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28985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舆情蓝皮书统计发表了民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民众的家庭支出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 1】根据下面两个图表,分别概括出两个图表的主要信息。( 4分) 表一:_ 表二:_ 【小题 2】当前世界各国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将注意力转向国民幸福问题。 “你幸福吗? ”一度成为了人们的日常问候语, “幸福 ”一词也成为媒体热词,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思考。你所在的社区要组织一次 “你幸福吗 ”调查活动,假如你被指定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三种调查方案。

2、( 3分) _ _ 【小题 3】下面是关于 “幸福 ”的两种说法,请说出你对幸福的理解。( 3分) 说法一:幸福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在灯下看一本好书,偶然间读到一句话触动了内心最纤细的神经,无意中一抬头,发现橘红色的灯光柔柔地铺满房间。 说法二:幸福就是春天时偶然闻到路边阵阵花香;夏天里穿着鲜艳的 T恤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秋天里走在满是法国梧桐的 小街上,心里有淡淡的忧伤;冬天里看着纷纷扬扬的雪从空中飘洒而下。 _ _ 答案: 【小题 1】图一:民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物价问题,住房问题次之。 图二:民众的家庭支出中最多的是用于粮食及副食品的支出,医疗、教育、交通等费用相对较少。 【小题 2】

3、 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幸福观; 实地观察,了解人们的幸福状况; 随机采访,了解人们的幸福指出(每点 1分) 【小题 3】示例:幸福就是用心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苦是甜都当作人生的风景收入行囊,然后以更轻松潇洒的心态继续上路。 【小题 1】试题分析:读图表一定要注意表头,弄清楚是关于什么的调查,这样写起答案:才会有方向。看表一可知, “民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是物价,住房次之。读表二可知, “民众的家庭支出 ”最多的一项是粮食及副食品,医疗、教育、交通等费用相对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点 评: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表格,根据图表的标题(表头)把表格中显示的最主

4、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并根据表头的提示,做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调查方案 ”是具体的拟答方向。合适的调查方案有很多,如针对你感到自己幸福吗,你觉得怎么才幸福,你认为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走访、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开展社区观察、测验等。 考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要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实践知识并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平时要多关注各类语文活动,注意它们的活动方式、程序等相关细节,体会它们的优点,汲取人之所长,为我所用。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两则说法可知,他们都认为生活中的点滴

5、美好的感受就是人生的幸福,其实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如:全家人围坐桌前吃饭的时候是幸福的,因为有彼此的关照;与同学们在宿舍聊天的时候是幸福的,因为彼此心心相印;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是幸福的,因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博大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就要培养自己多看、多想、多写、多记的好习惯,培养对周围的人或事的兴趣 ,针对身边听到看到见到的事,要多与同学、父母、老师等交流,也可以自己写一下感受。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 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连贯。(要求:句式和修辞手法相同)( 3分) 自尊是人的一种生存

6、态度,它犹如一泓清泉,不管什么时候碰到,总是那样洁净透明;又如 _, _, _;更似一根钢筋,无论铆焊到何处,都是那么铁骨铮铮。 答案:示例: 一株白杨,不论生存环境多么单调,总是 那么傲然挺立 一只海燕,不论遇到多猛烈的暴风雨,总是那么乐观坚强。 试题分析:注意两个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如(似) , , 。第一个省略号内是数量词修饰的名词短语,第二、三个省略号内是条件复句。表现 “自尊 ”的相关表现即可。如 “一艘航船,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总会扬帆前行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

7、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本题仿写要求较为宽松。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 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设一直受到市民关心。 记者 3月 21日从北碚区获悉,自然博物馆新馆的主体建设已经基本结束, 展陈设计及布展工作即将马上展开 。其中, 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 贝林先生向重庆自然博物馆无偿捐赠 237件野生动物,将在生物厅展出 。 该馆投用后将是一座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 【小题 1】第 处搭配不当,应将 _改为 _; 【小题 2】第 处词语赘余,应该删掉 _; 【小题 3】第 处成分残缺,应在 _的后面添加 _;

