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 1.1人类的形成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 B印尼爪哇人 C法国克罗马农人 D德国尼安德特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中的内容, A选项山顶洞人是中国的人类遗址,属于晚期智人。 B选项印尼爪哇人属于晚期猿人。 C选项法国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 D 选项德国尼安德特人属于早期智人。结合地理知识可知,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山顶洞人最东,故选 A。 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
2、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人种等。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而且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里。那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据此可知, ABC选项都是正确的,故选 D。 D选项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这是父系氏族社会的
3、现象。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的内容中: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据此可知,故选 A。 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情况。 人的进化经历中下列进
4、化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的内容中: “中国人类学家把 完全形成的人 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据此可知,故选 A。 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情况。 下列对国家的出现,阶级社会的到来的正确的评价是( ) A是历史的倒退 B是镇压奴隶的需要,是不人道的 C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战争更为频繁 答案: C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在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们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家庭私有制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私有制。为增加劳动人手,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把战俘变为奴隶,于是出现了奴隶制。同时,为掠夺邻人财产、土地和人口,战争日益频繁。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据此可知,故选 C。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故A 选项是错误的。国家的出现, 阶级社会
6、的到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 B选项错误。战争更为频繁不是国家的出现,阶级社会的到来的必然结果,而是统治阶级为了争夺财产、土地和人口。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分别对应于( ) A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B黄种人 黑种人 白种人 C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D黑种人 白种人 黄种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 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的内容中: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
7、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结合地理知识可知,蒙古利亚人种就是黄种人,欧罗巴人种就是白种人,尼格罗人种就是黑种人,故选 A。 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 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决定性因素是 A用石块投掷野兽 B直立行走 C劳动 D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的内容中: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据此可知,故选 C。 AB 选项都是猿到人转变的重要原因。D选项是人种形成的原因。
8、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 B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起始于 170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 21世纪 C原始社 会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D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据此可知, A选项是正确的。中国的原始社会,约从一百七十
9、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 2070年夏朝建立前夕为止,据此可知, B选项是正确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据此可知, C选项是错误的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正确的。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恩格斯说: “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这两段话表明 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
10、,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C男子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 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学生对恩格斯这两段话的理解,从这两段话内容来看,说明男子的劳动已经取代妇女的劳动,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男子开始支配社会,因此表明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故选 B。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
11、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的内容,原始社会首先经历的是母系氏族社会,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工具原始,生产力低下,物质相当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他们生活在几十人组成的小集体中,为采集、狩猎、捕鱼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据此可知,母系氏族社会 生活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ABC选项中现象,可能出现。 D选项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这表明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了提高,出现了剩余产
12、品和手工业,这是父系氏族社会才出现的,故选 D。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是几千寒热。 ” 毛泽东 请回答: 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哪些? 材料中的 “小儿时节 ”是一种什么社会?简述其情况。 答案: 磨制石器。 石器、铜器、铁器。 原始社会;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生产和消费都以集体为基础。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第( 1)问从材料中 “人
13、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可知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能磨制石器。第( 2)问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铜器、铁器。第( 3)问从材料中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可知这种社会非常落后,社会生产非常低下,因此这是原始社会。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那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据此可知。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姓,说文解字解释说: “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
14、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资因生以为姓。 ”由此说明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所以,一些出现较早的姓,如姬、姜、赢、晏等等,大都从女。 回答: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姓氏最早起 源于何时? 这一时期的社会有什么特点? 答案: 母系氏族社会。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起主要作用,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婚姻制度是群婚,人们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第( 1)问从材料中 “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 ”,结合教材内容,母系氏族社会人们 “只知其
15、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可知我国的姓氏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第( 2)问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 族社会的内容中: “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而且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里。那时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据此可知。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问答题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答案: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所获得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的需要之外,还有剩余,这就给私有制的产
16、生创造了条件。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发展,于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的父系氏族逐渐解体。在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私有制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氏族贵族和一般氏族成员之间的斗争,逐渐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少数奴隶主贵族为了保持他们既得的利益,镇压奴隶和劳动群众,势必加强暴力统治,把原来的氏族部落机关,转变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于是国家就产生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二子目氏族社会的内容中: “在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们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家庭私有制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 了私有制。为增加劳动人
17、手,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把战俘变为奴隶,于是出现了奴隶制。同时,为掠夺邻人财产、土地和人口,战争日益频繁。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据此可知,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所获得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的需要之外,还有剩余,这就给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发展,于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系氏族逐渐解体。在父系氏族社会末期,私有制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 、氏族贵族和一般氏族成员之间的斗争,逐渐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少数奴隶主贵族为了保持他们既得的利益,镇压奴隶
18、和劳动群众,势必加强暴力统治,把原来的氏族部落机关,转变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于是国家就产生了。 考点:氏族社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氏族社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原因。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 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题中的这句话,说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的决定性胜利,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1课人类的形成,第一子目人类的出现的内容中: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们可以认识到劳动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促进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因此我们要热爱劳动,肯动脑筋,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考点:人类的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类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