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906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故 B正确;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不 一定等于重力,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 C错误;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

2、说明受到的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共线,重力的方向一直是竖直向下,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相互作用力,弹力,重力 A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 A进行受力分析, A受到向右弹簧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处于静止,故有 对 B进行受力分析, B受到弹簧 M给的向左的弹力,弹簧 N给的向右的弹力,因为,所以还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有 , 对 C进行受力分析, C受到 N给的向左的弹力,向右的摩擦力,故有 ,所以地面给的最大静摩擦力应能使得 A物体保持静止,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故 A正确 考点:考查了胡克定律,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如图所示,物体 A和 B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A A、

3、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 B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mA mB) gsin C B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mAgcos D取走 A物后, B物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 A分析, 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如果 AB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则 A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即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AB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A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 ,故 AC错误;将 AB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即在沿斜面方向上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有 ,同时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

4、有:,即 ,只要满足这个关系式即可做 匀速直线运动,与质量大小无关, B正确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共点力平衡条件 用相同材料做成的 A、 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 3 2,初速度之比为 2 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 A.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2 3 B.滑行的时间之比为 1 1 C.滑行的距离之比为 4 9 D.滑行的距离之比为 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所以滑行中的加速度为: ,所以加速度之比为: 1:1, A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 , B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 , C正确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

5、律与运动学公式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 匀的光滑小球 O,放在倾角均为 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处于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斜面对球 O弹力最大 B丙图中斜面对球 O弹力最小 C乙图中挡板 MN对球 O弹力最小 D丙图中挡板 MN对球 O弹力最小 答案: AD 试题分析:因为丁图中挡板水平,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零,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等于小球的重力,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从图中甲的斜面对球的弹力最大丙图挡板对小球弹力最小,所以 A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 (多选)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

6、量的物体 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 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答案: BC 试题分析:发现 A突然 被弹簧拉向右方,可知使得 A运动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故 A与地板之间的压力减小,即视重小于重力,所以 A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即向上做减速运动,或者向下做加速运动,故 B、 C正确。 考点:考查了超重失重 一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在上述过程中,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变),那么如图所示的 v-t图象中,符合此过程中物体运动情况的图

7、象可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其中的 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则其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在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图像的斜率逐渐增大,当这个力又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时,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故 D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 v-t图像 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 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 x( m)随时间 t( 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 ,自行车为 x=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在 t=8s时两车速度相等

8、,自行车第一次追上了汽车 C在 t=0至 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 96m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比公式 可得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汽车的初速度为 ,自行车的初速度为: ,汽车的初速度大于自行车的初速度,则为自行车追赶汽车, AB错误;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自行车追赶汽车,两者之间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故 C错误;两者相遇时,位移相同,故有 ,即当 时两者相遇,此 时自行车运动了 ,故 D正确。 考点: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速度为 v、位移为 x现有 A、 B、 C、 D四个不同物体的

9、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物体 C和 D的初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为位移时间图像,从图中可知物体的位移在 0-1s内增大,即朝着正方向运动, 1-2s内位移减小,即朝着反向运动, 2-3s内反向位移 增大,即朝着负方向运动, 3-4s内反向位移减小,即朝着正方向运动,所以 A图中物体做往返运动, A错误;B图表示速度时间图像, 0-2s内物体朝着正方向运动, 2-4s内朝着反方向运动, 4s回到原点,即物体做往返运动, B错误; C图中为加速度时间图像, 0-1s内在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2s内在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s末速度为零

10、,如此重复,即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故 C正确; D图中物体先朝着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2s内在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3内速度反向,朝着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4s内朝着负方 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做往返运动,故 D错误。 考点:考查了运动图像 (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 m和 m0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 m0上施加一水平恒力 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答案: AB 试题分

11、析:地面光滑时,对将两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 m分析可得: ,联立解得: ;当地面不光滑时,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可得 , 对 m分析可得:,联立可得 ,故 AB正确。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 (多选)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 答案: BD 试题分析:因为绳子的质量不计 ,故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可看做为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错误,

