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0371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有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因此本题选 D 考点: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

2、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康有为联合考试的举子一百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存,史称 “公车上书 ”,

3、公车上书意味着维新派由原来的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展到政治运动,本题选 B。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公车上书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教材中的公车上书是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就能回答问题,属于送分题。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同盟会成立史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的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会上确立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十六字纲领,后来发展成为三民主义,题目中的 A,C,D三项均在 中国国内成

4、立的,且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只有 B既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在日本东京成立,所以选 B。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立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史实,课本上表述的非常明确,学生都比较熟悉,根据课本就能解答,一般学生都能轻松得分。 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维新派依靠手中毫无实权的皇帝实行变法,由于变法触动了顽固

5、派的利益,再加上袁世凯的出卖, 1898年 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6人于 1898年 9月 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其中谭嗣同说中国自古没有为变法而流血者,如果有自我开始,为变法慷慨就义,题目中 D项表述错误,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怕人民群众在斗争中发展壮大,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通病,后来的 辛亥革命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戊戌变法中的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

6、要解答该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对于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失败原因和意义同学们一定要重点掌握。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李大钊 鲁迅 陈独秀 毛泽东 胡适 周恩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代表人物主要有,南陈北李,意思是南方有陈独秀,北方有李大钊,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干将,胡适也在文学革命中做出 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和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代表,排除,本题选 C。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

7、文化运动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能直接得出答案:。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这两项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军事和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后来的戊戌变化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此本题选 D。 考点:中国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近

8、代化的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要对洋务运动,戊戌变化,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识记清楚,二是要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内容进行理解,最后才能得出答案:。因此对于历史问题,我们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 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认识,该题也是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排除一到两个和题意不符的,题目中的 两次战争

9、的侵略者都有英国表述明显错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国是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所以排除 , 项都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本题选 A。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比较题要注意找比较项,战争就要有战争的原因,发动者,经过,性质,意义和影响,对这些东西进行分析比较后,排除掉不符合题意的就是正确选项了。 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史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国共

10、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高潮事件, 1924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 C。 考点: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北伐战争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 ,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涉及到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同学们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条约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分析题目, A项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共有的,辛

11、丑条约中没有体现, B项在三个条约中都有体现, C项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有体现,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体现, D项只在马关条约中有体现,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 B。 考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条约的内容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三个条约的识记,分析,理解能力,三个条约都是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同学们不妨平时把教材中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做成卡片,列出表格把内容填写进去,经常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 “师夷长技以自

12、强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 本主义 D “自强 ”“求富 ”振兴中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目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前期以 “自强 ”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中的运输,燃料等问题,又以 “求富 ”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鸦片战争中他们看到了外国军事技术的先进,同时他们又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完美的,可以用来作为治国的根本,所以它们办洋务的目的就是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C,D三项表述和题意不符,本题选 A。 考点:洋务运动

13、的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的意思,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出答案:,另外和本题有关的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都要全面的去掌握。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 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的认识,分析题目, 鸦片战争发生在 1840-1842年, 末代皇帝发生在 20世纪初期,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856-1860年, 甲午风云发生在甲午中

14、日战争时期, 1894-1895年,按事件顺序排列,本题选 C 考点: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顺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顺序排列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识记的要特别清楚,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得出正确答案:。 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 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收复新疆 D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史实的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竟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

15、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A。 考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 知识的理解能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开始,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该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我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 “万园之园 ”圆明园毁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略罪行的认识,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因此本题选 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的罪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直接能得出答案:,另外本题也可以改成图片题,图片题也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做这种题型的关键是要对图片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提醒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要对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材料和诗句等素材,注意分析,理解和把握,试题如下: 下图遗址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历史( ) A

17、、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近代史上掠取我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在中国东北,西北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列强中抢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选项 A,B,C 主要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而俄国则是以抢占土地为主,本题选 D。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一般学生根据课本知识

18、可以得出答案:,下面这个表格要注意识记 :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建议北 60多完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岛在内 约 40万平方公里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定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公里 1884年 ,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在新疆设立了(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新疆行省 D伊犁将军 答案: C 试

19、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后来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设立新疆行省的识记能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有民众自发的反侵略,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等,也有清朝爱国官兵的抗争,如林则徐,邓世昌,其中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重要的一个事例,题目中 B项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的, B项唐朝在突厥设立的。 D项是清朝设立的 C项是左宗棠面对西北严峻的形式,率军队进军新疆,和阿古柏激战,最终收复了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后来设立了新疆行省,本题选 C。 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新疆设立行省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

