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693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扶 掖 (y) 要决 根深蒂固 气吞斗牛 B襁保 煞 白 (sh)红装素裹温声细语 C 诘 (ji)难 狡 黠 (xi) 神色张皇朦朦胧胧 D 栈 桥 (zhn) 洗礼 一代天娇波光粼粼 答案: C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11月 26日,人民网工会主席李颖芝带领 6名爱心志愿者带着过冬棉衣、图书、学习用品、营养早餐等物品,看望了廊坊弘德家园的 60多位贫困儿童和流浪孤儿,为他们送去了冬天里的温暖。这次活动也是人民微博发起的

2、“媒体微博暖冬行动 ”的一部分。 弘德家园是一家纯民间福利性的慈善机构,专门收住贫困儿童、流浪孤儿等,人民网员工已是连续第三年给他们献爱心、送温暖。今年人民网人民微博在网上发起了 “媒体微博暖冬行动 ”,倡议媒体同仁和网友们积极关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本网员工积极响应:有人专门购买暖和的新衣,有人捐出最喜爱的图书,有人掏出钱包内所有现金 11月 26日上午,人民网志愿者先来到了弘德家园附近超市,签约订购了全年的牛奶和鸡蛋,并商定了送货 时间和频率。之后大家来到弘德家园,受到孩子们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志愿者赠送了爱心物资,了解了家园的情况,参观了孩子们的宿舍、餐厅、图书馆、活动室等,并与孩子

3、们进行了交流。临行时大家依依惜别,并相约明年再见。 A人民网 “暖冬行动 ”为贫困孤儿捐全年早餐 B人民网工会主席李颖芝看望贫困儿童和流浪孤儿 C弘德家园专门收住贫困儿童、流浪孤儿 D人民网在网上发起了 “媒体微博暖冬行动 ” 答案: A B. 人民网工会主席李颖芝看望贫困儿童和流浪孤儿(标题片面:不能涵盖 2、 3段内容。) C. 弘德家园专门收住贫困儿童、流浪孤儿(标题片面:只概括第二段话的内容。) D. 人民网在网上发起了 “媒体微博暖冬行动 ”(标题片面:到底为谁发起?结果怎么样?) 对下面这个句子意思没有改变的一句是( )( 2分) 父亲对这几棵棕榈树有特别的感情,他不能容忍我们对它

4、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A父亲对这几棵棕榈树有特别的感情,他不得不容忍我们对它们的伤害,哪怕一丝一毫。 B父亲对这几棵棕榈树有特别的感情,他难道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C父亲对这几棵棕榈树有特别的感情,他怎么不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 一丝一毫的伤害。 D父亲对这几棵棕榈树有特别的感情,他能容忍我们对它们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答案: B 原句是否定句,同义句是一个疑问句,只有 B项正确。 A/C/D三句话的意思都是 “允许我们对它们造成伤害。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应该说这是蚕绝顶聪明之举,以之为蠢笨,实在是对蚕的不恭。 人们对蚕有一种比较严重的误解:作茧

5、自缚。 人创造了神,从此便自堕于渺小,甘为臣仆,顶礼膜拜之余,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任其摆布,这就是人类所作的最大的茧。 蚕之所以要用茧把自己包围起来,完全是为了创造一个蜕变的安全环境,最终还是蚕把茧咬破,从而繁殖后代的。 而真正时常作茧自缚的,倒是我们这些万物之灵的人。 A B C D 答案: B 小语段很容易看出围绕 “作茧自缚 ”这个话题展开,把蚕和人类做了对比。因此第一句应该是一个引出话题的句子。故选择 ,下面就水到渠成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6、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答案: C A:逻辑混乱,一对多,前面改成能否帮助; B:表意有误,无时无刻不在; D:主语缺失,去掉 “使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 妇孺皆知 。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 起死回生 。 C歌乐山风景, 进退维谷 ,美不胜收。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 9至 11岁的小演员,他们 栩栩如生 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

