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1021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内容,注意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

2、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燃气热水器使用的燃料在通风不畅,燃烧不充分时,会有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中毒。选 C。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中毒。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可以溶解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都是乳化现

3、象。选 A。 考点:乳化现象。 点评:洗洁精使油污分散于水中的现象属于一种乳化现象,而汽油溶解油污,不属于乳化现象。 右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的图示可知,这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的反应,这是化合反应。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金刚石刻划玻璃

4、 C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稀硫酸除铁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利用干冰会升华的物理性质; 稀硫酸除铁锈,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过程,利用硫酸的化学性质。 选 D。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点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右

5、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 107.9 C元素符号为 Ag 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47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中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为 107.9; 元素符号为 Ag; 质子数为 47,质子数为 108-47=61。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 点评:元素周期表中给出了元素的序数、元素符号、汉字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6、可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分子、原子间都有空隙;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选 D。 考点:分子与原子。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遵循微粒的性质。 将 5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 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1% B 5% C 10% D 20%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设将 5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 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x%。 50g20%=200gx% x%=5%。选 B。 考点: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浓溶液稀

7、释成稀溶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分数 = 。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C现象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D现象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图示可知: 现象 ,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 ,白磷没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现象 白 磷燃烧,而水温是 80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 现象 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 80 ; 现象 中,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选 C。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

8、: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为了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也有二氧化碳。为了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若火焰熄灭,则为二氧化碳;若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燃烧正常,则为空气。选 D。 考点: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的性质。 点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9、烧、氧气具有助燃性。鉴别物质,要根据其性质特点,选择简单易行又有独特现象的方法。 探究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胶头滴管和集气瓶中分别盛装某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 变大的组合是 组合 胶头滴管 集气瓶 A 稀硫酸 Na2CO3 B 稀盐酸 Zn C 水 硝酸铵 D 浓硫酸 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图示可知,若能观察到气球变大,则说明瓶内气压减小。 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小; 稀盐酸与锌反应,有氢气生成,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小;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气压减少,气球变大;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瓶内气压

10、增大,气球变小。 选 C。 考点:大气压与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点评:此题将物质变化与大气压的原理相结合,很巧妙,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气压的变化情况。 等质量的 M、 N 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 +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N B生成 H2的质量 M 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 D产生 H2的速率 N M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的图像可知, M反应的较 N 快,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M; 生成 H2的质量 N M; +2价金属

11、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故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 产生 H2的速率 M N。 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点评:同是 +2价金属与酸反应,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分子。选 A。 考点:物质的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 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灭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之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 D。 考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有: 1、撤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不属于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A火碱 B纯碱 C烧碱 D苛性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选 B。 考点:氢氧化钠的俗名;碳酸钠的俗名。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识记物质的俗名,注意不能混淆。 下列变化中,属于

13、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冰雪融化、香水挥发、干冰升华都是物质形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 A食盐 B干冰 C火碱 D矿泉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食盐不含氧元素;火碱是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矿泉水是混合物。干冰就是

14、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氧化物。选 B。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即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氢气 D铁丝 答案: D 试题分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选 D。 考点:红磷、木炭、氢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15、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豆浆是乳浊液;冰水是纯净物;糖水是溶液。选 D。 考点:溶液。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特征就在于均匀稳定和混合物上。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 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 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部;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 ABD不对,选 C。 考点:过滤;倾倒液体;检查气密性;加热液体。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

16、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H2 B 2H C 2H+ D 2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H2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选 D。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浓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石

17、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 加; 氯化钠性质稳定,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选 B。 考点:氢氧化钙、氯化钠、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点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不同。选 D。

18、 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钙元素。选 C。 考点:元素; 原子、离子、分子和单质。 点评: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补钙的钙是指钙元素。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

19、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是水果散发出的香味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选 B。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填空题 ( 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 A、 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试管 ( 2) CaCO3+2HClCaCl2+H2O+CO2

20、 ; B; C ( 3) 2KMnO4 K2MnO4+MnO2+O2;将导管移出水面;木条复燃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试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二 氧化碳的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C;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用装置 A、 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

21、作;氧气的性质。 点评: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要将其对比学习,加深理解。 ( 6分)下列 A F是由氢、氧、氯、碳、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物质,按要求回答问题: ( 1) A由一种元素组成,它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A的化学式是 。 ( 2) 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与 A组成的元素相同,向其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则 B的化学式是 。 ( 3) C和 D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生成一种供给呼吸的物质,且在一定的条件下 CD,则 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 E和 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两种

22、相同的元素,二者均可以和 B反应,且 EF,请将 E、 F可能的组合填写在下 表中。 E F 答案:( 1) H2( 2) HCl( 3) 2H2O22H2O+O2(反应条件不作要求) ( 4)( 3分) E Ca(OH)2 Ca(OH)2 Na2CO3 Na2CO3 NaOH F NaOH CaCO3 NaOH CaCO3 Na2CO3 试题分析:( 1) A由一种元素组成,它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A是氢气, A的化学式是 H2; ( 2) 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与 A组成的元素相同,向其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B是盐酸,则 B的化学式是 HCl; ( 3) C和 D

23、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生成一种供给呼吸的物质,且在一定的条件下 CD, C是过氧化氢, D是水,则 CD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4) E和 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两种相同的元素,二者均可以和 B反应,且 EF,请将 E、 F可能的组合有: E Ca(OH)2 Ca(OH)2 Na2CO3 Na2CO3 NaOH F NaOH CaCO3 NaOH CaCO3 Na2CO3 考点:化学式;物质的性质;酸碱指示剂;物质推断。 点评:推断物质,要根据其性质,来合理推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 7分)应用所学知识,回

