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2897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浙江省桐乡市七中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 3分) 简单地生活,不是如佛家般脱离红尘, zh 身世外,也不是如老庄般 “绝圣弃智 ”,清静为无,而是以一种 dn 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的 yu 然襟怀中,体会 “天凉好个秋 ”的意境。 答案:置、澹(淡)、悠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讲的是人生的生活态度,希望我们简单的生活。文段中涉及的几个词语:置身事外,淡然,悠然。在书写汉字时,可能会因为一音多字的现象,很难区分,其实只要根据语境,是很好区分的,比如: “置身之外 ”中“置 ”的意思是 “把 -放在 ”,

2、根据语境,就不会写成 “至、致 ”等字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以及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点评: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懂这段文字,体会文段中的情感,然后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并注意一些同音字的写法即可。 下列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 ( 1)他找到了补救的方法 ,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 2)为建设节约型杜会,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我们应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 答案:( 1)删除 “突然 ”或 “渐渐 ”。 ( 2)在 “生活质量 ”前加 “提高 ”。 试题分析:( 1)成分多余,删除 “突然 ”或 “渐渐 ”。( 2)成分残缺,在 “生活质量 ”前加 “提高 ”。 考点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选择题 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 在 “2012嘉兴品牌力量 ”的评选活动上,企业家们认真 企业品牌建设历程,慷慨 品牌建设经验,积极 共襄这一嘉兴品牌盛事。(行动 分享 梳理) 答案:( 1)梳理 ( 2)分享 ( 3)行动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讲的是在 “2012嘉兴品牌力量 ”的

4、评选活动的盛况,企业家们 “梳理 -历程,分享 -经验,积极行动 -共襄嘉兴品牌 ”,根据词性的一一对应,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 用词语的能力。 点评: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然后明确相对应的词语即可。比如:梳理 -历程,分享 -经验,积极行动 -共襄嘉兴品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完成文后题目。( 17分) 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 1) 1880年 3月 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是欧洲和美国的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

5、每年 5%10% 的比率增长。 ( 2)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了什 么?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动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影响了它们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 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徒,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 ”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致使美丽的蝴蝶变得越来越少了。 ” ( 3)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 水面后,

6、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它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水体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到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 4)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 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它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 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沁学家鲁塞尔 雷特说: “灯光是一种毒品。

7、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 ( 5)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形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 阿尔瓦勒兹说: “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睛地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地刷满整个建筑。 ” (选自生命世界,文章有改动) 【相关链接】 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 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千道 ”夜景景观。景观二

8、,由百余栋公共建筑 “里光外透 ”和 200栋 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 “都市辉煌 ”夜景景观。景观三、由 18片居住小居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 “万家灯火 ”的夜景景观。 【小题 1】从文章看,人工光的危害有哪些?请分点列举。( 3分) 【小题 2】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5分) 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 一 个半小时内 就能找到 500多只鸟的尸骸。 【小题 3】文章第( 5)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除此之外,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 4分) 【小题 4】阅读 “相关链接 ”,联系全文

9、,就该市夜景的利弊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 50字)( 5分) 答案: 【小题 1】 1.影响许多生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 2.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关系 3.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3分) 【小题 1】不能删去。说明时间之短,强光源对鸟类的危害程度之深。如果删去就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小题 1】( 1)降 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 2)不要滥用装饰灯( 3)减少夜间工作学习的时间。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第 2段中 “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 500多只鸟的尸骸 ”“明亮的灯光也会干

10、扰蚕蛾的迁徒,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 ”以及 “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分析出人工光影响许多生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根据第 3段 “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后,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 ”分析出人工光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 关系。根据第 4段 “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 ”分析出人工光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在锁定的段落中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也可以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

