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0983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夏天的早晨,扬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 0 B 25 C 50 D 75 答案: B 试题分析:夏天,扬州地区的气温不可能低于 20 ,也不可能高于 40 ,所以早晨时自来水管流出水的温度应该在 25 左右 考点:温度和温度计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 C、 A、 T、 V,从模型上看,只有 C左右不同,而 A、 T、 V

2、,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 A、 T、 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 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如上图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 AB 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 CD,现在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 15,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线成了 CD,则 CD与 CD关系为 ( ) A相交成 60 B相交成 30 C不相交,同向平行 D不相交,反向平行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要光线在两个面上都发生了反射,那么其出射光线就和入射光线就是平行的题目中入射光线方向并没改变,反射光线方向也就不会改变而旋转反射

3、器只是改变了入射角和反射角,不会影响最终的出射光线 . 考点:光的反射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20时,反射角也是 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时,则入射角为 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 70,所以 A说法错误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 B说法正确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角也增大 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4、 10所以 C说法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D说法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 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 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挡住了太阳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观后镜是凸面镜,面镜都能够反射光线,因此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是光的反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因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发出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沿

5、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光的反射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 ( 1)春天,冰雪消融 (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 “出汗 ” (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 4)冬天,早

6、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答案: B 试题分析:( 1)春天,冰雪融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 “出汗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罐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 现象,升华吸热因此吸收热量的是( 1)( 4)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CCTV 3 15晚会曝光黄金造

7、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 1064.6 ,铱的熔点是 2443.O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 A加热至 1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 1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 2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 3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答案: B 试题分析:( 1)黄金的熔点是 1064.6 ,铱的熔点是 2443 O ,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 1064.6 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 2)温度都等于或高于 2443 O 时,黄金处于液态

8、,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 3)当温度高于 1064.6 而低于 2443.0 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神十 ”上天,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 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 “天宫一号 ”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0108米 /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9、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 “天宫一号 ”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40米 /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三峡大坝竣工后,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原因是超声波的 ( ) A传播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考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能说明 “液体可以传播

10、声音 ”的事例是 (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 “唧唧 ”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 “哗哗 ”的流水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嗒嗒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小鸟的 “唧唧 ”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C、因为声音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 D、流水的 “哗哗 ”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

11、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A说法正确;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说法错误;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说法错误;丁实验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说法错误 .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双选题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 (选填 “红外线 ”、 “紫外线 ”),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答案:色散 绿 红 外线 试题分析:

12、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 考点:光的色散 实验题 ( 5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 a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 a,像距小孔 b( ab),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 A倒

13、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 的关系。 ( 3)分析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4)该实验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 5)日食奇观时,如果利用丙实验装置对 “ ”形太阳进行观察,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答案:( 1) C ( 2)小孔的形状 ( 3)乙与丙(或甲与丙) ( 4)光的直线传播 ( 5) C 试题分析:( 1)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 像到小孔光的距离 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 2)

14、甲图和乙图中孔的形状不同,物体(蜡烛焰)形状相同,所成的像形状相同, 由此可见: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乙图与丙图(或甲图与丙图)中物体 的形状不同,小孔的形状相同,所成的像形状不同, 由此可见: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4)三个实验都表明,物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经过小孔后在后面的屏上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5)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侧,所以选项 C符合题意 .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 4分)下表是小明 “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记录(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 1)

15、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 2)根据探究数据 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 8分钟应该为 此时水的沸点为 ;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升高 /不变 /降低)。 ( 3)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 4)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说出一条即可)答案: 乙 7 98 98 不变 水的质量太大 试题分析: 图乙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甲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16、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从第 5分钟水的温度到达 98 不再升高,因此水的沸点应为 98 ,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 7分钟的数据有错误,则第 8分钟应该为 98 首先确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相应的标度,然后确定对应点,最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 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 用 ( 6分)温度计的使用: (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观察温度

17、计的示数 (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 。 (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答案:( 1) badcfe ( 2)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 3) 0.1 36.7 -3 试题分析:( 1)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从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所以操作次序依次为 badcfe ( 2)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图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二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

18、器底 ( 3)图甲是体温计,分度值是 0.1 ,因此甲的读数是 36.7 ;乙的分度值是1 ,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示数为 -3 考点:温度和温度计 (5分)在进行 “光的反射定律 ”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 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 M 平放在桌面上, E、 F 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 F 可绕 ON 转动。 (1)如图甲,当 E、 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 AO 沿 E射向镜面,在纸板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 OB,此时 BON AON(选填 “=”、 “”或 “”),若将 AO 向ON靠近, OB ON(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 (2)如图乙,把 F 向后折叠, (填 “能 ”或

19、“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若光线沿 BO 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 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答案:( 1)等于; ON( 2)不能;同一平面内( 3)可逆 试题分析:(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此时 BON= AON若将 AO 向 ON靠近,则 OB向 ON靠近; (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 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 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0、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 3)如果将光源沿 BO 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 OA的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 7分)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过程。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A2、 A2;A3、 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

21、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较明亮 /较黑暗)。 ( 2)实验步骤 a、 b、 c、 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 b步骤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 。 ( 3)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把丙图表头填上合适的内容。 ; ( 4)如果在像 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1/ A1)这一侧观察,光屏上 (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像。这说明 。 答案:( 1)较黑暗( 2)

