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30465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动物与人类亲缘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金丝猴 C大猩猩 D长臂猿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人猿。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清洁空气 湿润空气 消灭细菌 温暖空气 气体交换 A B C D 答案

2、: B 试题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此题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 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及功能。 人体在呼气时,有关膈肌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呼吸运动是指胸

3、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 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人在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隔肌的活动状况、肺内的气体压力变化依次是:膈的顶部上升,肋骨间

4、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了呼气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 冬天教室门窗关闭较久以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 “呵欠 ”的现象,这是因为 A同学们想睡觉 B打 “呵欠 ”会传染 C大家养成了打 “呵欠 ”的习惯 D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在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人体通过哈欠的

5、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一般,关于哈欠的产生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应该结合者具体的情境分析。 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界的气体相比 ,氧和二氧化碳的特点是 A氧的浓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比外界高 B氧的浓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比外界低 C氧的浓度低,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D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

6、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也就是肺泡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 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停止工业生产 C戴口罩 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

7、排放。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防治大气污染。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多种多样,但根本措施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血浆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血浆蛋白 B水分 C葡萄糖 D氨基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 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 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血液的组成。 Hb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养料 B运输废物 C运输氧气 D运输二氧化碳

8、 答案: C 试题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Hb),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前不久,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温室效应现象也很严重。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哪种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多而引起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尘埃粒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

9、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如果不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的气体。 点评:本题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出发,考查温室气体的来源,以及节能方法,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树立主人翁意识。 小红的姥姥患有糖尿病,小红到超市给姥姥买饼干,她应该特别注意哪一项 A饼干的生产日期 B饼干的保持期 C饼干的生产厂家 D饼干的成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正常人在饮

10、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糖尿病人的饮食应以低糖为主,因此为糖尿病患者购买食品应更加关 注包装上的主要成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

11、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盐酸、维生素、无机盐、酶、麦芽糖、淀粉和脂肪,这最可能从人体哪一部分取出来 A胃部 B十二脂上部 C食道 D大肠 答案: B 试题分析:口腔中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只能对淀粉初步消化,部分淀粉会变成麦芽糖,咽和食道则没有消化、吸收作用,因此,胃的贲门部不会有多肽,食物经胃液 中胃蛋白酶的消化,有部分蛋白质蛋白形成一些多肽,胃排空后,这些物质首先到达胃与小肠相连的十二指肠上部,所以这些液体中既有胃液,又有经口腔、胃初步消化的食 糜,据此判断此结构为十二指肠上部。 考点:本题

12、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能够同时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

13、始于小肠,先是胆汁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 液是肠液和胰液。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

14、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 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 B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

15、分裂,形成胚胎,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分裂和分化, B、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 D、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故 A、 B、 D都不符合题意。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符合题

16、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健康的概念。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健康的概念。 “十月 怀胎,一朝分娩 ”, 280天左右,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从下列哪项中获取 子宫 脐带 卵黄 胎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并在输卵管中进行分裂,最初的营养来自卵黄,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

17、,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下图为人体生长曲线图,由图中得出的正确信 息是 A青春期神经系统迅速发育 B青春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C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一致 D青春期从 69开始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可知,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此图没有反应体重的变化情况,青春期的年龄段通常是指大约 10到 20岁之间,是人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

18、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10岁之前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缓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春期发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常吃素的人却没有患夜盲症是某些植食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 A B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C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D胆囊炎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非常重要,其中维生素 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

19、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维生素 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 A,但是在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生素 A,所以此题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维生素 A的缺乏症及其食物来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几种主 要的维生素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糖类、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脂肪被消化的器官所需的酶,消化后的成分、吸收的器官分别是 A口腔、淀粉酶、葡萄糖、小肠 B胃、胆汁、甘油和脂肪酸、小肠 C小肠、胆汁、脂肪微粒、毛细血管 D小肠、消化脂肪的酶、甘油

20、和脂肪酸、小肠 答案: D 试题分析: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里,然后经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即脂肪被消化的器官、所需的酶、消化后的成分、吸收的器官分别是小肠、消化脂肪的酶、甘油和脂肪酸、小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点评:此题 为基础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

21、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下列食物中,属于高蛋白食物的一组是 A鸡蛋、土豆、蕃茄 B豆腐、白菜、花生 C鱼、瘦肉、大豆 D鸡蛋、香油、果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鸡蛋中含蛋白质较多,土豆主要含淀粉,番茄含维生素较多, B、豆腐主要含蛋白质,白菜含维生素较多,花生主要含脂肪, D、鸡蛋主要含蛋白质,香油主要含脂肪,果汁主要含维生素,故 A、 B、 D都不符合题意。 C、鱼、瘦肉、大豆主要含蛋白质,故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掌握食物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结合题意解答。 在人体内,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