8、 【小题 4】第 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_。 答案: 【小题 1】应将 “关心 ”改为 “关注 ” 【小题 2】应该删掉 “即将 ”或 “马上 ” 【小题 3】应在 “野生动物 ”的后面添加 “标本 ” 【小题 4】应调整为该馆投用后将是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自然博物馆。 试题分析:因为有提示,所以答题就有了针对性,也相应降低了难度。读第一个句子可知, “受到关心 ”与前面的 “建设 ”搭配不当,应改为 “受到关注 ”。第二个句子中的 “即将 ”“马上 ”重复,应去掉一个。第三个句子中 “捐赠 ”与后面的 “生物 ”搭配起来表意不准确,应在 “生物 ”后加 “标本 ”,这样表意就准确了。第四个

9、句子中的 “一座 ”是直接修饰 “博物馆 ”的,应放在 “自然博物馆 ”之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 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闷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

10、冗 ( rng)杂的观众的心上。 B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 睢( j)而生活。 C我海军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绝对不是为了 逞 ( chng)强,而是在自己的领海例行公事。 D它沉 湎 ( ma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底部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冗 ”应读三声。 B“睢 ”应读 su。 D“湎 ”声调所标的位置不对,应为mi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

11、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鲁迅的 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生活,其中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短篇讽刺小说。 B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是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 ”。 D洞庭湖的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的思乡之情

12、感染着我们。即使相隔千年,我 们仍与欧阳修的心灵相逢,惺惺相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短篇讽刺小说 ”的说法不正确,应是长篇讽刺小说。 B“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 ”的说法不正确,应把第十二夜改为麦克白。 D“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不是欧阳修的作品,应把 “欧阳修 ”改为 “范仲淹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

13、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些人把中国航母和 “中国军事威胁 ”相提并论,实属 别有用心 。 B重庆人将以 汗牛充栋 的勤劳,以学富五车的智慧,续写更多更美的 “重庆故事 ”。 C遏制垃圾短信刻不容缓,只有用法律斩掉垃圾短信利益链,才能让垃圾短信 销声匿迹 。 D他读文章喜欢寻章摘句,写文章喜欢 引经据典 ,不少人认为他是 “掉书袋 ”。 答案: B 试题分析: “汗牛充栋 ”是形容书特别多,与 “勤劳 ”不搭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 还要注意能

14、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对成语、词语在使用中的不当能敏感的感知出来。这需要我们在平时持续不断地积累与运用。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重庆依山傍水,各类建筑 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 “山城 ”“江城 ”著称。 (鳞次栉比:赞美各类建筑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B莫言的作品与中国的土地联系相当紧密,他的语言 接地气 ,乡土气息令人痴迷。(接地气:指莫言作品扎根农村,不浮华,深入生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C一个词语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 “高富帅 ”、 “小清新 ”、 “逆袭 ”、 “你幸福吗 ”等,每一个流行话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

15、话题、一种生活方式。(小清新:指的是追求淡雅、自然、朴实、静谧,想在精神世界自我陶醉的一类人。) D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的 本色当行 。(本色 当行:指在这一行里露出本来面目。)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色当行 ”的解释与前面的语境不符,解释使该词变为了贬义词,它应是褒义词,应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课本中所学的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加以识记。还要注意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加相近的词语、成语等加以比较。 下列各组词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训诫浓荫交御多姿多

16、采 B狼藉骇骨恻隐重峦叠障 C贮蓄嶙峋企盼冥思遐想 D风骚骄子取谛变换多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交御交卸 B重峦叠障 -重峦叠嶂 D变换多姿 -变幻多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易写错读错的字要进行积累,并且还要进行阶段总结,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把印象淡薄的字音字形要重点突破。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现代文阅读 高处的药匣 刘心武 他头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那姑娘很乖巧,到厨房去帮母亲烧菜,谁知女朋友竟不慎烫伤了手指。他母亲心疼得握住那手指头不住地吹气,又大声呼叫他父亲:

