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0458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稻米最早培植地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古代农耕生活中,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代表,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就是所说的 “南稻北粟 ”分析题目, A,B,C三项都是北方,属于黄河流域,北方种植小麦和栗,D项属于江南地域,

2、本题选 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中的南稻北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我国的农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 属于送分题。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势力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的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后,定都平城即现在的北京,北方气候干旱,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也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因此孝文帝

3、迁都洛阳,本题选 D。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的理解,解答本题很不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措施中的某个知识点比如迁都的原因等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商朝时的国家 “档案 ”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 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

4、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分析题意可知,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是用甲骨文书写的,本题选 A。 考点:文字的演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商朝成熟的文字,也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国家事务的文字,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贾思勰 C蔡伦 D祖冲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问的是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 A项是天文学家,发明了地动仪, B项是农学家, D项是数学家, C项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成本更低廉,使用更广泛,对文化的传播做出 了贡献,

5、本题选 C。 考点: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辨别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具备对四个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然后还要有对四个历史人物的分析辨别能力,对历史人物,除了有爱熟悉它们的作为外,还要对他们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理解透,这样才能顺利的解答问题。 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 “诚信 ”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大禹治水 B烽火戏诸侯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诚信 ”就是指信守承诺,遵守信义,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

6、,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说: “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 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说: “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

7、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 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 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A项大禹治水,反映了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 B项是指周幽王用点燃烽火的办法博取妃子一笑,结果失去了诸侯对他的信任,导致亡国, D项指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本题选 C。 考点:晋楚城濮之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上晋楚城濮之战的晋文公重耳的诚信的认识,本题以目前普遍缺失的诚信为素材,题目新颖,考察角度

8、巧妙,想以此唤醒人们之间的诚信,不愧是一道好题。 电视剧昭君出塞的热播,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 “落雁美女 ”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你知道王 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朝民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西汉和匈奴的关系是有和有战,和主要是指和亲政策,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向西汉请求和亲,汉元帝就把宫女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边境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昭君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本题选 B。 考点:昭君出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昭君出塞是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

9、点,学生一般据课本知识直接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下列关于佛教说法正确的有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东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对我国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是用排除法解题,首先分析题目中的 ,从中找出一到两个错误的表述,然后从 A,B,C,D中排除出错误的表述,答案:就出来了,本题中 的表述根据课本知识都是正确的, 东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表述有问题,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因此本题选 D。 考点:佛教的传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对佛教的传入的识记能力,佛教

10、的传入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另外,同学们要对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一进行掌握,要注意对它们的产生地,产生的时间以及传入中国的时间和途径等进行识记和理解。 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A水经注 B天工开物 C离骚 D兰亭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要求学生答出和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的著作是那个,题目中的 A水经注是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它以注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B 项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

11、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C项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 D是书法艺术,因此本题选 A。 考点:郦道元和 水经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史上,有很多的著名书籍,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醒同学们对一些著名书籍要从作者,创作的时间,内容以及影响方面去掌握。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东汉末年曹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A书桌上有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

12、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是再现情景题,分析题目,这个时候东汉宦官蔡伦已经改进了造纸术,所以 A对,用纸书写记录也有书籍的存在, B项对,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杰作,不可能出现在曹操的书房,通过张骞通西域葡萄已经传入, D正确。本题选 C。 考点: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史一般是按朝代编撰的,同学们每学习一个朝代,一定要对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的线索梳理清楚,形成一个网络知识体系。 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

13、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 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上两次著名战役的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知,官渡之战发生于 200年,淝水之战发生于 383年,这两次战役都以少胜多,战后北方地区出现分裂和混乱,因此,该题 A,B,C正确, D项和题意不符,本题选 D。 考点: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比较题的解答关键是找比较项,像战争就要从战争的原因,经过,特点,性质,失败或胜利的原因,意义影响等比较项进行比较,找出于题意相符的选项,本题选 D

14、 2007年, “王立群读史记 ”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记史实的识记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表述错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作者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史,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A,B正确, D项从属于这个时间段,正确, C项说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的历史,是错误的,此题选 C。 考点:史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

15、问题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该题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家讲坛为素材设计问题,形式新颖,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先要对史记这一概念清楚,包括作者,记述了时代,内容,体例,意义等,然后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最后得出正 确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 “丝绸之路 ”,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答案: A 试题分析:丝绸之路,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 “国道 ”,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根据课本上丝绸之路的示意图判断可知,丝绸之路途径我国陕西 、宁夏、 甘 肃 、新

16、疆省份 ,没有经过我国的东北等地,所以黑龙江错误,选 D。 考点:中国的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属于情景再现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历史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该题既要求学生识记丝绸之路的开辟史实,又考察学生对课本丝绸之路形式图的分析理解,要对图中丝绸之路经过的省份分析判断清楚,然后才能解答该题,提醒学生对以后历史课本上的许多图示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理解。 小轩决定利用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 为后世的衣食

17、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此题选 A。 考点:黄帝 -人文始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华夏族的祖先,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属于送分题。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共性的认识,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它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

