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29064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 Axle Age), “人类意识 ”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现象,故 A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2、变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 ”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 “和平演变 ”的战斗阵地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依据所学可知,新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地位更显重要。所以应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教育 意义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 “三大定律 ”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

3、现了 “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大定律 “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 ”,实际上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与价值的重视,即人文主义思想。所以应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

4、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 说法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提出反封建的主张,但矛头指向的是教会不是封建君主,只有启蒙运动抨击的才是君主专制统治。故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所以应选 A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

5、、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 ,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宗教改革的理解。材料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说明马丁 路德主张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所以应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 A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B京剧空城计 C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 D小说封神

6、演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依据所学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出自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明代吴承恩的章回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故A、 B、 C 在乾隆年间都可以欣赏到。京剧道光年间才形成的,故京剧空城计不可能在乾隆年间欣赏到。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戏曲艺术 如果为王羲之故居撰写导游词, 可能会提到的信息有 “书圣 ” 兰亭序 东晋 “画圣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依据所学可知,吴道子,唐代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画史尊称吴生,被唐

7、玄宗赐名道玄,后世尊称为 “画圣 ”。故 不合题意,含有此项的选项均可排除。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书法艺术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 B柔美清婉,愁苦悲凉 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 D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诗歌。作为重要文学形式的诗歌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诗歌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

8、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 火车司机 空姐 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 电话接线员 空姐 网络管理员 C空姐 电话接线员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 空姐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火车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故火车司机应是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电话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故接线员应属于 19世纪后期的职业;飞机也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 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并且获得试飞成功,故飞行员应产生于 20世纪初;网络是1969年产生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所以应

9、选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成果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新科技革命。依据材料 “新能源 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可知 C项正确。 A、 B、 D项表述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经济垄断,第一次工业革命

10、时就出现了机器制造业即重工业。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影响 19世纪 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A人间喜剧、日出 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C大卫 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成就。依据所学可知,人间喜剧、大卫 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日出 印象,是印象画派;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所

11、以应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繁荣 流派;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美术的辉煌 流派 丹纳说: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 和风俗概况。 ”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 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 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因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所以说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故应选 A。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与现实的关系 “如果一对孪生兄弟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

12、去星际空间旅行,那么当旅行的兄弟返回地球时,竟会发现与留在地球上的兄弟的年龄已经不同了。 ”可以解释这一假想的科 学理论是 A原子论 B量子论 C相对论 D进化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依据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材料反映了超越时空的相对论理论。所以应选 C。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相对论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 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

13、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B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 “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说 明布罗代尔强调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古今之间联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关系。分析选项, A、 C、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 A。 考点:历史研究 人类文明的进程 文明的传承 1950年 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 “简体字 ”,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

14、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 “双百 ”方针的贯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依据所学可知,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 “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分析选项, B项说法错误; C于 1995年 ;D于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所以应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教育 文字改革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 “十一大 ”(1977年 )至 “十五大 ”(1997年 )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

15、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市场经济 ”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 ”、 “对外开放 ”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 “毛主席 ”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 “三步走 ”和 “基本路线 ”成为高频词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依据所学可知, 是在 1992年十四大上确定为主要目标; 是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应是 1977年十一大; 是在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故其先后顺序是 ,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中共的重要会议 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 的人物

16、有 魏源 康有为 孙中山 张謇 毛泽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依据所学可知,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的西方的先进技术;张謇主张创办实业,是经济方面的变革。二者都不属于政治制度的探索,故含有 的选项均可排除,所以应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从 “师夷长技 ”到毛泽东思想 各阶级、阶层的探索 董仲舒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答案:

17、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新儒学。从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有些人虽然天生具有善质但不能成为善良的人,故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分析选项, A项符合题意; B、 D项是荀子的观点; C 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君权神授 宋明 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依据所学,理学所强调

18、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等,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特点 宋儒朱熹有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 “源头活水 ”是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朱熹认为 “理 ”是万物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即 所谓的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某书云:中国的 “印刷术

19、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的影响。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在中国与西方所产生的本题影响:在西方推动社会的的发展变革,而在中国未能推进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分析选项,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

20、发明 作用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 ,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 “民间性情之响 ”的是 A 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 “山歌虽俚甚矣 ,独非郑、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 ”体现的是:山歌虽俗 ,依然是是郑、卫等国风之篇的遗韵。这说明 “民间性情之响 ”与国风一脉相承的。所以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文学 汉印体现了汉代