17、“快拿獾油来! ”他父亲便赶忙去往书房。书房有一排书柜,靠门的那架最高一格只摆了半边书,剩下的空间放着一只藤编匣子,那是他家的药箱。 父亲身材高瘦,伸臂熟练地取下了药匣,他接过,麻利地取出獾油,送过去,母亲赶紧给未来的儿媳妇手指抹獾油,母亲埋怨父亲: “我早说过獾油应该就放在厨房,谁会弄错了? 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陋俗 !” 女朋友跟他独处时,问他,爸爸那 “陋俗 ”是 怎么形成的 ,他坦白 :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嘴馋得惊人,见着跟糖果、豆子差不多的东西,就抓起来往嘴里送。有次竟把衣扣也搁嘴里了,父亲看见赶紧给掏了出来。从此以后,除了跟他讲道理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搁嘴里吃的 ”,还

18、特别注意,不让会被误认为糖果的东西再搁在他够得着的地方,尤其药品。他从四岁起,就记得他家的药箱搁在书柜高处。 他坦言,上中学的时候,最怕的作文题目就是 “我的父亲 ”。但是直到上了大学,他才渐渐懂得,父亲对他的爱尽在不言中。父亲总怕他错拿药品当零食,因而把家里药箱一直放到高处,甚至他已经长大成人,也还 习惯性地那样摆放,母亲和他身体也都不错,很少用药,因此始终没有将家用药匣改换地方摆放。那高处的药匣,已经成为他家伦常之爱的一个特征,住房几次重新装修,书柜也更新几次,靠门的书柜最高一格,总还摆着那只藤匣。 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曾这样启发他: “你父亲虽然寡言,总还会有几句暖你心的话语,你要仔细回想,

19、想起来,写出来,你的作文一定不错。 ”他也曾努力地回想,实在想不出,只好硬编胡诌。现在他很后悔,想不出话语来,难道就想不出那默默的动作吗?他记得,父亲把那藤匣取下来,戴上老花眼镜,耐心地整理里面的药品的每一处细节。 儿童时代,他起初是见了觉得是糖果的东西就盲目地往嘴里放;后来这毛病改掉了,却又有了另一种毛病,就是无论什么玩具,凡能拆卸的,他玩了几次以后,一定会偷偷拿到储藏室里,用工具拆开,以满足那 “它怎么会动呢 ”的好奇心,常常是拆开了也还是不明白,而且再也装不回去。 但也有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 “作怪 ”,而且顺利地复原 。长大以后,母亲告诉他,每当他拿着玩具藏起来拆卸时,父亲

20、都跟母亲说: “别惊动他,只当我们不知道。 ”但是储藏室里那个工具匣里,原来还有锯条、尖锥,父亲怕他使用不当伤了手,都早就取出藏到了别处。 如 今父亲明显衰老了 ,血压不稳定,需要经常服用相关药品,母亲为了他取用方便,就把藤匣里的两种药搁在长沙发前的茶几上。那天父亲倚在沙发上养神,见他和妻子来了,慈蔼地点头,嘱咐老伴: “还把这药瓶放藤匣里吧! ”母亲问:“为什么? ”他下巴朝儿媳妇隆起的肚子那里点点,于是母亲和小两口都懂得,第三代很快来临,要当爷爷的他,仍牢记着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那句免不了的话:“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选自 2012年 6月 22新民晚报,有删改) 【小题 1

21、】请以时间为顺序归纳 “我 ”家的药匣放在高处的原因。( 4分) _ 【小题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线词语的含义。( 4分) 多少年了,就不能改改你这个 陋俗 ! 陋俗:_ 但也时候居然弄明白是发条或小电磙子在 “作怪 ”,而且顺利地复原。 作怪:_ 【小题 3】文章第 自然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4分) _ 【小题 4】结合原文,分析文中的父亲的形象?( 4分) _ 【小题 5】文章为什么以高处的药匣为题目?联系实际想一想你的家里有没有这样的一件 “爱 ”的物品?( 4分) _ 答案: 【小题 1】 “我 ”小时候:预防 “我 ”误食药品; “我 ”长大后:成为了父母的习惯; 妻子

