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045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十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向含有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 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滤液中插入锌片,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硫酸是过量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不容物中一定有铜单质,一定没有铁单质。 考点: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评:利用化学反应判断物质组成的题目属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通常在探究题中出现,考察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思想,注意仔细审题。 下列事故处理正

2、确的是 (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防止油锅着火; B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造成漏电;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增大住房内的空气会使火势蔓延;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会产生火花,引燃煤气,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化学事故的处理 点评:化学事故的处理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考察较为直接,应注意回归课本。 下面是王小莉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各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答案: B 试题

3、分析: B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且不断慢慢搅拌,使热量分散均匀,防止暴沸,另外稀释液体时都是密度大的倒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并不断搅拌。 考点:基本是知识点 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接,较为简单,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不是因为分子大小不同。 考点:化学常识与本质 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所以在进入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岩洞时要小心

4、B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不是氢氧化钙而是碳酸钙 D检验集气瓶中 的二氧化碳是否装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支持呼吸,所以在进入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岩洞时要小心; 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使用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C 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D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经装满。 考点:化学反应原理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反应及原理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考察较为直

5、接,应注意回归课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溶液需要加水 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溶液加水 20g,溶液质量分数变为 7.1%; B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比如某些溶解度较小的物质的溶液; D 汽油可以通过溶解除去油污。 考点:常见基础知识 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 接,较为简单,都是基

6、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 ) A将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倒入下水道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 C用石灰浆抹墙 D在铁器表面喷漆、涂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含有很多不易挥发的可燃性有机物,随便倾倒会造成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现象里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确实中考中的必考题,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

7、56 7.2 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和 b是反应物, c是生成物 B 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6.64g D 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后 b物质质量减少 0.64g, c物质质量增大 3.2g, d物质质量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所以 a物质质量减少 3.2g-0.64g=2.56g,所以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6.64g-2.56g=4.08g,方程式可以写为 a+b=c,所以 a和 b是反应物, c是生成物, c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化合物, d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可能为杂质,也

8、可能为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此题是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的题目,属于中考的热点题目,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较为灵活,注意仔细审题。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冰水 D食盐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的离子,属于溶液; B 糖水属于糖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C 冰水指由水组成,属于纯净物; D 食盐水是由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考点:溶液的定义 点评:这类知识点在中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不难,考生应注意积累,特别是一些细小的琐碎的知识点。 2011年 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带来了海水污染,我国城乡居民盲目

9、抢购碘盐,碘盐是加入了碘酸钾( )的食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盐是纯净物 B 是一种化合物 C吃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 是一种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碘盐就是加碘的食盐,属于混合物; B 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C 吃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 由钾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化学式的意义,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填空题 据悉:目前 “节能减排 ”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改造我国的电力系统。 若现有的污染重、能耗高的小火力发电机组被大机组完全替代,一年可节约9000 万吨

10、标准煤(含碳 67、含硫 1%的煤炭)。假设这些煤均完全燃烧,则该举措将减 少二氧化硫的排 放 万吨。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廉价清洁能源相当于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烧 500万吨原煤所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完成有助于减轻 。(选填序号) 白色污染 酸雨污染 粉尘污染 温室效应 许多人认为: “普通白炽灯泡只要 2元钱,而一只节能灯泡要好几十元,用节能灯泡真划不来。 ”就这一观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 答案:( 1) 180 ( 2) ( 3)从长远角度考虑,节能灯节约的电费价格远超过购买一个节能灯泡的价格(其他叙述合理亦可) 试题分析: 该举措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2)我国常用的发电方式

11、为火力发电,会大量燃烧煤炭,水力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粉尘污染、温室效应; 从长远角度考虑,节能灯节约的电费价格远超过购买一个节能灯泡的价格。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这类题目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考察环境污染的措施,中考要求考生关注环境问题,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治理环境的方法。 学习化学知识后,要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物质世界。以水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 2)从微粒角度看 :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

12、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 + 6H2O 6O2 + X,则 X的化学式为 。 (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被污染。会造成水体污染的做法有: (任举 1例)。 答案:( 1)氢、氧两种元素 ( 2)水分子(或分子) ( 3) 电 ; C6H12O6或 C6O6H12等 (元素前后顺不对也给分 ) ( 4)使用含磷洗衣粉等(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试题分析:(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

13、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3)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发生变化, X的化学式为 C6H12O6;( 4)使用含磷洗衣粉,工厂排放污水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考点:关于水的基本知识点 点评:考察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知识,较简单,但是确实中考中的必考题,平时注意积累总结。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 1)配制 76g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需要 g质量分数为 38%的盐酸,需要 mL水。 (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 pH 7(填 “ ”、 “ ”或 “ ”),

14、向锥形瓶逐滴滴入( 1)配制的稀盐酸并振荡,至溶液恰好褪成无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请用文字叙述一例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答案: (1)20 56 ( 2)红 NaOH+HCl=NaCl+H2O 改良土壤的酸碱性(或处理工厂废水或 用于医药) 试题分析: (1)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质量分数为 38%的盐酸质量为 ,则有 ,解得 ,需要水的质量为 , 56g水的体积为 56ml;( 2)碱性溶液遇到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pH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废水、中和人体胃酸等都是中和反应

15、的应用。 考点:酸碱中和反应 点评:酸碱中和反应类型的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 将 10ml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ml,说明 _。 答案:分子间有间隙 试题分析:无论物质出于什么状态,分子中都是有间隔的,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的间隔的大小也不不相同的,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分子间隔和分子大小不同,部分分子会跑进间隔中,所以将 10ml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ml。 考点:分子间隔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分子间隔,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计算题 利用

