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0409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江都麾村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该题中老师觉得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即想让他说话 声音大一些,故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选 C 考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分析解答牢记各自的决定因素。

2、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 ” B “它的轻质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 ” C “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 D “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特点,材料轻质、多孔、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但是防火和减震这两点他的影响因素除了与这些特点有关外,还有材料的化学性质,建筑结构等有关系,学生无法探究;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效果这个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因为牵扯的因素太

3、少。所以研究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比较适合初中学生。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新型材料的特性以及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点评:本题是对材料特点的知识的考查,并且考查学生对物理探究方法的的考查,属于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难度较大。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月亮 B红宝石 C恒星 D电影银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光源的概念答题: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而反射其它物体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因此,根据分析, ABD都是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都不是光源。故答案:为: C 考点:光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源概念的掌握,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是看

4、它本身是否能够发光。 面对干旱,各地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即通过向空中喷洒 “干冰 ”来实现。那么喷洒 “干冰 ”的作用是:( ) A使空气液化 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 D “干冰 ”熔化变为雨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因此,干冰只是起到升华吸热的作用,然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才能形成降雨。故答案:选择: C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升华吸热,以及温度降低可以使气体液化、凝华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5、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根据题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说明熔点低于 0 ,而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说明发生了凝华

6、现象。故答案:为 A 考点:熔化、凝华及其现象 点评: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热学考查的一个重点,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应该比较熟悉方可。 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 ) A下雾 B下霜 C降雨 D结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六种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三个放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和 凝华需要放热。而此题中, A雾是液化放热 B是凝华放热 D凝固放热都不符合题意, C降雨是冰晶熔化需要吸热,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初春的早晨,

7、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 “冰花 ”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汽化是指由液态变为气态,而大雾和白气等本身都是一个个的小水滴组成的,是液态,故 AD 答案:错误。而白霜是典型的凝华现象,所以答案:为: C 考点:汽化、升华、凝华等现象 点评:熟练掌握各种物态变化时从哪种状态变化成哪种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图中 A、 B、 C、 D分别是四位同学 “用温度计测水温 ”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掌握

8、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不同,常用 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应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 ABC 错误,答案:选择 D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 C调 “3( mi) ”和 “1( dou) ”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dou.1 ruai.2 mi.3 fa.4四个

9、音阶的音调越来越高, dou.1 的音调最低, fa.4的音调最高,因此,根据题意,答案:为: B 考点:音调及其相关因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理解和掌握。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噪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

10、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次声波振动频率低于 20赫兹,超声波振动频率高于 20000赫兹。因此,根据题意, ABC均正确,故答案:为 D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考查的是声学中的综合知识点,难度不大,比较基础,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 “声音 ”交流 B蝙蝠的 “回声 ”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 ”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频率低于 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

11、 “声音 ”是一种次声波。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如蝙蝠,海豚等。另外,声波还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例如利用超声波碎石等。声音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还能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所以,根据题意,答案:应该选择 B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声与能量 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控制轻轨的速度 C阻断噪声的传播

12、 D美化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这三条途径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根据题意结合三条途径即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C 考点 :防止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意判断隔音屏属于哪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实验题 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推动活塞,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 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 _(上升下降),这说明 _。 答案:压缩体积,上升,液化放热 试题分析: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

13、体积依据客观事实加以区分,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因此,根据题意分析答案:为:压缩体积、上升、液化放热 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能区分开。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和水一样,都是 100 ,那么,水蒸气导致的烫伤和水导致的烫伤哪个更严重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人的皮肤与 100 的水蒸气接触时,水蒸气首先要 _为 100 的水,同时_大量的热,然后 100 的水在降温过程中还要向皮肤 _,所以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水蒸气向皮肤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 _(水 /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答案:液化,放出,放热,水蒸气 试题分析:要解答需要用到

14、:液化是由气态到液态,液化放热。根据题意,水蒸气液化为相同温度的水,要放出热量,对人体造成烫伤,然后水继续放热,对人体再次造成烫伤,所以水蒸气烫伤比相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严重。故答案:为:液化 放出 放热 水蒸气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和液化放热的理解和掌握。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 _,这是 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_;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 _,这是 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 _。 答案:塑料袋胀大, 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塑料袋又变瘪了,液化,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试题

