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037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第三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 1】(带解析) 单选题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 ( ) A有条件的 B任何时候都不能免除的 C有偿的 D随父母离婚而免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必须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加以监督和保护。是法定的义务,任何时候不能避免,因此 ACD的说法不正确。 考点:考查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的认识。 点评:这个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试中出现的

2、频率不是太高。 互联网使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的梦想成为现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网络无所不能,已经可以代替一切学习手段 B网络能让上网者都成为知识分子 C网络使信息快速传播,利于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 D网络已成为求知者的全部生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的选项的错误在于它太绝对化,照此而言,人不用学习了。它犯了夸大其作用的错误。 B的错误在于也是犯了绝对化的错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都是知识分子吗?网络负面影响的呢? C的说法与题干所给的意思相符。 D的错误在于夸大网络的作用,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像老师、向同学学习,确实网络有一定的好处。它不可能成为求知者的全部生活。

3、 考点: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 点评:网络问题是一个中考的考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打开网页 ,就等于与世界握手。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询药 ,不用舟车劳顿 ,不用费时周折。这一切说明 ( ) A网络使交流便利 ,却 使人的思想退化 B网络给了许多人可以偷懒的机会 C人们的交往都必须依赖于网络 D网络生活很丰富 ,网络沟通无极限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干给出的材料可知,只要打开网页,有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解决,不用费时费力,可以看出它的便捷性 ,因此与之相符的是 D, A的前边的论述是正确的,但后面的这种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干无

4、关。 BC 的说法与题干也没有关系。 考点: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 出所要表达的知识点。 点评:这个问题设置比较好,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高。 学校组织同学针对网络问题展开了一次大讨论。下列见解中正确的是 ( ) A上网和赌博、吸烟一样,都是不良诱惑 B网络对人们有帮助,因此可以听之任之 C上网要有健康的心态,远离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东西 D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就能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的错误在于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有正面的作用,了解时事、了解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快捷、方便、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不一定是不良诱惑。 B的

5、错误在于网络也有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丧失公德、违法违纪等,因此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D的错误在于学生能否抵制不良诱惑与自己的意志力有关,而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 考点:考查学生对于网络相关知识的认识。 点评:这是在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是 ( ) A网络的诱惑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B沉迷网络玩游戏可以开阔视野 C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D沉迷网络可以益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的错误在于:在网络生活中,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才能拒绝网络的诱惑。 B的错误在

6、于:积极上进的、 健康的游戏能开阔我们的视野网,那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对我们有不利的影响。 D的错误在于沉迷网络游戏是属于负面的影响。 考点:考查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点评 :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问题,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很多时候,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可以单独拿出来考你,可以是价值判断,也可以让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全球每天约有 4亿人使用网络,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下面列举的几种心理,容易导致上网成瘾的是: ( ) 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 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是每个人乐于交往的对象 生活中受到某种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

7、出、心情压抑的人 家庭不和、父母教育不当的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们用排除法来做这个题。 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是每个人乐于交往的对象 乐观上进,能够辨别是非,所以对于网络的问题他会有自己的认识 ,善于同别人交往,凡是不依赖于网络,因此不会网络成瘾。而其他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考点:考查学生对网络成瘾原因的认识。 点评:这个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或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情况,出这个题从侧面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正确使用网络。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 语言文明 态度亲和 举止端庄 意志顽强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人礼貌的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不

8、是这三方面所知的内容,因此错误,因此有这个选项的就被淘汰掉。 考点:考察对人有礼貌主要表 现在哪个方面。 点评:这一点需要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这一个点考查比较少,但可以和其他的点一起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说明了 ( ) A冬天与六月寒冷 B冬天说好话的人比六月天多 C语言的美丑产生的心理效果有天壤之别 D文明用语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关键词:良言、恶语几各自的作用 。是语言的两个方面, ABD与题干不相符。 考点:考查学生对语言文明的作用的认识。 点评: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然后得出结论。 诗经说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就是说 (

9、 ) A我们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B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方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 C在社会群体中,如果大家都具备这种谦恭和气的态度,就会增进人们的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愉快 D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交往中语言文明,能是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考点:考查学生在交往中语言文明的作用。 点评:在考试时有时会这样考你,一位年轻人问一位老人路。 “老头,去东村怎么走? ” 老头说: “无理 ”。年轻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10、,但走了很长时间也没走到,明明老人是告诉我五里的呀,他又沿原路回去,又碰到了那个老人,说: “你不是说五里吗,怎么不是?。老人说: “我是说你这个五里。 ”。年轻人终于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出了这个点外还有下面的礼貌。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体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 礼貌是人们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礼貌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们用排除法来做这个题。 的说法是错误的,礼貌的作用有: (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它反

