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斑 斓 ln 晨 曦 x 虔 诚 qin 恪 尽职守 k B 虬 须 qi 嗤 笑 (ch)伛 偻 (1) 中流 砥 柱 d C 陨 落 yn 诓 骗 kung旁 骛 w 根深 蒂 固 d D 汲 取 j 腆 着 tin栈 桥 jin 强 聒 不舍 gu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 “不完全正确 ”。 D项 “栈 ”读 zhn 考点:汉字拼音辩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误明显。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在:声韵母的混淆,尤其是平舌与翘舌的混淆,还有韵母
2、前鼻音与后鼻音的混淆,要特别注意。判断时先读准字,再仔细判断拼音有无错误。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 2分)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 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
3、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应该是保尔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B错,没有达雅陪同, C错,保尔有过自杀念头。 考点:名著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即使读过此书,也不一定能记得全部的细节。阅读名著是必要,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种文化,丰富知识,还可以借鉴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 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 “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 ( 因为过多的
4、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 ),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 “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 !”妈妈 “咚咚咚 ”地敲着我的房门, “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句前三句是三个并列的问句,不是一个问句,应该每句都有问号;B句中 “它既洁净 ” 一句也是专家指出的内容,此句前应该用逗号; D句中“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 !”是一句话,前面应用逗号,后面可用句号加感叹号,表示催促。 考点:标点符号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 生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
5、比较模糊,判断不清。标点符号的用法,不能硬记,而必须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记忆,注意区别易混的标点符号。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2分 )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 “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 “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中 “光临 ”是对别人的敬语,不能说自己; B句 “受益匪浅 ”是说自己自己,不能说别人; C句
6、“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有挖苦的是味,对人不礼貌。 D句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说法很婉转,恰当。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明确,易于判断。语文学习,应该结合实际,将知识的课堂学习与课余活动的结合起来,将语文知识化了语文能力,语言的实际运用就是如此。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 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 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 ,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 ,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答案: B
7、试题分析: A句 “作者是 的故乡 ”主谓搭配不当,应该; C句 “娃哈哈 ”“雪碧 ”不是矿泉水; D句 “是因为 的精神 ”动宾搭配不当。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病句很明显,易于判断。病句指正,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写作能力都有帮助。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 分) A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救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 袖手旁观 。 B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 别具匠心 。 C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真可谓
8、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D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 ,转瞬即逝。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项 “别具匠心 ”是形容构思不同一般,多指艺术创作,不形容思想。本句应用 “独树一帜 ”。 考点:成语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 B 句错误明显。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平时学习要好好掌握,阅读文章多记忆成语,尤其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成语,要辨识成语的意义、写法、适用对象、情感色彩,注重积累,写作时多多使用成语。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阴霾 引颈受戮 有例可援 B荣膺 通宵达旦 一泻千里 C谙哑 怀古伤今 蹑手蹑脚 D涟漪望眼欲
9、穿 吹毛求疵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 “不完全正确 ”。 C项嘶 “谙 ”为 “喑 ”, “谙 ”是精通的意思, “喑 ”是无声的意思。 考点:错别字辩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 “谙 ”字不容易判断。汉字是极其丰富的,千差万别,难记难识。平时阅读文章一定要仔细辨识汉字,加强记忆。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观四项,先将明显不符要求的排除,再观察剩余项,注意词语意思,据其意判断各用字的正误。所以,平时准确地掌握词语的意义对判断汉字的正误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文阅读 头 朝 下 的 逃 生 者 这是 2004年冬天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 20世纪