15、分析:物质由液态吸热后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汽化需要吸热;物质遇冷放热从气态变 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1)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吸收热量会汽化变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 ( 2)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由于环境温度比塑料袋温度低,酒精蒸汽向外放出热量,酒精蒸气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 故答案:为:塑料袋胀大 汽化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塑料袋又变瘪了 液化 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会结合实例分析判断。

16、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_。 答案:吸收,碘的温度 试题分析: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而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无论是熔化还是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影响碘升华或熔化的因素应该是温度的高低。故答案:为:吸收、碘的温度 考 点:晶体熔化及升华的条件 点评:解决此题需要学生对升华和熔化的条件比较熟悉,并能够根据题目提出的现象进行

17、推理。 小凡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发现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在此基础上,小凡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索: 小凡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有关。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沾水的棉花,乙是干燥的。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空气湿度越大,示数差就越小。于是小凡猜 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有关。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右图中的 A和 B。实

18、验发现 B杯中没有水时, 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 _(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 B杯无水时, A杯中减少的水和 原来 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_(有关无关)。 答案:液体的种类,空气湿度,多少,无关 试题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研究的因素,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 1)水

19、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酒精更容易干,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 2)甲温度的玻璃泡上是湿的,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更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少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越快,温度下降的越快,干 、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从而可以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空气的湿度有关 ( 3)小凡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多少相同; 当 B杯无水时, 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 B杯中的水相等,说明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无关 故答案:为:( 1)液体的种类;( 2)空气湿度;( 3)多少;无关。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

20、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另外液体的种类不同和空气湿度的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 同学们做 “观察水的 沸腾 ”实验。 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 _(水银酒精 )温度计 (在 l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 357 ,酒精的沸点是 78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_。一同学为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_(填序号); 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_(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 _(外焰内焰焰心)位置。 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_。 对水加热的过程中,可以观

21、察到: 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 _,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_,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沸腾后,水的温度 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 _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 _形成的。 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 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 6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_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_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88 90 92 94 97 98 98 9

22、8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写一种原因即可)。 答案: 水银,秒表, 由下到上,外焰 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升高,变小 保持不变,变大 蒸发,液化 96 98 略 水的初温较低、用水量较大等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要研究水沸腾实验,制作温度计的液体的沸点必须比水的沸点要高,故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在此试验中,还需要测量时间,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秒表。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在利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所以有错误的

23、一条是 ;在组装实验器材时,要按照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确定铁圈和烧杯的位 置,然后再确定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顺序应该是由下到上,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来确定石棉网位置。将温度计刚刚放入烧杯时,由于温度计表面温度较低,所以烧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上,因此看不清数据。水在沸腾前,温度逐渐的升高,产生气泡,但是气泡越往上越小,最后消失,等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在水沸腾前,烧杯中的水通过蒸发的方式就开始汽化,在水面上由于液化又形成小水滴,形成一层水雾。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96 ,水的沸点为 98 。水沸腾

24、的图像如下图。此实验加热时间过长,原因很多,可能是烧杯中的水量太大,也可能是因为水的初温太低等。故此题答案:为: 水银 秒表 由下到上 外焰 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升高 变小 保持不变 变大 蒸发 液化 96 98 见右图 水的初温较低、用水量较大等合理即可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水沸腾的现象、条件 点评:该题属于热学综合习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水沸腾实验等,需要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 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产生的 ,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_法;如图乙所示

25、,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 _有关;若将实验地点换成月球表面,则实验 _(甲 /乙)不能顺利进行。 答案:振动, 转换,空气,振幅,乙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利用转换 法将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振动 转换 空气 振幅 乙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响度。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注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和转换法在物理实

26、验中的运用。 填空题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_(能 /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答案:色散、不能 试题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色的光屏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七彩光带。故答案:为:色散、不能 考点:光的色散。 点评: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