22、A唾液腺和肝脏 B胃腺和肝脏 C肠腺和唾液腺 D胃腺和肠腺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熟练掌握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可结合消化系统的组成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综合题 下图是胚胎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下列序号名称: ; ; 。 ( 2) 是由 发育而来,其初期营养由 提供,后期营养由 提供。 ( 3) 与母

23、体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答案:( 1) 胎儿 脐带 胎盘 ( 2)受精卵 卵黄 母体 ( 3)胎盘 试题分析:( 1)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周围充满了羊水,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相连,胎盘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血管与脐带内的毛细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图中 胎儿, 脐带, 胎盘。 ( 2)( 3)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形成的,受精卵一但形成胚胎发育就已经开始了,这时的营养是由卵黄提供的,随着受精卵移入子宫在子宫着床,胚胎发育的后

24、期营养则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考点:本 题考查的是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资料分析: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 0.8克 /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据调查显示,我国 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市、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 33%、 55%和 69%。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 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 ,吸收后进 入 。 ( 2)钙是构成人体骨

25、的重要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 ,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的一种维生素是 。 ( 3)下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则王刚同学这天摄入的钙的总量为 。 据表中数据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食物种类 食物重量(克) 含钙量(克 /100克) 馒头 1000 0.03 青菜 500 0.03 豆腐 100 0.16 牛奶 0 0.10 猪肉 100 0.006 ( 4)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 “豆奶工程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 ,促进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 答案:( 1)小肠 小肠绒毛内内的毛细血管(或血液) ( 2)佝偻

26、病 维生素 D ( 3) 0.616克 饮食结构不合理(或食物中钙含量不足) ( 4)钙 试题分析:(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 5 6m,小肠内壁上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在小肠中钙质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 2)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体如果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易患骨质疏松,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 D,因为维生素 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对于缺钙儿童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加服的一种维生素是维生素 D

27、。 ( 3)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馒头中 10000.03/1000.3( g), 青菜中5000.03/1000.15( g),豆腐中 1000.16/1000.16( g),猪肉中1000.006/1000.006( g),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 0.616克,据表中数据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钙的含量不足(摄入钙量不足)。 ( 4)豆类和奶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 “豆奶工程 ”,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

28、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点评: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合理营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题意,能灵活答题。 探究题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问题。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物质 糨糊、清水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盐酸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则以 为一组对照实验。 2)若为探究酸碱度( PH值)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则

29、以 为一组对照实验。 3)若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则以 为一组对照实验。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 ,可以消化 ,唾液中的 ,发挥作用所需条件是酸碱度和 。 5) A和 D是否能构成一组科学工作者的探究实验? 答案:( 1) A和 B ( 2) B和 C ( 3) B和 D、 E ( 4)唾液淀粉酶 淀粉 唾液淀粉酶适宜的温度 ( 5)不能 试题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四组对照实验: A试管和 B试管 、B试管和 C试管、 B试管和 D试管、 B试管和 E试管。 ( 1)若以 A和 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加入唾液的

30、B组是实验组,未加入唾液的 A组为对照组。 ( 2)若以 B和 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盐酸(即溶液的酸碱度),目的是探究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加入盐酸的 C组是实验组,没有加入盐酸的 B组为对照组。 ( 3)若以 B、 D和 E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高温或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 通过 A试管和 B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 酶,即唾液淀粉酶;通过 B试管和 C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酸性环境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唾液中加入盐酸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通过 B试管和 D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高温破坏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 B试管和

31、 E试管的比较知道,低温抑制了唾液淀 粉酶的活性通过 B、 D和 E的比较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37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酸碱度。 ( 5) A和 D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实验变量有 2个,变量不唯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点评: 此题考查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 PH值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难度一般,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下表数据: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 呼出的气体( %)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

32、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一工。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是变浑浊。 (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 作用。 ( 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 ,说明空气中 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较多。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了 ,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 ,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 答案:( 1)对照 ( 2)小 二氧化

33、碳 大 二氧化碳 血液 肺 (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水分增加了 试题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 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图乙试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甲试管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 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环境中的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由 2116 ,二氧化碳由 0.034 ,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环境中的气体中的低、呼 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环境中的气体中的高。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