10、40年代,砖木结构,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都被火海包围了。 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 ,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九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幢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员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宅区巷子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
11、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被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已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好随手抓过逃出来的一个居民披在身上的旧毛毯,摊开,让手下几个人拉着,然后大声地冲楼上喊: “跳!一个一个地往下跳,往毛毯上跳!背部着地! ”为了安全起见,他亲自示范,做着类似于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只有背部着地,才 是最安全的,而且毛毯太旧,背部着地受力面大些,毛毯才不容易被撞破。 站在四楼护栏最前面
12、的,是一个穿着大衣的妇女。无论队长怎么喊叫,她就是不敢跳, 一直犹豫着 。她不跳,后面的人也没法跳,而每耽搁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楼下的人急得直跺脚,只得冲楼上喊: “你不敢跳就先让别人跳,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 ” 那妇女让开了。一个男人来到了护栏边,在众人的鼓励下,他跳了下来,动作没有队长示范的那么规范,但总算是屁股着地,落在毛毯上,毫发无伤。队长再次示范,提醒大家跳的方式。接着,第二个人跳下来了,动作规范了许多,安全! 第三个 、第四个 第八个,都跳下来了,动作一个比一个到位,都是背部着地,落在毛毯上,什么事也没有 。 楼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就是那个穿大衣的女人,可她仍在犹豫。楼下的人快急疯
13、了,拼命地催促她。终于,她下定了决心,跨过护栏,弯下腰来,头朝下,摆了个跳水运动员跳水的姿势。队长吓了一跳,这样跳下来哪还有命在?他吼了起来: “背朝下! ”但那女人毫不理会,头朝下,笔直地坠了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见她像一发炮弹笔直地撞向毯子,也许是受力面太小的缘故,毯子不堪撞击,嗤地一声破了,她的头穿过毯子,撞到了地面上。 “怎么这 么笨啊?前面有那么多人跳了,你学也应该学会了嘛! ”队长慌忙奔了过去,他看到,那女人头上鲜血淋漓,已是气息奄奄。女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她抚了抚自已的肚子,有气无力地说: “我只有这样跳,才不会 伤到我的 孩子。 ”队长这才看出,这女人,是
14、个孕妇。 女人断断续续地说: “如果我不行了,让医生取出我肚子里的 孩子,已经九个月了 我没 伤着他(她),能活 ” 所有的人顿时肃然起敬,人们这才明白,这女人为什么犹豫,为什么选择这么笨的跳下方式。她犹豫,是因为 。选择头朝下的方式跳下来,对她来说最危险,对她肚 子里的孩子来说最安全! 把最危险的留给自己,把最安全的交给孩子,这就是天底下的母亲时刻在做或者准备做的选择。 【小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小题 2】文章二至五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渲染了形式的危急?( 4分) ( 1) ( 2) 【小题 3】第八自然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文章一直强调女
15、人跳下楼前的犹豫,她为什么犹豫?( 2分) 【小题 5】最末一段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被火困在四楼的孕妇,放弃被同伴证明的逃生方式,选择最 危险的头朝下跳楼,以自己的生命换取腹中孩子的安全。 【小题 2】不断逼来的火势;所有救援方法的失败 【小题 3】证明了背部朝下这种跳法的安全,并且简单易学,从而衬托她选择危险跳法的可歌可泣。 【小题 4】她不知道怎样跳才不会伤到孩子 【小题 5】歌颂了天下母亲随时随地准备着和正在为孩子作出牺牲的伟大精神、人间真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可从文章的开头找到 “起因 ”从
16、文章的结尾找到 “结果 ”来概括,不要过多的叙述。 考点:文章内容概括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章中事件的过程叙述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找出事件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必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关键的信息点要明确,这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学习的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经验,了解方法。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二段写房屋的陈旧,第三段写逃生很困难,第三四段写救援受阻,这些情节的交代都为后面情节做了铺垫。 考点:理解文章,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结构明晰,有助于概括内容要点。对于结构层次很明确的文章,概括要点可依文段依次概括,可抓住其中概述性的句子(往往在段首),或直接引用或用缩句的 方法来概括要
17、点。 【小题 3】 试题分析:联系下文情节,为下文孕妇放弃安全跳法而选择头朝下跳做铺垫,表达孕妇牺牲自己保护孩子母爱的形象。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阅读时不善于将前后文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理解文章一些细节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要深入到文字中即语境中去理解,二是要思考全文作者表达的主旨,综合分析,理解作答。 【小题 4】 试题分析:分析故事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此时孕妇在思考如何保护肚里的孩子,所以表现出 “犹豫 ”。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答案:就在文中。此类问题很简单,主要是 提醒学生阅读时多关注文本本身,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在文本的文字中。走进文本,是阅读必需的要求
18、。 【小题 5】 试题分析: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根据文章的主旨即可理解。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要与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相联系,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文章的思想方面理解问题。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 ,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 示以 “寻觅 ”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 ”、 “寻觅之旅 ”、 “低碳行动 ”三个展区,在 “寻觅 ”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
