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29100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福建省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中 Q、 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当 P点地方时为 5: 45时, Q点的地方时为 ( ) A 17: 45 B 18: 15 C 18: 45 D 19: 15 【小题 2】一年中, Q、 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 ) A 0 2326 B 2326 6634 C 6634 90 D 0 90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于 P、 Q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根据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所以两地的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 Q 地

2、昼长为( 125 : 45)2=12小时 30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 12+12.52=18时 15分 ,故选项 B正确。 【小题 2】 Q、 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由于两点在同一纬线上,所以一点在晨线上,另一点在昏线上,当 P、 Q重合时,表明重合点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切点,该地应该有极昼或极夜出现,因此 P、 Q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663490之间,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 A F和 共 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分析,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答案: A 试题分析: 图甲表示的是 A F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由图可知 A F积温减少,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 条件的差异,类似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两图中没有反映海拨高度的变化,故排除选项 B、 D;故选项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小题 1】判断方框 I、 、 、 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 A B C D 【小题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小题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图中已有内容,看清楚箭头指向,结合相关基础知识分析。修建水库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增多,给

5、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使水库周围降 水增多;另一方面修建水库会使水面增大,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故选项 C正确。 【小题 2】该图反映了水文条件(修建水库)的变化,影响到土壤、植被、气候(或者降水)等地理因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项 A正确。 【小题 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同时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河口附近饵料减少、水文条件改变,渔业产量下降,故选项 D正确。

6、考 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流域的综合开发。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交通 【小题 2】 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认真读图,注意图中城区、道路的分布与河流的关系,从而判断主导因素;由图可知城区、道路多分布河流沿岸地区,河流是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故选项 A正确

7、。 【小题 2】由图可知 两城市建成区都位于河流的凸岸,河水流速相对较慢,属于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其他建成区也位于河流沿岸,所以水运条件优越,不是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水能丰富地区,一般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城市建设;无法确定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故选项 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 (15至 64岁 )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

8、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小题 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推迟退休年龄 调整生育政策 输出国际劳工 提高消费水平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仔细读图,注意经济增速的差异及其比重变化,与人口抚养比曲线的对应关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9701980 年间抚养比有所升高;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变化不大;影响经济增速的因素很多,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人口红利不是

9、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但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抚养比增加,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故选项 D正确。 【小题 2】由图可知该国人口抚养比上升,老年人口增多,人 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以推迟退休年龄,弥补劳动力不足;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增加国际劳工的输入;消费水平与人口抚养比基本没有影响,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读我国某城市 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小题 2】迁入人口对

10、该市的影响有 (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可以计算出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可以计算出 1559 岁人口占迁入人口的比重,约为 90%左右,即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不确定,故选项 C正确。 【小题 2】该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会缓解当地的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会增加当地就业的压力,会造成交通拥堵、住 房紧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

11、压力;该市迁入人口中少儿人口、老年人口数量较多,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读某区域图 ,图中 P、 Q为河流的两个水文站 ,R为河流的一条支流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P水文站河段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于 Q B P水文站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小于 Q C R河有凌汛现象 D该河右岸侵蚀 ,左岸堆积 【小题 2】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 ,但该河的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 ,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 B河口附近地壳下降 C海水侵蚀严重 D河流下游落差太

12、小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由图中指向标,结合暖流流向自南向北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该河右岸侵蚀 ,左岸堆积;故选项 D正确。 【小题 2】当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时,河流的含沙量降低,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减少,三角洲发育不充分;河口附近如果地壳下降,相同的泥沙沉积量无法使三角洲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严重,三角洲面积难以扩大,甚至萎缩; .河流下游落差太小,水流缓慢,有利于泥沙淤积、三角洲的发育,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13、义、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 【小题 1】该河流位于 (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小 题 2】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正确读图,该图的中心点降水为 0,阴影面积越大,说明降水量越多;由图可知该河流 7、 8 月份径流量最大,形成夏汛; 3、 4 月份较多,形成春汛;根据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特点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7、 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3、

14、4月份多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故选项 C正确。 【小题 2】珠江地处我国南部沿海,雨季来的早走的晚,雨季长,故排除选项A;塔里木河地处西北内陆,高山冰雪融水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而且冬季有断流现象,故排除选项 B;淮河地处江淮地区, 6月份为梅雨季节,降水丰富,河流的径流量大,故排除 C;松花江地处东北,满足 7、 8月份径流量最大,形成夏汛, 3、 4月份形成春汛,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 I、 、 三处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 A 、 、 B 、 、

15、 C 、 、 D 、 、 【小题 2】左图与右图中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 一乙 B 一丁 C 一丙 D 一甲 【小题 3】若左图中 I岩层为隔水层,其他沉积岩层均为透水层,则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水的是 ( )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可知 I、 、 三处岩石中, 、 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当为沉积岩,根据沉积岩的特点可知,埋藏越深,形成越早,所以 的形成年代早于 ; 处岩石应该是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应当晚于 、 ,故选项 A正确。 【小题 2】由左图可知 、 为沉积岩, 为岩浆岩, 应当