22、a、 d、 b、 c 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被点燃了,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知,需要填写的空白分别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见下表: ( 3)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 4) A1 不能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虚像 试题分析:(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 2)实验步骤 a、 b、 c、 d的合理顺序: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d点燃 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

23、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A2、A2; A3、 A3(如题图乙所示)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被点燃了; (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知,需要填写的空白分别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 4)在像 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 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1这一侧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虚像;所以如果在像 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

24、探究实验 填空题 2012年 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 “激光橡皮 ”,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 答案:升华 试题分析: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是 m s,如果看到闪电后, 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通常我们交流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 ,音调 ,响度 。(选填 “不变 ”、 “改变 ”) 答案: 1020 空气 不变 不变 改变 试题分析:常温下,声音在空

25、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 s; s=vt=340ms3s=1020m; 通常我们交流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不变,音调不变,响度改变 .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 文昌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测量的是 (填物理量名称),某时刻显示屏上显示 59 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答案:噪声 dB 试题分析:噪声监测设备显示的是噪声的强弱等级,因此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 dB. 考点:声音的特性 (3分)奥运火炬由上下两个外壳、燃烧器和燃料罐几个部分组成。组装火炬时将燃烧器和燃料罐连接,燃烧器上的导热棒上端靠近火焰,下端贴在燃料罐的侧壁上。火炬所用的

26、燃料丙烷在常温下为气态,我们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装入罐中,使用时,液态丙烷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以供燃烧,这里导热棒的作用是防止手 (冻伤 /烫伤)。 答案:压缩体积 液化 冻伤 试题分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导热棒的作用是将热量传递给手,防止手冻伤 .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 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1、 2,则 1 2(选填 “ ”、 “ ”或 “ ”)。 答案: 试题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27、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由此可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 v1 v2; 考点:电磁波和超声波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示数 (选填 “变小 ”、 “变大 ”、 “不变 ”),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 (选填 “变小 ”、 “变大 ”、 “不变 ”),这说明 。 答案:不变 下降 蒸发吸热 试题分析:电风扇吹温度计时,没有液体蒸发,所以温度不发生变化,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酒精在常温下易蒸发,而蒸发从周围吸

28、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示数会降低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 6分)(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 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 ,甲实验乒乓球 弹起 (填 ”会 ”或 ”不会 ”),乙实验乒乓球 弹起 (填 ”会 ”或

29、”不会 ”)。 答案:( 1) B ( 2)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3)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 4)会 不会 试题分析:把两种形式相近的事物作比较,从而达到对其中一个的深入了解,这就是类比,此题就是把声波类比为水波,从而加深对声音传播方式的理解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 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甲图中音叉的振动会引起泡沫塑料球的弹起,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乙图中左边

30、泡沫塑料球不会被弹起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 播 如图所示是扬州市 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会将光 (选填 “反射 ”或 “吸收 ”),白条纹会将光 (选填 “反射 ”或 “吸收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答案:吸收;反射 试题分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考点:光的反射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 3m远,该视力表要求距被测者在 5m 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 m 远处,如果被测者离镜子近一些,则镜中视力表的像 (选 填 “变大 ”、 “变

31、小 ”或 “不变 ”)。 答案:不变 试题分析:若平面镜距视力表 3m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也是 3m,所以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6m,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是 5m,所以人和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 6m-5m=1m,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被测者离镜子近一些,则镜中视力表的像不变 . 考点:平面镜成像 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 色。 答案:红 黑 试题分析:白色物体反射任何色光,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光,吸收其他色光 .红光照到白纸上时,会被反射,看到白纸为红色,红光照到蓝字上,

32、会被蓝字吸收 . 考点:光的反射 太阳、月亮、烛焰、镜子,属于光源的是 、 。 答案:太阳 烛焰 试题分析:太阳本身发光是源,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本身并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烛焰本身能发光是源镜子和月亮一样本身并不发光,是靠反射别的光源发的光 考点:光源 向云层中投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被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 (选 填 “吸收 ”或 “放出 ”)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吸收 液化 凝华 试题分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水蒸气放出热量迅速凝华成小

33、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温暖的空气又会吸收热量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_。(选填 “内表面 ”或 “外表面 ”)。 答案:外表面 内表面 试题分析:( 1)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 2)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

34、用 综合题 ( 5分)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 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 A B 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10 )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

35、,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 、淡盐冰对应曲线 、浓盐冰对应曲线 )。 分析 根据曲线图可知: (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是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 。 归纳 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 ( 2)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提高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高低)的温度下熔化。 答案: A( 1)是 -3 ( 2)降低 低 试题分析:( 1)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能不断吸热熔化,又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 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 C 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 10 不变,会

36、使冰的熔化过程加长,因此选择 A图加热 ( 2)由图象可知:淡盐冰当时间为时间为 10分钟时,温度为 -3 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 -3 ;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 作图题 ( 6分)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如图甲, S为光源, MN 为不透光 的木板,作出木板右侧光线射不到的区域(用阴影表示)。 (2)如图乙,一束光沿 AO 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3)请在图丙中作出物体 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答案:( 1) ( 2) ( 3) 试题分析:( 1)光从光源 S射出,经过遮光板的左下端 N 和遮光板左上端 M分别出入射光线 SN、 SM,则;阴影部分即为光线射不到的区域,如图所示; ( 2)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 60 故答案:为: ( 3)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 A、 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A、 B,用虚线连接 A、 B即为物体 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