19、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 “智慧之旅 ”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 此 被命名为 “东方之冠 ”;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 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 “斗冠 ”造型,建筑面积 46457平方米,高 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 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
20、墙表面覆以 “叠篆文字 ”,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装点国家馆的 “中国红 ”,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 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 “外衣 ”,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 7 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 “新九洲清晏 ”,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
21、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 “九洲清晏 ”为北京圆明园 40景中的一景。 “新九洲清晏 ”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 ”之 “新 ”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 “新九洲 ”之首,以 “雍 ”命名,取 “和谐 ”、 “本 ”、 “宗 ”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 “田 ”、 “泽 ”、 “渔 ”、 “脊 ”、 “林 ”、 “甸 ”、 “壑 ”、 “漠 ”,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 其 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
22、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 它 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置身 其 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 、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 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 地区馆平台上厚达 1、 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 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小题 1】下列句中的划线
23、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因 此 被命名为 东方之冠 ”中的 ”“此 ”指代的是 “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 B “游客们穿梭 其 中 ”中的 “其 ”指代的是 “中华大地 ”。 C “使 它 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指的是 “中国馆的设计 ”。 D “观众观众置身 其 间 ”中的 “其 ”指的是 “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 【小题 2】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 2分) A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 可能 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 “中国红 ”,是从 足足 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
24、智慧 ”展示主题的 重要 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 大概 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小题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致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第 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 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 “中国红 ”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 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 “新九洲清晏 ”。 D第 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小题 4】下列句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 “东方之冠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25、C第 段划横 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 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句中的 “其 ”指 “中国馆 ”,后面一句 “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中 “好比 ”是比似,而不是真实的 “中华大地 ”。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本材料相同的信息点明确。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其意作答。 【小题 2】 试题分析: D句 “雨水净化后 大概 用于冲洗卫生
26、间和车辆 ”中 “大概 ”表推测,是不需要的。净化的雨水也不难饮用,世博园也没有大量的花圃需要浇灌,所以只能是冲洗卫生间和车辆,因为参观世博园的人很多,卫生间和车辆需要大量用水。 考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点评:本题不难,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是常说常考的问题,易于理解。在说明文阅读中,提问到一个词的作用,尤其是限制修饰性的词语,基本要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考虑,要解释怎么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错,文章第二段中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 地区馆 ” 也介绍了 “地区馆 ”。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答案:就在文段中,仔细阅读即可作答