7、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答案: A B:误用褒义词,应该为死灰复燃; C:形容人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望文生义; D:形容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多指艺术品或人工制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13分)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声音的总汇。小到元粒子,大到银河系,万物都在振动。人类的 耳朵能够感知的振动频率非常有限( 16赫兹 20000赫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听觉范围之内的声音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比如,就振动特征而言,低级下流的言辞不仅伤害出言不逊者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的身体也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任何人只要按以下方法做个简单的实验,

8、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在播种以前,对一部分种子说祝福的话,对另一部分说粗话,你会看到:前一部分种子很快吐出嫩芽,而且发芽率是百分之百;而后一部分则只有很少的种子发芽,发出的芽也是干枯暗淡的。难怪俗话说:恶语伤人 ! 就振动频率和强度而言,噪声对我们的 身体健康更有害。举个例子说吧,莫斯科西南区的一处楼房安装了电梯。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结果却适得其反。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地失眠头疼。原来,日夜运转的机器成了噪声源,而电梯则像一个巨型喇叭,又加重了这种噪声。忍无可忍的居民正打算同莫斯科市政府交涉此事。 噪声有害,美妙的音乐又如何呢?实际上,音乐声在 50分贝左右时会使人身心放松,给人以美感。

9、而声音一旦高于 85分贝,就会造成听力损伤。一般情况下,当人耳较长时间地听到音量达 100分贝的声音时,无论多么美妙的音乐都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严重者还会造成 听力丧失。 一些在听觉范围之外的声音对人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火山学家对这一点非常了解。熔岩喷发时发出的响声是一种低音波 ( 16赫兹),它使人不自觉地产生恐惧感和躲避的念头。有实验表明:声频为 4赫兹时,会导致海洋性疾病,达到 5赫兹时人就会感到恶心, 6赫兹时会令人恐惧不安,当声频达到 7赫兹时,就会致人死亡。 , 。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知道,教堂的钟声能够杀灭细菌和微生物。有意思的是,这个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荒诞不经的观点,恰恰得

10、到了科学实验的证明。根据教堂钟学专家提供的资料,当钟的振动频率超过 25000赫兹时,属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范围,这时钟声的确能够治疗一些传染病,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中波范围 (100赫兹 20000赫兹 )的钟声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血流和淋巴流,低波范围 (40赫兹 100赫兹 )的钟声能起到镇定神经的作用。 当今医学界也已经在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 俄罗斯生物学家运用声音渐次减弱现象获得的数据证明,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任何药物 。而音乐对疾病的疗效也是广为人知的。专家发现,胃肠道具备音符 “fa”的共振频率。音符 “do”能够治疗牛皮癣,而 “si”“so”和 “do”的

11、和声对肿 瘤病患者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运用声音治疗疾病的经历,尽管我们自己没意识到。难道您从未试着通过抚摸小猫来放松疲惫的神经 科学家证实:能带来疗效的既不是小猫柔软的毛,也不是猫身上散发的特殊气味,而是温顺的小家伙发出的低叫声。现在,猫打呼噜的声音已经录成微型磁带用于医疗。 声音,真是让我们爱恨交加。 (选自灵感之光,有删改) 【小题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 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既能概括上文内容,又 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小题 2】根据上下文,第 段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只填序号)。( 2分) A大有作为 B大有裨益 C大显神通 D大有希望 【小题

12、 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 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 分) 【小题 4】阅读原文,结合下面这则新闻摘要,用亲切的语言给 “MP3”一族写一则 “温馨小贴士 ”。 ( 60字左右)(贴士:音译词,通常指提示、建议等。)( 4分) 近日,一个 15岁的少年竟因长期用耳机听音乐造成耳朵失聪,成了 “聋子 ”。 记者调查时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挂着 “MP3”、塞着耳机、边走边听歌的年轻人。他们上学、吃饭,甚至睡觉时,都习惯性地塞着耳机听音乐,而且为了保持音乐清晰,他们经常会提高音量。 答案: 【小题 1】有些声音对人有害,而有些声音却对人有益。 【小题 1】 B 【小题 1】运用举例子、