24、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 1)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最快的是 ,不能反应的是 ,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2)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体产生,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足以证明镁能够和氧气反应,其理由及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 明镁能够和氧气反应是 。 答案:( 1)锌;铜;锌铁铜 ( 2)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 3)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等其他气体,所以无法证明镁是和

25、氧气发生反应。需要补充镁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2分) 试题分析:( 1)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最快的是锌,不能反应的是铜,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铜。 ( 2)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其原因是 Fe2O3+6HCl=2FeCl3+3H2O; 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体产生,其原因是 Fe+2HCl=FeCl2+H2; (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足以证明镁能够和氧气反应,其理由及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镁能够和氧气反应,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等其他气体,所以无法证明镁是和氧气发生反应。需要补充镁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考

26、点: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空气的组成;燃烧。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5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温度 /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6.0 36.3 36.6 37.0

27、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 ( 2)在 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 50g NaCl和 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g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的质量增大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答案:( 1)硝酸钾( 2) NaCl; 136.6; BC( 2分) 试题分析:(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 ( 2)在 40 时,氯

28、化钠的溶解度是 36.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63.9g,故在 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 50g NaCl和 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100+36.6=136.6g; 若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考点: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溶液是溶质和容积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质量分数 = 。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不宜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氯化钠全部溶解。 ( 7分)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的特征,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 1

29、)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水 是由 构成的。 ( 2)用化学用语书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两个水分子 三个钠离子 ( 3)依据图示回答: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1)氢、氧;水分子( 2) O 2H2O 3Na+ ( 3) A C D CH4+2O2 CO2+2H2O 试题分析:(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两个水分子: 2H2O; 三个钠离子: 3Na+。 ( 3)由化学反应的图示可知, 表示化合物的是 A C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 CO

30、2+2H2O。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5分)空气、水和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它。 ( 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了沙尘暴。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填字母,下同)。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 2)鱼类可在 “水 ”中呼吸,是因为 “水 ”中含有一定量的 _。 A氧原子 B氧元素 C氧气 D氧分子 ( 3)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自来水厂常用二氧

31、化氯( 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4)在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答案:( 1) A( 2) C D( 3)过滤; +4( 4)氢氧化钙(合理给分) 试题分析:( 1)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选 A。 ( 2)鱼类可在 “水 ”中呼吸,是因为 “水 ”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即有氧分子,选D。 ( 3)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氧化氯(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 4)在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 考点:空气污染与防治;物质的微观构成;过滤;化合价;氢氧化钙。 点评: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二氧

32、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可以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氢氧化钙可以和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 计算题 ( 3分)我国很早就掌握了湿法炼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 CuSO4FeSO4 + Cu ,计算炼出 32Kg的铜需要多少铁? 答案: Kg 试题分析:解:设炼出 32Kg的铜需要铁的质量为 X。 Fe + CuSO4=FeSO4 + Cu 56 64 X 32kg 56: 64=X: 32kg X=28kg 答:炼出 32Kg的铜需要铁的质量为 28k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

33、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课外小组同学将 100g盐酸分 5次加入到 35g某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 1 2 3 加入盐酸的质量 /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 /g 30 a 20 计算: ( 1)表中 “a”的数值是 g ( 2)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 (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25( 2) 8.8g( 3) 18.3%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 1) 每加入 20g盐酸,将反应掉 5g碳酸钙,故表中 “a”的数值是 25g; ( 2)

34、 当加入盐酸 80g时,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碳酸钙反应完毕,此时共有 20g碳酸钙反应。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2HCl= + + 100 44 20g X 100:44=20g: X X=8.8g 答: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g。 ( 3) 解:设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Y。 +2HCl= + + 100 73 5g Y 100: 73=5g: Y Y=3.65g 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18.3% 答: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18.3%。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

35、设、写、找、列、解、答。 溶质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 5分)如下图所示,将三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盛有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图示中呈现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试管内液面的高度,不是最终的现象) (1)B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 A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 。 (3)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中的最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其理由是 。 答案:(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 Ca(OH)2+CO2 CaCO3+H2O ( 2)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出水面后正立,向试管内滴入 2-3滴紫色石蕊

36、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 3)可以通过对比实验 A和 C证明。其理由是 C与 A对比,除含有等量的水之外,又含有氢氧化钠,而 C中进入试管内液体的液面又高于 A中的液面,故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分)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1)B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 =CaCO3+H2O。 (2)证明 A 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出水面后正立,向试管内滴入 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3)可以通过对比实验 A和 C证明。其理由是 C与 A对比,除含有等量的水之外,又含有氢氧化钠,而 C

37、中进入试管内液体的液面又高于 A中的液面,故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方程式;酸碱指示剂;大气压。 点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 7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 C2H20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 提出猜想 ( 1)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色。 ( 2)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该猜想的依据是 。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 CO

38、,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 B、 C: 实验结论 ( 3)当装置 A、 B、 C实验现象是 ,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 4) 实 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 。 是否可以将装置 A和 B对调,其理由是 。 答案: 提出猜想 ( 1)红 ( 2) CO2 H2O CO;元素守恒 实验结论 ( 3) A种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出现黑色沉淀( 2分) 实验反思 ( 4) 调节 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 CO扩散) 不可以对调,其理由是气体若先通入 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干扰水的检验。 试题分析: 提出猜

39、想 ( 1)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 2)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CO2 H2O CO;,该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个数都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 ( 3)当装置 A、 B、 C实验现象是 A种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出现黑色沉淀,三种氧化物可依次是 CO2 H2O CO; 实验反思 ( 4) 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调节 C装置容积和收集气体(防 CO扩散)。 不可以将装置 A 和 B对调,其理由是气体若先通入 B,会将溶液中的水带出,干扰水的检验。 考点:酸的性质;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与探究;硫酸铜的性质。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 、质量、个数都不变,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蓝色,可以用来检验水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