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098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江苏扬州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通过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实验、收集证据环节所以选项 C正确 考

2、点:物理学方法;科学探究的环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明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那么选用的 模型必须左右不同,否则即使成的像左右颠倒也无法判断。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 C、 A、 T、V,从模型上看,只有 C左右不同,而 A、 T、 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 A、 T、 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 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 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3、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博轴上的阳光谷在水中倒影是由于阳光谷反射的太阳光射到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 A 选项符合题意;太阳光透过棱镜时发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出现色散现象,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B 选项不符合题意;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阳光在穿过树林时,被树木遮挡的部分在地面形成树影, C选项不符合题意;日食是因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被月亮挡住了,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有一山峡宽 1200米,两旁都是竖

4、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 次回声间隔 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 (设声速 v 340米秒 ) A 1025米, 175米 B 600米, 600米 C 1000米, 200米 D 850米, 350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现象人在山峡内放枪,声音向两侧的峭壁传播,遇到峭壁后反射回来,由于人距两侧的峭壁距离不等,由 可知第一次回声是由距离近的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回声是由距离远的另一侧峭壁反射回来的设人离近的一边峭壁的距离为 s,人听到第一次回声的时间 ,人离远的一边峭壁的距离为 1200-s,人 听到第二次回声的时间 ,根据题意可知 t

5、2-t1=5s,即 - =5,其中 v 340米秒,解之得 s=175米,所以距离远的一边峭壁的距离为 1200米 -175米 =1025米故选 A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

6、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白屏自上而下会出现红 、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其它色光都会被红色玻璃吸收,只有红光能够透过,只留下红色,故 A正确;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其它色光都会被蓝色玻璃吸收,只有蓝光能够透过,白屏上只留下蓝色光,故 B错

7、误;红色纸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在红纸上不看到彩色光带,只看到红光,故 C错误;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除绿光外的光都被吸收,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 D错误所以本题选 A 考点:光的色散;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 A杯 盛有冰块 B杯盛有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 a、 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a、 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 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a块玻璃外侧, 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内侧, 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当杯内温

8、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 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 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 C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春天冰雪消融,固态冰雪变成液态

9、的水,属于熔化现象, A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薄雾飘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属于液化现象, B选项不符合题意;秋天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C选项符合题意;冬天冰雕渐小,部分固态冰雕直接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白雾 ”,而在 “白雾 ”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白雪 ”,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

10、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液态)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白雾 ”(液态小水珠)而产生雪(固态),因此这个 “雪 ”是由 “水 ”变化来的,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考点:凝固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 隔墙有耳、 掩耳盗铃、 低声细语、 悦耳动听、 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隔墙有耳 ”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声音是通过空气和墙壁传到墙另一面,使人听到声音; 掩耳盗铃是指堵住自己的耳朵,

11、去偷别人的铃铛,使自己听不到铃铛产生的声音,堵住自己的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 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 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和 都描述声音的响度,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答案: A 试题分析:液态的物质可以发生两种物态变化:吸热汽化和放热凝固,所以液态物质究竟会发生哪种状态变化取

12、决于它是吸热还是放热液态的氟利昂在冰箱冷冻室内吸收热量,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选 A 考点:汽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 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表面部分的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钨,是升华现象, 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秋天夜晚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了雾, 早晨,由于空气温度升高,液态的小水珠会吸热汽化变为水蒸

13、气,所以大雾逐渐散去不见了, 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 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蒸发会吸热人出汗后,微风吹过加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故感到凉爽,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升华、液化、汽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王世豪,王世豪,老班从楼下来了,我听到她讲话了 ” 林成对王世豪喊道。林成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班主任来了 A声音的音色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响度 D声音悦耳动听

14、答案: A 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林成主要是根据音色判定是班主任来了故选A 考点:音色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嗓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 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

15、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 20Hz20000Hz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听不到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因此不是超声波,A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人们以分贝(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该声波的响度是 145dB, 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

16、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在声源处 ;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与能量 实验题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

