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040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 11月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片段联想: 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京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观察 , 在周口店龙骨山,说明我国这种远古人类的生活地点, 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说明那时的人类还保留着某些古猿的特征, 会用火烧烤食物,说明这时候 的人类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过群居生活,说明这时候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综上判断,这是我国远古人类,而且是更高级

2、点的北京人, A,C项是迄今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D项比起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本题选 B。 考点: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都要进行分析判断,比较,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远古人类的情况。 “春秋以来,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 的将士,也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 ”对此不正确的说法是 A这里的贵族应当是指奴隶主贵族 B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排挤了商业 C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D新兴

3、地主的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铁农具的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表述正确, B项,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迅速,各国也都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排挤了商业,所以正确, C项正确,各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据优势,纷纷改革,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进程,D项表述错误,新兴地主的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各国的变法,本题选 D。 考点: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结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战国时期的态势促使各国变法,以便在争霸中处于有力地位,通过变法,各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得到壮

4、大,促使了社会转型,封建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封建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如果你要了解孔子的言论,你需要去查阅 A道德经 B孟子 C春秋 D论 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孔子的弟子编撰的论语的认识,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的许多重要思想和言论后来都被弟子记载在论语里,题目中 A项是记载老子思想的论著, B项是记载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 C项 春秋 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 春秋 修订的,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本题选 D。 考点:论语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思想和人物,同学们要注意

5、重点识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在教材中是基 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该题还有一种考察角度: 把下列人物和与其有关的思想,著作连接 孔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韩非子 德政 孟子 论语 董仲舒 法制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 “连坐法 ” D推行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郡县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是商鞅变法的内容, B是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制度, C是秦朝残酷的刑法, D项是秦朝建立后,为了防止地方势力的强大,实行了郡县制,其中县制这种行政制度至今影响着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县仍然是我

6、国当代的行政单位,本题选 D。 考点:秦朝的郡县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秦朝建立后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影响深远,郡县制制保证了中央的权利,防止了地方分裂,县制至今我们仍在使用,秦朝统一的原因,同学们要注意把秦朝的郡县制和西周的分封制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你知道现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 为了纪念谁的? A老子 B韩非子 C屈原 D孙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

7、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A项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B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D是战国时期兵家学派的创始人,本题选 C。 考点:爱国诗人屈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端午 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 ”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这迫切需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需要。 下列哪一项是

8、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人的解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百家争鸣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发表见解,著书立说,给思想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A,B两项也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D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本题选 C。 考点: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百家争鸣形成了许多思想派别,影响较大的有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最后儒家思想经过西汉董仲舒的改进,最终成为封建

9、社会的正统思想,对 于这几个派别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它们的演变过程,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掌握。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 “德 ”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解答该题的关键信息是 “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善于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符合其教育思想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10、A, B, D三项在项题目中没有体现,本题选 C。 考点:孔子的教育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孔子是个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培养了一批有素质有教养的弟子,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态度至今仍闪烁着光芒。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李白诗句描写的是 A陈胜、吴广起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秦完成统一 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统一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 ”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

11、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是秦末农民起义, B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权力进行的长达四年的战争, C项是先秦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本题选 D。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秦朝建立后创立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影响深远,郡县制制保证了中央的权利,防止了地方分裂,县制至今我们仍在使用,秦朝统一的原因,先后灭掉诸侯国的顺序,统一的意义也是学生识记和掌握的重点。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 “剑 ”字有 18种

12、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一种,请问秦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嬴政创立了皇帝制,设置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把秦朝的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 A, B是商朝时期的文字,D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书法艺术,本题选 B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虽然短暂而亡,但其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郡县制的实行有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我们至

13、今仍然在实行着县制,文字的统一 便利了各族人民文化的交流,秦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就其历史而言,秦始皇的哪一项统治措施是弊大于利的? A统一货币 B修筑长城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始皇统一措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 D是经济措施,通过这两项措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B是长城的修建,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抵御了匈奴族的进攻,为我国北方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项是文化专制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却钳制 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弊大于利,本题选 C。 考点:焚书