22、怀孕后:预防 “我 ”的儿子接触。 【小题 2】 (1) 陋俗:在这里指总是把药匣放在架子最高的一格。 (2) 作怪:这里指玩具工 作的原理。 【小题 3】插叙了 “我 ”小时候总是好奇地把玩具拆开,父亲悄悄地藏起了危险的工具。作用是:使文章的内容更详实,使人物形象的展现更加丰富和立体。 【小题 4】不善言辞但心思细腻,看似平淡却爱得深沉的慈父形象。从把药匣放在高处,收起有危险的工具,把药瓶再次放在药匣里等可以看出。 【小题 5】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以此表达父爱的深沉细腻。我家里也有一件特制的小桌子,是小时候爸爸怕我撞到桌角而自己包角的桌子。这里面也凝聚着爸爸无言的爱。 【小题 1】试题分

23、析:读清题干后在原文中从前向后寻找,可见第三段 “爸爸那陋俗 是怎么形成的 ”的语句,由此可知,三段起即是寻找答案:的范围。由前向后可见,他小时候,为预防他误食;他长大后,把药匣放在高处成了一种习惯;后来,快有第三代了,为预防即将出生的第三代接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的范围,然后从前向后精读并提取出符合要求的相关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结合题干要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 “陋俗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指父亲总是把药匣放在架子最高的一格这一习惯。 “作怪 ”结合原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可知,是指他 拆开玩具等可拆的东西后,明

24、白了发条或小电磙子的作用,懂得了玩具的工作原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句子)一定要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加以分析,拟答时要体现出自己对词语语境义及词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小题 3】试题分析:读第六段可知,写的是他小时候总是好奇地把玩具拆开,父亲支持他,并悄悄地藏起了危险的工具的事。这段内容,使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关键的细节描写,作出合

25、理的推断,这样理由才充分。插叙一般会起到补充情节,使情节更完整,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的作用。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情节、对人物的评价、介绍等可知人物形象。如文中直接写到父亲不善言辞,但从把药匣放在高处、收起危险的工具等情节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虽然不善表达,但心细、关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慈父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 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 5】试题分析:文章以高处的药匣为题有多种作用,它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凝聚深沉细腻的父爱的一个细节,以它为题,还起到了吸

26、引读者的作用。第二问可自由发挥,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序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文章题目的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做出具体的判断,但一般文章题目会起到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文中的主要人物(事物、事件等)、暗示文章主旨等作用。对于开放性题,只要大胆审题,拟出切题的答案:,做到语 句通顺即可。平时需要针对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同学们、师长多讨论、多交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决定成功的利器 刘伟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 “德 ”和 “才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

27、,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 的结论: “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 ”,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 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

28、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 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

29、不足,败事有余。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 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 “圣人 ”; 乙 谓之 “愚人 ”; 丙 谓之 “君子 ”; 丁 谓之 “小人 ”。 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 2011年第 1期,有删改 【小题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3分) _ 【小题 2

30、】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 段 甲 乙 丙 丁 处(只填序号)。( 4分) 才德兼无 德胜才 才胜德 德才俱备 甲 处应填: 乙 处应填: 丙 处应填: _ 丁 处应填: _ 【小题 3】第 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_ 【小题 4】第 段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一个人 不但 要有才, 更 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_ 【小题 5】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3分)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

31、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_ 答案: 【小题 1】决定成功的两把利器是 “德 ”和 “才 ”。(或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小题 2】 甲 ; 乙 ; 丙 ; 丁 。 【小题 3】比喻论证( 1分) 把人的 “德 ”和 “才 ”分别比作 “一张弓的木心位置 ”和“一张弓有力的程度 ”( 1分)证明 “德 ”“才 ”在决定弓箭 “方向 ”和 “远近 ”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分)。( 3分) 【小题 4】不能去掉。因为 “不但 ”“更 ”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德