16、废铁屑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 80g废铁屑与 430mL20%的稀硫酸 (密度为 1.4g/cm3)恰好完全反应 (假设废铁屑中除铁以外的物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结果保留整数 ):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 废铁屑中铁的质量;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约为 120g; (2)废铁屑中铁的质量约为 69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0%。 试题分析:解: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1.4g/cm3430mL20%=120.4g120g 设废铁屑中铁的质量为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17、为 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z。 Fe+H2SO4=FeSO4+H2 56 98 152 2 120.4g y z x=68.8g69g y186.7g z2.5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约为 120g; (2)废铁屑中铁的质量约为 69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0%。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这是化学反应联系方程式的计算题,这种题目是每年中考的压轴题,必考题,注意仔细分析题意,计算时避免马虎大意。 探究题 做完 “铁在氧气里燃烧 ”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 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

18、 1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 “火星四射 ” 查阅资料 1 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 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 “火星四射 ”的现象。 设计实验 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 “火星四射 ”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 (填 “合理 ”或 “不合理 ”)。 实验探究 1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

19、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 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 (2) ; (3) 。 问题 2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 2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Fe3O4和 Fe2O3两种( FeO极易被氧化为 Fe2O3); 铁的氧化物

20、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 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Fe2O3呢? 查阅资料 3 Fe3O4和 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2O3高温时分解成 Fe3O4。 Fe3O4 Fe2O3 铁 分解温度 / 1538 1400 熔点 / 1535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 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 1)小林同学发现 “铁丝 ”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

21、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 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 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 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答案: 设计实验 合理 实验探究 1( 1)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锈除去( 2)待火柴快烧尽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中上部,缓缓伸至集气瓶底部 实验探究 2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535 l538 拓展延伸 (1) 3Fe + 2O2 Fe3O4 (2)6

22、Fe203 4Fe304+02(3)由黑色变成红色 试题分析:此方案合理,两铁丝只有含碳量不同这一变量不同;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将阻止燃烧的条件除去即可( 1)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锈除去( 2)待火柴快烧尽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中上部,缓缓伸至集气瓶底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或者加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都可以证明有铁单质;根据表格温度应该在 l535 l538 之间;( 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三氧化二铁高温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氧气;( 3)由题氧化亚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包装破损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又黑色变为红色。 考点:探究铁的燃烧 点评

23、: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探究题,题目给的知识点没有学过,较为陌生,但是重点考察的反应的思想,装置等,所以这种题目不要害怕,仔细审题即可。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 。 ( 3)小芳在( 2)实验中,还观 察到有 “灰黑色沉淀 ”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 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

24、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 ; 假设 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 AlCl3; 假设 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稀盐酸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加入适量蒸馏水 固体部分溶解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得出结论】由实验 可判断假设 c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再集合 和 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 。 ( 4)你认为 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填 “能 ”或“不能 ”),分别从 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

25、,具体说明理由 。 答案:( 1) Zn+2HCl=ZnCl2+H2 ( 2)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 ( 3)铝 (或铝和氯化铝),不成立 ,铝和氯化铝 ( 4)不能 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 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 试题分析:( 1)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2)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 3)黑色固体物质为颗粒较小的铝单质,或者铝单质和绿化铝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稀盐酸最后得到澄清溶液,可以判断假设 c 不成立,集合 和 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铝和氯化铝;( 4) 中小

26、明的实验不能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 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 的表面积相同。 考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 推断题 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FeCl3、 Na2SO4、 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步骤 :向一定量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过滤。发现有无色气体 A生成,得到无色溶液 B和蓝色沉淀 C。 步

27、骤 :向无色溶液 B中加入适量 BaCl2溶液,充分反应, 过滤,得到溶液 D和沉淀 E。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 A,试纸变 _色。 (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_(写化学式)。 ( 3)在溶液 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_。 ( 4)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 答案:( 1)蓝 ( 2) FeCl3 ( 3) NO3 、 Cl ( 4) Na2SO4 + BaCl2 = BaSO4+

28、2NaCl ( 5) Na2SO4;理由: CuSO4一定存在,与 NaOH反应后生成的 Na2SO4在溶液B中已经能与 BaCl2反应生成沉淀 试题分析:步骤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 A 生成,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混合物中有硝酸铵,得到蓝色沉淀,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有硫酸铜,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原混合物中没有氯化铁,步骤 中加入硫酸钠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B里面有硫酸根。( 1)气体 A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2)根据分析固体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的是氯化铁;( 3)根据分析在溶液 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NO3 、 Cl ;( 4)步骤 中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5)不能确

29、定是否存在 Na2SO4;理由: CuSO4一定存在,与 NaOH反应后生成的 Na2SO4在溶液 B中已经能与 BaCl2反应生成沉淀。 考点:物质的推断题 点评:常见的化学反应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素材出现,中考题中经常有考察,但不是每年都出大题,有时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题要是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A是非金属, E是金属, B、 C、 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 1)在 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在实验室里,反应 选择下图中的 (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 选择下图中的 实验。答案:( 1) ( 2) C 2CuO 2Cu CO2 ( 3)丙 甲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可得, A为碳单质, B为氧化铜, C为一氧化碳, D为二氧化碳, E铜单质。反应 为 C 2CuO 2Cu CO2 , 为 C0 CuOCu CO2, 2CO O2 2CO2, C O2 CO2, 为化合反应,反应 为固体和固体高温下的反应,使用丙装置,反应 为气体和固体高温下的反应,应该使用甲装置。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的推断 点评:利用化学反应判断物质组成的题目属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通常在探究题中出现,考察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思想,注意仔细审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