14、坑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所始料不及的,焚书坑儒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也摧残了文化。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涿鹿之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认识,解读图片,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 (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 (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

15、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为避免被杀头,在大泽乡陈胜吴广于是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A项是中国商周之际 ,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 B是先秦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 D指的是距今约 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本题选C。 考点:秦末农民起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陈胜,吴广起义是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最终推翻

16、了秦王朝的统治,也给汉初统治者提供了教训,才出现了汉初的文景之治和以后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公元前 207年,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把船凿沉,并烧掉了军营。描写这一事件的成语是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破釜沉舟 D负荆请罪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楚汉之争的认识,公元前 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将士们没有了退路,都勇往直前,取得了巨鹿大战的胜利,这个历史典故就

17、叫破釜沉舟, A, B, D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上有很多成 语和典故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史实,如按图索骥、半途而废、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出奇制胜、唇亡齿寒、道听途说、对症下药、多多益善、后生可畏、囫囵吞枣、狐假虎威、机不可失等,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底这些历史典故和成语的识记和理解。 战国时期社会出现的变革不包括 A封建制度确立 B私田出现 C各国先后变法 D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各国变法,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

18、度,因此 A,C正确, B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后来承认土地私有也就承认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正确, D项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存在了,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私田出现,各国变法后,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度确立,由此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国家的落后,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春秋争霸中谁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周平王 答案 :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的识记情况,齐

19、国是春秋时期的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变革军事,同时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号令其它的诸侯国,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A晋文公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但不是中原第一个霸主, C楚庄王是春秋时期南方的一个霸主, D周平王是东周第一个王,本题选 B。 考点:春秋五霸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同学们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基本知识都要识记清楚;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被推为盟主的国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 、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

20、、魏、秦。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稻米最早培植地的识记能力,解答的关键是 “农耕文明 ”和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代表,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就是所说的 “南稻北粟 ”分析题目, A项是我国北方农耕文明的成就,属于黄河流域, C项是河姆渡氏族时出现的, D项是北方手工业成就,本题选 B。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中的南稻北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

21、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粟是我国北方 劳动人民最早种植的,水稻是我国南方劳动人民最早种植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水稻和粟的种植在我国的农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学们要注意把握。 近年来,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C黄帝的部落形成日后华夏族的基础 D黄帝是后人尊称的 “人文初祖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本题以台湾国民党主席宋楚瑜来黄陵县祭拜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构思灵活, “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

22、表达了华夏之孙对皇帝的敬仰之情,相传皇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此题选 A。 考点:黄帝 -人文始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华夏族的祖先,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属于送分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B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 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 C项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D项是奴隶社会的灭亡,

23、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本题选 B。 考点: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私天下代替了公天下,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进步,是中国有阶级社会的开始。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反映了 A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纣王残暴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楚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的意思,根据所学

24、知识,鹿台、巨桥都是商纣王建造的宫苑建筑。鹿台聚财宝,巨桥里放粮食。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收赋税,用以充实鹿台里放的钱财,充盈巨桥里的粮食。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靠加重赋税来满足自己的贪欲,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 D。 考点:商纣的残暴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根据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该题也是材料选择题,解答这类题型 ,一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二是要根据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题目中材料的意思,意思弄清了,正确答案:自然就会出来。 西周的众多诸侯国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A奴隶

25、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题中 A项是进入阶级社会后实行的制度 B项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 , C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政治制度,周王为了巩固统治,把王族,功臣,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 D.禅让制 ,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因此,本题选 C。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分封制的背景

26、,分封的对象,诸侯的义务,影响和崩溃是同学们重点识记和掌握的内容。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暴虐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共性的认识,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它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由此可知,他们三个的共同点是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暴虐,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夏商周中的夏桀,商纣,周厉王灭亡

27、的共同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共性的认识,这三个人的统治都非常残暴,也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只要对教材基 础知识清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就能解答,在加以分析判断不难得出答案:。 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 ”文化出现在商周时期的: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成都平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近来,四川省文化考古所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本世纪最后一次考古挖掘,三星堆再引起世人的关注。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距成都 22公里。三星堆遗址面积达 12平方公里广阔。三星堆文化是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的一种独

