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2895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妖 娆 ( ro)佝 偻 ( l) 恪 尽职守( k) B 枘 凿( ru)扶 掖 ( y)成吉思 汗 ( hn) C 陨 落( yn)田 圃 ( b)一 g黄土( pu) D忐 忑 ( tn) 襁 褓( qing)气吞 斗 牛( du)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用普通话拼读,拼读时注意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别,然后比较判断,可用反选排除法,排除错误的项。 A项错, “偻 ”读 lu, C项错, “圃 ”读 p, D项错, “忑 ”读 t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2、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 A取缔骸骨红装素裹心无旁骛 B亵渎狡黠孤军愤战人情练达 C凌驾诘问中流砥柱温声细雨 D缄默口决黎明百姓重蹈覆辙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词意和汉字形声的特点判断字义,注意形似音同的易错字。 B项错, “愤 ”为 “奋 ”,C项错, “雨 ”为 “语 ”; D项错, “决 ”为 “诀 ”, “明 ”为 “民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次 “学雷锋 献爱心 ”跳蚤市场举办得如此成功,都要 归咎 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

3、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 鞭策 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鹤立鸡群 ,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 寻章摘句 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A句 “归咎 ”指错误的原因, C句 “鹤立鸡群 ”是形容一个人超越同类其他人, D 句 “寻章摘句 ”指抄片断语句套用,没有创新,带有贬义,皆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

4、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B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 “我 ”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 “嫌贫爱富 ”的变态心理。 D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 “故乡 ”充满童趣,现实中的 “故乡 ”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 “故乡 ”在

5、探寻的朦胧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作品。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没 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令人垂涎欲滴的地方美食,饱含异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拨动着每个中国人。 B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帐,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充分证明了今年来我国青年业余歌手的演唱水平有所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

6、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 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A句 “拨动 ”后少宾语的中心语 “的心 ”; B句 “随着 引起 ” 缺少主语; D句 “水平增加 ”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 “水平提高 ”或 “人数增加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激发 “到此一游 ”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 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 “丁 到此一游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 “无地自容 ”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7、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 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 ”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年的 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 2012年的 8300万人次,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 ”的风波,理

8、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 “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 ”,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 “到此一 游 ”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 “输出 ”。 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 “活教材 ”。 习惯

9、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 “红绿色盲 ”;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 “到此一游 ”,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 “到此一游 ”。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 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 “到此一游 ”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

10、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 “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 “健康文明旅游方式 ”,政府机构出台 “文明行为指南 ”,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 “发展的必修课 ”。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 “递进一层 ”。(选自 2013 5 27人民日报) 【小题 1】文章开头段提到埃及卢克索神庙,结尾提到雅典阿波罗神庙,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1、?( 4分) 【小题 2】作者在文中针对 “到此一游 ”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分)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 ,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 ”应 该怎么理解?( 4分) 【小题 4】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小题 1】 开头用卢克索神庙刺目照片,引出中国人旅游不文明现象的论题; 结尾用阿波罗神庙铭文,进一步明确中心论点;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论证更严密;(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两点给 3分,答出三点得 4分) 【小题 2】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 3分,

12、如答 “激发 到此一游 的文明耻感 ”或 “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 ”也可。) 【小题 3】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 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 4分) 【小题 4】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共 3分,论证方法 1分,观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与引出话题引导议论表达作者观点有关,结构上与前后照应关联全篇有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

13、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标 题或第四段第一句或全文的结尾一句都可作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一个人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来理解,在国外一个人表现着他的国家的形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直接点明论证方法。本段第一句即作者要说明的道理。举例论证的作用,一般可从前后论证中找到相关文字。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

14、落。 那一天,我走 过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 A)发现了 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 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 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 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

15、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 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 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

16、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 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 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 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

17、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 B) 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 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小题 1】文本写了四季红和杜鹃花两种花儿

18、,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写出 “我 ”谢绝了丈夫的提议, “并发誓不再养花 ”的原因。( 2分) 【小 题 3】文中划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小题 4】请分析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内容上:四季红: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 1分;杜鹃花,具有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倾尽全力开放 1分。 结构上: “那些花儿 ”

19、当然不只一种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 “我 ”有不同的感受;两种花儿描写相互 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 2分。 【小题 2】( 2分)我不忍心再次看到鲜花从盛开到凋落的过程,因此 “我 ”谢绝了丈夫的提议, “并发誓不再养花 ”。 【小题 3】( 4分) A、 “袅袅娜娜 ”原指女人动作姿态美丽,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小花开放时优美的姿态 1分。 B、 “簌簌 ” 意指风吹物体的声音,句中展开充分的想象 1分,化无声为有声,让静态的花有了一种开放的动态之感,描摹了杜鹃花努力开放的情景 1分。 【小题 4】( 6分)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一是全文围绕花儿来写,二是通过花儿写出了作

