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过多年施工建设,目前我国最寒冷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预计今年年底实现联调联试,有望于 2015年 3月正式开通运营。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运营后,将大大缩短途经城市间的运行时间 建设过程使用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 钢材的冶炼是化学变化 高铁列车车体表面涂刷油漆不仅是为了美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运营后,将大大缩短途经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正确, 建设过程使用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错误, 钢材的冶炼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正
2、确, 高铁列车车体表面涂刷油漆不仅是为了美观,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故选 C 考点:化学材料,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煅烧碳酸钙可制得氧化钙。现有 100 g含钙元素 60%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加热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 A 10 g B 16 g C 8 g D 20 g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100 g含钙元素 60%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则钙元素质量 =60g,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即全部是 CaO,故质量 =60g40/56=84g,所以加热过
3、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100g-84g=16g,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C CuSO4(H2SO4) 加入氯化钡溶液、过滤 D Cu(CuO) 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 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 KCl( Mn
4、O2),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nO2,错误, B、FeSO4溶液( 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发生反应: CuSO4+Zn=ZnSO4+Cu,引入了新的杂质 ZnSO4,错误, C、 CuSO4(H2SO4),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引入了新的杂质 HCl,错误, D、 Cu(CuO),加入稀盐酸溶解,发生反应: CuO+2HCl=CuCl2+H2O,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得Cu,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请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 时,向 20
5、g a固体加入 50g 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 全部溶解 来源 :学科网 ZXXK C将 t2 时 a、 b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b中含有少量 a ,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b 答案: C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区分物质 黄铜和黄金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 碳铵和硝铵 酒精和白醋 第一方案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分别取样,闻气味 取样,加食盐,观察是否有气泡 第二方案 加盐酸,看气泡 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区
6、分黄铜和黄金,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不了,错误, B、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不了,错误, C、碳铵常温易分解,而硝铵不会,所以分别取样,闻气味,可以区分,碳铵属于碳酸盐,会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硝铵不会与盐酸反应,可以区分,正确, D、酒精和白醋,取样,加食盐,都不会有气泡,无法区分,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区分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有石油的地方,都有天然气存在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球上的金
7、属资源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金、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错误, B、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错误,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正确, D、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不是煤炭资源,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资源和化学能源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B CO有毒,而 CO2无毒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C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D 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8、: A、湿衣服晾干 ,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正确, B、 CO有毒,而CO2 无毒,是由于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正确,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错误, D、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正确,故选 C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溶液导电的原因 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经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 H7N9甲型流感有效。帕拉米韦化学式为 C15H28N4O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帕拉米韦是有机化合物 B帕拉米韦分子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 C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帕拉米韦中氢、氮两种元素的
9、质量比为 7:1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帕拉米韦化学式为 C15H28N4O4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帕拉米韦分子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正确, C、根据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 D、帕拉米韦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128:144=7:8,错误,故选 D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海产品、加碘盐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应过量摄入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反应,不要食用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 D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10、、海产品、加碘盐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正确, B、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错误, C、甲醛会与蛋白质反应,不要食用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正确, D、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蛋白质变质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比较硬度,相互刻画,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没有生成了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石笋形成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钙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新物质的
11、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 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 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都易得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的原子都有 2个电子层,所以电子层数相同,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 原子只有 2个电子层, 有 3个电子层,所以 的元素在周期表的不在同一周期,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 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6,所以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