18、劳动人民的剥削,由此可知,他们三个的共同点是 B项。 考点:夏商周中的夏桀,商纣,周厉王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共性的认识,这三个人的统治都非常残暴,也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只要对教材基础知识清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就能解答,在加以分析判断不难得出 答案:。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图片展现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

19、母戊鼎,根据所学知识选 A。 考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青铜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青铜器像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在教材中表述清楚,是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争霸的史实,晋文公做国君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大国,公元前七世纪后期,和南方的另一个大国楚国在城濮大战,结果打败了楚国,晋文公成为

20、中原霸主,此题选 A。 B项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C项也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D项是战国时期的战争。 考点:晋文公争霸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城濮大战是春秋争霸时期重要的一次争霸战争,这次战争使晋文公成为霸主,城濮大战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被推为盟主的国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的七个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5 12”大地震,四川遭到巨大破坏,但有一文化遗产(工程)损害 并不大,而

21、这一文化遗产(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获得 “天府之国 ”的美称,这项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王景疏通黄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国都江堰工程史实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天府之国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既可以防洪又可以灌溉,是城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题选 A。 考点:著名的都江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以四川汶 川地震为情景命题,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都江堰是课本的基础知识

22、,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回答,属于送分题。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 “中正仁和 ”,其中 “仁 ”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是信息 “仁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办儒家学说,提出仁,后来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人民, A项提倡清静无为, C项提出实行法制, D项主张兼爱,非攻,本题选 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分析题意,看诸子百家中那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23、:。这几派的主要思想如下: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 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楚汉之争的史实的识记,象棋是日常人们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棋盘上的楚河

24、汉界表示了两军对垒的现象,秦末农民起义后期,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最后垓下之战,刘邦打败了项羽,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史称楚汉之争。本题选 B。 A项是战国后期的统一战争, C项是东汉 末期的战争, D项是南北朝时期的战争。 考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楚汉之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楚汉之争是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材叙述的非常清楚,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可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25、考察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的识记,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在西域积极活动,西域各国也派使节来汉朝,后来西域各国都归附西汉,公元前 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至此,新疆地区归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过张骞的努力,形成了丝绸之路,本题选 A。 考点:西域都护的设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域都护的设置是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另外,于此有关的诸如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经过国家 ,西域的地理位置以及班超后来对西域的经营同学们都要好好把握。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26、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请回答: (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 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3)这 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2分) (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分) 答案: (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分) ( 2)北

27、方人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4分,答对两点即可) ( 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 ( 4)发展经济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和平安定的 社会环境。( 2分,答到 1点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以及影响,按照解答材料题的步骤,第一步,先看问题,第二步,阅读材料,包括读材料的内容,读材料下面的出处。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第四步,组织答案:,阅读材料一,找出有效信息

28、, 问题( 1)问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一中的信息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 “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说明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人民生活困苦,没有得到开发,材料二中的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说明到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很快,江南已经得到了开发,人民富足,生活安逸。 问题( 2)( 3)问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等,

29、任意写出两点就行。同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 问题( 4)问从江南经济的变化中,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分析这一变化知道,北方劳动人民的技术和人次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同要重视经济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国家有个安定和平的环境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江南经济的开发以及原因和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识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是解决材料题的重要步骤,每个材料下面的出处也要看清楚,用来判断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结合课本知识去解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

30、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 “孝 ”字,如 “孝武帝 ”“孝明帝 ”等。 请回答: (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分) (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5分) (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2分) 答案: (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交往,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2分) ( 2

3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4分)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1分) ( 3)迁都洛阳。( 1分) ( 4)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影响的掌握程度,分析题目,问题( 1)( 2)是要求学生回答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答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分析材料一的 “(孝文帝)诏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和材料二中的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信息推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是学习汉语和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分析材

32、料三中的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 “孝 ”字,如 “孝武帝 ”“孝明帝 ”等信息可知道, “谥号 ”是中原文化(汉族文化)常用的一种方式,这说明孝文帝已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问题( 3)是问孝文帝还采取了那些汉化措施,根据所学知识知道,迁都洛阳是一重大举措。问题( 4)问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知道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考点:北魏孝文 帝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学们要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民族关系作一

33、个系统的整理,对从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到明清的民族关系的历史线索进行梳理,归纳,整理。 问答题(共 20分) 毛泽东词沁园春 雪中有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毛泽东在词 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4分) ( 2)秦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为适应新的形势,巩固秦朝的统治,秦皇首创什么制度?( 4分) ( 3)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6分) ( 4)为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皇和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如何?( 6 分) 答案: ( 1)秦始皇、

34、汉武帝( 4分) ( 2)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2分)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分) ( 3)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 2分)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4分,答对两点即可) ( 4)秦皇 “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分) 汉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学说逐

35、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分析题目,问题( 1)( 2)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秦皇汉武是指秦始皇,汉武帝,秦皇的功绩是统一 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为了巩固政权,首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问题( 3)( 4)问汉武的功绩以及主要措施,根据课本知识,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民族关系上等等实现了大一统。主要措施,政治上颁布 “推恩令 ” 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实行盐铁由国家经营等。 考点:秦皇汉武的主要措施和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本题以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为情景命 题,构思新颖,问题设计自然巧妙,是很好的命题形式,秦皇汉武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封建君主,他们的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对历史人物要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