11、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如果对人不礼 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因此 的说法不正确。那么有这个的选项被淘汰 考点:考查学生什么是礼貌以及礼貌的作用。 点评:它往往和人际交往的其他的点联合起来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大家庭中,我们要以礼相待,和谐共处。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我们应 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入乡随俗 ” 以汉族礼仪习俗为主,辅之以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不违反民族禁忌 A

12、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应做到: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 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同时,各个民族之间是平等的,因此 的说法错误,因此把有他的选项淘汰掉。 考点:考查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习俗。 点评:与少数民族相处时,我们要注意这一点,学会正确的与少数民族同胞交往。 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因为 ( ) 现代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相承接 礼仪只是一种形式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一个人良好的礼仪素养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礼

13、仪无处 不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用反向思维方法来推这个题,礼仪是一个人的必备素养,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因此 是错误的,因此与它有关的选项就被淘汰掉。 考点:为什么说礼仪是一个人的必备素养。 点评:这一个题出的比较好,有利于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修养。便于学生的记忆。 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 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应尊重、珍惜和保护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本民族有生命力,在其他民族则会消亡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的错误在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14、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而不是在其他民族消失。因此与他有关的选项淘汰掉。 考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 点评 ;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和民族的文化 逐渐统一,形成单一的文化 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差异 将不复存 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的错误在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因此它是错误的, 的错误在于: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而且每种

15、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考点:考查学生对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各国文化会是怎样的认识。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去理解并记忆常用到的知识点,通过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以下对孝敬父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B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C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D孝敬父母,只要物质上赡养就可以了,不要做到精神上安慰 答案: D 试题分析: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孝敬父母就要赡养父母,长大后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还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作为未成年人来讲,没有经济基础,但精神要慰藉父

16、母,因此它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学生应如何孝敬父母。 点评:对于未成年的 我们来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没有经济基础,但我们要从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它可以做成价值判断题来考,如,作为我们来讲,没有经济基础,不能孝敬父母。 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但男女同学交往时需要 ( ) 正确认识,坦然处之 相互体谅,彼此尊重 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真诚大方,不拘小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进入青春起后,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且产生思慕异性的心理。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里,男女同学相互产生好感和爱慕心理,喜欢一起学习,结伴参加各种活动,是非常正常的。交往中男女生有性别的

17、差异,交往的原则有既要掌握一定的分寸,也就是把握一定的度,相互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和方法等,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考点:男女生交往的原则有哪些 . 点评 :对于青春期发展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不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意思是指 ( ) A接受朋友付出时,体察朋友的需要 B有困难找朋友 C牺牲自己帮助朋友 D只有全力支持自己才是朋友 答案: A 试题分析:互惠:是指相互的意思, BCD都是单方面的,因此都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在交友中对互惠的理解。 点评:交友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和发展,友情给我

18、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在交友这个问题上,有时候会考到宽容,真正的友谊与歌妹义气之间的区别。这两个点一般与要不要讲原则结合起来考查。 以下对于消除师生之间隔阂的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有 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劳动 只要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都要服从 学会与老师沟通,坦诚交流 学会关心老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们用排除法来做这一个题, 的说法太绝对化,老师说的正确的,我们一定要接受,错误的我们不能接受。因此有 的错误。根据我们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其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考点:考查当我们于老师之间有矛盾误解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做。 点评: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问题,在考试中出现

19、的频率极高,要求学生好好把握。 宋代学者杨时,小时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去请教老师,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他便静静地站在外面等候。当时,天下着大雪,待老师醒来后,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也变成了雪人。这便是 “程门立雪 ”故事的由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A认真学习 B多做练习 C勤学苦练 D尊师重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 “程门立雪 ”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外边下着雪,杨时不去打扰熟睡中的老师,由学生的表现看出了对老师的尊重,而 ABC的选项的说法都是体现学习的,因此这几项都不正确 考点:考查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在材料中先找出

20、关键的句子,然后概括总结。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我们应该 ( ) 把老师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和期待 把老师的批评当作对自己的鞭策 别把老师的批评当回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 既是一种逃避的态度,又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 考点:考查学生应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点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和老师间产生磕磕绊绊是难免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处理,通过这个题,我们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我们会起