20、者对生活的理解 2分。作者从 四季红那里意识到人可以弱小,但不可软弱,要做生活的强者 1分;作者又从杜鹃花那里得到启示,即生命的意义在于尽全力的开放 1分。作者从花儿那里获得人生的感悟,获得进取的力量,体现表达一种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 2分。(言之有理,文从句顺,即可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结构 ”与 “怎么写 ”有关系, “内容 ”与 “为什么写 ”有关系。仔细分析作者对两种花的描写,结构上的作用,可从与文题 “那些 ”的关系和文章内容前后响应方面来理解。内容上的作用,注意作者在描写花之后带有感叹性的语言:“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

21、求 ”,作者是为了赞美两种不同的生命姿态,感悟它们的坚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情节处,直接从文中选句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注意三点,说明语句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点明使用的写作手法,有时对关键字词要点析。本题两句是描写句,指出其运用的修辞方法和使用的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说明其描写的作用和效果,要用 “生动形象 ”“突出 ”等评价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

22、题干中的 “并 ”一字,意为是是两个问题。第一问题从全文的线索来回答,第二问题结合本阅读第一题的解答来回答,抓住作者 “感悟生命 ”这个中心点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 ,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 英谛 陔唬 厦娑 罩 洌 鄞笠玻蝗 曛 螅 绯德盅伞远糜辔铮 郧鹕揭病艘匝嘟侵 放钪 蜕渲 崾 模 痪 愿娣晌馈晌栏叩皋遭咴虎埽骸叭甑

23、弥 樱 br(二)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 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 “尚可得南门开否?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 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 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 牵挺:织机上的牵引机。 樱 o ):牛尾毛。 浸:渐渐。 高蹈:跳起来。拊( f):拍。 小奚:小书童。 牡下:关门。牡:门闩。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贯虱之心,而 悬 不绝(悬挂) B以目 承 牵挺(盯

24、着看) C及半,小奚 仆 (摔倒) D速进,则 阖 (关门)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4分) A天下之 以 躁急自败 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南面 而 望之人不知 而 不愠 C学射 于 飞卫每假借 于 藏书之家 D汝得 之 矣没当余 之 从师也 【小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小题 4】这两则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A 【小题 2】( 4分) A、 C 【小题 3】( 4分) 1)三年之后,即使

25、锥子的尖端刺入眼眶,(纪昌)也不眨眼。 2)我一下子明白了,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真理。 【小题 4】( 4分)第一篇中,纪昌花了多年时间,从学不顺、学视到最后习得射箭本领( 1分);第二篇中, “我 ”急于赶路,反而在中途出了差错,以致于未能及时进城( 1分)。两篇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 “欲速则不达 ”的道理(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 A句中 “悬 ”是动词名用,指拴虱子的毛。故错。 考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

26、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 A 项中 “以 ”皆为 “因为 ”, B项中 “而 ”一表示顺连一表示转连,C项中 “于 ”皆为 “向 ”, D项 中 “之 ”一作代词一是主谓之间不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注意古今词义和句式的变化,比如本题中 “虽 ”要用古义,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再联想生活实际思考其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本身所说明的道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27、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 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小题 1】诗人 “苦恨 ”的原因是什么?( 2分) 【小题 2】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 3分) 答案: 【小题 1】苦恨的原因是:

28、诗人年迈多病,寄寓他乡, 感时伤世(或答国家动荡不安)。( 2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2】第三句写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写出了秋天萧瑟的景物( 1分);第四句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写出了深远的意境( 1分),运用对比和衬托(可不写),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诗人的情感要从其描写的景物及特点来分析,有的还可以抓住诗句中诗人表达感慨的关键字词来直接体会。抓住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一句来理解, “作客 ”,远离家乡, “多病 ”,疾病缠身。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 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

29、题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一要指出句子主要说了什么,二要提出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在哪里,有时还要抓住判断字词分析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什么情感。赏析句子,要使用评价语,比如 “突出 ”“形象生动 ”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60字左右。( 3分) 答案:示例:马路上人来人往,倾盆大雨把整要马路浇灌得汪洋一片。我路过马路时,看到一位 行人倒在地上,像一只爱伤的青娃等待救助。我立刻跑过去,蹲下来,用雨伞撑在伤者的上方,挡住疯狂的雨水。我焦急地眺

30、望着马路的前方,期盼救护车快点开来救助伤者。 试题分析:观察画面,注意画中的信息点:下雨、马路、伤者、女孩,描写环境、女孩的行为和神态,注意在描写中要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用第一人物,可以用第三人称。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3分)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 :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找到池塘边,向山路上赶。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土壤 答案:标点:冒号改成分号。语言结构: “找到池塘边 ”改为 “到池塘边找

