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29572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64的立方根是( ) A 4 B 8 C 4 D 8 答案: C 试题分析: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的立方根是 0, 64的立方根是 4. 考点:实数的立方根 点评:此种题目是对实数的简单考查,学生要明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与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 k0时,函数 的图像是过原点,且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经过一三四象限,故 B正确。 考点:正比例和一次函数图像的考查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式各系数

2、与其图像的相关联的应用,是常考题。 关于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 -2, 1) B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C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D当 x 时, y0,函数还经过第一象限。 D、画出函数 的图像,当 x 时,图像在 x轴下方,故 y0. 考点:一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点评:此类试题是对一次函数式各系数分析的常规考查,学生要熟练一次函数相关的知识要点。 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此可得出要到三角形三个顶点

3、的距离相等的交点是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考点:垂直平分线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是对垂直平分线性质应用的考查,要求学生要熟记概念,另外角平分线性质应用也是常考点。 已知点 P关于 x轴的对称点 P1的坐标是( 2, 3),则点 P坐标是( ) A( -3, -2) B( -2, 3) C( 2, -3) D( 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于 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号,关于 y轴对称,横坐标变号,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轴对称,横、纵坐标均变号。 P1( 2, 3)关于 x轴对称,故 P( 2, -3)。 考点: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点坐标的考查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要记得 坐

4、标系中对称点变号的规律。属于基础题。 下列数组中: 5,12,13 2,3,4 2.5,6,6.5 21,20,29 其中勾股数有( )组 A 4 B 3 C 2 D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勾股定理是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 52+122=132, 22+3242, 2.52+626.52, 212+202=292,故 正确。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勾股定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即可。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 120,则它的顶角是( ) A 60 B 20 C 60或 20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 120,

5、说明与它相邻的内角是 60,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顶角是 6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点评:此类试题需要进行简单的换算,学生应熟记等边三角形判定的相关定理及概念。 2013年元月一日实施的新交规让人们的出行更具安全性,以下交通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 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比较简单,主要是用实例学习区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6、图形。 填空题 如图 1,平行四边形纸片 的面积为 120, , .沿两对角线将四边形 剪成甲、乙、丙、丁四个三角形纸片 .若将甲、丙合并 ( 、重合 )形成对称图形戊,如图 2所示,则图形戊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平行四边形纸片 的面积为 120, ,所以以 AD为底的高是 6,依题意进行转变,图形戊的两条对角线 AD=20,另一条则刚好是 AD上得高 6,所以想加为 26. 考点:平行四边形以及图形转化后与原图形的联系 点评:该种试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发现转变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联系,题目相对比较难。 如图,在长方形纸片 ABCD中, AD=4cm, AB=8cm

7、,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 B与点 D重合,折痕为 EF,则 _cm. 答案: 试题分析:从题意中可知, EB=ED,设 ED=x,则 AE=8-x,根据勾股定理,x2=42+(8-x) 2, 解得 x=5. 考点:全等形与勾股定理 点评:此种试题需用几何与代数相结合,是综合考题的一种典型试题,知道折叠后的图形被折叠部分是全等的,由此进行解题。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_ 时,线段 PA的长得到最小值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点 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所以要使线段 PA的长最短,根据点到线距离最短的是垂线段,可得, AP y轴时, AP最短,所以 P得纵坐标为 2. 考点:垂线段

8、最短,与坐标系的联系 点评:此种试题从多层面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需将代数几何联系在一起,能够通过图解的应选择作图。 在 , ,若 ,且,则 到边 的距离是 答案: 试题分析: ,所以 到边 的距离等于 CD,因为, ,所以 CD=6. 考点:角平分线性质 点评:此种类题是常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一次外语口语考试中,某题(满分为 5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则该题得分的众数 _分 . 得分 /分 0 1 2 3 4 5 百分率 15% 10% 20% 40% 10% 5% 答案: 试题分析: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由表可见,占比例最高的是

9、 3. 考点:众数的概念 点评:该类统计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要掌握众数、中位数等定义。 函数 是 y关于 x的正比例函数,则 m=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函数 是 y关于 x的正比例函数,则 m+10,m2=1.解得 m=1. 考点:正比例函数式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式掌握程度,主要是注意系数不为 0,次数为 1。 直线 与 的位置关系为 答案:平行 试题分析:两个一次函数 ,k相等, b不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k相等, b相等,则两直线重合; k不等, b不相等,则两直线相交。故 和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考点:一次函数各系数与图像的联系 点评:此类试题是考查学生对两个一