12、 D、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4,所以易得电子,正确,故选 B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好,正确, B、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 C、 CO2的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 D、倾倒液体时 :瓶盖倒放在实验台,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正确,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
13、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食品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化学性质, 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活性炭做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得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B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断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B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飞机制作材料 C用工业盐做食品调味剂 D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正确, B、碳纤维复合材料轻便,化学性质稳定,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飞机制作材料,正确, C、工业
14、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有毒,不能做食品调味剂,错误, D、人体缺氟会得龋齿,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正确,故选 C 考点:食盐和工业用盐的区别,复合材料的用途,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 A用一氧化碳制取铜单质 CuO+CO Cu+CO2置换反应 B木炭用做燃料 C+O2 点燃 CO2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D用纯碱制烧碱 Na2CO3 CaCl2= CaCO3 2NaCI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15、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错误, B、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氧化反应,错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反应由一种变为三种物质,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而反应并没有得到氢氧化钠,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填空题 (2分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 Na2SO4、 NaCl、 K2CO3、 BaSO4、 CaCO3。 ( 1)选出的一组物质为 _; ( 2)分类依据是 _。 答案:( 1) Na2CO3、 K2CO3
16、、 CaCO3 ( 2)都含有碳氧元素 或( 1) Na2CO3、 Na2SO4、 NaCl ( 2)都含有钠离子 试题分析:( 1)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分类,故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也不同,此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切入点比较多,( 1) Na2CO3、K2CO3、 CaCO3( 2)都含有碳氧元素或( 1) Na2CO3、 Na2SO4、 NaCl( 2)都含有钠离子等 考点:物质组成 (3分 )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过多的车辆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 0.3米 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 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请回答
17、 : ( 1)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是 _; ( 2) 对此,你的一点建议是 _。 答案:( 1)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2)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电动车等;提倡乘坐公交车 试题分析:( 1)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2)建议是: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电动车等;提倡乘坐公交车等 考点:燃料的利用及污染 (5分 )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
18、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 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 ( 3)连接装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是 _; ( 4)检查集气瓶中是 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_ ; 答案:( 1)略 (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试题分析:( 1)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收集装置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3)连接装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19、 4)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考点:实验装置图,制取二氧 化碳的原理,实验步骤,气体验满的方法 ( 3分)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在 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氢气属于纯净物中的 ; ( 3)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 _。 答案:( 1)在 B图中画一个氢分子 ( 2)单质 ( 3)氢原子、氧原子和未反应的氢分子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在 B图中画一个氢分子 ( 2) 从
20、微观角度,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根据微粒的结构图,故氢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 3)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氢原子、氧原子和未反应的氢分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物质的分类 ( 5 分)哈市地铁 1 号线的正式运行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制成地铁列车钢轨材料可以是 _; (在 A B、 C中选填 )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 2)地铁机车通常是电力机车,机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4) ; ( 3)钢轨焊接的方法通常是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 铁
21、单质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答案:( 1) A (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3) 2Al+Fe2 O3 高温 2 Fe+ Al2O3 0价 +3价 试题分析:( 1)制成地铁列车钢轨材料要求硬度大 ,所以应选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 ,选 A ( 2)地铁机车通常是电力机车,机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3)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单质 , 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l+Fe2 O3 高温 2 Fe+ Al2O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
22、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所以反应前 Al的化合价为 0价,反应后 Al2O3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考点:合金的优越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3分 )哈尔滨市春季平均气温低,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市政府扶持农民采用棚栽技术种植蔬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蔬菜除了可以提供大量的水分外,提供的主要营养素对生命活动的主要作用是 ( 1) ;为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 2)_,铵态氮肥遇碱性物质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3) 。 答案: (1)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 2)钾肥 ( 3) NH3 试题分析:(
23、 1) 新鲜蔬菜能提供维生素 ,主要作用是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 2) 钾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 3) 铵态氮肥遇碱性物质产生的气体是氨气 , 化学式 : NH3 考点:维生素的作用 ,化学肥料 ,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计算题 (7分 ) 某学生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硫酸铜的质量 m m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50g(溶质质量分数 16%) 50g(溶质质量分数 16%)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50g 100g 实验现象 蓝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蓝色溶液 若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24、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第一次实验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 (x)的比例式 _; ( 4)实验中加入硫酸铜的质量 (m)为 _; ( 5)在第二次实验中,若向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 43.8 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 ( 6)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溶液配制实验中所需的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_。 答案:( 1)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H2SO4= CuSO4+2H2O ( 2) CuSO4 Na2SO44 ( 3) 80/98=8g