27、。阅读题中有的问题针对性很强,解答时要找到相关的文字段,不必全文搜寻,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小题 4】 试题分析: D错,第七段第一句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 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是总分,后面都是分述,最后没有再总写。 考点:文章结构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简单,阅读文段,稍加分析,即可作答。 “总说 ”是对全部所述内容的概括,在前起提领作用,在后起总结归纳作用。 现代文阅读( 20分) 变色龙节选 “嗯!不错 ” 奥楚蔑洛夫 严厉地说 , 咳了一声 , 拧起眉头 , “不错 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
28、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育他一顿!叶尔德林, ”警官对巡警说, “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 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 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 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 “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
29、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 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 【小题 1】上文写奥楚蔑洛夫运用的手法是 _ ( 1分) 【小题 2】第 1段中 “严厉地说 ”、 “咳了一声 ”、 “拧起眉头 ”,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形象?( 2分) 【小题 3】蔑洛夫为什么要脱大衣?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对比 【小题 2】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盛气凌人的警官老爷。 【小题 3】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小题 1】 试题分析:作者是从人物前后语言行为
30、和表现的态度不同进行对比,来刻画警官的善变虚伪。 考点:人物描写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对比描写人物是老师常讲授的问题,学生不陌生。阅读此类作品,要了解人物描写方法,比如直接描写人物 的四种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在技巧上有烘托、反衬、对比等。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人物的身份和其所处的环境来分析,奥楚蔑洛夫刚上任,周边都是比他地位低的人,所以故摆姿态耍威风。 考点:人物形象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情节简单,写作手法明确,易于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的,所以阅读时要注意作者对人物言行的刻画,从中分析人物形象。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情节理解
31、,由于事态的变化出乎警官意料,警官怕出差露丑,心里慌张,用动作来遮掩。此细节描写就是为了讽刺人物丑陋的 形象。 考点:细节描写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课文,人物的描写老师重点分析过,学生有所记忆。人物的描写,细节描写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往往刻画了人物特定的心态,表现了人物形象,阅读文章要注意体会这种写法,写作时要善于学习运用这种写法。 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6分)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 ”“迫于贫尔。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资衣食。 ”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
32、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 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小题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2分) ( 1)尔素 寡 过( ) ( 2)既 去 ,复呼之(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2分)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小题 3】从文中看,邻舍子 “卒为良民 ”有两个原因:( 2分) ( 1) ( 2) 答案: 【小题 1】( 1)少,很少 (2)离开 【小题 2】你很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要被人盘查 【小题 3】( 1)平时很少有过错,本来就是个好人。 (2)於令仪对他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两句意思为 “你
33、平时很少有过错,怎么当起盗贼来? ”“(他)已经离去了,(于令仪)又喊他 ”,理解句子的意思,字语含义就明确了。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容易理解。解释文言字语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释清楚关键字词, “甚 ”:很, “负 ”:带着, “十千 ”:很多钱, “以 ”,无义, “归 ”:回去; “恐 ”:恐怕; “为 ”:被; “诘 ”:查问。 考点:文言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简单,一看即懂。文言句子的翻译有三个原则,一是字字落实清楚,符合 原意,三是语法遵循现代语言规范,三是语句要通顺。 【小题 3】 试题分析:
34、从 “邻舍子 ”的为人本质和于令仪的待人方式上来分析。 “尔素寡过 ”,说明其人不是道德败坏之人,是偶犯过错,于令仪又如此关怀宽容,让其感动。 考点:文意理解,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相关的文字信息。阅读题有的答案:就在文中,要根据问题的指向找到要关文段,摘引关键的语句作答。 文言文阅读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 1】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予尝 求 古仁人之心 微 斯人 以其境过 清 A探求 稍微 冷清 B探求 没有 冷清 C请教 没有 清白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小题 2】下面划线字,词义不 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 不 以 物喜,不以己悲 以 其境过清 B是 是 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 是 何世 C去 乃记之而 去 游人 去 而禽鸟乐 D异 或 异 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 异 同 【小题 3】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 “予 /尝求