11、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加点词语 “一个半小时 ”“500多只鸟 ”是不能去掉的, “一个半小时 ”表范围, “500多只鸟 ”表 数量之多,表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却死了很多只鸟,如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点评: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可以按以下的方法:(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 “比较 ”“几乎 ”“相当 ”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 ”“可能 ”“左右 ”等表估计, “多 ”“有余 ”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12、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小题 1】试题分析:针对人工光的危害,在第 5段中,科学家提出了一 些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其实根据文中提及的光污染现象,还可以有许多建议。比如:根据 “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关系 ”这一危害,可以建议 “不要滥用装饰灯;根据 “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可以建议减少夜间工作学习的时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工光的危害提出建议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建议,首先要分析出人工光有哪些危害,然后根据危害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城市用灯光点缀夜景,可以说是有利也有弊端的。比

13、如:利处,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方便人们夜间出行,凸显城市品位等;弊端,造成城 市光污染,危害人类健康,造成资源浪费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链接材料谈看法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链接材料谈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首先要读懂文章针对城市灯光有哪些污染,其次读懂链接材料中城市灯光的优劣处,然后针对城市灯光的优劣处谈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最后的阳光,完成文后题目。( 18分)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 的注意。小女

14、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 “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 “给我写信? ”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 “是的。 ”男子笑着点头。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 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 “洋娃娃 ”再也

15、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 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 “洋娃娃 ”写的 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 “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 ”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 ,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

16、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 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 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 “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 欺骗 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

17、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 【小题 1】做人应讲求诚信,为什么卡夫卡要欺骗小女孩?( 3分) 【小题 2】读下面这句话,说说人物表情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4分) 男 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 “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 【小题 3】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小题 4】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3分) 【小题 5】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请概述其中的一件,与大家分享。( 5分) 答案: 【小题 1】这是善意的谎言,可以帮

18、助小女孩忘记烦恼,收获希望。 【小题 1】从 “皱着眉 ”说明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小女孩, “一亮 ”写出了男子突然想到了好办法。 【小题 1】卡夫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使她感受到爱的温暖。(或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小题 1】篇末回扣题目,点明、深化主旨。( 3分)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小女孩丢失了洋娃娃,特别的伤心,作家卡夫卡看到之后,想买一个送给她,可自己没带钱,于是想出了这么一个善意的谎言来让小女孩,让她不要烦恼,心存希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情节出现的原因,一定要联系前后

19、文,根据前后文的描述来捕捉原因。如本道题目,联系前文 -小女孩丢失了洋娃娃,联系后文 -卡夫卡给小女孩写信,结合前后文来分析卡夫卡欺骗小女孩的原因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邹着眉 -眼睛一亮 ”这一过程的变化,作者主要是从神态这个角度来描写的,通过神态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 点评:品味文章的语言,可以从语言的表达方式、描写方式、修辞手法、词语性质等角度进行分析人物的情感,如本题就是抓住人物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 【小题 1】试题分析:卡夫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用自己的善心帮助了那个因丢洋娃娃而伤心 的小女孩,让小女孩忘却烦恼,心

20、存希望。所以,最后的阳光的深刻含义是:卡夫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使她感受到爱的温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深刻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关键在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灵魂。所以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理解就可以了。如本文主要是歌颂卡夫卡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能够温暖别人,懂得这一主旨,标题中的 “阳光 ”就好理解了。 【小题 1】试题分析:结构上: “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 ”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使文章首 尾相联,形成一个整体。内容上:点明、深化主旨,表达作者对卡夫卡的崇敬与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最后一段

21、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如:结构上: “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 ”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使文章首尾相联,形成一个整体。内容上:点明、深化主旨,表达作者对卡夫卡的崇敬与赞美。 【小题 1】试题分析: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来到人 间前 3个月,他的父亲不在了。他的母亲弗吉尼亚是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快。于是,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住房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并从 3 岁开始就教他读

22、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她每天接送儿子上学;上高中时,她使克林顿在同学中第一个拥有了汽车;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她要求儿子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叮嘱克林顿: “永不停止学习,不要说我做不到 ”,克林顿从他母亲身上汲取了巨大的力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谈阅读感受并叙述事例的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谈阅读感受,关键在于找到文章中的 感点,只有找到了感点,才会触发你的情思。如文章中的感点就是 “卡夫卡 ”在生命最后关头依然用自己的善良温暖别人,这着实让我们感动,也调动了我们的情思,写出许多与之类似的人和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文言文阅读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13分) 二世元年七月,