21、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 的古代篆刻艺术。依据题干材料 “布局严正均匀,端正大 方,笔画多方折、盘曲 ”,分析选项, B项的篆刻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画的发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22、本题主要考查梁启超的变法思想。从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变法要培养人才必先变革教育,变革教育、科举的根本在于变革官制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 一切的黑暗。 ” B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C “我

23、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 D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地主阶级抵抗派在抗敌斗争中觉醒,开始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张,认为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分析选项, A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C指的是马克思主义; D为资 产阶级革命的主张。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

24、近代维新派的是 A “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 B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 C “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D “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依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分析选项, A是洋务派的主张, B项是顽固派的主张, 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D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故 D向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

25、必须推行 “公养 ”、 “公教 ”、 “公恤 ”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 6岁入 “小学院 ”, 11岁入 “中学院 ”, 16岁入 “大学院 ”, 20岁毕业。经过长达 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 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排除含第 项的 A、 C两项;材料 “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表明康有为注意效仿西方改善民生,故 也符合题意。

26、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 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 “好路 ”的 “路标 ”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所学可知,邓小平南方讲话是在1992年,同年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C项符合题意。 A是 1991年加入

27、的; B是在 20世纪 80年代; D与题意无关。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市场经济体制 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 ”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思想。材料 “君主可以不要 ” 说明孙中山要否定传统的忠君思想,故 A、 B排除;材料 “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说明孙中山注意国民

28、的国家民族意识,故 D项符合题意; 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主义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指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并不是改变土地的所有制性质。故 表述错误,排除含 的选项 A、 C、 D,所以应选

29、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民生主义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 论语 颜渊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 孟子 尽心章句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荀子 王制 材料二 董仲舒

30、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 材料三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 “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 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

31、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黄宗羲说: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 么做?( 4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3)阅读材料四,

32、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分) (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辨证的对待?( 2分) 答案:( 1)民本思想。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关心爱护百姓)。 4分 ( 2)儒家思想继承了中国周朝的礼教伦常;同时董仲舒倡导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代发展为三纲五常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 4分) (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

33、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理学僵化)。 4分 (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 (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一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的内容:民本思想,再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回答,如 “仁政 ”等思想分析解答。 第( 2)问,本题主 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首先分析材料 “董仲舒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 显学 , 而到新社会

34、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再结合所学的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特点时要注意结合材料 “ 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 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反映了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回答原因时注意结合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及封建制度的发展特点归纳总结。 第( 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回答时只要自圆其说即可。首先要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清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其次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及内容,本着 “古为今

35、用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的原则加以消化吸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历程及特点 14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由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就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材料二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在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 有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三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

36、经史相融合,借用儒家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 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孔子和儒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 “打倒孔家店 ”的大旗。 材料四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并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什么 (2分 ) (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革命派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 (2分 )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资产阶级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分 ) ( 4)依据材料四并结

37、合 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进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开创的两条成功的道路。 (2分 ) ( 5)依据以上材料,试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和思想发展的历史意义。 (4分 ) 答案:( 1)目的:适应外交发展和洋务运动的需要。 (2分 ) ( 2)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2分 ) (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或维新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4分 ) (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以农村包

38、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分 ) ( 5)培养了大批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变革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联系所学的洋务运动的内容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内容,再结合材料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由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就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归纳其目的是:适应外交发展和洋务运动的需要。

39、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教育改革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要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如材料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 有如学 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体现了其举措有:教材要符合共和国宗旨;学校不读四书五经;禁止用清政府的教科书等。 第( 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史上孔子及儒学地位的变化历程。回答时要注意结合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如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分析此时儒学的命运及地位。联系所学的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及外来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原因。 第( 4)问,本题

40、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以来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 “先进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所开创的两条成功的道路 ”,尤其是 “两条成功的道路 ”,结合所学应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之路。再联系所学的中国革命及建设的探索归纳总结即可。 第( 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析归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紧扣所学过的有关教育和思想方面的内容,然后联系以上材料及问题,从人才的培养、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及民主政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思

41、想理论成果 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13分)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道德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理性时代。 请回答: ( 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9分) 答案:(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分) ( 2)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

42、、罗马文化为名,倡导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现世的幸福。宗教改革:通过创建人文注主义的宗教观来提倡人文主义。通过因信称义、先定论等主张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启蒙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或答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提出了浪漫主义)。( 9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掌握情况。回答时要首先明确问题中的时间要求 “14-18世纪 ”、区域要求 “西欧 ”及具体内容要求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然后联系所学的内容可知这三次思想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依据所学,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联系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具体内容分析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宣传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启蒙运动则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资产 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