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099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A)(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A)(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一些 “模仿秀 ”的电视节目中,表演者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 -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故选 C。 考点:声音的特性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60m D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10m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所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选项 AB说法错误; 从图像可知,乙车在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选项 C说法正确;甲车的速度是 v甲 =60m/3s=20m/s,乙车的速度是 v乙=60m/5s=12m/s;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S=3s( 20m/s-12m/s) =24m。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速度 在高速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车运动的路程

3、之比为 5 2, 所用时间之比为 1 4,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 1 10 B 10 1 C 5 8 D 8 5 答案: B 试题分析:知道甲乙两汽车行驶的时间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速度公式求它们的速度之比。 由题知, t 甲 : t 乙 =1: 4, s 甲 : s 乙 =5: 2, v= , v甲 : v乙 = =考点:速度、路程和时间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可给体温计消毒 B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 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底或侧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计是实验室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它有特定的使用规则,使用

4、时必须按照使用规则来进行,才能保证测量的正确性。 A选项中用酒精灯可给体温计消毒,会损坏温度计,此说法错误; B选项中用寒暑表的量程是 -20-50 ,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超过了它的量程,此说法也是错误的; C选项中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之前要 甩一下,使上升到细管中的水银退回到玻璃泡内,此说法正确; D选项中温度计放入液体内水银泡不能与容器壁或底接触,这种说法不正确;故选 C。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A中宇航员能对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信息,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选项 B中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选项 C中是在传播过

5、程中减弱噪声;选项 D的 B超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故选 D。 考点:噪声、超声波、音调 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则( ) A 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小 B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大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酒精蒸发要吸热, 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被吸热后温度会下降,所以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小。故选 A。 考点:蒸发吸热 下面四幅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

6、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 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冰雕是固体,它可以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消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液化现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 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引吭高歌 声音的音调很高

7、 D耳熟能详 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各个成语的含义,然后根据我们对于声学知识的了解来作答。 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太大了,将要把耳朵震聋了,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所以 A是正确的; B、隔墙有耳指的是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 B是错误的; C、掩耳盗铃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铃铛,自己听不到,但别人可以听到,不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所以 C是错误的; D、耳熟能详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就可以知道是谁,靠的是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 D是错误的。故选 A。 考点:声音的响度、音调、声音的传播 下列物理量与声音传播的速度有关的是( ) A声音

8、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不同的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速是不同的,所以跟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关的是传播声音的物质。故选 D。 考点:声音的传播 以下测量记录不合理的是( ) A中学生步行速 度约 1m/s B成年人脚长约 23mm C正常人的体温 37 D正常人每分钟心跳 75次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学生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1.1 m/s;成年人脚长约 25cm;正常人的体温 37 左右;正常人每分钟心跳 70次左右。在此题中不合理的是选项 B成年人脚长约 23mm,故

9、选 B。 考点:估测 实验题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 (如超声和次声 )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音真的能传递能量吗 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小宇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助他解决: (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小宇家里和手边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音的能量 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张 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 析与判断;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 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你认为第

10、 种方案较好,理由是 。 ( 3)为了更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你认为小宇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技巧性的问题 (说出一种) 。 答案:( 1)组合音响 声音大 现象明显( 2)二 火焰跳动 效果明显( 3)要关好门窗 不要随意走动 试题分析:根据听到听到声音的效果进行选择,响度越大,效果越明显;根据观察到现象的明显程度进行选择;防止周围一切声音的干扰,如关好门窗、不要随意走动等。 ( 1)选择响度较大的声源,这种声源的声音响度大,现象明显,故选组合音响; ( 2)方案一中,实纸条运动幅度小时,很难观察出来;而方案二中,火焰跳动,很容易观察到,效果明显;故选方案二; ( 3)为了更明显地观察到实验

11、现象,防止周围一切声音的干扰,故要关好门窗、不要随意走动等。 考点:声现 象实验 小莹正在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的实验: ( 1)根据图甲烧杯中水的情况, 此时是水 的现象(选填 “沸腾时 ”或 “沸腾前 ”); ( 2)下表是小莹在实验中记录的温度值,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 “升高 ”、 “不变 ”或 “降低 ”)。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莹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选填 “高 ”或 “低 ”); (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2、 答案:( 1)沸腾时( 2) 98 不变( 3)低( 4) 试题分析:( 1)由于液体中有大量的气泡,说明汽化比较剧烈。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此图是沸腾时的情景。( 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3)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这样会使温度计的示数发生变化。实验中,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莹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 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低。(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13、,在图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 考点:水沸腾实验 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进行探究活动。 ( 1)小组成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为 180cm。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种测量方法: 。 ( 2)小明骑车在学校操场百米跑道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小亮测出自行车后轮转50圈用时 30s。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大 答案:( 1)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车后轮的半径 r,再根据周长公式 c=2r算出车轮的周长( 2) 3m/s 试题分 析:用刻度尺先测量车轮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就能算出车轮的周长;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小明骑车的速度。方法为: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车后轮的半径

