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040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 11月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住了铃,影响了铃的振动 故 A、 B、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和掌握 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

2、则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B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C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 答案: A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 2f u f,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烛焰和光屏对调位置以后, u 2f, 2f v f,根据光路可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本题还可以从光路是可逆的进行考虑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解决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一定要掌握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3、C放大镜 D汽车的后视镜 答案: A 试题分析: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了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后视镜利用了面镜的成正立的像规律,由题意知,像是倒立放大的,故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故选 C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不同的光学仪器的原理不同,要记清 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答案: C 试题分析: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首先提出问题:成像情况是如何

4、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可进行猜想,如: 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 什么时候成正立的像,什么时候成倒立的像等 所以可以题目的探究问题应该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是什么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在解决此类探究题时,一定要紧扣实验的目的,然后大胆猜想,细心求证,得到结论 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然后照在一张蓝纸上,则纸是 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1)红光与蓝光混合后呈品红色,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所以品红色能透过红色玻璃; ( 2)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所以蓝纸反射蓝光,

5、把品红色光和其他光吸收,所以纸应呈黑色 故选 A 考点:物体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点评:解决物体颜色的问题要把握住两点: ( 1)透明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就说明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例如红色的玻璃之所以呈现红色,说明它只能透过红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 2)不透明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就说明它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例如蓝色的纸之所以呈现蓝色,说明它只能反射蓝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如图是晓丽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图丁

6、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错误 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正确 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错误 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 面叉去错误 故选 B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点评:掌握光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现象等 小光用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承接到了像,他用黑纸把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时,请你分析此时光屏上的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亮度不变,

7、上半部像消失 B亮度不变,下半部像消失 C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像 D亮度变暗,像依然完整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将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时,下半部仍可以汇聚光线,所以仍可以成物体完整的像但照射到凸透镜上部的光线将被挡住,所以汇聚到像点的光线少了,所以像的亮度将变暗 故选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原因的理解,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一盏探照灯装在西面看台上,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 C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 池

8、中没有水时,探照灯从西向东射向池底的光线沿图中 OB方向传播,有水时沿图中的 OC光线传播,如图所示: 在向池中灌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上升,入射点逐渐向西移动,所以在池底的光斑也向西移动 故选 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 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时筷子斜插入水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

9、从上面看筷子水中的部分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向上弯折; 故选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应用光的折射定律进行解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岸上的树木在湖中形成倒影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人眼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岸上的树木在湖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符合题意;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是小孔成像,

10、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折射及直线传播现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装饰、美观 答案: A 试题分析: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 A 考点:回声声音的反射。 点评:此题考查

11、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 ,蝴蝶每秒振翅 5 6次 ,蜜蜂每秒振翅 300 400次 ,当它们都从你脑后飞过时 ,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 300 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 5 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 故选 B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不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不同的,而超声波与

12、次声波则是依据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划定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很有限,很多动物在这方面 都能超过我们 实验题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的振动现象越明显。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产生的。 ( 2) 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 答案:( 1)振动。( 2)振幅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鼓面的纸屑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再根据: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可得:

1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响度和振幅有关的了解和掌握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 AON 减小,这时 NOB 跟着减小,使 AON增大, NOB跟着增大, AON总是 NOB(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等于 ”),说明: 。 (2)如图 乙,把半面纸板 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NOF上看不到 ,说明 。 答案:( 1)等于、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反射光线;光

14、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试题分析:( 1)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此规律解题 ( 2)把半面纸板 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此次实验是正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方法掌握。 在研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时,我们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和 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1)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15、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 2)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的烛焰的像(填 “能 ”或 “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放在 “烛焰 ”上的手指 被烧痛 (会 /不会 )。 (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答案:( 1)大小;( 2)不能、虚、不会。( 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试题分析:( 1)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 ( 2)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无法在玻璃板上成像,故答案:为:不能、虚、不会; ( 3)因为用玻璃板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

16、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如图所示: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A、 B、 C、 D、 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把蜡烛放在 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 _。(正立 /倒立) 把蜡烛放在 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 _。(正立 /倒立) 把蜡烛放在 _点,透镜不成像; 把蜡烛放在 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 _ 。(正立 /倒立) 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 AD ,不包括 D点)时,像逐渐 _(填 “靠近 ”或 “远离 ”)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_(填 “变大 ”或 “变小 ”)。 答案: C;倒立。 A;倒立。 D; E;