32、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若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3分)。(或这两个关联词是递进关系,论证了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小题 5】开放性题,能结合句意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句一的启示:要想成功,我们一定做到 “德 ”“才 ”兼备。只有修炼好这 两把 “利器 ”,才能排除艰难险阻,到达成功的彼岸。 句二的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功,仅有 “德 ”是不行的,虽然方向正确,但没有力度,这样是达不到目标的。我们在 “有德 ”的同时,还要做到 “有才 ” 【小题 1】试题分析: “决定成功的利器 ”是文章的论题,答案:即可论点

33、,读文章可知,第一自然段即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即是中心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提取能力。 点评: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本文 就属于最后一种,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 2】试题分析:是容易选的是 “圣人、愚人 ”应分别是 “德才俱备 ”“才德兼无 ”,其余两个比较可知, “君子 ”应是 “德胜才 ”,即品德高尚。这样,四个词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语段内容,根据语句意思

34、加以判断,选择出合适的词语。一般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小题 3】试题分析:从 “好比 ”可知,此句是比喻论证,把 “德 ”和 “才 ”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 ”和 “一张弓有力的程度 ”,从而生动形象地证明了 “德 ”“才 ”在决定弓箭 “方向 ”和 “远近 ”中的不同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小题 4】试题分析:把加线的 “不但 更 ”去掉读一读,即可比

35、较出不同。也就是, “不但 ”“更 ”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了德的重要,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所以不能去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议论文语言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般情况下,应尊重原文,回答不能去掉。回答理由时,可把词语去掉再读一下句子,用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比较的结果即可。一般从词语的作用、去掉后出现的情况两方面拟答。 【小题 5】试题分析:本题的可选性较大。第一个句子强调只有 “德 ”“才 ”兼备,才能有排除万难的条件,从而走到成功。第二个句子强调了有 “德 ”而无 “才 ”,只能有方向目标,但不具备实现它们的能力,同样不能达到成功

36、。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原文语段 及议论文的观点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分析准确完整。把自己的理解用通顺的语句直白地表述出来,让别人看出你对句子的理解程度,这也是一项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平时需要针对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同学们、师长多讨论、多交流,而且要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好习惯,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37、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允之任也。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4分) (1) 先帝不以臣 卑鄙 ( ) (2) 由是 感激 ( ) (3) 恐托付不 效 ( ) (4) 深入 不毛 ( ) 【小题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 【小题 3】选文中作

38、者回顾了哪三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分) 三件大事: _ 表达的感情: _ 【小题 4】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 4分) _ 答案: 【小题 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 感动,激励 (3) 实现,完成 (4) 不长草(的地方) 【小题 2】略 【小题 3】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 表达了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及效忠刘备父子的赤诚之心。 【小题 4】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 艰,表达了自己 “报先帝,忠陛下 ”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小题 1】试题分析: “卑鄙 ”是古今异义词,应译为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感激 ”与现代汉语的意

39、思相近,可译为 “感动,激动 ”。 “效、不毛 ”根据语境很容易译出,分别为 “完成 ”“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 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闻达 ”等。 “闻达 ”中的两个字各有自己的意思,应译为 “扬名做官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

40、起来,语意通顺即可。这两个句子都是此文中的句名,平时应接触的比较多,不难译出,但要注意翻译完整,不可遗漏关键字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读原文可知,第一段写了两件事,一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二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41、第二段写了一件事,即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由此可概括出切题的答案:。结合全文,尤其是下文可知,主要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及报效刘氏父子的忠心(报先帝忠陛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在 审清题的基础上,到选文中抓住关键语句,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题干中有具体要求的(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必须要按要求拟答,否则会造成无谓的失分。 【小题 4】试题分析: “自叙本志 ” “白帝城托孤 ”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表明创业的艰难,表达了要完成先帝遗命,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希望刘禅能继承先帝遗志,奋发有为,使出师无后顾之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看一看文章写这些内容之前写了什么,写了这些内容之后又写了什么,与文章 的主旨有什么样的联系等。这样综合思考,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默写 默写填空。 【小题 1】潮平两岸阔, _。(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 2】 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