27、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的知识。 如图所示是 -10 的冰块受热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的最初 5min内 冰块呈 _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_min,此过程温度 _(升高 /不变 /降低 ),加热 25min时,冰全部变成_ 的水。 答案:固态, 10,不变, 10 试题分析:冰属于晶体,冰的熔点是 0 ,在熔化过程中会出现固液共存状态,所以要细心观察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 5分钟以前冰一直是固态,图中所示,从 5分钟开始熔化到 15分钟时结束,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分钟;并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在 25 分钟时,冰全部熔化成

28、水,水温为 10 故答案:是:固、 10、不变、 10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冰的熔化是在考试中经常见到的,从图象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所要的信息,所以学会观察晶体熔化图象,至关重要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_(会吸热 /会放热 /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_(内侧 /外侧 /内、外侧)。 答案:会放热、内侧 试题分析:水蒸气受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在寒冬,车内水蒸气 温度高,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才能液化。故答案:为:会放热、内侧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

29、解决此题需要学生对液化及其液化的条件非常熟悉,题目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厨房里多处可以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液化气罐中的煤气是用_方法液化的。抽油烟机的油盒内的油,是炒菜时倒入锅里的油经过_和 _两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答案:压缩体积;汽化;液化 试题分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根据题意,液化气罐中的煤气是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油盒内的油,先是汽化,然后受冷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汽化;液化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该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使气体液化

30、的方法。 物理学中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其原理是 _。现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_ 。如图丙所示是某位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_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_(正常 /不正常)范围。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 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 32华氏度,用 表示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 1。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乙,

31、-4, 37.2,正常, 99.0 试题分析: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作答;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我们先要认清分度 值,然后看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最后再看水银柱在什么位置,读取示数。对于体温计,读数规则相同,但是人体的体温正常应该是 37 左右,根据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与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对比,沸水温度为 212华氏度,水的凝固点为 32华氏度。即利用摄氏温度表示时, 100摄氏度的温差在同华氏度对比时,对应为 180华氏度,所以,人的当时的体温为37.2摄氏度时,对应的华氏度为 99.0华氏度。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

32、原理以及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 擦使琴弦振动,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 _和 _都能传声。 答案:固体,气体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传声介质。根据题意,小提琴演奏时,琴弦振动传递给琴码和琴箱,说明固体能够传递声音,最终传递到听者的耳中,靠的是空气传递的声音。故答案:为固体 气体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本题需要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 播的介质。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

33、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 答案:低,低于人耳听觉范围 试题分析:物体振动的频率和物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等等因素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加时,振动的频率变慢,所以声音的音调降低。而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超过某一长度时,由于钢尺振动发出的是次声波,是人耳朵听不见的 声音,所以人无法听到声音。故答案:为:低 低于人耳听觉范围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点评:掌握人听到声音的四个条件:频率在 20-20000

34、Hz,有一定的响度,有介质,耳朵完好;掌握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_产生的;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大于 /等于 /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_是噪声的波形; 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_(响度 /音调 /音色 /频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_(增大 /减小);噪声监测设备 _(能 /不能

35、)减弱噪声的强度;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 “禁鸣喇叭 ”,这是在 _(声源处 /传播途中 /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 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 下发电,把 _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答案: . 振动 大于 真空不能传声 乙 响度, dB,增大,不能 声源处,声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噪声是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在繁华闹市区检测噪音的装置是检测的噪音的大小,即响度。响度的单位是 dB,噪音越大,响度也就越大。但是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噪音的大小,却无法减弱噪

36、音。减弱噪音的办法有三个,一个是在声源处减弱,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最后一个方法是在声音的接收出减弱。因此,根据分析,此题的答案:为: . 振动 大于 真空不能传声 乙 响度 dB 增大 不能 声源处 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减弱噪音的方法等。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速度以及乐音和噪声等有关知识,要注意区分。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

37、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 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冷剂在 _中汽化,在 _中液化。 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 _中的热能不断地 “搬运 ”至 _中。 答案:蒸发器,冷凝器,空气,水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迅速汽化,在此过程中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然后再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利用这些热量加热水,然后往复循环工作,将空气中的热能源源不断的搬运至水中。故答案:为:蒸发器 冷凝器 空气 水 考点:液化放热, 汽化吸热 点评:解决此题学生要熟知液化、汽化的条件,并且审题能力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