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095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水螅 B蛔虫 C蚯蚓 D涡虫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螅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蛔虫是是线虫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两端细,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出现分节,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类动物的体形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等方面的特征。 A数量 B等级 C形态结构和生理 D大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不

2、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种 D属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分类单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种、科、属、目、纲、门、界 B种、属、目、科、纲、门、界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属、种、科、目、纲、门、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

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分类单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个物种将( ) A再生 B濒危 C不可再生 D受到威胁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物种的所有生物都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意味着它们的基因库也消失不见了,这个物种就意味着灭绝了,并且不可能再生。故选 C。再生是指消失的物种再次出现,故 A错误,濒危是指生物总数锐减,有灭绝的危险, B错误,受到威胁,也是物种还有个体存在的的前提下。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4、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B物种退化 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狩猎和采伐应该适度,过度狩猎或采伐,会破坏生物恢复能力,导致物种数量锐减,同时人类活动破坏、污染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威胁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我国哪种植物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 A苔藓植物 B种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裸子植物 答案

5、: D 试题分析: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故选 D,而世界上被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是地处热带的巴西和马来西亚。 考点:本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生物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正细

6、胞核)的是( ) A醋酸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答案: C 试题分析: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结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只有一个环状 DNA 分子形成的拟核,没有细胞核结构,是原核生物。故 D。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上是指(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而生物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

7、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因此,基因的多样性可分为种间基因的多样性和种内基因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故 A。 考点:本题考查对物种多样性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是最有效的措施。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 答案: C 试题分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让生物继续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禁止人类活动破坏器生活环境,是保护生物

8、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故 C。 考点: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的能力。 地球环境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 ) A沙漠 B热带雨林 C大草原 D农田 答案: B 试题分析:沙漠中由于缺水,生物类型和数量的很少, A错误,大草原由于受水分影响,草原上的生物只有一些草和灌木林,以及赖以生存的动物, C 错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物种单一,一般是一种或几种农作物, D错误,热带雨林,降水量丰富,光照充足,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9、力。 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答案: C 试题分析: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得森林中许多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最终威胁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将威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入侵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威胁原有生物的生存,进而威胁生物多样性,故 A、 B、 D不正确。生物的进化是生物适应新环境的必然结果,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是( ) A物种保存的 “天然基因库 ” B

10、进行科研的 “天然实验室 ” C宣传自然保护的 “活的自然博物馆 ” D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有许多,例如: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 “本底 ”。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 研究等。 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但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不是保护自然的唯一手段。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由于( ) A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素

11、,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大多数细菌缺乏液泡 D细菌不需要呼吸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解者是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有机物的制造要在叶绿体内进行,因此,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多数的细菌缺乏叶绿素,无法自身合成有机物,故选 A。所有的生物都要靠呼吸作用来维持生命,故 D错误。细胞核控制遗传物质,与有机物的制造物管,故 B错误,液泡内储存的是刺细胞液,也与有机物的制造无关。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制作面包时常加入少量的酵母菌,其目的是( ) A增加面包甜度 B增加面包营养 C

12、减少面包的涩味 D使面包松软多孔 答案: D 试题分析:酵母菌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制作面包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使面包松软多孔。故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几种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结构,故有细胞结构, 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结构, 是单细胞藻类,具有细胞结构, 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哪项是腔肠动

13、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 A体表有刺细胞 B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身体呈两侧对称 答案: B 试题分析: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腔 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 答案: B 试题分析: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起着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故 A、 C、 D正确。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这是环节动物的特征,故 B

14、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线形动物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具有贝壳 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 D运动器官是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的软体动物贝壳已经退化,比如说乌贼、章鱼,故 A错误,软体动物是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动物类群,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比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等,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

15、粘液 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答案: A 试题分析:青蛙是两栖动物,即可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靠肺呼吸,故青蛙的肺发达, C正确, A错误。青蛙的皮肤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在陆地上,由于环境干燥,因此其皮肤通过分泌粘液来保持皮肤湿润,故 B正确。青蛙经常以捕捉昆虫为食,擅长跳跃,因此后肢发达,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青蛙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青蛙 B鲨鱼 C海龟 D野鸭 答案: D 试题分析: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

16、。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鲨鱼是鱼类,海龟是爬行动物,野鸭是哺乳动物,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恒温动物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哪项不是胎生、哺乳的优势是( ) A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 B为幼崽提供了更好的营养条件 C提高了哺乳动物的受精率 D为胚胎发育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 答案: C 试题分析:胎生是完全在体内发育,受环境影响小 ,因此能为胎儿发育提供更稳定的环境,故 D正确,哺乳,可以亲代可以给幼崽提供更好的营养,使幼崽得到更好的照顾,从而提高幼崽的成活率,故 A、 D正确。只有幼崽成活率的物种才

17、要通过强大的繁殖能力来繁殖后代,故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优势,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动物都用肺呼吸的一组是 ( ) A大山雀和蜜蜂 B蚯蚓和沙蚕 C草鱼和丹顶鹤 D蛇和龟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肺呼吸时陆生生物的特点。大山雀是鸟类,用肺呼吸,蜜蜂是昆虫,用肺呼吸,故 A正确。蚯蚓和沙蚕是环节动物,沙蚕一般生活在水中故 B不对,草鱼是鱼类,用腮呼吸,故 C 不正确,龟是爬行动物,在多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故 D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 ide呼吸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18、 ) A鲸鱼 B鲨鱼 C鱿鱼 D娃娃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鲸鱼是哺乳动物,故 A不对,鲨鱼是海洋鱼类, B正确,鱿鱼是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 C不对,娃娃鱼是两栖动物,故 D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鱼类的常见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 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有蚂蚁群体、狮子群体、狒狒群体、蜜蜂群体等,故 A、 B、 D不正确,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具有社会行为的生物类群