25、/x ( 4) 16g ( 5) 7.6% ( 6) 135g 试题分析:(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SO4+2NaOH=Na2SO4+Cu(OH)2,二是生成的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H)2+H2SO4= CuSO4+2H2O ( 2)第一次实验后,看到的实验现象蓝色固体和蓝色溶液,所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CuSO4 Na2SO44 ( 3) 根据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Na2SO4+Cu(OH)2中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铜的质量关系为 80:98,而氢氧化钠的质量 =50g16%=8g,所以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 (
26、x)的比例式: 80/98=8g/x ( 4)同样根据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Na2SO4+Cu(OH)2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质量关系为 80:160,而氢氧化钠的质量 =50g16%=8g, 实验中加入硫酸铜的质量 (m)为 16g ( 5)根据第( 4)问,已经计算出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 16g,而最终溶液的总质量 =16g+50g+100g+43.8g=209.8g,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16g/209.8g100%=7.6% ( 6)先计算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 Cu(OH)2+H2SO4= CuSO4+2H2O 中硫酸与硫酸铜的质量关系为 8
27、0:160,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 解:设溶质硫酸的质量为 x Cu(OH)2+H2SO4= CuSO4+2H2O 160 X 16g 98:160=x: 16g X=9.8g 所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8g/100g100%=9.8% 因为两次实验总共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50g+100g=150g,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 的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y,可列式为:( 150g-y)98%=1509.8%,所以 y=135g 考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题 (4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
28、 1)向 B中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 B中气球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 3)通过对比 A、 B中气球体积变化不同,可以说明的结论是 。 答案:( 1)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于水,使得 B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变大 (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 试题分析:( 1) B中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二氧化碳中,发生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向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
29、H,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2) B中气球体积变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于 水,使得 B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变大 ( 3)通过对比 A、 B中气球体积变化不同,可以说明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 考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 (4分 )某化学课堂围绕 “酸碱中和反应 ”,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2SO4加入到盛有 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知识梳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
30、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甲组:只有 Na2SO4 乙组:有 Na2SO4和 H2SO4 丙组:有 Na2SO4和 NaOH 【收集证据】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 。 【表达与交流】为了验证其余猜想,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 3) (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你的理由是( 4) 。 乙组同学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5) _ 溶液,振荡,观察到( 6)_,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为
31、回收硫酸钠,应取剩余试液于烧杯中,加入( 7) _ 溶液,充分搅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钠。 答案:( 1) H2SO4+2NaOH=NaSO4+2H2O ( 2) NaOH ( 3)不正确 ( 4)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管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无色溶液中都会出现白色沉淀 ( 5)碳酸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钠、活泼金属、石蕊等) ( 6)气泡 ( 7)适量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试题分析:( 1) 将稀 H2SO4加入到 盛有 NaOH溶液中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SO4+2NaOH=NaSO4+2H2O ( 2)由于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而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32、酚酞试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没有 NaOH ( 3) 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正确 ( 4)理由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管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无色溶液中都会出现白色沉淀 ( 5)抓住甲乙组同学猜想的不同点,是乙组同学中含有硫酸,而甲组同学的猜想中不含硫酸,所以应抓住 酸的化学性质,乙组同学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钠、活泼金属、石蕊等),若产生气泡等 ( 6)为回收硫酸钠,就是相当要除去硫酸钠中的硫酸,抓住除杂质的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应取剩余试液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或
33、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钠 考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酸的化学性质,除杂质的方法 推断题 (4分 ) A、 B、 C、 D、 E分别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铁、碳酸钙和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 B为液体。下图用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 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 2) C与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 B与 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_。 答案:( 1) A、 CaCO3 B、 HCl C、 Fe2O3 D、 CO E、 CO2 ( 2)
34、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或 CaCO3+2HCl=CaCl2+H2O+CO2 ( 3)溶液变为黄色 试题分析:此题抓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铁、碳酸钙和稀盐酸五种物质理,二氧化碳与其余的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所以可确定 E为二氧化碳,而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是一氧化碳和碳酸钙,故 A、 D就分别为一氧化碳或碳酸钙,所以( 1) A、 CaCO3、 B、 HCl 、 C、 Fe2O3、 D、CO、 E、 CO2或 A、 CO、 B、 Fe2O3、 C、 HCl 、 D、 CaCO3、 E、 CO2 ( 2) C与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 3) B与 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