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045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 “九一三 ”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 “四五 ”运动 D “四人帮 ”被粉碎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文革基本史实可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于九一三事件有关。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于 1971年 9月 13日乘飞机外逃叛国,途中机毁人亡的事件,又称 “林彪叛逃事件 ”。至此,林彪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A符合题意。毛泽东逝世是在 1976年 9月 9日, “四五 ”运动四五运动源于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悼念。 1976年 1月 8日,周恩来逝世,全

2、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但是, “四人帮 ”压制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诬陷邓小平,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义愤。 “四人帮 ”被粉碎是在 1976年 10,华国锋叶剑英等人采取果断措施,粉碎 “四人帮 ”标志文革的结束。 B、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十年文革,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政治斗争被扩大化,许多无辜干部群众受牵连,甚至遭受打击迫害。 耽误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城乡差别拉大。优秀文化传统和悠久历史出现大断层。取消高考长达十年,耽误了一代人才的成长等等。 如图,在战后资本

3、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中,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中,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联邦德国。战后,德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如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利用外国资本、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等。使其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考点:本题考查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 点评: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原因不尽相同。德国主要靠较高的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资金援助,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较好的工业基础,欧洲国家的合作等 ;日本主

4、要靠发展外向型经济,美国在越战的军事定货,大力发展教育,发展吸收高新技术产业等。 如图,下列四幅古代绘画作品中,内容题材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体,找出的是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一项。 A是唐代的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B是明朝中后期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C是清明上河图反应北宋经济繁荣, D是明代的南都繁会图的局部,反应明朝旧都南京市井情形 ,,表现城市商业繁荣。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 解能力。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

5、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 ”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年 9月 29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新民

6、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同时,共同纲领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制度,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及文化教育、外交民族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 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以下哪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7、 “秦 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其中 “周制 ”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秦朝认为周朝的灭亡是因为实行了分封制所致,因此秦不再实行该制度。 “周制 ”是指西周的分封制。西周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平民分给自己的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但后来随着诸侯势力的增大,却不利于西周的统治,最终还导致西周分崩离析。禅让制是制尧舜禹的禅让、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管理制度, A、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

8、解能力。本题还可改为: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 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 “礼崩乐坏 ”的局面 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 B. C. D.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毕 升 B蔡伦 C李时珍 D宋应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可知

9、,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李时珍是医学家写成本草纲目,宋应星是科学家写成天工开物一书。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造纸 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

10、献。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 “三星堆 ”文化,它属于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三星堆 ”文化是指在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那里出土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等,体现了商朝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文化。 点评:商朝是灿烂的青铜器时代,体型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是这一时期的著名青铜器代表。 漫画:一个英国殖民者骑在一匹名为 “美利坚 ”的烈马上,这匹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英国殖民者掀翻。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鸦片战争 C美国独立

11、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漫画寓意可知,这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原属英国在北美的 13个殖民地之一,英国希望把北美等殖民地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国家独立,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 障碍, 1775年 4月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 7月 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诉英国国王队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该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点评: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存在奴隶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12、 19世纪中期两种制度水火不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了胜利,经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下列解放战争的事实,与毛泽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诗句有关的是 A挺进大别山 B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D渡江作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诗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写作背景是,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发起渡江战役, 1949年 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命令

13、,分三路渡江作战,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统治中国 22年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渡江战役的胜利消息传到北平,毛泽东写下了这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诗篇。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渡江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被称为三大战役,是国共的大决战。本题还可以改为:毛泽东的诗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的 “过大江 ”指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美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人却对其中的情有独衷,因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是诞生在它的实验室,它是 A宾西法尼亚

14、大学 B麻省理工学院 C哈佛大学 D纽约大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46年 2月 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名叫 ENIAC(爱尼阿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 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 Eckert)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 “电子化 ”电脑 ENIAC (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 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 50英尺,宽 30英尺, 占地 1500平方英尺,重达 30吨(

15、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 5000次的加法运算,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点评: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将近 60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 正义照 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轴心国集团 D反法西斯同盟 答

16、案: D 试题分析:三国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三国协约是英、法、俄三国,这个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利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不具备正义性;轴心国集团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他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非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 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 1月 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因此它具有正义性质,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反法西斯同盟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适

17、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942年 1月, 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法 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A乘马车 B坐牛车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隋朝开凿大运河可知,从余杭到洛阳最便捷的方式是乘船。隋炀帝时期,隋朝开通一

18、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被打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力。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合题 材料: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阅读材料回答: ( 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 2)

19、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 ( 3)后人怎样尊称此人的? 答案: ( 1)王羲之 ( 2)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 ( 3) “书圣 ”。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可知,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形容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 2)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等相关内容可知,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 3)他被后世称为 “书圣 ”。 考点: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就直接作答,本题属于送分题。相关的知识点还需注意,如画圣、诗圣、医圣分别是指吴道子、杜甫、张仲景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

20、, “文化大革命 ”不是 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 “文革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十年 “文化大革命 ”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 2)根据材料指出 “文化大革命 ”的性质。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 “文化大革命 ”造成的严重后果。 ( 4)我们应从 “文化大革命 ”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 1) 1966年至 1976年。 ( 2)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

21、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3)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 4)教训: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意思相同,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文革是指 1966年 1976 年。 1966年 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 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 “文化大革命 ”全面发动的标志。 1976年 10月 “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标志着历时 10年的 “文化大革命 ”最终结束。 ( 2)根据材料 “文革 ”是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22、这句话指出了文革的性质。 (3)根据材料 “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可知,文革造成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 4)文革的教训很深刻,也很惨痛,我们可以从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去总结。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我国走过一些弯路,出现一些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重大的失误,而 1966年 1976 年十年文革是最严重的错误。 材料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

23、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依据材料,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答案:行省制度。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 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结合所知识可知,这个制度是行省制度。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考点:本题考查行省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