19、,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行为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蚂蚁是靠气味来传递信息,蜜蜂是靠跳舞来传递信息。故 A、 B、 C都正确, D选项中乌贼的行为是为了躲避敌害,故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

20、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菌的声场需要适宜的温度,冰箱中的温度较低,细菌繁殖的缓慢,因此食品在冰箱中能保鲜。故 B正确。由于食品上一般会携带细菌,因此冰箱内事由细菌的,故 C不正确,为了食品的保鲜,冰箱内的温度并不能太低,因此,细菌不会被冻死,故 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冰箱保鲜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答案: D 试题分

21、析:泡菜的发酵,主要是利用乳酸菌,故 C错误,乳酸菌是异氧厌氧型细菌,故 A错误,因此,做泡菜,密封坛口,是为了隔绝空气,造成缺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故 D正确,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瘤菌具有孤单作用,可以为大豆提供氮肥,促进大豆的生长,同时大豆想 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供根瘤菌的生命活动所需。大豆需要的水分由根从土壤中获得,故 A正确, B、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根瘤菌与大豆

22、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综合题 ( 5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统计,我国哺乳类、鸟类和鱼类的种数都居世界前列,已知种数分别占世界的 13.39、 14.25和 20.3。生活中可以见到:蚯蚓在土中蠕动、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鱼儿在水中游动、红嘴鸥在空中飞翔、小白兔在草地上跳跃 这无 一不打动着人们的情感,唤起人们对犬自然的无限遐想和热爱。 ( 1)蚯蚓在土中蠕动依靠肌肉和 _的配合。红嘴鸥的前肢特化为_,具有很强飞翔能力。 ( 2)资料反映了生物 _的多样性。建立濒危物种种质资源库的意义在于保护

23、_的多样性。 ( 3)请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的名称 _。 答案:( 1)刚毛 翼 ( 2)种类 基因 ( 3)白鳍豚 试题分析:(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红嘴鸥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因此具有飞翔能力 ( 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

24、的,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种生物,即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 ( 3)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世界最濒危的 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监测显示,上世纪 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 10多年的 400头降到 150头以下为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类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分, 每空 1分 )下列是大家熟悉

25、的动物和植物,请根据索引鉴别,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的位置: A水绵 B蜻蜓 C野兔 D银杏 E肾蕨F麻雀 上述生物 动物 植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 体表有 体表被 体表 没有根、茎、叶 有根、茎、叶 种子繁殖 外骨骼 羽毛 被毛 的分化 孢子繁殖 答案: B F C A E D 试题分析:水绵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蜻蜓是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体表有外骨骼,野兔和麻雀属于脊椎动物,麻雀是鸟类,体表被羽毛,用于飞行,野兔体表被毛,肾蕨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出现输导组织,以孢子繁育后代,银杏是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分

26、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分 )2013年 3月,我国出现由新型 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为作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并积极研制相关疫苗,同时 提醒公众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平时要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疾病。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 ( 1)引起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病毒没有 _结构,由 和 组成。 ( 2)该病毒的营养方式 (生活方式 )为 _。 答案:( 1)细胞 核酸 蛋白质( 2)寄生 试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现象,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

27、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9分)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从 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 2)当我们做运动时, 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 _。 中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 3)骨的运动要靠 _的牵拉;当 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 _绕 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答案: (1)

28、1 关节头 4 关节窝 (2)5 关节软骨 3(3)肌肉 肌肉 关节头 关节窝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是指关节头; 是指关节囊; 是指关节腔; 是指关窝; 是指关节软骨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 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 震动 3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的运动受到肌肉的牵拉,在肌肉的牵拉下,可以完成屈与伸,内收与外旋,环转等运动,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出,失去正常的位置,就是我们常说的脱臼。 考点:本题考查关节的结构与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

29、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6分)下图为家鸽呼吸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家鸽吸气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 (用图中代码填写)。 ( 2)家鸽呼吸 的过程: 两翼举起,气囊 ,外界空气进入 。 两翼下垂,气囊 ,气囊内空气经 排出体外。 这种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做 _。 答案:( 1) 132 ( 2) 扩张 肺和气囊 收缩 肺 双重呼吸 试题分析: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家鸽吸气时,气流方向是:气管 肺 气囊,家鸽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

30、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 于鸟类的飞翔。 考点:本题考查家鸽的呼吸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根据资料简答:(共 5分) 藏羚羊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 1分) ( 2)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可取吗?若不可取,为什么? 。( 1分) ( 3)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动物园圈养起来,可以吗?这样做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 1分) ( 4)请你提

31、出几条保护藏羚羊的措施 (至少两条) 、 。( 2分) 答案:( 1)人类对动物的猎杀和破坏栖息地 ( 2)不可取,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 ( 3)可以,将会导致葳羚羊退化,生存能力下降。( 4) 建立自然保护区, 进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试题分析:( 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这属于偷猎者的滥捕乱杀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动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 2)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首 先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若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身体素质将严重下降,最终导致藏羚羊数量下降因此这

32、种做法不可取 ( 3)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这种方法属于迁地保护。 ( 4)保护藏羚羊的建议: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 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者 考点:本题考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探究题 ( 5分)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

33、分析此探究实验: ( 1)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 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 ”,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 答案:( 1)乙组 甲组 ( 2)乙组 ( 3)不能。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试题分析:( 1)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 3)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