13、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声音对人体独特的治疗作用。 【小题 1】(文字宜口语化,体现与人交流,语言亲切即可)略 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 17分) 怒 绿 刘心武 那绿令我震惊。 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处撞断。我每 天散步总要经过它身边,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远远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拢时,看见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绿化队后来并没有挖走它的残株。开春后,周围的树都再度先后放绿,它仍默然枯立。谁知暮春的一天, 我忽然发现,它竟从那残

14、株上,蹿出了几根绿枝 ,令人惊喜。过几天再去看望,呀,它蹿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桩在比例上很不协调,似乎等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奋力上扬,细细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云摩天,两边滋出柔嫩的羽状 叶片 到初夏,它的顶枝所达到的高度,几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我围绕着它望来望去,只觉得心灵在充电。 这当然并非多么稀罕的景象。记得 30多年前,一场大雷雨过后,把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残存的一半,顽强地抖擞着绿枝,继续它的生命拼搏,曾给住在附近的大苦闷中的我以极大的激励,成为支撑我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的精神滋养之一。后来我曾反复以水彩和油画形式来刻画那半株古柳的英姿,可惜我画

15、技不佳,只能徒现其外表而难传达其神髓。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曾在大型的美术展览会上,看到过取材类似的绘画;再后 来有机会到国外的各种美术馆参观,发现从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各种风格,都曾创作过断株重蹿新枝新芽的作品。这令我坚信,尽管各民族、各宗教、各文化之间存在着若干难以共约的观念,但整个人类,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考与诉求上,是心心相通的。 最近常亲近丰子恺的漫画,其中有一幅他作于 1938年的,题有四句诗的素墨画: “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这画尺寸极小,所用材料极简单,构图更不复杂,但却是我看过的那么多同类题材中,最有神韵、最令我浮想联翩的一幅。是啊,

16、不管是狂风暴雨那样的天灾, 还是吊车撞击那类的人祸 ,受到重创的残株却 “春来怒抽条 ”,再现蓬勃的气象,宣谕超越邪恶灾难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轻易战胜的内在力量;丰子恺那诗中的 “怒 ”字,以及他那墨绘枝条中所体现出的 “怒 ”感,都仿佛画龙点睛,使我原本已经相当丰厚的思绪,倏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时,再去瞻仰护城河边那株奋力复苏的槐树,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动我的因素,我发现它那些新枝新叶的绿色,仿佛是些可以独立提炼出来的存在,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倘若非要对之命名,只能称作怒绿!是的,怒绿! 那绿令我景仰。 【小题 1】概括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那一天

17、 30多年前 被雷劈残的古柳抖擞绿枝,我企图以画传其神髓 改革开放后 最近 参观国内外画展,断株重蹿新枝的作品令我感慨 丰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是否可以改成 “不管是吊车撞击那类的人祸,还是狂风暴雨那样的天灾 ”,这样用语更显连贯。你以为如何?谈谈你的看法。( 2分) 【小题 3】品析第 段划线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分) 我忽然发现,它竟从那残株上, 蹿 出了几根绿枝 【小题 4】作者为什么称 “那绿 ”为 “怒绿 ”?( 4分) 【小题 5】作者为什么对那绿始而 “震惊 ”,终而 “景仰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解说。( 4分) 【小题 6】对本文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18、分) A叙写断株再绿的情景,较多地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及 不屈不挠的精神。 B “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 ”“默然枯立 ”等描述是一种铺垫,是在为下文的蹿出绿枝 “恨 不能穿云摩天 ”蓄势。 C “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 ”之 “非同一般 ”是指其经受过惨烈的磨难;句间用逗号 停顿,意在强调 “那绿 ”。 D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抒发对生命力的赞美,也含蓄 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 谐相处的愿望。 答案: 【小题 1】被撞断的国槐蹿出新枝绿叶,令我震惊丰子恺题诗素墨画使我的认识提升 【小题 1】开放题。可以:改动以后便与第二、第三段的内容相对应,显得更连贯。 不可以