23、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 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

24、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陈涉世家) 【小题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4分) ( 1) 会 天大雨 _ ( 2)楚人 怜 之 _ ( 3)或以为 亡 _ ( 4)为天下 唱 _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6分) ( 1)等死,死国可乎? (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 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3分) 答案: 【小题 1】( 1)适逢,恰巧遇到( 2)爱戴( 3)逃走 ( 4) “唱 ”通 “倡 ”

25、,首发 【小题 1】( 1) 同样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 2)第二天,士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小题 1】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 【小题 1】试题分析: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 特殊用法。比如: (1)会:今义,开会、集会等;古义,恰巧、适逢。 (2)怜:今义,可怜,值得人同情;古义,爱怜。( 3)亡,有 “逃亡 ”“死亡 ”“没有 ”等意思,在此句中是 “逃跑 ”的意思。( 4)唱,通假字,通 “倡 ”,是 “倡导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

26、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 1)句时,注意 “等 是同样的意思,死是为 -死的意思,可是能够的意思, ”,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翻译( 2)句时,注意 “旦日是第二天的意思,往往是到处的意思,指目是用眼睛看、用手指的意思 ”,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27、”(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1】试题分析: 按照当时继承王位的规矩,理应扶苏继位,却因扶苏多次劝谏秦始皇的原因,被派到外面带兵打仗,最终由残暴、昏庸的秦二世继承王位,扶苏的生死大部分不知道,所以,在当时秦朝内部,有很多人是拥护扶苏的。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平时爱护士卒,收到楚国人的爱戴,后来兵败出逃,生死不明,所以有许多人追念项燕。可以说,扶苏 项燕都是当时极具人心的人物,而且人们还不知道他们死了,所以天下受秦残暴待遇的人都拥护他们,以此为号召可以广聚人心,提高声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

28、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一些情节发生的原因,必 须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言标志,根据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原因。比如: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文章中对 “扶苏、项燕 ”的描写可以分析出,他们二人是一定的民众基础的,以他们的部下来发动起义,应该是风起云涌的。 阅读东坡食汤饼 ,完成题目。( 12分) 东坡食汤饼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 南迁 相遇于梧、藤间 。道旁有鬻 汤饼者,共买食之。恶 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 “九三郎 ,尔尚欲咀嚼耶 ”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 “此先生 饮酒但饮湿 而已。 ” 【注释】 汤 饼:面条。 黄门公:即苏轼

29、弟苏辙。 南迁:贬谪到南方。 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鬻:卖。 恶 c:通 “粗 ”。 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3分 ) (1)恶不可 食 _ (2)徐 谓 黄门曰 _ (3)秦少游 闻 之 _ 【小题 2】找出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 之 A录毕,走送 之 B缘溪行,忘路 之 远近 C吾妻 之 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 之 垄上 【小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0、。 【小题 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 的人。 (3分 ) 答案: 【小题 1】 (1)吃 (2)告诉,对 说 (3)听说、听见 【小题 1】 C 【小题 1】黄门公 (苏辙 )放下筷子叹气,而 (这时 )苏东坡已经吃完了 (面条 )。 【小题 1】豁达 (乐观、洒脱 ) 【小题 1】试题分析:( 1)食,有 “吃 ”“喂养 ”等意思,在此句中是 “吃 ”的意思。( 2)谓,有 “告诉 ”“认为 ”“称得上 ”等意思,在此处意思为 “告诉 ”。( 3)闻,在此用作动词,意思是 “听说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

31、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 A、代词,代书。 B、结构助词,的。 C、助词,无意义。D、动词,到 -去。例句中 “之 ”的用法为 “助词,无意义 ”。所以,应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 “之 ”“于 ”“而 ”“以 ”“其 ”“为 ”“乃 ”“焉 ”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 1】试题分析

32、:翻译时,注意 “置是放下的意思,箸是筷子的意思,尽是吃完的意思 ”,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 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 ”这一语言描写以及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这一侧面烘托分析出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