16、为变质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可知,右图中箭头 “一进一出 ”(或者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即图中的丁为岩浆;所以乙是岩浆岩,甲是变质岩,那么丙是沉积岩,故选项D正确。 【小题 3】根据地质构造的一般特点可知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图中 、 、 处为向斜,由于图中只有 I岩层为隔水层,其余沉积岩层均为透水层,所以 处地下水仍然下渗到 处,所以该处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水,故选项 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 下图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 【小题 1】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 ,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南半球

17、的暖锋 【小题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B目前 ,乙地气温低、气压高 C此时 ,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 D乙地吹东北风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变化推测高低压状况,结合图中气团的运动状况,进而推测弯曲部位的天气系统。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锋面下方是冷气团,上方是暖气团,图中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运动,此处是冷锋,如下图,根据一般定向法,锋面部位是西北风,性质较冷,所以该系统位于北半球,故选项 A正确。 【小题 2】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变化可知,甲地气压在 980990 百帕之间,乙地在 9

18、70980 之间,所以甲地气压大于乙地;此时乙地气压低,气温高;冷锋降水一般位于锋面之后,所以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根据风向的一般判断方法可 知,乙地吹西南风,如上图,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大气运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 H地的地貌类型是 ( ) A 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小题 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等高线密集、弯曲较大,而且有河流分布,根据等高线地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可知,此处为山地丘陵区,河流部位是山谷, H地

19、应该是河流流出山区的位置,地貌类型是在出山口部位形成的冲积扇,故选项 B正确。 【小题 2】根据等高线图可以推断,该河流 XY段的上部(即近 X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该河流谷地坡度陡,越接近 Y,等高线变得稀疏,坡度变缓,故 正确;根据坡度越陡,流水的下蚀作用越强,侧蚀越弱,而坡度越缓,下蚀作用越弱,侧蚀越强,故 正确;一般情况下,河流在山区是 “V”形河谷,宽度小,下游地区是 “U”形河谷,宽度大,故 图正确,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20、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小题 2】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可知,山脉垂直自然带谱的植被分布类似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到高纬的典型植被大致依次是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大陆的东岸),与图中山坡自然植被对比可知,原有而现在完全缺失落叶阔叶林,故选项 C正确。 【小题 2】根据题意,结合垂直带谱图可知,在图中的 “次生草丛、灌丛林 ”位置,原来应该

21、分布有温带落叶阔叶林,而现在完全缺失,应当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滥伐等,原生植被遭受破坏,而产生现在的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不会造 成该植被的变化,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关于该山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南坡基带的荒漠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B北坡有针叶林分布是因为北坡为阳坡 C北坡山地草原低于南坡是因为水热条件较好 D北坡雪线显著低于南坡是因为北坡降水较多 【小题 2】该山地可能是 ( ) A喜马拉雅山 B天山 C昆仑山 D武夷山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22、: 【小题 1】根据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一般特征可知,山地的基带与该山地所在的陆地自然带相同,所以该山脉应当位于荒漠带地区,属于地带性现象;北坡有针叶林分布是说明北坡降水较多能够满足森林的水分需求,而且由于北坡降水较多,图中北坡雪线显著低于南坡;根据在垂直带谱分布规律中,同一自然带阳坡高度大于阴坡,所以北坡山地草原低于南坡是因为水热条件不如阳坡好;故选项 D正确。 【小题 2】仔细读图,结合中国主要地形的分布进行综合判断。由图可知该山地数值基带南北坡海拔都在 1000m1500m 之间,喜马拉雅山北坡和昆仑山南坡都为青藏高原,平 均海拔在 4000m左右,故排除选项 A、 C;武夷山位于我国季风

23、区,基带为常绿阔叶林,故排除选项 D;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水汽,在天山的北坡形成迎风坡,降水较多,带谱较丰富,故选项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 【小题 1】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 A B C D 【小题 2】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 【小题 3】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下列四地中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最差的是 (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

24、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读出 - 点的冬、夏季日照时数,然后做差找出差值最大地点。由图可知 夏季日照时数在 9001000 小时之间,冬季日照时数为 700小时,所以冬夏差值为 200-300小时;同理可知 、 冬夏差值均为 100200 小时之间; 冬夏差值为 100小时,故选项 A符合题意。 【小题 2】根据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区域西部位于非季风区,夏季风无法到达,受海洋影响极小,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所以天气对于日照时数影响小;由于冬季昼短夜长,所以日照时数少,夏季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故选项 C正确

25、。 【小题 3】太阳能发电站要求光照充足,人口较为密集,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图中四地中, 冬、夏季日照时数都最最少,而且该地位于横断山区,人口稀少,对电力需求小,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及甲地 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 ) ( 1)描述该区域东部的地形特征。 (2分 ) 答:_ ( 2)说出甲处地貌的名称及其成因。 (2分 ) 答:_ ( 3)评价该区域瓜果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 ) 答:_ 答案:( 1)地形以高原为主 (1分 ),起伏较小 (1分 )。 ( 2)冲积扇 (洪积扇 )(2分 );流水沉积