19、: “天灾人祸 ”是人们熟知的成语,先说天灾,后说人祸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 【小题 1】答案:要点:比拟的手法,富有动感,表现顽强的生命力。 【小题 1】受到重创的残株 “春来怒抽条 ”,再现蓬勃的气象,宣谕超越邪恶灾难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轻易战胜的内在力量。 【小题 1】始而震惊:对断株蹿绿的现象非常惊讶;终而景仰:断株 蹿绿所表现的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由 “震惊 ”到 “景仰 ”表明 “我 ”对断株重蹿新枝的认识的提升,文章也是以作者这一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作为线索组织内容。 【小题 1】 D “也含蓄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愿望 ”之说没有依据。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

20、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把握关键词语,写出即可。 【小题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说明理由即可。 【小题 3】此题考查拟人修辞,拟人修辞的作用: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 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联系上下文,把握关键词句即可。 【小题 5】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联系上下文,把握关键词句即可。 【小题 6】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文中没有表达出 “了人与自然应和 谐相处的愿望 “。故选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1、下面小题。( 10分)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 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 : “适疲倦,暂就枕耳。 ”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 ,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 ):看。 绐( ):欺骗。 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小题 1】用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22、(只划一处)( 1分)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小题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多 其 所教也(他,范仲淹 ) B见有先寝者, 诘 之( 责问 ) C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 为 之(为了) D夜课诸生,读书 寝 食(睡眠、 饮食) 【小题 3】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小题 4】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4分) 答案: 【小题 1】训 督 学 者 / 皆 有 法 度 【小题 1】 C 【小题 1】(范仲淹)拟好题目让学生学生写文章,一定自己先 写一篇,想了解题目的难易程度。 【小题 1

23、】( 1)勤劳恭谨,以身先之;( 2)读书寝食,皆立时刻;( 3)惩罚懒惰者;( 4)出题作赋,先自为之。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文意,然后标出。 【小题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然后辨析各个选项。 【小题 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意,把 握关键词句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4分)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 初凉天气野

24、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 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 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 万瀑齐飞又一奇。 【小题 1】这首诗紧扣题目 “山雨 ”,从未雨、 、雨中、 进行描写。( 2分) 【小题 2】诗歌呈现了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分) 答案: 【小题 1】遇雨 雨后 【小题 1】热爱自然 ,任性洒脱的诗人形象 (意思相近即可 )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每小题 2分 )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25、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 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 2010年是中国的 “微博元年 ”。截止到 2011年 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 1 亿。在微博上 “人人都有麦克风 ”,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小题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 4个能概括 “微博 ”主要特点的词语。 (2分 ) 【小题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2分 ) 【小题 3】请你为今年 “第三届中国赣州

26、国际脐橙节 ”写一则微博,字数在 30字以内,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小题 1】网络 短小 言论 方便 【小题 1】微博让人们通过互联网 络向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 (意思相近即可是 ) 【小题 1】 (突出主题 ,语句通顺 ,有修辞手法即可 )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 【小题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小题 2】酒困路长惟欲睡, 。 【小题 3】 ,只有香如故。 【小题 4】 ,人迹板桥霜。 【小题 5】辛弃疾是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在破阵子中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两句是: , 。 【小题 6】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高尚人格,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这种精神的一组句子: , 。 答案: 【小题 1】燕然未勒归无计 【小题 1】日高人渴漫思茶 【小题 1】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1】 鸡声茅店月 【小题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文 写作( 50分) 经历风雨,小树才可茁壮;接受风雨,江河方能澎湃;走过风雨,岁月得以峥嵘 请以 “风雨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00字; (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