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0593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选择题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 15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拉力大小一定是 125N B有用功一定是 150J C总功一定是 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 100N 答案: BCD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娟同学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 【 】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D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2、A正式比赛篮球架的篮框高度约 1.6m B成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m/s C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 10N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 1.8kg 答案: B 图所示,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 】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答案: C 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答案: ACD 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答案: D 实验题 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

3、的密度。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 ( 1)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c用天平测量出 ,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 (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 答案:平衡螺母; 26;空烧杯的质量 m;测量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在探究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

4、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_相同。 ( 2)由图示可知 ,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 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速度减小得越慢。 (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 _。 答案:速度 远 小 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 1)在使用杠杆时,每次都保持杠杆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 ( 2)杠杆调节 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A点处挂

5、4个钩码,在 B点处挂 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F1 l1= F2 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答案: 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 ),对浸在液体中的物 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

6、分析 、 、 ,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3。 答案: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7分)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 /N 动滑轮 重 /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 /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 /m 有用功/J 总功 /J 机械效率 /%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6 0.5 3.

7、3 0.2 0.4 ( a) ( b) ( c) ( 1)完成表格中第 3次数据( a)( b)( 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 _ ; ( b) _ ; ( c) _ ( 2)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_ (选填 “有关 ” 或 “无关 ”) ( 3)小明认为 “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 ”,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_ 的(选填 “正确 ” 或 “错误 ”) 答案:( 1) 1.2J 1.32J 90.9% ( 2) 有关( 3) 错误 试题分析:( 1)第 3次数据中,有用功 ,

8、 总功 , 机械效率 ; ( 2) 两次实验中, 钩码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因此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 3)比较 ,同一个机械,动滑轮重力不变,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时,机械效率也不同,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所以比较两次实验可知: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要让学生明白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填空题 “歼 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 _,重力势能 _。(选填“增大 ”、 “不变 ”或 “减小 ”) 答案: 若某高铁列车以 300km

9、/h 的速度匀速行驶, 0.5h 内通过的路程为 km:在此过程中,该列车的动能 (选填 “增加 ”、 “不变 ”、或 “减少 ”)。 答案: 如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毽子被踢出后,由于 会继续向上运动。 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 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答案: 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人的前臂如图所示是一个 (填 “省力 ”、 “费力 ”或 “等臂 ”)杠杆,这个杠杆的好处是 。

10、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盒装纯牛奶,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 答案: 2011年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 “姣龙号 ”已 “接触 ”5000m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3m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 _N;当其下潜至 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 Pa(海水的密度近似取: 1103kg/m3) 答案: 如图所示,斜面长 6m,高 1m,工人用 500N 的力沿斜面把重 2400N 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箱子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 计算题 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

11、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 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体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 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 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 F 浮 ,并绘制 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 0逐渐增加到 8cm前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怎样变化? (2) 当容器中的水深超过 8cm以后,物块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3) 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如图所示,重为 3.2104N 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 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 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

12、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 80%求: ( 1)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 2)爬坡时的牵引力; ( 3)爬坡时的速度 答案:目前,世界上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 2 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 23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 (钢的密度 钢 =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 塑 =1.1 103kg/m3) 答案:( 1) V 塑料 =V 钢 =m钢 /=237km/(7.9103kg/m3)=0.03 m3 (2) m塑料 =V 塑料 塑料 =0.03 m31.1103kg/m3 33

13、 kg (3) 减少的质量: =m钢 -m塑料 =237kg-33 kg 207 kg 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加以解释。 例如:问题:为什么滑雪板下表面做的很光滑 解释: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从而减小摩擦 . 问题 1: 解释: 问题 2: 解释: 答案: 母亲节,小雨和妈妈去看望奶奶。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客车车窗旁的小雨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疾速后退。当她推开车窗玻璃时,长长的披肩秀发被 “吸 ”到了窗外。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两种现象。 答案: 作图题 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 AOB实为一个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 F1、阻力 F2和动力臂 L1。 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