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0706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校联盟】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校联盟】 2014-2015学年湖南省边城高中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 不属于 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水母 C蝗虫 D海蜇 答案: C 试题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有珊瑚虫、海葵、海蜇、水螅、水母等,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腔肠动物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生物中 不属于 恒温动物的是( ) A大鲵 B麻雀 C熊猫 D鸽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体温不随外界温度改变而变化,保持恒定的动物是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大鲵是

2、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哺乳动物独特的( ),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A胎生、哺乳 B体表被毛 C体温恒定 D牙齿分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胎生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营养、保护及稳定的发育条件。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胚胎的不利影响,哺乳动物使其后代在优越的营养物质条件下迅速的成长和发育,同时雌兽可以很好的保护幼仔,因此,成活率提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哺乳动物中犬齿发达的生物是( ) A兔子 B牛 C羊 D老虎 答案: D 试题分析:哺

3、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肉食动物,犬齿尖锐锋利,可攻击、撕咬猎物。草食动物,门齿形状像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老虎是肉食性动物,故其犬齿发达。 考点:本题考查犬齿的作用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以下 不属于 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的是( ) A关节 B骨 C肌肉 D绒毛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骨骼。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系统的组成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表示骨

4、、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 正确的 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绕过一个关节,当骨骼肌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转动,产生动作,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孔雀开屏 ”和 “蜻蜓点水 ”分别 属于 动物的( ) 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的活动。“孔雀开屏 ”是为了吸引异性,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 “蜻蜓点水 ”是蜻蜓将虫卵产在水中

5、,属于繁殖行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属于 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狗学算术 B蚯蚓尝试走迷宫 C刚生下来的婴儿吮吸母乳 D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将动物行为大致分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刚生下来的婴儿吮吸母乳,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饲养的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天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6、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将动物行为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小狗经过训练后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 共同点 是( ) A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生来就有的 C后天学习的 D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

7、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的意义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其特征有( ) A一定的组织 B明确的分工 C有的还形成等级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 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以

8、下选项中 不属于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 A头羊带领羊群寻找食物 B蚂蚁搬家 C狮群捕猎 D群鸡觅食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鸡群中没有首领,也没有组织,不具有社会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 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

9、统的平衡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微生物可以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属于分解者。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动物通过捕食现成的有机物生存,它们通过(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合成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各项不属于

1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是( ) A多以昆虫为食 B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C骨骼轻、薄、坚固 D身体呈流线型 答案: A 试题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有: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有利于展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没有膀胱,直肠极短,可以随时排出粪便等可以减轻体重,胸骨发达,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了动力,消化能力强,能满足飞行消耗的能量等。鸟类适于飞行与其食性无关。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 不属于 人们对爬行动物利用的是( ) A人工养殖的

11、鳖可食用 B蛇毒能治病 C捕食农业害虫 D捕杀野生鳄鱼,获得鳄鱼皮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工养殖的鳖可食用,鳖甲可以入药。毒蛇能伤人,但也能治病。有的爬行动物能捕食昆虫,其中包括危害林木的昆虫。捕杀野生鳄鱼,获得鳄鱼皮会导致野生鳄鱼数量的下降,不利于保护爬行动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属于 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的是( ) A皮肤干燥,表面覆盖鳞片 B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C在陆地上产卵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以减少体内水

12、分的蒸发。爬行动物的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的需求,把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较大,卵内的养料较多,且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水螅生活的环境是( ) A水流缓慢 B水草繁盛 C清洁的水中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螅是腔肠动物,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

13、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扁形动物中 营自由生活 的是( ) A涡虫 B血吸虫 C绦虫 D华枝睾吸虫 答案: A 试题分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生活在清澈的溪水中。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扁形动物中大多数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扁形动物的种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不包括( ) A不接近有血吸虫的水域 B消灭钉螺 C处理好粪便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吸虫有两个宿主,钉螺和人。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宿主,因此,预防血吸虫很重

14、要的方法就是消灭钉螺。血吸虫的幼虫从钉螺体内钻出后,生活在水中,当人进入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域时,幼虫会钻入人体皮肤,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成虫产的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因此,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还包括处理好粪便。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做法中 不能 起到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喝不洁净的水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蔬菜瓜果洗净再吃 D随地大小便 答案: D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

15、,再作肥料使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线形动物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相比,高级的地方在于出现了( ) A肠 B口 C肛门 D生殖器官 答案: C 试题分析: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均是有口无肛门,产生的废物由口排出。线形动物开始出现肛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比较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蚯蚓依靠肌肉和( )配合可以完成运动。 A足 B刚毛 C疣足 D生殖器官 答案: B 试题分析:蚯蚓是环节动物,蚯蚓的运动主要是通过体节内的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辅助作用实现的。故选 B