20、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 题分析: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词眼 “往事 ”, “去年今日 ”, “割台湾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割台湾是指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而马关条约是 1895 年签订的,所以往事是指 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本题选 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分析识记能力,本题以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的春愁为素材命题,考察诗中的历史事件,命题新颖,构思巧妙,解答本题的关键

21、是分析题目中的几个关键信息,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一道好题。 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 A赔款白银 4.5亿两 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拆毁大沽炮台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的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

22、中国的工具,所以选 B。 考点: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干扰项是 D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D项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而是反映了一种现象, B项才是反映问题的实质性的内容。同学们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个外国资本家允许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认识,分析本题, A项使中国 开始不如近代, B项是洋务派为了自救而发起的运动, D项是美国侵略中国新的变化,

23、 C项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料获取利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击很大,所以本题选 C 考点:马关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本 题中最容易选错的干扰项是 D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展到内地,另外同学们对该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以及影响都要好好把握。 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 19

24、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史记能力, 1902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分析题目,选项 D说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这是错误的,其它三项都正确。本题选 D。 考点:辛丑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辛丑条约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填空题 围绕 “近代化的探索 ”这一主题,某历史小组搜集到如

25、下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帮忙。( 10分) 资料: A变者,天下 之公理也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C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D青年杂志创刊号 请完成: ( 1)资料 A中的名言出自谁?( 1分)资料 B是什么组织的纲领?( 1分)资料 D是哪一年创办的?( 1分) ( 2)将相关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4分)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 ( 3)资料 B的纲领后来被谁阐发成什么?( 2分) ( 4)资料 D的杂志从第二卷起被改为什么?( 1分) 答案: ( 1)

26、梁启超 ( 1分) 中国同盟会( 1分) 1915年( 1分) ( 2)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D ( 4分) ( 3)孙中山 三 民主义 ( 2分) ( 4)新青年(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 1)要求学生回答资料 A, B,D的相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料 A是维新派梁启超的名言,资料 B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资料 D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 2)要求学生把资料代号天灾下面的内容里,根据所学知识,相对应的知识是:A对应戊戌变法 B对应辛亥革命, C对应洋务运动, D对应新文化

27、运动。 ( 3)资料 B后来被谁阐释为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进一步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 4)要求学生回答资料 D的杂志从第二卷起被改为什么,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史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 考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是教材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综合题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 10分) 从 1840年至 1901年 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

28、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 1分)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战争的结果怎样?( 1分)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最多的条约、割地最多的条约、最早允许列强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约各是哪一条约?( 4分) ( 3)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中,清政府暴露出怎样的本质?( 2分) 答案: ( 1)中英鸦片战争( 1分) 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分) 结果:清政府战败( 1分) ( 2)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29、中日马关条约( 4分) ( 3)清政府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解题思路是: ( 1)要求学生回答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和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得,第一次较量是鸦片战争,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廉价的原料,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 ( 2)要求学生回答中 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和割地最多的以及最早允许列强进行资本输出的各是什么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赔款最多的和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辛丑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最早允许列强进行资

30、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 ( 3)要求学生回答清政府在中国屈辱的历史中的本质,通过鸦片战争的战败及和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看,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落后,对外屈膝求和,对内镇压的反对本性。 考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总结和识记能力,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几次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不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需要同学们去总结和归纳,把每一次列强侵华造成的后果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 “二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上签

31、字 ”。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材料三 “6 月 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接着 ,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分) ( 2)材料一中的 “国贼 ”主要指什么人?( 1分) ( 3)材料二中的 “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是指什么事?( 1分) ( 4)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 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的哪一条口号最能体现这一点?( 2分) ( 6

32、)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2分) 答案: ( 1)五四运动( 1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分) ( 2)曹汝霖等人( 1分) ( 3)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1分) ( 4)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分) ( 5)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分)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分) ( 6)爱国主义精神(或意思相近,言之成理也可)(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 1)要求学生回答运动的名称和导火线以及材料一中提到的 “国贼 ”是谁,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出

33、自五四运动,导火线是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外交 的失败,国贼指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 ( 2)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二中的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指什么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帝国主义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要求,反而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 3)要求学生从材料三看 6 月以后,五四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 6月后,工人阶级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 4)要求学生回答这次运动的性质,运动的那个口号符合这一性质,并回答我们要学习五四运动的 什么精神,根据所学知识知道,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既体现反帝又体现反封建的口号只有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至今我仍在学习,要学习的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五四运动是教材的基础点,更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五四运动的考察角度还有五四运动的原因,取得的初步胜利的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旧民主主义的比较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