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071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 C2H5SH),可以提醒人们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X+6H2O,则 X的化学式为( ) A SO2 B SO3 C H2SO3 D CO 答案: A 试题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结合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原子为 4 个,氢原子 12 个,硫原子 2 个,氧原子 18 个;反应后碳原子是 4个,氢

2、原子 12个,硫原子 0个,氧原子 14个,故 “2X”中应含有 2个 S原子和 4个 O 原子,则 X为 SO2,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涵义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反应 2A 5B 2C 4D中, C、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若 2.6gA与 B完全反应,生成 8.8gD,则在此反应中 B与 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来解答。由 C、

3、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故可设 C的相对分子量为 9,则 D的相对分子量为 22。 设生成的 C的质量为 X,则 2A 5B 2C 4D 18 88 X 8.8g ,解得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2.6g+B=1.8g+ 8.8g,解得 B=8g 则在此反应中 B与 D的质量比为 8g: 8.8g=10:11,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明确相对分子量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质量关系即可解答。 2008年 4月 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

4、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 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 SO2 B NH3 C N2 D N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把物质隔绝空气加热,能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该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亚硝酸钠( NaNO2)中含有 Na,N 和 O 元素,不含有 S, H 元素,可以判断出,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硫与氨气,故 A和 B错误,而氮气没有气味,故 C错误,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由于该反

5、应是分解反应,气体中所含的元素必须在亚硝酸钠中能找到,依据的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 N、 Q、 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 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 M的质量为 l3g C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5: 4 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由于 P反应后质量减少, N 反

6、应后质量增加,则在该反应中, P是反应物, N 是生成物。根据图表可知,该反应中已反应掉的反应物的质量为 32g-12g=20g,已知的生成物质量为 26g-1g=25g,故 X应为反应物,且反应掉的质量为 25g-20g=5g,故表中 X 的值为 18-5=13,故 B正确。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 P和 M,生成物只有一种: N,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 A错误。且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25g: 20g=5: 4,故 C正确。物质Q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D正确。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

7、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 的物质是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 (猜想 )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

8、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硫酸,故需要探究; B、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氧气,故需要探究; C、镁条暴露在空气中,镁较活泼,最有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镁,故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故需要探究; D、炭黑是一种黑色物质,氧化铜也是黑色的,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无论铜怎么灼烧,都不会生成炭黑附着在铜的表面,故不需要探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猜想与事实验证,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 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 “球 ”

9、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给出的微观示意图和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A、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正确; 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正确; C、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微粒观点及

10、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本考点的综合性比较强,通过粒子的模型来判断物质的分类和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和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另外,还要弄清: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 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根据化学方程式 A NaOH =B十 H2O 推断, B、 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 A. 12 B. 18 C 22 D.40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求出 B、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的相对分子质量

11、加上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B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即 A的相对分子质量 +40=B的相对分子质量 +18,故 B、 A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B-A40-1822。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要注意根据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时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需乘以化学计量数。 关于化学反应 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 C和 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 C是单质、 D为化合物,则 A和 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 B是酸,则 C和 D一定有一种是盐

12、 D若 A、 B各取 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 C、 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 20g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 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只有酸和碱的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都可以生成盐和水,说法不正确; B、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也可能不是,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就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不正确; C、能与酸反应的物质有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及一些盐,反应后生成物中肯定有一种是盐,故说法正确; D、充分反应并不能说明反应物 A、 B都完全反应,可以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

13、一种物质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则生成物 C、 D的质量总和小于 20g,说法不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与置换反应的特征、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但在使用规律或概念进行判断时,要全面考虑规律或概念的条件,片面进行判断会造成题目中类似的错误,这是学习中我们应注意的关键点之一。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 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 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14、水 X 反应前质量 /g 4.6 8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4.4 5.4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 m的值为 2.8 B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 X的生成 D物质 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答案: A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由于乙醇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质量增加,则在该反应中,乙醇和氧气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 根据图表可知,该反应中已反应掉的反应物的质量和为 4.6g+8g=12.6g,已知的生成物质量和为 4.4g+5.4g=9.8g,故 X应为