10、次函数各系数的关系跟图像位置关系联系的掌握程度,较为简单,但却是常考题。 顺次连接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_. 答案:菱形 试题分析:连接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和各边中点,可以发现中点连线两两平行于各自位置的对角边,且等于相应对角边的一半,因为等腰梯形的对角边相等,所以各边中点连线也相等,由此可得出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概念和相似三 角形的性质 点评:此类试题建议学生通过作图观察,可以直观得出最后形成的图形,其中要强调的是作图时要规范。 将函数 的图象向上平移 2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式为 _. 答案: y=3x+2 试题分析:函数 的图象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即是函数 y=3x+2,上加

11、下减,b值变动。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 y轴变动与 b值的关系 点评:该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上下移动, b值的变化规律,是常考题。 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67.80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_. 答案: .8 试题分析: 效数字是从左往右第一个非零的数开始数起, 67.806要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即是 67.8. 考点:有效数字概念 点评:该题较为简单,要求学生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判定。 计算题 ( 1) ( 2)已知: 求 x的值 答案: (1) ( 2) x 8, x -4 试题分析:实数的运算遵循先算幂,再算加减后算乘除,而解方程则必须把幂先看成一个整体,算出整体幂的值,再分

12、解算出得数。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互为相反数。 解:( 1) ( 2)解: =1- -2 x-2=6 =- x1=8, x2=-4 考点:实数的一般运算和解方程 点评:此类试题比较简单,学生要熟记一个数的 0次幂是多少,以及分数开方的准则,以及带幂方程的解答顺序等。 解答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从原点 O出发,每次向上平移 2个单位长度或向右平移 1个单位长度 . P从点 O出发 平移次数 可能到达的 点的坐标 1 次 ( 0,2)( 1,0) 2 次 3 次 实验操作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P从点 O出发,平移 1次后, 2次后, 3次后可能到达的点,并把相应点的坐标填写在

13、表格中 . 观察思考 任一次平移,点 P可能到达的点在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如:平移 1次后点 P在函数 _的图像上;平移 2次后点 P在函数_的图像上 ( 3)规律发现 由此我们知道,平移 n次后点 P在函数 _的图像上(请填写相应的式) 答案:( 1)( 0,4)( 1,2)( 2,0); ( 0,6)( 1,4)( 2,2)( 3,0) ( 2) y = -2x+2 , y = -2x+4 ( 3) y = -2x+2n 试题分析: ( 1)点 P从原点 O出发,每次向上平移 2个单位长度或向右平移 1个单位长度,平移 1次则是( 0,2)( 1,0),平移 2次则是( 0,4)(

14、 1,2)( 2,0),平移 3次则是( 0,6)( 1,4)( 2,2)( 3,0), ( 2)设一次函数 经过点( 0,2)( 1,0),求得一次函数为 y = -2x+2,上加下减, b值变化,平移 2次后,即向上平移 2个单位长度,点 P在函数 y = -2x+4上 . ( 3)由此我们知道,平移 n次后,即向上平移 n个单位,点 P在函数 y = -2x+2n上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考查 点评:此类试题审题较为麻烦,但是解题思路以及其中规律不难 找寻,学生应该熟记各系数与图像的关系。属于能力提升题。 “职来职往 ”中各家企业对 A、 B、 C三名应聘者进行了面试、语言交际和专业

15、技能共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成 绩如下表所示: 应聘者 得分 测试项目 A B C 面试 72 56 48 语言交际 88 80 88 专业技能 64 72 80 (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员,你选择谁?请说明理由; ( 2)根据实际需要,新浪微博公司给出了选人标准:将面试、语言交际和专业技能三项测试得分按 1:3:4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你选谁?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录用 A ( 2)录用 C 试题分析:( 1)录用 A ,平均分最高的是 A ( 2)录用 C A的加权平均分:( 721+883+644) ( 1+3+4) =74(分), B的加权平均分:( 561

16、+803+724) ( 1+3+4) =73(分), C的加权平均分:( 481+883+804) ( 1+3+4) =79(分) . C最高,故录取 C 考点:统计中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点评:此种试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能力,需熟记各自的表达式。属于基础题。 如图,正方形 ABCD中, P为对角线 BD上一点( P点不与 B、 D重合),PE BC于 E, PF DC于 F,连接 EF,猜想 AP与 E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AP EF, AP=EF 试题分析: 解: AP EF, AP=EF 方法 1:延长 FP交 AB于 M 延长 AP交 EF于 N 可证