17、正立。 远离,变大 试题分析: 屏上出现的像最大要成实像,首先物距大于焦距,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而且像是倒立的,所以在 c点成的像最大 当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越小,把蜡烛放在 A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当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不成像,由图可知, D点正好是焦点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可知,把蜡烛放在 E 点,透镜成的是虚像 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 AD ,不包括 D 点)时,物距在不断减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 增大所以像逐渐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变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物距

18、大小与像的大小的关系,应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结论 填空题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成 40角,若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1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 答案: 0 试题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40,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50当入射角增大 10时,则入射角变为 , 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 6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以及利用反射定律对反射角和入射角进行计算,只要熟记反射定律的内容,怎么旋转镜面也不怕 王老师在

19、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_(填 “近视 ”或 “远视 ” )眼,用 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 4所示,镜片 A区厚度相同, 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区镜看书,通过另一区看同学,再不需 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了。 答案:远视、凸透、 B 试题分析: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判断老师是远视眼,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镜片 A区厚度相同, B区可以矫正

20、视力, 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B区看书,通过 A区看同学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前面都安装有一个镜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成的都是 _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 _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 _些(选填 “远 ”或 “近 ”)。 答案:倒立、缩小的实;近;远 试题分析: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和摄影机的镜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可知,则照相机应

21、该离被照的人靠近一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远些 考点:凸透 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此题注意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放在写字台上的玻璃观看下面的文字,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 _一些,(选填 “高 ”或 “低 ”)这是由于光的 _造成的。 答案:高、折射 试题分析:光线通过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在 B点,逆着折射光线看

22、去,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在 A点,比实际位置 A点高,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折射现象中成像的特点,关键记住光折射时,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作图说明更易于理解 李白诗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 , “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 。 答案:响度、音色 试题分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23、人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闻其声而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使周围的空气振动而发出了爆炸声,用手捂住双耳可以减小听到的爆炸声,这是在 _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人耳 试题分析:火药爆炸时周围的空气振动会发出巨大的声音,用双手捂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此题是考查声音有关知识点的综合题目,要结合声学知识中声音的产生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进行 分析解答 一根装有水的 500m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钢

24、铁中每秒传播约为 5000m,在水中每秒传播约为 1500m,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_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来的。 答案:钢铁、空气 试题分析:在一根有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铁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会听到三次敲击声,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 通过空气传来的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管子足够长,如果太短,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 0.1s,人耳是分辨不出两声的;另外注意题意中所说的管子里面是否装水,如果装水听到三次声,如果没装水

25、听到两次声 打雷了,预示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_。 答案:信息、能量 试题分析:雷声说明大雨的来临,说明声音在传递信息 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考点:声与信 息;声与能量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两点,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同时要知道两种特点的具体应用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屏显示 50.68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附近有车辆驶过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选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答案:分贝、变大 试题分析:噪声监

26、测设备检测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响度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有车辆驶过时,噪声增强,所以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增大; 考点:声音的等级单位和噪声的危害 点评:噪声监测设备检测的是声音的大小,它的单位是分贝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离镜面 0.5m,镜中的像离他 m,当他向镜面走近时,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不变 试题分析: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0.5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为 0.5m;则镜中的像离他的距离为: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当人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也走近平

27、面镜,但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 其实验方案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计算题 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 6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设当时的气温为 15 。) 答案: m 试题分析:由 得 考点: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可以忽略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善于挖掘隐含的条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的湖面上。他大喊了一声,经过 1.2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 3 .6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设当时的气温

28、为 15 。) 答案: m 试题分析:声音从一山传到另一山的时间为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所以两山的距离为: ,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两山声音传播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简答题 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 答案:当时是傍晚。因为人面向南方站立时,他的左侧是东方,右侧是西方。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可知,影子在人的左侧时 ,太阳应在人的右上方即西边的天上。而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因此可以知道当时为傍晚。 试题分析:根据对影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可知

29、影子在身体左侧,光源一定在身体右侧,人面向南方,左侧是东,右侧是西,由此推断太阳光在西边,当时是傍晚。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知道东南西北的方位关系 作图题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人看到的光是从物体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如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

30、: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请你在图中按要求作图: ( 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且作通过光心的光线。 ( 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度。 ( 3)在图中作出物体 AB所成的像。 答案 : ( 1) ( 2) ( 3) 试题分析:( 1)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方向不变;如图: ( 2)过入射点作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度,则反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作图,如下图所示: ( 3)先作出端点 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B,用虚线连接 A、 B,即为物 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点评:(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 2)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