26、 (堆积 )作用 (2分 ( 3)有利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科技发达;政策支持;社会生产协作条件好;水利灌溉设施较完善。 (2分 )不利条件: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较高 (1分 ) 试题分析: ( 1)注意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等;由图可知该区域东部大部分在1000m以上,而且等高线稀疏,所以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 ( 2)根据常见河流地貌形态可知,图中河流在出山口部位形成的是冲积扇或者洪积扇;是由于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泥沙沉积而形成,所以属于流水沉积 (堆积 )作用。 ( 3)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市场、条件、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方面,注意结合该区域具体

27、条件分析。主要有利条件有,该区域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科技发达;政策支持;社会生产协作条件好;有引水工程解决用水问题,水利灌溉设施较完善。不利条件:该国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 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河流地貌的发育、农业区位因素。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9分 ) (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 B地植被长势比 A地好 ,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分 ) 答:_ _ (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 ) 答:_ _ (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 P处的原因。 (2分 ) 答:_ _ ( 4)该地

28、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 ,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 ,简要分析其原因。 (2分 ) 答:_ _ 答案:( 1) 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于 A地 ;B地位于阳坡 ,光照条件好 ;B地坡度缓于 A地 ,土层厚于 A地。 (3分 ) (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河流落差较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 ,水量丰富 ;水能蕴藏量大。 (2分 ) ( 3)位于峡谷 ,建坝工程量小 ;上游 小盆地利于蓄水 ,集水区域较广。 (2分 ) ( 4)保护水源、河流及大气环境不被污染 ;保护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 ,以减少水土流失。 (2分 ) 试题分析: ( 1)根据常见等高线地形的判断

29、方法, A、 B两地位于山脊的南北两侧;其中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于 A地; B地位于阳坡 ,光照条件好; B地坡度缓于 A地 ,土层厚于 A地。 ( 2)图示区域等高线海拔大于 500m的面积大,而且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所以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 ,河流水量丰富,落差较大,水能蕴藏量大。 ( 3)由图可以看出 P处等高线密集,而且是近似平行的曲线,应该是峡谷 ,该处建坝工程量小;其上游地区为小盆地,有利于蓄水 ,集水区域较广。 ( 4)图中黄铜矿位于山区,而且在河流的源头地区,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可以保护水源、避免河流不被污染,同时有利于保护

30、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 ,以减少水土流失 ; 限制该资源的冶炼可以避免大气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流域的综合开发。 读 “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分 ) ( 2) A地气温年较差比 B地 _;形成亚欧大陆 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 _。 (2分 ) (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6分 ) 答:_ _ _ _ ( 4)简述 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2分 ) 答:_ _ _ 答案:( 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

31、陆东西。 ( 2)大 热量 (或:太阳辐射 ) (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 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试题分析: ( 1)注意观察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注意亚寒带针叶林所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积大小等;由图可知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 ( 2) A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所

32、以气温年较差大; B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 较差小;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植被由热带雨林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所以植被变化的基础因素是热量,或者太阳辐射。 ( 3)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亚热带地区在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主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亚欧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所以高温少雨。 (

33、4)在南 北纬 20附近大陆东岸,往往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主要从信风、地形、洋流等因素方面分析。 C岛位于 20S附近大陆东岸,其东部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带来丰沛的水汽;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读 “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_,判断依据是_。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 (3分 ) ( 2)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_。 (2分 ) ( 3)

34、如果要在 A、 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2分 ) 答:_ _ ( 4)分析影响图示中铁路选址的原因。 (2分 ) 答:_ _ ( 5)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 大城市的是 _,分析其区位优势。 (3分 ) 答:_ _ 答案:( 1)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外力侵蚀 (溶蚀 ) ( 2)喀斯特地貌 ( 3) 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自流至甲镇;在 B地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 ( 4)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

35、河谷地带。 ( 5)甲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试题分析: ( 1)仔细读图,注意图中有岩石的新老关系;在常见地质构造中,与岩石新老关系有关的只有背斜和向斜,背斜是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则相反。由图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应该是背斜,新老关系见下图。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甲地地貌类型为小盆地;该处地质构造为背斜,早期地貌应该为 山岭,后期由于外力侵蚀 (溶蚀 )而形成盆地。 ( 2)由图可知丁地地形岩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该岩石容易发生流水溶蚀、淀积作用,即喀斯特作用,从而产生石芽、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 ( 3)注意判别河流的流向,图中 A、 B两

36、处与甲镇的上下游关系,从而推断对甲镇最为有利的水库。由图可知该河流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南, A处位于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而且位于甲镇的上游,水可以自流至甲镇;在 B地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所以水库建在 A处比较合理。 ( 4)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而且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所以在山区 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一般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图中铁路选址基本符合该要求。 ( 5)注意比较甲、乙、丙三个聚落的区位条件,找出区位最优聚落。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乙、丙两个聚落所处地势高;而且乙处于山脊上,坡度较陡,或者地形起伏较大;距河流较远,水源相对不足,不利聚落发展。甲位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