33、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的形象,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入手去剖析人物形象即可。如文章苏轼的形象就是抓住了 “语言 ”等刻画人物的方法来塑造其人物 形象的,有时还可以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如本文中苏辙这个人物,对苏轼就是起到烘托作用。 诗歌鉴赏 阅读渡汉江 ,完成文后题目。( 6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小题 1】首句中 “断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小题 2】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小题 1】诗人因为自己

34、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 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小题 1】试题分析:诗人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断 ”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歌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点 评:古

35、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 “推敲 ”的故事、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 ”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 1)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 2)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 1】试题分析: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 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

36、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 “情更切 ”变成了 “情更怯 ”, “急欲问 ”变成了 “不敢问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含的能力。 点评:理解诗句的内含,在理解整首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比如:本首诗歌主要写的诗人因贬官常年在外,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情感,自己被贬的特殊身份, 让诗人的内心特别的矛盾 -想回家乡,可是要到家乡时又不敢问路人等。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8分)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

37、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 (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 1000米、女子 800米 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 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 20分钟,全连 117名新兵中,竟有 9人晕倒。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于 2007年 4月 29日全面启动, “河

38、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也随之启动。 【小题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 (3分 ) 【小题 2】 “阳光体育运动 ”中 “阳光 ”有哪两层含义? (2分 ) 【小题 3】请为 “阳光体育运动 ”拟一条宣传标语。 (3分 ) 答案: 【小题 1】( 1)青少年体质 状况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或:青少年体质下降了。( 3分) 【小题 1】 表层含义是在阳光下 (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 ), 深层含义是指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小题 1】 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做祖国合格建设者; 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小题 1】试题分析:材料一,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

39、升高,肺活量、视力、跑步能力等指标下降。概括起来就是 ”青少年的体质下降了 ”。材料二,通过军训中出现的情况 “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 20 分钟,全连 117 名新兵中,竟有 9人晕倒 ”可以分析出青少年的体质严重下降。综合材料一、材 料二,就会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材料并概括材料的内容,关键在于读懂每则材料的内容,然后综合几则材料中的共同点,得出结论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表层含义:在阳光下 (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 );深层含义:指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40、点评: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从表层与深层两个角度来理解。表层含义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即可;深层含义根据活动的宗旨来理解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为 “阳光体育活动 ”拟 写一条宣传标语,比如: 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做祖国合格建设者; 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点评:根据活动主题拟写宣传标语,拟写的标语,不仅要符合活动的宗旨,还要具有感召力。 默写 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 【小题 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 “过尽干帆皆不是, _”的绵绵情意;辛弃疾在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 “_,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报国豪情。 【小题 2】今夜偏知春气暖, _

41、。 【小题 3】 _,人迹板桥霜。 【小题 4】力尽不知热, _。 【小题 5】 _,只有香如故。 答案: 【小题 1】斜晖脉脉水悠悠 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 1】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题 1】鸡声茅店 【小题 1】但惜夏日长 【小题 1】零落成泥碾作尘 试题分析:( 1)句注意 “晖、脉脉 ”等字的写法。( 2)句注意 “新、透 ”这两个字的写法。( 3)句注意 “茅 ”字的写法。( 4)注意 “零、碾 ”的写法,有时还要注意句子中的提示语,同时还要使整个默写句子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

42、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写作( 60分) 阅渎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这事真让我 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 请依据上述提示,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根据提示补好题,是写好此作的前提。比如:这事真让我兴奋异常。开头:这是最近发生地事情,可是我还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过渡:我国的航天 -(写一点让国人自豪的资料) 渲染:虽然我身在教室,可是每每听到跟此事有关的新闻,心还是会跟随他们一起飞到天上 。结束:尽管大道理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我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想要 想要 想要和他们一起在宇宙中翱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这道作文题,如果题目不要求后面一定要跟什么词语,可以加的更新颖 一些,比如这事真让我觉得不好意思,这事真让我对母爱更加难忘,这事真让我觉得同桌的可贵,这事真让我难过 等等,越新颖越好,先不说内容,就题目让看的人就眼前一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