31、 ”。用词得体: “土壤 ”改为 “泥土 ” 试题分析: “喊 ”的后面不是其内容,所以冒号错。此句是连续的三个并列关系的句子,所以也不用逗号,而用分号。三个并列关系的句子,为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必须都是 “介宾结构 ”,所以 “找到池塘边 ”动宾结构不符合要求,就是“到池塘边找 ”。 “土壤 ”是科学性书面语,不符合文 体特点,所以改成 “泥土 ”,通俗些。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 “文明出游,入乡随俗 ”的三条小建议,每条不超过 8个字。(

32、3分) 在境外的旅游大巴上,如果需要喝水,就喝瓶装水,并且不要吃汉堡、薯片等有味道和容易发出声响的食物。其实,除了在大巴上要注意这类问题外,在境外地铁、公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一般也规定不能饮食,有些还设置了惩罚规定,一旦违规被发现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最好主动 遵守。 公共场所的环境是靠每个人自觉维护的,一个人不注意就会给整个环境造成不和谐的音符,不少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仅破坏了环境,也惹来别人的厌恶。还有境外媒体曝光中国人排队喜欢习惯性地挨着。其实,在国外,这会让前后挨着的人觉得不舒服,会被认为是侵犯了隐私。 答案: 公共交通上不饮食 公共场所不喧哗 排队与人别挨太近。 试题分

33、析:仔细阅读材料,根据题干提到的主题,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点。“三条建议 ”,那么就要从场合(环境)的不同或事件的不同的角度相应拟出三点来,不要重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 3分)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

34、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题第四句是总的感慨人生,应放在第一位,然后顺着 “流淌的河川 ”这个喻义往下说,提到话题 “机遇 ”,所以第二句放在第二句,剩下两句中注意抓住第三句中的 “反之 ”这个衔接语,就知道第三句紧跟第一句的后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三小题 )(3分 ) 【 小题 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 2】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 3】 更深月色

35、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月夜 刘方平) 【小题 4】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答案: 【小题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小题 2】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小题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 4】无意苦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 试题分析:填写古诗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 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茅、簟、稚、携、浆、纱、零、碾,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

36、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的海伦 凯勒,当她开始触摸自然、学会了 “父亲 ”等单词、理解了文字的奥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并以其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幸福是早晨的问候,幸福是阳光的温暖;幸福是情意的 雨露,幸福是花香的追求;幸福是迷茫时的顿悟,幸福是执着中的创造 请以 “我的幸福 ”为题,写一篇 600字到 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例文: 我的幸福 有人觉得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很多好友是幸福;有人吃到美食就觉得

37、是幸福。但我认为每个人的幸福都是不同的,幸福不需要去追求,因为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你追求的是什么,梦想在哪里,心灵寄托的寻找。一切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会温故知新。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使人能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正确的幸福观,缺乏感受幸福的品质,缺乏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至丧失了那些本来可以获得幸福的条件和机遇。 在我看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因为拥有健康的体魄,能够尽情享受任何带给自己的快乐。有人说,健康是 “1”,职位、地位、权利等等都是 “0”,想要赚更多的钱,先要有健康这个 “1”,后边一系列的 “0”才会有意义。但是有

38、些人,却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摧残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最终后悔莫及,挽回也是痴心妄想。生命是宝贵的, 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是可贵的。 在我看来,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幸福的。因为只有家庭里的成员在你失望的时候,就会激励你重新站起来;在你难过的时候,就会安慰你;在你高兴的时候,就会陪着你分享快乐。甚至爸爸的训斥、妈妈的唠叨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幸福的过程。 在我看来,拥有几个知心的朋友是幸福的。因为当你悲伤无助的时候,他们给你安慰与关怀;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他们给你信心与力量;你成功欢乐的时候,他们会分享你的胜利和喜悦。在人生旅途上,尽管有坎坷、有崎岖,但有朋友在,就能给你鼓励、给你关怀,并且帮你

39、度过最艰难的岁 月。有这样的知心朋友,难道不是一件幸福事吗? 点点滴滴的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细细去品味,你会感觉到它其中的甜,那是幸福的甘甜,。酸甜苦辣涩构成的人生五味,一生会反复经过若干次,每次去用平常心看待,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经过过后,回味起来,留在心中的恐怕是会有幸福的影子的。 试题分析:此题题旨明确,写自己幸福的感受。可以选一件事,写自己在通过这件事所感受到的幸福,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帮助都可使自己感到幸福。可以先一些生活的片断,用描写的方法生动的描摹生活的场景,突出自己在这些生活场景中的感受,这样 写更好一些,说明自己的幸福是多方面的,幸福来源于更多人的关注、关怀。所要注意的是,要使文章有深度,不仅要感叹自己很幸福,更要把幸福感引申到 “报恩 ”的意义上来,懂得 “报恩 ”是对 “幸福 ”的珍惜,是对他人对生活的报答,懂得 “报恩 ”, “幸福 ”才有意义,如此提升文章的立意,增加文章的亮点。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