”送香油、鸡蛋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

16、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小题 2】试题分析: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这一句从外貌上对老王进行描写,表现其身体虚弱的特点;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 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一句从外貌上对老王进行描写,表现出其瘦骨如材的特点; “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这一句从动作上对老王进行描写,表现出其 “病重 ”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运用什么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 点评: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无论采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的。 【小题

17、3】试题分析: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老王的虚弱;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这一句也能表现其虚弱这一特点,所以,二者形成呼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前后相呼应语句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中前后句子的呼应,呼应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更具有突出的作用。注意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两个句子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两个句子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 【小题 4】试题分析:文章结尾 “我害怕 ”的情感很复杂。一方面老王的身体很虚弱,另一方面我担心老王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表现出作者对老王的

18、担心与同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作者情感的理解。根据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来分析 “害怕 ”的内涵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6分) 晋献公以垂棘 之璧, 假道于虞 而伐虢 ,大夫宫之奇 谏曰: “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 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 虢,还反灭虞 。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 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虞( y),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虢( gu),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德,恩德。 取,攻占。 【小题 1】把上文中划线

19、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假道于虞而伐虢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小题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答案: 【小题 1】 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小题 2】略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 1)句时,注意 “假是借的意思,于是向的意思,而是表顺承,伐是讨伐的意思 ”,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翻译( 2)句时,注意 “还是回来的意思,反是返回的意思 ”,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

20、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2】试题分析:这个故事讲的是 “虞国借道给晋国反而被晋国消灭 ”,给我们的启示也很多,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示 例三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道理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局对内容的理解,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给我们的启示即可。 比

21、较阅读( 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 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 ( 1)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 2) 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

22、多树之为庭实 ( 3) 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 1)体:体悟。( 2)虚受:虚心接受。( 3)实:充实,充满。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可爱者甚蕃 陶后鲜有闻 竹本固 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小题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 4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小题 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2分) 答案: 【小题 1】多,少,根,种植 【小题 2】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

23、到虚心求道者)。 【小题 3】 外形、香气、性直、心空。(每空 0.5分,共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1) “蕃 ”根据语境是 “多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一种植物 ”;( 2) “鲜 ”是 “少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味道鲜美 ”;( 3) “本 ”根据语境意思为 “根 ”;( 4) “树 ”在此用作动词,意思为 “种植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2】试

24、题分析:翻译( 1)句时,注意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的完整性与流畅性。翻译( 2)句时,注意 “则是就的意思 ”,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3】试题分析:甲文根据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分

25、析出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行 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根据 “竹性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 ( 1)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分析出由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根据甲文与乙文的内容划出表现莲、竹的句子,然后根据这些句子来分析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小题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 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

26、 分) 【小题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2分) 答案: 【小题 1】愉快(高兴、愉悦等)。( 1分) “人意好 ”( “好 ”“意好 ”)( 1分) 【小题 2】 “乱 ”,( 1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繁华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人意好 ”的意思为 “人的心情很好 ”,直接表现出游人的心情很愉快;通过 “游人回去的时候,兴致还很浓厚,从游船中传出箫鼓的声音 ”来侧面分析出游人的心情很高兴。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根据

27、诗歌的内容营造的语境来分析人物的心情。 【小题 2】试题分析:诗人为了表现春景的生机盎然,用了 “乱 ”这一字,不仅表现出鸟鸣声从繁华密林中传出来,还把作者愉悦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点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 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语言表达 阅读新闻拟标题( 2分) 新华社北京 9月 19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19日说,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

28、发展。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他是在商务部举行的月度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沈丹阳说,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上演非法 “购岛 ”闹剧,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已经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抵制。 你能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吗? (不超过 20字) 答案: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2分) 试题分析:根据导语 “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 “购岛 ”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拟写的标题为 “日本非法购岛闹剧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

29、新闻标题的能力。 点评:这道题要求考生给一则新闻加上一个标题,标题字数不超过 20个字。要给这则新闻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重点是把握新闻的导语,导语已经对新闻的主要内容予以高度概括,可对其进行提炼、析取。 语言综合运用。( 6分) 【小题 1】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 2008年的变化情况。(不超过 35字)( 2分) 成人图书阅读率 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2007年 48.8% 4.58本 2008年 49.3% 4.72本 答:调查显示, 2008年 【小题 2】小丽准备对八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 “休闲消遣 ”,请你

30、用四字短语帮助她设计两点。( 2分) 答: 、 。 【小题 3】 10月 30日上午,我市 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市影视城举行。市领导周先苗、张永兵等出席启动仪式。市委书记周先苗宣布活动周启动。市领导号召全市人民 “好读书 ”, “读好书 ”,提升全民素质。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温岭的明天更美好!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市人民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 答案: 【小题 1】成人图书阅读率为 49.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 4.72本,均比上年略有增长。(或:成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增长了 0.5%,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比上年增长了 0.14本。) 【小题 2

31、】示例: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小 题 3】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圣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试题分析:( 1)根据 2008年、 2009年有关读书的调查数据分析出 “成人人均年阅读率略有增长 ”。( 2)许多人在阅读图书时,目的都不一样,比如:增加知识,满足兴趣。( 3)为了让全市人民掀起读书的热情,可以向全市人民发出多读书的倡议。比如:热爱读书吧,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创新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 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

32、,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下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你加以修改。( 4分) 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读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等句子的时候, 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 ,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 声笑语, 我心中产生了到 “桃花源 ”一游 。 ( 1)第 句: ( 2)第 句: 答案:( 1)删去 “充满 ”或 “弥漫 ”( 2)我心中产生了到 “桃花源 ”一游的愿望(的想法、的念头等)。 试题分析:( 1)词语重复,删去 “充满 ”或

