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050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云南省楚雄姚安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答案: C 归纳与比较 ”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 CO2与 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组成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 ”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 “温室效应 ”;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2、引起中毒 答案: B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 ”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 B 我国使用 “长征 3号 ”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 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 2 NH4ClO4 N2+Cl2+4X+2O2,则 X的化学式为 A NH3 B H2 C H2O D HCl 答案: C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 D

3、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答案: D 甲醛( 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甲醛分子中 C、 H、 O 原子个数比是 1: 2: 1 答案: B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答案: D 右图是

4、元素中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 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 B 下列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B大量使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 C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D工业废水经处理循环再用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答案: C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 “高钙牛奶 ”、 “加氟牙膏 ”、 “葡萄糖酸锌 ”等商品,这里的 “钙、氟、锌 ”应理解为 A原子 B元素

5、C分子 D单质 答案: B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50L水和 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1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 C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O C NaOH D H2SO4 答案: B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2O B氢氧化钠: NaOH C氢氧化钙: Ca(HO)2 D硫酸钾: KSO4 答案: B 填空题 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几个重要实验,仔细

6、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 l )图 1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 (填 ”“仍有 ”或 “没有 ”)残余的氧气。 ( 2 )图 2 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铜片上的自磷燃烧,水中的户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 铜片上的自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 ( 3)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 “左 ”或 “右 ”)。该反应 质量守

7、恒定律(填 “遵守 ”或 “不遵守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答案: ( l 产生大量白烟 。 仍有 ( 2 ) 是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 是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 3) 右 偏转; 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 反应产生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不变的是 ;(填序号) 现有下列 A、 B、 C、 D、 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 。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

8、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用 C装置收集 CO2时,检验 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用(填序号) ; 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用(填序号) 。 答案:(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试管 ; 集气瓶 。 ( 2) A ;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MnO2 + O2; ( 3)方法是 _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_。 ( 4) B ;化学方程式为 2

9、H2O2 2H2O + O2。 ( 5) A ; D 。 据媒体披露,顾客反映:某连锁餐饮企业 “ XX 豆浆 ”所提供的油条有氨气的异味。经记者采访,店方承认连锁店是用碳酸氢铵和水配成溶液发的面,使油条膨松。以卜是记者与 “ xx 豆浆 ”品控部某经理的对话: 记者: “为什么部分油条有氨气的气味? ” 经理: “我们对油条中的碳酸氢铵是定量化标准,对各门店的油条制作采取规范化标准。 ”“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因为今天的厨师是新手。 ” 对稍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经理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大机。由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 ( 1 )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 ; ( 2 )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

10、; ( 3) 传统膨化剂 使用的是 NaHC03,其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 1 )物理性质是 易溶于水 ; ( 2 )化学性质是 受热易分解 ; ( 3)化学方程式 2 NaHCO3 Na2CO3+H2O+ CO2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 1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 ( 2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 ,再点燃; ( 3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 (填写 “俯视 ”、 “仰视 ”或 “保持水平 ”)。 答案: ( 1 ) 外焰 ; ( 2 )先

11、 检验纯度 , ( 3 )关系是 保持水平 A-G是初中常见的 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 A、 C是无色液体, B、 F、 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 F会引起温室效应, D是黑色固体, E在纯净的 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D_、 F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为(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BF_( ) CB_ ( ) 答案: (1) D_C_、 F CO2 。 (2) BF_C+O2 CO2_( 化合反应 ) CB_2H2O 2H2+O2_ ( 分解反应 ) 应用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1) 浓氨水要密封

12、保存,其原因是 (2)金刚石、石墨、 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3)右图所示的标志,其含义是 , 答案:应用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1)其原因是 分子不停运动 (2)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其含义是 禁止吸烟 ,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H 氢 He 氦 Li 锂 Be 铍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Na 钠 Mg 镁 Ar 铝 Si 硅 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由原子序数为

13、8和 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 (3)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 (1)元素名称是 硅 ,质子数为 14 。 (2)化合物是 Al2O3 (写化学式 )。 (3)从左至右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 4)本质的区别是 A (填序号 ): 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主要成分( mg/L): 碳酸氢根( HCO3-): 173 205 氯离子( Cl-): 1.08.0 硫酸根( SO42-): 16.0819.52

14、 钠离子( Na+): 850 PH 值: 7.80.5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 1) “SO42-”中数字 “2”的含义是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 ( 2)其中所含阳离子为 Na+ 。 ( 3)日常生活中用 肥皂水 区别,可通过 加热煮沸 方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1)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 “叶子 ”概念车 (如右图所示 )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 “大叶子 ”是一部光电转化器, 把 能转化为电能。 (2)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 对应的作用是 (填字母下同 ),步骤 对应的作

15、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 3)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行的是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答案:( 1)把 电 能转化为电能。 (2步骤 对应的作用是 B ,步骤 对应的作用是 A 。 ( 3)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行的是 BC 。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 “ ”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 “吸收 ”或 “放出 ”)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 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

16、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填名称 )。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 _ 的现象,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加热后可看到 _ _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 “温室效应 ”为了减缓 “温室效应 ”,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 5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6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A CO2+H2O=H2CO3 B 6

17、CO2+6H2O C6H12O6+6O2 C CO2+C 2CO D CO2+2NaOH=Na2CO3+H2O 答案: (1)干冰升华时 吸收 (填 “吸收 ”或 “放出 ”) (2)同时放出 氧气 (填名称 )。 (3)可看到 _ 溶液变红 的现象,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CO2+H2O=H2CO3_, 加热后可看到 _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_的现象。 (4)合理的是 (填序号 )。 ( 5 )主要原因是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 6 )至关重要的是 B (填序号) 已知碘元素(元素符号为 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x的值为 。 ( 2) “加碘食盐 ”中一般加

18、入碘酸钾(化学式为 KIO3),碘元素化合价为 。 ( 3)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 答案:( 1) x的值为 53 。 ( 2)化合价为 +5 。 ( 2)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C 。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 1) 2个氮原子 _; ( 2) 2个氧离子 _; ( 3) 2个二氧化硫分子 _;( 4)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 +3价_ 答案:( 1) 2个氮原子 _2N_; ( 2) 2个氧离子 _2O2-_; ( 3) 2个二氧化硫分子 _2SO2_;( 4)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 +3价 2O3. 计算题 今年 4 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根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 SO2, SO2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 SO2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SO2 +2H2O O2 =2H2SO4,试计算 16 千克的 SO2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千克? 答案: .5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