28、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 ”文化,本题选 D。 考点:三星堆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星堆遗址发掘于1986年,被国际史学界称为 “独一无二的青铜文明 ”、 “中国的第五大文明 ”、 “可与世界范围内的任何青铜器媲美 ”。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反映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项是原始

29、农业的内容, C项是畜牧业 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生产力水平的表现,本题选 A。 考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铜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青铜器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在教材中表述清楚,是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于青铜文化的代 表同学们要注意识记。 人们常用 “五谷丰登 ”来形容丰收,被称为 “五谷 ”的农作物,什么时期已经齐备了 A夏朝 B原始社会 C商周时期 D周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农作物 “五谷 ”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五谷 ,古时称稻、黍 (小米 )、粟、麦、豆为五谷,后代称

30、为 “五谷 ”的农作物 ,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A项农作物的种植进一步扩大, B项原始农业刚刚开始, D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完善时期,西周的农业也是主要的生产部门,本题选 C。 考点:五谷的齐备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早在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就形成了 “南稻北粟 ”的农业格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前提之,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农业的总体产量,而且还能够减少单系粮食种植的危险系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

31、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但不是唯一资料,青铜器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 D。 考点:商朝的甲骨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商朝成熟的文字,也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国家事务的文字,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

32、衰落,诸侯争霸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初秋时期特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东周自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 256 年被秦所灭为止,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公元前 770年到周公元前 476年,为春秋时期;其特点周王室衰微,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争霸,形成了春秋五霸的局面,公元前 256年到公元前 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A,B,C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 D 考点: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

33、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纷飞的时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相互征伐,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问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于何地?( 2分) ( 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 2分) 有什么作用?( 4分) ( 3)材料二中 “伯禹 ”是谁?( 1分)为什么 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3分) 答案: (1)都江堰( 1分) 四川省都江堰市(或岷江中游)( 1分) ( 2)战国 ( 1分

34、)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 1分) 作用:防洪、灌溉。 ( 4分)(或: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 3)大禹。( 1分)因为他们都是治水有功,造福一方人民,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的。(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都江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都江堰,该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 ( 2)根据所学知识,该工程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其作用有防洪,灌溉,或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

35、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伯禹是指大禹,因为他们都是治水有功,造福一方人民,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的。 考点:都江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勤劳和智慧,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一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36、于今受其赐。 ”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 霸的?( 3分) ( 2)怎样理解 “民到于今受其赐 ”这句话?( 2分) ( 3)材料二中 “卫鞅 ”指谁?( 1 分)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 1 分)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 1分) ( 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8分 ) ( 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分) ( 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2分)

37、答案: ( 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1分)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1分)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 1分) ( 2)通过改革,使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2分) ( 3)商鞅( 1分) 法家( 1分) 地主阶级( 1分) ( 4)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出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5)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分) ( 6)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

38、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 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齐桓公终于当上了霸主。 ( 2)材料一中的 “民到于今受其赐 ”是指通过管仲改革,齐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惠及于民。 (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 “卫鞅 ”指商鞅,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 4)根据所学知识,本题把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即可。 ( 5)根据所学知识,答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即可。 ( 6)通过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认识到: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要顺应时代潮

39、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考点: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都顺应了时代潮流,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使本国在争霸战争中脱颖而出,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实践证明,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我们的国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秦王为什么能 “尽并兼天下诸侯 ”?( 4分)在 “尽并兼天下诸侯 ”之后,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12分) 答案: 条件 经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增强有实力击破其他各国。( 2分) 经过 长平之战

40、后,东方各国再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1分) 秦王赢政善于用人。( 1分) 措施: 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分)确立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分)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2分)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分)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2分) 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的统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该题要求学生回答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学生只要能从商鞅变法的作用和秦嬴政个人的作用回答即可得分。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答出就可。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的统一是和商鞅变法的作用密不可分的,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秦朝建立后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影响深远,郡县制制保证了中央的权利,防止了地方分裂,县制至今我们仍在使用,秦朝统一的原因,先后灭掉诸侯国的顺序,统一的意义也是学生识记和掌握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