16、。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运动方式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不属于 人对环节动物利用的是( ) A做鱼、虾、蟹的食饵 B提取蛭素做抗血栓药物 C疏松土壤 D提取青霉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蛭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在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的蛭素产生抗血栓药物。蚯蚓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其排泄物能提高土壤肥力,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青霉菌属于真菌。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不属于 石鳖、蜗牛、乌

17、贼等软体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有外套膜 B大多有贝壳 C运动器官是足 D都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贝壳,以足为运动器官。故选项 D不是软体动物的共同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关于两栖动物说法 错误的 是( ) A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B青蛙捕食农田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C青蛙肉质鲜美,我们应该大量捕杀食用 D人工饲养大鲵,扩大大鲵种群数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

18、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害虫,以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当加大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同时禁止对他们乱捕滥杀。故选项 C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鲢 鱼 B蟾蜍 C草蜥 D变色龙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大多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蟾蜍是两栖动物,鲢鱼是鱼,草蜥和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属于 鱼

19、类适于水中呼吸的结构的是( ) A皮肤 B气管 C鳃 D肺 答案: C 试题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方式是游泳,游泳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故适于水中呼吸的结构是鳃。 考点:本题考查鱼的呼吸器官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 不属于 我国四大家鱼的是( ) A青鱼 B鲨鱼 C鲢鱼 D草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的鱼类资源丰富,著名的 “四大家鱼 ”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故不属于的是 B、鲨鱼。 考点:本题考查四大家鱼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生物中 属于

20、节肢动物的是( ) A水螅 B涡虫 C蝗虫 D沙蚕 答案: C 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是扁形动物,沙蚕是环节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填空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蚯蚓的观察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 ( 2)蚯蚓的前端离 较近。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蚯蚓的体表有黏液,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 断的用 (填湿润或干燥)的纸巾擦拭蚯蚓,这有利于蚯蚓的正常 。 答案:( 1)环形体节 ( 2)环带

21、 ( 3)湿润 呼吸 试题分析: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在蚯蚓的体表,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蚯蚓的体壁可以分泌粘液,保持体表湿润。蚯蚓体壁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氧气可以溶于体表的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湿润的纸巾擦拭蚯蚓体表,保证其正常的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蚯蚓的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 1)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 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

22、组成。 ( 2) 是 , 是 。 ( 3)当伸肘时,图中 ;当屈肘时,图中 。 答案:( 1)肌腹 肌腱 ( 2)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3)伸肘时: 舒张 收缩 屈肘时: 收缩 舒张 试题分析: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骨骼肌靠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图中的 是肱二头肌, 是肱三头肌 、伸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发生时肌肉的状态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若根据体内有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 A同一

23、组的动物有 (用代码表示)。 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水中生活的 D用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 A用 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 E有与肺相连通的 辅助肺呼吸。 答案:( 1) BDE ( 2)鳃 肺 皮肤 气囊 试题分析: 、我们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青蛙具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B家兔, D鱼和 E鸟类也属于脊椎动物。 、鱼用鳃呼吸,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鸟类用肺呼吸,气囊与肺相连,可以辅助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

24、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探究题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准备一个较大的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捕捉 1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适于蚂蚁生活的环境中,饥饿处理 1-2天。 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 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标记那种食物减少的量多。你认为生物实验小组做出的假设是: ;( 2 分)试验过程中,步骤 存在问题,请做出修改: ;( 2分)步骤 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

25、应相同,目的是控制 变量;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 。 答案: 蚂蚁喜欢吃白糖 使用多只蚂蚁 单一 白糖 试题分析: 、从实验设计可以看出,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吃白糖。 、步骤 2中只有一只蚂蚁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很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应该多些蚂蚁。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其他的条件和处理应该都一样,这是遵循的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 、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说明蚂蚁在 3天中吃的白糖最多,蚂蚁喜欢吃白糖。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蚂蚁的食性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

26、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 1)动物绕道取食属于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 2)动物这种行为的基础是 行为,由 决定。 ( 3)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4分) A.甲 乙 丙 B.乙 甲 丙 C.丙 甲 乙 D.甲 丙 乙 答案:( 1)学习行为 ( 2)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 3) B 试题分析: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将动物行为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动物绕道取食是通过多次尝试后,学会了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的次数越少,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行为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