36、古仁 /人之心 ”。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 “先忧后乐 ”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小题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 2分,共 4分) (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分) (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 2)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便离开了。 【小题 1】 试题
37、分析:可先从 例句中辨别比较容易判断的某一词,然后再看选项,用排除法,依次判断,选出答案:。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清楚,便于理解词义,选择题的形式,易于比较判断。古文好考到的字词,一般是课文注释中提到的词,句子中关键意义的词,难于辨识理解的词,学习要对这些字词多下功夫记忆。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中 “以 ”皆为 “因 ”, C项中 “去 ”皆为 “离开 ”, D项中 “异 ”皆为 “不同 ”, C项中 “是 ”一为 “这样 ”,一为判断词 “是 ”。 考点:古文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词是常见字词,比较容易判断。古文字词一词多义是 很多的,变化比较复杂,要掌
38、握一词多义,必须在学习里仔细了解字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法,归纳特点,加强记忆。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错, “古仁人 ”是一个短语,节奏不能划开; B错,排比必须是三句,两句不能是排比,此句是对偶和互文; D错,范仲淹不属于 “唐宋八大家 ”之一,宋朝的 “三苏 ”,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在 “唐宋八大家 ”之列。 考点:古文知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误容易判断。本题涉及到很多古文知识,有常识,有修辞、有朗读,可见学习古文要多方面掌握知识,打能打下良好的古文功底。 【小题 4】 试题分析:第一句是 “互文 ”, 前后句意要相互渗透,翻译时两句不能隔开。第二句 “以 ”“清 ”“居 ”“去 ”几
39、个字词要准确,分别是 “因 ”“清冷 ”“停留 ”“离开 ”。 考点:文言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课文,有过翻译的练习,比较熟悉。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特点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诗歌鉴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
40、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濉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b。 A关雌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采用的是 “兴 ”的手法。 B蒹葭 “所谓伊人 ”的 “伊人 ”,与关雌中的 “君子好逑 ”的 “君子 ”,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句
41、中 “伊人 ”是女子,也相当于 “君子 ”追求的 “窈窕淑女 ”。 考点:古诗内容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诗经这两首诗学生学习过,比较了解。古诗内容非常丰富,多读古诗对提高文化素养大有益处,学习古诗不仅要多读,还要注意理解诗意,了解诗情。 默写 古诗文默 写。( 10分) 【小题 1】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 【小题 2】 ,松柏有本性 ( 刘桢 赠从弟 (其二 )) 【小题 3】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小题 4】 ,儿女共沾巾。(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小题 5】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小题 6】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 I楼饯别校
42、书叔云) 【小题 7】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 8】 ,晚家南山陲。 ,胜事空自知。(王维 终南别业) 答案: 【小题 1】蒹葭萋萋 白露未 【小题 2】岂不罹凝寒 【小题 3】望其旗靡 【小题 4】无为在岐路 【小题 5】蓬山此去无多路 【小题 6】俱怀逸兴壮思飞 【小题 7】 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 8】中岁颇好道 兴来每独往 试题分析:注意易字: “蒹葭萋萋 ”都是 “草 ”字头, “”是 “日 ”字旁, “凝 ”不为“疑 ”, “靡 ”不为 “糜 ”, “岐 ”不为 “歧 ”, “蓬 ”不为 “篷 ”, “俱 ”不为 “具 ”, “逸 ”中间是 “兔
43、”不是 “免 ”, “绝 ”不为 “决 ”, “颇 ”不为 “坡 ”。 考点:古诗识记 点评:本题有难度,易错字较多,学生不容易全对。背诵古诗,不能死记诗 句文字,要理解它的内容和含义,甚至对诗句要有相关的联想,理解才能记得熟记得牢。 作文 作文(共 50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清晨迎着朝阳初绽的睡莲,午后柳荫下嬉闹的顽童,傍晚深巷中一声朴实的叫卖 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遇见,偶然间发现他们突现在你的面前;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你未曾关注,偶然间才发现他们已走进你的心间 请以 “偶然的发现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
44、,表达你的真实情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不少于 600 字 。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文题中有两个词都要关注, “偶然 ”是指不容易 “发现 ”,或不经意“发现 ”的; “发现 ”,是指自己本不知道的事情, “发现 ”后,或有什么感受:惊讶?欣慰快乐?失望痛苦?或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发现 ”之后应该是有些感触的,有些心理活动的。所以,本题不仅要写出 “发现 ”的过程,还要写好 “发现 ”后自己的所感所识。此文题可以写人,从人际关系人际交流中选材料,自己对某人原来是怎么认识的,而 “偶然 ”的一件事, “发现 ”他并非是那样的人,真可刮目相看。重新评价一个人,重新认识一个人,也许自己多 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份快乐。如果写作的视角打开些,从大自然的变化,从社会生活的人情世态来写自己的观察,自己的 “发现 ”,自己的 “收获 ”则更好,“偶然发现春天就这样来了 ”写自然, “偶然发现街角那有一处风景 ”写社会,表达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样的主题,则是一篇好文章。 考点:写作 点评:本题不好写,要选的材料不是太多。写作是思维的运动,思路是很重要的,从审视文题始,就要打开思路的门,但是方向要自己选择,写什么,要根据文题的要求,贴近文题所暗含的题旨。好的思路,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