17、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 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 截面积( mm2) 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1.02 (1)小华选用了 H、 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_的关系,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

18、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 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_cm。 答案: (1)长度 (2)ABC (3)80 试题分析: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因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所以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

19、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小华选用了 H、 I两根琴弦,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所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为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即 A、 B、 C进行研究因为是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长度相同、横截面 积相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GHJ符合条件,所以添加这根铜琴弦 J,它的长度也为 80cm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

20、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_(填 “正立 ”或 “倒立 ”“实像 ”或 “虚像 ”);其成像的原理是 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向下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_移动;如果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 _(选填 “顺 ”或 “逆 ”)时针旋转的; (4)如果小孔变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变 _。 (5)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21、_; 答案: (1)倒立实像、光的直线传播 (2)D (3)上、顺 (4)亮或模糊 (5)增大光 蔚叫】椎木嗬耄 侠砑纯桑 /p 试题分析:因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这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1)蜡烛光透过易拉罐底部的中央小孔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就是小孔成像,所以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 像是蜡烛的倒立像,选 D (3)因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像,所以蜡烛向下方

22、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上方移动;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 (4)如果小孔变大,则相当于在光屏上有很多的小孔同时成像,且小孔的位置不同,所以蜡烛所成的像就变模糊 (5)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换用更大的蜡烛或蜡烛与小孔距离不变增大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或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将蜡烛靠近小孔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 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_

23、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 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 (3)如图 E甲、乙中,图 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 _同时发生如图 F,是小明做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 BC段表示的沸腾特点是: _ 答案: (1) 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水量过多(合理即可) (3)甲、内部和表面、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试题分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不能将温度计从

24、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B图中读数中的错误是:视线未与 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成加热时间过长从图中看,可能是水的质量过多或水的初温过低造成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甲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的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中气泡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图象是关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BC段表示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5、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与读数;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 A和 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环境中进行(较明亮 /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 2)小心地移动 B棋子,直到与 A的像 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_;进一步观察 A、 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_。 ( 3)如果有 5mm厚和 2

26、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 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因为: _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 4)在寻找棋子 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_(A/B)这一侧观察。 ( 5)移开棋子 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 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 (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 A、 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答案:( 1)较黑暗、棋子 B( 2)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3) 2、看到两个像( 4

27、) A (5)虚像 ( 6) B 试题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越亮,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棋子本身不发光,为了使像更清晰,要在较黑暗的环境 中进行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棋子 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棋子 B,便于确定棋子 A的像的位置,便于比较棋子 A与棋子 B的大小关系(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小心地移动 B棋子,直到与 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 A、 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互相

28、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 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 2mm厚的( 4)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形成的,所以在寻找棋子 A 的像(虚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 A 这一侧观察( 5)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 B操作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

29、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 1)如图所示,如果入射角为 40o,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_; ( 2)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_; (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o、 30o、 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 答案:( 1) 40( 2)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3)反射角测的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试题

30、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果入射角 为 40,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的大小也是 40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的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

31、角,当入射角分别为 15、 30、 45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 应分别是 15、 30、45,不是 75、 60、 45,而 75、 60、 45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填空题 为了探究 “冰熔化过程的规律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 ( 1)实验中宜选用 _(选填 “较大的冰块 ”或 “碎冰 ”) ( 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_(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_(选填 “升高 ”、 “降低 ”或 “不变 ”) 答案:( 1)碎冰( 2)晶体、不变 试题分析 :为使固态物质能够均

32、匀受热,最好将固态物质弄碎,碎冰比较大的冰块受热更均匀,所以应选择碎冰实验根据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进行判断,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晶体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温度会升高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_成像原理;方法二: 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_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

33、日食,啤酒瓶底可以 _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答案:平面镜;小孔;吸收 试题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手与手之间的缝隙,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啤酒瓶底是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它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透过啤酒瓶底的光被减弱,通过啤酒瓶底观察日食的像,避免强光伤害眼睛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_m/s;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 影子如图所示,其中 _(甲