33、 “弥漫 ”。( 2)缺少成分,我心中产生了到 “桃花源 ”一游的愿望(的想法、的念头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4分) 【小题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_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分) 【小题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2

34、分)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 “车份儿 ”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 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以上语段选自 ,文中的 “他 ”是 (填人名 ) 答案: 【小题 1】( 鉴略 ) (迎神赛会 ) 【小题 2】骆驼祥子,祥子。 试题分析:( 1)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写的是 “我兴高采烈的准备去看迎神赛会,可父亲让我背鉴略,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骆驼祥子中的 “祥子 ”为了自己的梦想,辛苦劳动,攒钱买车子

35、,可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他那买车梦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点评: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 “博闻强记 ”,还要有自己的独到 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默写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9分) 【小题 1】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 。 【小题 2】树树皆秋色, _。 【小题 3】晴川历历汉阳树, _。 【小题 4】 ,家书抵万金。 【小题 5】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36、 , 。 【小题 6】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的句子是 _ , _ 。 答案: 【小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小题 2】山山唯落晖 【小题 3】芳草萋萋鹦鹉洲 【小题 4】烽火连三月 【小题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徒;默写( 2)时,注意 “唯、晖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萋萋 ”的写法;默写( 4)时,注意 “烽火 ”的写法;默写( 5)时,注意 “惟、馨 ”的写法,还要注意 “点明主旨的句子 ”这一提示语;默写( 6)时,注意 “凌、绝 ”的写法,还要注意 “表明诗

37、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 ”这一提示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 ,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 “ 忍不住 ”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 “忍不住 ”为题,写一

38、篇文章。 要求 : 在 “忍不住 ”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 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 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作文题属于有提示的半命题作文, “忍不住 ”的文题设计,充分体现了命题者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此题可以让每个考生的真情实感尽在自己的笔端自然流淌。具体来讲,表现为 “五个有利于 ”:一、有利 于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因为提示语中的三组具体动词,已经暗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准确选择其中任意一个词,或者是这些词的近义词,也可以是提示语中未出

39、现的词,只要跟自己的情感相吻合就行。如课堂上对同学妙语连珠的独创发言忍不住赞赏,对抑扬顿挫的精彩朗读忍不住鼓掌,得知春游或秋游的消息后忍不住兴奋等。要注意的是,该文题虽无审题障碍,但最好用第一人称写,这样才能具体生动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有利于写成擅长的叙事文体。无论是哪一种特殊情感的出现,都有某种具体原因 ,换一句话说,就是由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引发。因此,此文题有利于写成大多数同学都擅长的记叙文、叙事散文、微型小说、书信体、日记体等叙事类文体。生活当中会有许多 “忍不住 ”的情景,这个题目正好可以写出 “忍不住 ” 的过程和感受。如有一同学在读叙事散文田野上的白发时,忍不住潸然泪下,事后,

40、我问她何故流泪,能否写出来。结果,她在一篇随笔中,写了她泪流满面,是因为自己在读该文时,联想到了母亲为自己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三、有利于写出感人的心理活动。 “忍不住 ”是心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不同寻常的放纵奔 流的情感激荡历程。如写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篮球赛时,面对一个个准确无误的远距离投篮,欣赏到一个个声东击西的假动作成功迷惑对方,看到一次次冲破艰难险阻的上篮动作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忍不住为之叫好?运动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成就 那些 “成功的花 ”的背后,一定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再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更应该分秒必争吗? 这些都是文章中应

41、该精心刻画的内容。四、有利于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如果你要写 “忍不住愤怒 ”,不妨写成微型小说。虽说 “退一步 ”能够 “海阔天空 ”, “忍三分 ”可以 “风平浪静 ”,但当有些时候,情节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事让人怎么也忍不住,非 “愤怒 ”不可。可以从情节的开端写起,写情节发展后的一忍再忍,再写情节达到高潮时的终于 “忍无可忍 ”。详细刻画自己是怎样在瞬间爆发出激烈情感的,在场的人又有什么异常反应,自己冷静下来后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感受体会。这样一路写下来,波澜起伏,可读性就大大增强了。五、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提示语中的省略号,为考生另辟蹊径、创

42、新选材提供了自由空间。如面对爱心捐款现场一次次的高潮迭起,我终于忍不住捐款;面对好友在 1500米长跑比赛即将到达终点时,我终于忍不住高喊“加油,加油 ”;看到同学们都在写临别赠言时,我终于忍不住汇入其中;面对亲朋好友情绪的突然变化,我终于忍不住询问缘由;面对扬州的一个个杰出人士,我忍不住崇敬;面对送我上学的母亲被大雨淋湿,我忍不住自责;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越是好写的作文,越是容易撞车;越是熟悉的材料,越是要慎重对待;越是常见的词语,越是要反复比较。要写好这篇作文,还有三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没有审题障碍,也不是写什么都可以。如写成 “忍不住作弊 ”“

43、忍不住抽烟 ”等不具有真善美的主题,虽有真情实感,也是不行的。作文要源于生活,并不等于是生活的实录,要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才行。二、准确把握 “忍不住 ”的内涵。 “忍不住 ”要求文章写的是内在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时的突然外显,属于无法控制的情绪状态,即情不自禁时的自然流露。如果文中没有对情感从蓄积到爆发的详尽描写,就是没有审清题目。三、对所填文字须仔细辨析,不能张冠李戴、言此写彼。如考场上写 “忍不住感动 ”的人较多,但有些同学却把感动写成了感激。我们需要注意感动与感激的区别:感动是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其产生好感。感动,是被某人某事打动了,属于被动。感激则属于主动。感激的必须是人,须与自己有关。而感动自己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可以与自己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