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081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安徽合肥长陔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大脑进一步发达 -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

2、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白菜、水稻和萝卜三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网状脉 B用种子繁殖 C具有两片子叶 D平行 脉 答案: B 试题分析:白菜、水稻和萝卜这三种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都属于种子植物,白菜和萝卜是双子叶植物,叶脉是网状脉,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叶脉是平行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 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进化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化石是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3、D始祖马 答案: C 试题分析:始祖鸟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前肢特化为翼,有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翼的末端有爪,因此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始祖鸟化石的特点。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拉玛古猿 B森林古猿 C南方古猿 D类人猿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

4、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可以用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叶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

5、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 A属和界 B种和界 C界和种 D纲和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 、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单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以及各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 林耐的双命名规定一种生物的学名组成依次是 A种名和属名 B属名和种名 C界名和种名 D种名和界名 答案: B

6、试题分析: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耐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命名。 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 C松树比较高大 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答案: D 试题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 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

7、露,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桃的种子外面都由果皮包着,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种子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种子外面也无果皮包着,因此松树是裸子植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常见的裸子植物。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蝗虫 B蜻蜓 C蜘蛛 D蝇 答案: C 试题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蝗虫、蜻蜓和蝇具有这些特征,属于昆虫,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 4对足,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类,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昆虫的

8、主要特征。 下列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 100 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 蜘蛛无翅,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始生命

9、沿两条路线进化: 原始生命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原始生命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所以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进化历程,可结合进化树进行记忆。 王师傅用某种杀虫剂杀灭蟑螂,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杀虫剂引起蟑螂的遗传 物质发生改变,所以能可抗杀虫剂 B杀虫剂对蟑螂进行选择,能抵抗杀虫剂的蟑螂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C杀虫剂

10、的质量越来越差 D蟑螂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嫜螂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嫜螂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嫜螂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嫜螂,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嫜螂杀死,抗药性强的嫜螂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嫜螂是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

11、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蝙蝠和鲸分别属于 A鸟类和鱼类 B鸟类和哺乳类 C哺乳类和鱼类 D都是哺乳类 答案: D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蝙蝠、鲸鱼具有这些特征,属于哺乳动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 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也有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

12、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下列哪项不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A生存竞争 B生殖和发育 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也就是说,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少数个体,这种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13、,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题的 关键是熟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马的脚趾数由 4趾逐渐演化为 1趾,造成这一进化的原因是 A马常用中趾很少用其它趾 B人类选育 C古代马和其他动物交配产生新物种 D自然选择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马的脚趾数由四趾又长又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中趾发达的马跑的快,能够

14、吃到更多的食物,能躲避敌害的捕食,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中趾不发达的马跑的不快,不能够吃到足够的食物,不能躲避敌害的捕食,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中趾不发达的马就被淘汰了,这样,中趾发达的马一代代的进化下去,中趾发达这一性状得到积累加强,其它三趾退化,马的脚趾数由四趾逐渐演化成单趾,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下列哪项不是原始大 气的成分 A氢 B氨 C氧 D甲烷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

15、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物 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 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 原始生命阶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米勒做的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 “还原性大气 ”,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

16、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 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

17、,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 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

18、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 2005年 8月, “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 ”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人类 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 A、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和黑猩猩都是

19、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 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亲缘关系与相似程度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个体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B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 C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D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生

20、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由于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原生动物的特征。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 A越低等,越简单 B越高等,越复杂 C个体越大 D陆生种类越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

21、化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D自然选 择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长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

22、了,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 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特点,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 环境选择 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A地层 B化石 C火山 D喷发岩浆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

23、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形成简单有机物的科学 家是 A达尔文 B米勒 C巴斯德 D奥巴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

24、物,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 “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的观点,目前在其它星球上还没发现了原始生命,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繁盛于 A远古代 B新生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生代时,爬行动物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 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