15、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 12.6g-9.8g=2.8g,故表中 m的值为 2.8, A正确。由于 X在反应前的质量为 0,反应后的质量为 2.8g,说明 X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有变化,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所以 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错误。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 4.6g乙醇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分别是 2.4g、 0.6g、 1.6g; 4.4g二氧化 碳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是 1.2g、3.2g; 5.4g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0.6g、 4.8g。因此反应物中共有 2.4g碳元素、 0.6g氢元素、 9.6g氧元素,生成物

16、二氧化碳和水中共有 1.2g碳元素、0.6g氢元素、 8g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 1.2g碳元素和1.6g氧元素进入了生成物 X中,说明生成物 X由碳、氧两元素组成, X中不含氢元素, D错误。设 X的化学式为 CxOy,则 12x: 16y=1.2g: 1.6g,解得 x:y=1: 1,即 X的化学式为 CO。由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说明乙醇燃烧不 充分,增加氧气的量,有助于乙醇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 C正确。故选 A、 C 考点:本题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学式的计算,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先根据表格中的物质质量的变化,

17、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出 X的质量和其组成中各元素的质量,最后再结合 X的元素组成判断其化学式。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 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O2 C H2CO3 D K2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在

18、反应前 K、 Mn、 O、 C、 H、 S的原子个数分别是: 4个、 4个、 45个、 5个、22个、 12个,反应后 K、 Mn、 O、 C、 H、 S的原子个数分别是: 4个、 4个、35个、 0个、 22个、 12个,故 5X中应含有 5个 C原子和 10个 O 原子,故 X的化学式为 CO2,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导,学生应学会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不变的原则,可对反应中某一未知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进行推断。 实验证明 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 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A X是氢气 B

19、X是甲烷 C X含有氢元素 D 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意 “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 ”,可判断反应的反应物是 X和氧气,生成物是水。由此可知, 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 X,但水中的氧元素不一定来自 X,可能来自氧气。即 X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可能没有。所以 X可能为氢气、甲烷等气体,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了解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即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常温下,新型纳米材料 MFe20x( 3x4

20、)能使工业废气中的 SO2转化为 S,反应过程如下: MFe20x +S02 MFe 20y + S,其中 M表示 +2价的金属元素。已知 MFe20y中 Fe的化合价为 +3价, M在该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Fe20 x可用于环保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y的数值为 4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转化流程和已知条件可知,反应中 SO2转化为 S,反应前和反应后化合物中的氧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 SO2 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而从转化流程可以看出,反应中 SO2转化

21、为 S,处理了 SO2,所以 MFe20 x可用于环 保,故正确; B、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而从转化流程可以看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分别是两种,故错误; C、因为 M的化合价不变,是 +2价, Fe是 +3价, O 为 -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则有( +2) +( +3) 2+( -2) y=0,所以 y的数值为4,故正确; D、从转化流程可以看出,反应中 SO2转化为 S, SO2中 S的化合价为 +4,而单质 S的化合价为 0,故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解反应及其

22、应用,化 合价规律和原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物质反应的情况,通过观察流程图得到信息,据此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另外,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角度解答该题。 填空题 2008年 9月 25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 “神州七号 ”发射成功。发射时从火箭尾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因含有 NO2而呈红棕色 ( 1)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 2) 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NO2 +H2O=2HNO3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X的化学式为 。 ( 3) HNO3中氧元素的质且分数是 。 答案:( 1) +4 ( 2) NO (3) 76.2% 试题

23、分析:(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 NO2的化学式,氧元素显 -2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可知 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x+( -2)2=0,则 x=+4; (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 +H2O=HNO3 +X,反应物中 N、 O、 H三种原子个数分别为 3、 7、 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 N、 O、 H 三种原子个数分别为 2、6、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中含有 1个氮原子和 1个氧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NO; ( 3)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H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

24、0%=22.2%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有一定帮助。 简答题 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 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等。 ) 试题分析:该题中天平不平衡是由于反应后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跑掉了,并不是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的缘故。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告诉我们在对 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时,要选择密闭的装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要注意不要选择反应有空气中的成分参加反应的药品,或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的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