34、 /乙)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 答案: 108;甲 试题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月光与太阳光都可以认为是平行光线,所以影子也应是平行的 考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如下中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 a 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 a应适当 _(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 答案: ;增大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 1为入射角, 2为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 1,由平面几何知识: = 3,而 3=90- 2, =90- 1,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光线朝正东的水平方向,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为 90,入射角为 45,即 1=45,所以 =45;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入射角 1减小, =90- 1增大 考点: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光路图 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_(选填 “反射 ”或 “吸收 ”),白条纹将光 _(选填 “反射 ”或 “吸收

36、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答案:吸收;反射 试题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什么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 有颜色的光故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 考点:物体的颜色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 1912年一艘名叫 “泰坦尼克号 ”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 1)这种装置的名称叫 _,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_声波 . (

37、2)这种装置 _(能 /不能)用来进行月球等太空的探测,因为_ 答案: ( 1)声呐;超 (2)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试题分析: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能量大,穿透性强,所以为使声呐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使用超声波月球等太空中都是真空的,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装置来进行月球等太空探测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传播条件 如图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 _传 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

38、,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 _(强 /弱 )一些。 答案:空气;强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第一次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时,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他耳朵里;第二次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此时敲打衣架的声音是通过细绳传到耳朵里,所以声音要强些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声音的传播条件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39、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_发生了变化(选填 “响度 ”、 “音调 ”或 “音色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_。 答案:振动;音调;甲丙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拨动尺子时,尺子会振动发出声音正说明了这一点;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物体在 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的频率改变了,所以发声的音调也不相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如图,甲和丙的振动幅相同,故甲丙的响度

40、相同 考点:声音的产生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是一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此时的示数是多少吗 它的示数为 _。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 A上升到 B位置,则表明气温 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 -6.2 ;降低 试题分析:温度计读数之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上面对应的刻度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并注意分清零上还是零下在图中, 1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

41、为 0.1 ;由图知,数字从右到左(毛细管里液体膨胀的方向)越来越小,所以显示的是 0 以下的温度,故此 时的温度为 -6.2 气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上方的球形容器是用来感知空气温度的,当空气温度降低时,球形容器中的气体受冷,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液面由 A上升到 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图所示,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电子钟所示时刻为 12点 05分,从电子钟对面竖直墙上所挂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显示的时刻是: _

42、;从电子钟下方盛水的盆中看该电子钟,则显示的时刻又是: _。 答案: :51; 15:02 试题分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电子钟所示时刻为 12:05,对面竖直墙上所挂平面镜中看到的像与 12:05成轴对称(以平面镜为轴)即左右颠倒为,所以显示的时刻 20:51从电子钟下方盛水的盆中看该电子钟,则显示的时刻与 12:05成轴对称(以水面为轴)即上下颠倒为 ,所以显示的时刻 15:02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噪声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带来 的公害之一,人们总要想方设法控制噪声。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的隔声板,它是在 _控制噪声的。一场

43、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那是因为大雪蓬松且多孔,是通过 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选填 “消声、隔声、吸声 ”) 答案:传播途中;吸声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在高速公路两侧的隔声板,它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没有下雪的情况下,地面比较平坦,对声音反射能力较强,下雪后,积雪蓬松,可以有 效地吸收噪声,显得比较安静 考点:减弱噪声的途径、方法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我区丁沟发现温泉并将利用温泉建设温泉疗养中心,可以看见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

44、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升温,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_,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 _(甲乙 )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答 案:液化;熔化;二氧化碳;乙 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泉内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看上去像白雾;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见踪影,由固态雪花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

45、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 “玻璃罩 ”,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 为温室气体造成 “温室效应 ”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烧菜时冒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锅周围的温差越明显,液化现象越明显火焰熄灭前,菜上方的温度较高,水蒸气发生液化的程度较小,故 “白气 ”较少;熄灭后,菜上方的温度较低,水蒸气液化程度大,形成的“白气 ”就增多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_成小冰晶,这些冰 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凝华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小冰晶,是凝华 考点:升华和凝华 简答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 3月 8日讯:(记者张宏明 通讯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