12、 D正确;对甲、乙两队及绳子为一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的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队的摩擦力整体从静止到运动起来产生了加速度,故受外力不平衡,由此可判断甲队所受摩擦力大于乙队所受摩擦力, B正确, C错误。 考点:考查了相互作用力 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其位移一定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做曲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有可能相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为零,物体可能不静止,如沿圆周运动的物体, A正确;路程表示物体实际轨迹的长度,

13、与位移的大小没有关系, B错误;加速度减小,只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慢了,与速度变大还是变小没有关系,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错误;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才相等,故 D错误。 考点:考查了位移和路程,加速度 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 0号计数点,然后每 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 1)本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 _(填 “甲 ”或 “乙 ”) 甲 电压合适的 50Hz的交流电源; 乙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的

14、时间间隔为 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 g=_m/s2(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 ) 答案: )甲 (2) 8.67 试题分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4-6V的低压交流电,故甲正确 ( 2)根据逐差法可得: , , ,联立可得,带入数据可得: 考点: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 (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_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

15、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钩码的质量应 _(填 “远大于 ”、 “远小于 ”或 “等于 ”)小车的质量;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或钩码质量)时, _(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重新平衡摩 擦力。 ( 3)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 a F图像为下图中的_; ( 4)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 C( 2)远小于,不需要( 3) C( 4) C 试题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利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

16、抵消摩擦力,具体操作为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故 C正确 ( 2)设小车的总质量为,钩码的总质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 : ,对: 解得: ,要使 ,则需要 ,即小车的总质量远远于大钩码的总质量 当摩擦力平衡时满足 ,即 ,所以只需要角度满足关系式即可,与质量无关,所以当质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3)平衡摩擦力过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则在不挂钩码的情 况下,小车就有了一定的加速度,故选 C ( 4)本实验需要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故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所以选

17、 C 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 计算题 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 Q的左上方某一位置 C( C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也是 ,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 为 g。求此时: (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对小球受力分析得, ( 1分) ( 2分) 解得细线的拉力 ( 2分);

18、( 2)以人为研究对象,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 3分) 摩擦力 ( 2分); 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 “跳楼机 ”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 H=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 h=4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 历的时间是 t=6s求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及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 (不计空气阻力, g取 10m/s2) 答案: 试题分析:设前、后两过程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19、h1、 h2,所用时间分别为 t1、 t2,减速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 a,运动中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则有 h1 h2 40m 4m ( 1分) t1 t2 6s ( 1分) v2 2gh1 2ah2 ( 3分) v gt1 at2 ( 3分)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h1 7.2m, a 2.5m/s2 ( 2分) 考点:考查了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 =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 ml=1kg的物块 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 m2=3kg的物块 B连接,绳与斜面保持平行开始时,用手按住 A,使 B悬于距地面高 H=0.6m处,而 A静止

20、于斜面底端。现释放 B,试求 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设 B落地后不再弹起,且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sin37=0.6, cos37=0.8, g取 10m/s2) 答案: .2m 试题分析:设 B未落地前系统加速度大小为 a1, B落地时的速度为 v, B落地后 A的加速度为 a2,则依据题意有: ( 2分) ( 2分) 解得 m/s2 ( 2分) ( 2分) ( 2分)解得 m/s2, X=0.6m ( 1分) 故 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m ( 1分)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方形木箱质量为 M,其内用两轻绳将一质量 m=1.0k

21、g的小球悬挂于 P、 Q两点,两细绳与水平的车顶面的夹角分别为 60和 30。水平传送带 AB长 l=30m,以v=15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木箱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75,( g=10m/s2)求: ( 1)设木箱为质点,且木箱由静止放到传送带上,那么经过多长时间木箱能够从 A运动到传送带的另一端 B处; ( 2)木箱放到传送带上 A点后,在木箱加速的过程中,绳 P和绳 Q的张力大小分别为多少? 答案:( 1) 3s( 2) N 试题分析:( 1)对木箱 m/s2 木箱加速位移: m 木箱加速时间: s 所以还要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一段距离 木箱匀速运动: s 所以 s ( 2)当绳 P伸直但无拉力时 木箱加速阶段 所以小球已经飘起,绳 P已经松弛。 故:;此时有 则 N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