21、到鞭策作用。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这句话说明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 ( ) A作出榜样 B只传授知识 C尊重老师 D感化学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别要注重身教。 其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 决不做。说明老师起到模范的作用 。因此BCD的说法与题干不相符。 考点:考查学生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说明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 点评 :学生要以老师为榜样,不仅要搞好学习,而且要学会做人,对学生会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这个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太高。 下列关于尊师的观点,正确的是 (

22、 ) A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见面和老师打个招呼 B尊重老师最重要是尊重老师的劳动 C尊重老师就是不能向老师提出反对意见 D尊重老师就是经常帮老师做家务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尊重老师最重要是尊重老师的劳动,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因此 ACD都不正确。 考点:考查学生如何热爱尊敬老师。 点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有时候会这样考你,谈谈你在日常的学习中是怎样尊重老师的,你回答这个问题,要把各个点考虑全面,课上做到怎样,课下做到怎样,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等等。 成为当代 “地球村 ”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有 ( ) 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 吸取其他民族文华 善于与不同国家

23、、民族的人交往 根据自己的兴 趣选择交往的国家和地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的错误在于有自己狭隘的意识,有自己的偏见,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因此 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所学课本知识知道其他的选项符合条件。 考点:了解成为当代 “地球村 ”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力与判断力,现在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我们要有全球意识和平等的意识。对于这个点考察比较多,同学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容并包的开放体系。对于青少年来说 ( ) 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该勇于抛开中国传统文化

24、,融入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中去 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应该只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前者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后者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的错误在于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的错误在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文化价值而不能摒弃。因此我们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考查学生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外来文化。 点评:

25、在这个点上考察比较多,需要同学们引起重 视。 目前,广大青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其最大节日的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 ) A全盘吸引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 D固守中国的习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的错误在于照搬照抄, B的错误在于我们不能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平等交流、相互学习。要批判地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动用法律的形式。 D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考点:考察现在过

26、洋节热的现象,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 点评:这是社会的普变现象,对这种现象我们要辩证的分析的去看待,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这一点的考查上,有时会做成简答题的形式。 简答题 (分)初二( 4)班的陈强学习成绩中等,平时一贯好动。一次上语文课时与同桌打闹,被张老师看到,随即批评他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陈强非常不服气,因为这件事确实是由同桌先挑起的,而张老师没有批评同桌,只批评了他一个人。陈强觉得张老师对人不公,偏爱那些听话、成绩好的同学。但陈强当时和事后也没有向张老师多作解释,只是心中不满。以后,陈强上课越来越不听讲,和同学讲话,乱动同学的东西,不仅师生关系紧张,而且成绩也越来

27、越糟糕。 【小题 1】你认为导致目前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哪些?(分) 【小题 2】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分 ) 【小题 3】你认为陈强今后应该怎么办?(分) 答案: 【小题 1】答:老师没有批评同桌,只批评了陈强;陈强没有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陈强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没有主动同老师沟通,化解与老师的矛盾。 【小题 2】答:应该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预者,是我们的朋友。 【小题 3】主动与老师沟通,化解与老师的矛盾;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理解老师;正确的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原谅老师的错误;掌握与老师交往

28、的礼仪。 【小题 1】试题分析:由 材料可知陈强是被误解了,这件事是有他同桌挑起的,老师没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便批评了他 ,他没有向老师说明原因,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最后导致事情越来越糟,当与老师有矛盾或误解时,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及时解决,因此就转化到课本上的知识点了。 “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有矛盾时,要掌握哪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在这里因为没有掌握这些技巧才导致出现这个局面。 考点:考查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有矛盾时,要掌握哪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本理论知识怎样建立良 好的师生关系。 考点:考查学生对怎样建立良好

29、的师生关系的记忆。 点评:像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出的比较少。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小题 3】试题分析:从第一题我们分析除了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知道原因,然后逆向思维,反推过去,陈强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考点:还是考查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有矛盾时,要掌握哪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点评:这个题与第一有点重复了,这两个题有一个题就行了。 综合题 (分)请你设计几项待人接物的方案: 【小题 1】礼貌用语:你家来了一位同性的很要好的朋友,你怎样迎接他(她),招待他(她)?送走他(她)?(分) 【小题 2】两人相见时,用得最多的社交礼仪是握手。当你遇到下列这些人,你是怎样握手的?(分) 见到一位长者:

30、见到一位普通朋友: 见到一位异性朋友: 答案: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看清题意,是同性的朋友,分三个时期:迎接他(她),招待他(她),送走他(她),迎接他(她)时,你可以给她(他)一个热情的拥抱。招待他(她),倒水、拿水果。送走他(她)时,说:欢迎下次光临。 考点:考查 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点评:考查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具体到生活中的实际。 【小题 2】试题分析:握手是一种公认的见面的礼节,虽然只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握手的规矩也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握手的规矩可以归纳以下几条:在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在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

31、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女之间,女人伸手后,男人才能伸手相握。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在握手时,应该脱掉手套。 握手时不要毫无力气,也不要过分用力。当然,这些是一般的规矩,有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 对象灵活掌握。 考点:考查学生对握手这一基本礼仪的掌握情况。 点评 :在生活中注意礼仪,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让我们注意一些细节,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 探究题 (分)一位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受。他说 :“最难以理解的是在中国吃一顿饭,要 打架 三次。 ”他解释说: “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

32、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 【小题 1】这则幽默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分 ) 【小题 2】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列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 区在文化与习俗上存在的差异。(至少两点)(分) 【小题 3】面对各国的文化和习俗的差异,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之中?(分) 答案: 【小题 1】答:这主要是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小题 2】答:打招呼、招待客人吃饭、穿着打扮等方面考虑,符合题意即可。 【小题 3】答: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用欣赏的态度看待其它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掌握相互交流的方法。 【小题 1】

33、试题分析:在中国,一位美国人看到了吃一顿饭打架三次,他感到奇怪于不能 理解,这在中国却私空见惯,而在美国却没有这种现象,就像在一些西方国家不能问人年龄,工资一样,那叫秘密,可在我国,如果问很正常,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不相同。 考点:考查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点评:首先要审题,找出关键的字句,然后用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一类的问题的答法要简明扼要,恰到好处。 【小题 2】试题分析:这要看你平常知识的积累了,你可以从穿着、待人接物方面去考虑。这是开放性的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就可以。 考点: 考查学生在文化

34、习俗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 点评:本题的第一题,材料中显示从思想上给学生以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而这一个题则是那一个题通过学生日常的观察,积累的关于这方面知识的总结。使近一层的考查。 【小题 3】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考点:考查学生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中。 点评 :这需要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案例分析题( 10分) 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到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视野,增长 了知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而造成终生遗憾。正在读八年级的 13岁天津塘沽区男孩小艺

35、(化名)在网络游戏的长期诱惑下,已经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一天,在连续上网 36小时后,他结束了鲜花般的生命。有人说: “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 【小题 1】网络的陷阱表现在什么地方?( 4分) 【小题 2】上述案例中画波浪线部分告诉我们关于网络的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小题 3】请你说说网络交往应遵循的规则?( 4分) 答案: 【小题 1】答: 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影响学习生活 .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容易受到诱惑欺诈 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 .( 4分) 【小题 2】网络既有利也有弊。 【小题 3】网络交往 要遵守道德 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分析材料,

36、网络可以让你增长了知识、才干,这是网络的美丽,但网络夺走了 13岁男孩的生命,它是陷阱。 13岁的年龄应该坐在教室里,倾听老师的讲课,学习该学的知识,但他却在网吧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荒废了学业,他却在网络的诱惑下,连续玩了 36个小时,说明他沉迷于网络。到最后结束了鲜花般的生命,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丧失生命,这是个个别案例,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他自己不能自觉抵制网络诱惑,说明他自己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而还有个别的因受朋友的诱惑或因别的原因,比如说钱,很多孩子因没钱上网而去偷盗甚至抢劫,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考点:考查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点评:这对学生来讲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7、,很多孩子愿意上网玩游戏。或者他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同学,小艺的死为他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从我做起,合理上网,不做网络的奴隶,做自己的主人。 【小题 2】试题分析:有 人从中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这是说网络的好处,有利的一面,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而造成终生遗憾,这说明网络的坏处,也就是说网络的弊端。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网络有利也有弊。 考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先仔细审题,总结出主要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按图索骥到课本中去找到问题的落脚点。 【小题 3】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基本的课本知识点的内容,这个问题问得很直接,所以只要掌握了课本内容就能解答此题。 考点:考查学生对网络交往应遵循的规则的认识。 点评: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课本的理论知识是 基础,只有有基础,才能更深层的去分析相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