14、r,再根据周长公式 c=2r算出车轮的周长。经过的路程:S=501.8m=90m,所用的时间 t=30s小明骑车的速度是: v=S/t=90m/30s=3m/s,小明骑车的速度是 3m/s。 考点:速度计算、计算车轮的周长 填空题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丙所示。则小球从 A点运动到 D点用时 _ s,平均速度为 _ m s 。 答案: .3 1 试题分析:每隔 0.1s拍摄一张照片,由图示情景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及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由图示可知,小球从 A到 D的运动时间是 t=0.1s3=0.3s,小球的路程 s=

15、30cm=0.3m,小球的平均速度v=S/t=0.3m/0.3s=1m/s. 考点:平均速度 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答案:热胀冷缩 -4 试题分析: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由图知:温度计上 10 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液柱在 “0”的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 0

16、,为 -4 。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如图甲所示,如 A视线所示读数的结果将偏 (选填 “大 ”或 “小 ”),物体的长度应 为 cm。 答案:大 2.34-2.37 试题分析:刻度尺的使用,掌握以下要领:(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3)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方向放置;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木尺立着放,透明尺贴着放)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4)读: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量筒: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温度计: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

17、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B视线与尺面垂直, A视线所示读数的结果将偏大;尺的分度值是 1m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2.35cm,小数点后第二位是估读的,允许不同同学有不同的估读, 2.34-2.37cm左右都算读数正确。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 “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 ”,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 “舟行 ”是以 为参照物, “人不觉 ”是以 为参照物。 答案:岸边 舟 试题分析:参照物是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 止的据此分析解答此题。以河岸

18、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河岸的位置不断变化,舟是运动的;以舟为参照物,船相对于自己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考点:参照物 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喷撒干冰,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 答案:升华 凝华 熔化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 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19、: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 考点:物态变化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 “ 冰、 石蜡、 沥青、 铁、 萘 ”这些物中,属于非晶体的有 ;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右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 答案: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试题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在冰、石蜡、沥青、铁、萘这些物质中,冰

20、、铁、萘属于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奈的熔点是80,。石蜡、沥青属于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它们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熔点。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 “掩耳盗铃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答案:产生 传播 试题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 “掩耳盗铃 ”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掩耳盗铃 ”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某种苍

21、蝇飞行 4s内翅膀振动 1200次,则频率是 Hz,而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是 8Hz,人类能听到的是 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 答案:苍蝇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某种苍蝇在飞行时 4s内翅膀振动 1200次,则频率是 300Hz;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 8次;因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20000Hz,所以人类能听到的是苍蝇发出的声音。 考点: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增大声音的 (选填 “音调 ”、 “响度 ”或 “音色

22、 ”),听得更清楚。 答案:信息 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超声波碎石 ”等。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考点:响度、声音传递信息 单位换算: 12m= nm ; 108km/h= m/s。 答案: .21010 3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不同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关系,属于考试的基础知识题,注意科学记数

23、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 1m=109nm, 12m=12109m=1.21010m; 1km/h= m/s, 108km/h=108 m/s=30m/s。 考点:单位换算 计算题 汽车以 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 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 4.5s滑行 60m车停止。求: (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 ( 3)根据以上情况和你的经历,请给司机一句忠告? 答案:( 1) 72.5m( 2) 14.5m/s( 3)要减速慢行等 试题分析:已知行驶的速度和从

24、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用的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0.5s的反应时间加上 4.5s的滑行时间,行驶的距离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所行驶的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利用公式 V=S/t可求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V1t1=25m/s0.5s=12.5m, t2为滑行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所用的时间 t=t1+t2=0.5s+4.5s=5s, S2为滑行距离,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所运动的距离S=S1+S2=12.5m+60m=72.5m,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S/t=72.5m/5s=14.5m/s。 给司机的建议是驾驶时要减速慢行等。 考点:速度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