25、种繁多,深受人们的喜爱。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 强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菊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工选择。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证据 A化石证据 B分子生物学证据 C解剖学证据 D体型较大证据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

26、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

27、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 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 综合题 根据上页的模拟实验图回答( 12分,每空 1分) ( 1)在实验前,需对装置进行反复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

28、干净。这样做的目的是 。 ( 2) A装置模拟 ,由 A 泵入混合气体前,需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净,其目的是 。泵入气体主要成分包括 ,这是模拟 成分。 ( 3) B装置模拟 ,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模拟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 ( 4) C装置模拟 ,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存在的有机物是 。 ( 5) A到 C过程实际上是模拟 过程。 ( 6)此实验表明 。 答案:( 1)除去装置中的有机成分 ( 2)原始大气环境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水蒸气、氨、氢气和甲烷等 原始大气 ( 3)原始地球环境 闪电 能量 ( 4)原始海洋 氨基酸 ( 5)降雨 ( 6)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由无机物生存有

29、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试题分析:( 1)在实验前,需对装置进行反复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有机成分。 ( 2)由以上实验过程可知, A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高温等,由 A泵入混合气体前,需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净,其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泵入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氨、氢、硫化氢,这是模拟原始大气成分。 ( 3) B装置模拟原始大气的环境,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 4) C装置模拟原始海洋,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存在的有机物是氨基酸。 ( 5) AC 过程,实际上是模拟降雨过程。 ( 6)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

30、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 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 下图是动物进化系统树,据图回答:(前四个空填写序号,本题 8分,每空 1分) ( 1)最古老、最原始、结构简单的动物类群是 。 ( 2)中生代是 _兴旺发达的时代。 ( 3)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 _。 ( 4)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类群是 _。 ( 5) 是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 ( 6)由此图可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 _;由_;由 _。 答案:( 1) ( 2) ( 3) ( 4) ( 5)节肢动物 ( 6)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试题分析: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

31、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中生代 爬行动物比较旺盛的时期,图中 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软体动 物 , 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树。 判断题 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型。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鸟类、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

32、在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上,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故题干的叙述是正 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历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 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

33、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子植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熟练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所以任何植物都可以摆放在居室内。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同时,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在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造成居室内氧气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有些植物在其生命

34、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子植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存竞争。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

35、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 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猕猴同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同属于现代类人猿。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36、常见 的类人猿,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距今 6亿年左右的地球,陆地上生活着许多高大的蕨类植物。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距今 6 亿年 -2.5 亿年是古生代, “古生代 ”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两栖类也出现了,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 代,变成了煤炭,故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蕨类的主

37、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简单、低等,生活在水中的越多。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自然发生论认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的。 ( ) 答案:对 试题分析: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千千万万不同的生物种类?它们

38、从哪里来的?不同的物种之间有联系吗?早在古代,就有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 少量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 ( ) 答案:错 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地球

39、上生命的起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 连线题 将下列植物前的序号分别填在与它们的特点相对应的括号内 海带 a.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和输导组织,但生殖过程仍离不开水 墙藓 b.结构简单,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石松 c.没有根和茎,只有小而薄的叶子,也没有输导组织 答案: a- b- c- 试题分析: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根和茎,只有小而薄的叶子,也没有输导组织,石松属于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和输导组织,但生殖过程仍离不开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 将动物类群前的序号分别填在与它们的特征相对应

40、的括号内。 节肢动物 a.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 软体动物 b.前肢变成翼,能飞翔 鸟类 c.体表一般覆盖鳞片或甲 爬行类 d.大 脑发达,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 哺乳类 e.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答案: a- ,b- ,c- ,d- ,e- 试题分析:节肢动物,其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生生活,足和触角也分节;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靠贝壳来保护身体;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 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腔有膈。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动物类群的特征。 将下列 、 分别填在与它们相对应菌类前的括号内。 肺炎双球菌 a.真菌 霉菌 b.细菌 答案: a- ,b- 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霉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 考点:本题考查的 是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