17、四边形 MFCB为矩形 得 MF=BC 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 得 AB=BC MF=AB 可证 PM=BM AM=PF 可证 AMP FPE得 AP=EF 得 PFE= MAP FPN= MPA PNF= AMP=90 AP EF 方法 2:连接 PC交 EF于 O 证四边形 PFCE为矩形 得 PC=EF 证 APD CPD 得 PC=AP EF=AP 四边形 PFCE为矩形 可证 OF=OC 得 OFC= OCF PFC=90 PFO+ OFC=90 PFO+ OCF=90 APD CPD DAP= DCP PFO+ DAP=90 四边形 DANF内角和为 360 即 DAN+ ADF

18、+ NFP+ PFD+ ANF=360 可证 ANF=90 AP EF于 N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线与线的关系有相等和垂直,相等可通过证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求得,垂直可通过证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再进行等量代换。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摄氏( )温度,但美、英等国的天气预报仍然使用华氏( )温度,两种计量之间有如下对应: 0 10 20 30 32 50 68 86 ( 1)设摄氏温度为 ( ) ,华氏温度为 ( ) ,如果这两种计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请求出该一次函数表达式 . ( 2)求出华氏 0度时摄氏是多少度 . ( 3)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等的可

19、能吗?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 ( 2) ( 3)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有相等的可能,例如华氏 -40度和摄氏 -40度 . 试题分析: 解:( 1) 依题意,设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为 ,经过点( 0,32)( 10,50),得 解得 k=-1.8,b=32 ( 2)由题意得, ( 3)由题意得, 解得 x=-40 即当华氏 -40度时,摄氏也是 -40度 . 考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先设一次函数的式,求出各系数,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属于能力提升题。 某社区要在如图所示 AB所在的直线上建一图书室 E,并使图书室 E到本社区

20、两所学校 C和 D的距离相等( C、 D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1)请用圆规和直尺在图中作出点 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2)求图书室 E到点 A的距离 . 答案:( 1)作图略( 2) 10km 试题分析: 解:( 1)连接 CD,作 CD的垂直平分线,理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两端的距离相等。 ( 2)设图书馆 E与点 A的距离为 x km 即 AE=x km,则 EB=( 25-x) km CA AB于 A, DB AB于 B, EAC= EBD=90 x=10 图书馆 E与点 A的距离为 10km. 考点:垂直平分线和勾股定理 点评:此种试题,结合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直角边的

21、长度可考虑用勾股定理。属于综合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为原点,直线 交 x轴于点 ,交 轴于点 若 的面积为 4,求 的值 . 答案: b=4 试题分析:解 :由题意,得 b=4 考点: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 点评:此种试题,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解决,方便直观观察到三角形底和高,找出相应的表达式即可,分辨坐标与实际距离的不同,坐标可以为负,线段距离则不可。 已知直线 ,它们能交于同一 点吗?为什么? 答案:能交于一点 试题分析:解:交于一点 设这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为 ,得 解得 x= ,y= 把交点坐标 代入 , 得该坐标在函数 上 所以直线 ,它们能交于同一点 考点:一次函

22、数与方程组 点评:此种试题考查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图像交点即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思路较为简单,注意计算别出差错。 如图,点 O是菱形 ABCD对角线的交点,过点 C作 BD的平行线 CE,过点 D作 AC的平行线 DE, CE与 DE相交于点 E,试说明四边形 OCED是矩形 . 答案: 试题分析:解: 四边形 ABCD为菱形 AC BD于 O DOC 90 DE AC, CE BD 四边形 OCED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OCED为矩形 考点:菱形的性质及矩形的判定 点评: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对矩形的判定方法,观察图形利用菱形的相关性质进行证明。属于中等难度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点

23、 Q从点 A出发以 1cm/s的速度向点 B运动,点 P从点 O出发以 2cm/s的速度在线段 OC间往返运动, P、 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Q到达点 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 ( 1)当运动 秒时, =_, 的坐标是 ( _ , _ )(用含 t的代数式表示 ) ( 2)当 t为何值时,四边形 的面积为 36cm2? ( 3)当 t为何值时,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4)当 t为何值时,四边形 为等腰梯形? 答案: (1) 10-2t ,Q ( t , 6 ) ( 2) t=2 ( 3) t=2或 6 ( 4) t= 试题分析: 解: (1)当运动 秒时 ,点 P从点 O出发以 2cm/s的速度在线段 OC间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所以 CP=10-2t , 因为点 Q从点 A出发以 1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所以 Q ( t , 6 ) 考点:直角坐标系与几何体面积综合考查 点评:此种试题,要求学生懂得分析直角坐标系的意义,以及在其中几何体面积的表达方式,相对比较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