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1021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其他成分1%。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答

2、案: D 试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正常,则是空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选 D。 考点: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点评: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通过火焰的不同现象来区分,氧气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3、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而相互转化。选 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图中 A 表示的物质是化合物。B表示单质, C、 D表示的是混合物。选 A。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

4、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保证安全;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空气;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选 B。 考点:化学与安全。 点评: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防止火势扩大。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不能浇水,防止火势扩大。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 O2CO2

5、 B CO+ O2 点燃 CO2 C Zn+2HClZnCl2+H2 D CO2+H2O H2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 O2 CO2 B、 CO+ O2 CO2 C、 Zn+2HCl ZnCl2+H2 D、 CO2+H2O H2CO3 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苹果酸钠盐 (C4H5O5Na)是一种低钠盐 ,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 关于 C4H5O5Na说法正确的是 A由 C、 H、 O、 N 四种原子构成 B是一种化合物 C相对分子质

6、量为 156 g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化学式 C4H5O5Na 可知:苹果酸钠盐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苹果酸钠盐是一种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为 156;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选 B。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 点评:化学式表达了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原子个数比等信息。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中的 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滴加适量稀盐酸 C 鉴别纯水和矿泉水 滴加适量肥皂水 D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7、答案: A 试题分析: A、除去 CO2中的 CO,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二氧化碳将被反应掉,一氧化碳不能反应;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可以滴加适量稀盐酸,铁可以和盐酸反应,铜不能; C、鉴别纯水和矿泉水,可以滴加适量肥皂水,矿泉水中会产生较多的沉淀物,而纯水没有; D、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可以滴加稀盐酸,因为假黄金中含有锌,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出现,真金则没有。 选 A。 考点:除杂;物质鉴别。 点评:除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来区分物质。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8、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取用极少量红磷,既减少污染又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足量,装置不能漏气,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结果。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其他气体。选 B。 考点: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评:空气中含有 21%体积的氧气,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要足量,装置不能漏气,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

9、紧乳胶管,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结果。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中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图示可得: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化学变化和物理

10、变化。 点评: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保持不变;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发生能量的转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下列 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电解水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的量应该是从无到有,应该从 0点开始增加,后保持不变;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 1,质量比是 1: 8; C、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因为二氧化锰是

11、催化剂;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固体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加,然后保持不变。 选 C。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催化剂。 点评: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要根据反应的进程,分析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 积的 CO和 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为纯净物 B.参加反应的 CO和 O2的体积比为 2:1 C.反应后的气体中 C、 O 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D.生成的 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

12、子个数比为 2:3 答案: B 试题分析: CO和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 。参加反应的 CO和 O2的体积比为 2:1,反应后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反应后的气体中 C、 O 原子的个数比为 1: 3;生成的 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点评:化学方程式表达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达了物质之间的分子个数比、质量关系等信息。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碳酸易分解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气无色无味、铝呈银白色、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都是描

13、述的物质的物理性质;碳酸易分解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选 C。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MnO2 C CO2 D H2O2 答案: A 试题分析: O2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 MnO2、 CO2、 H2O2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氧分子;选 A。 考点:物质的构成。 点评: O2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注意区分含氧化合物和含有氧分

14、子的不同。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铜丝折弯 C瓷碗破碎 D纸张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汽油挥发、铜丝折弯、瓷碗破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 B。 考点:原子的构成;元素。 点评:原

15、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 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 B铜 C锌 D铝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镁 铝 锌 铜。活动性最强的是镁。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地壳中含

16、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选 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防止引起失火; 取用固体粉末,要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试管,使药品划入试管; 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遵守 “一贴二低三靠 ”

17、的原则。 选 C。 考点:倾倒液体;点燃酒精灯;取用固体粉末;过滤。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 O2 B N2 C CO D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CO。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是没毒的气体。选 C。 考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是没毒的气体,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会与人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使人窒息。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这是因为 A分子质量很小

18、B分子体积变小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C 试题分析: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下列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A 2H B 2H+ C H2 D 2H2 答案: A 试题分析: 2H表示 2个氢原子; 2H+表示 2个氢离子; H2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H2表示 2个氢分子。选 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

19、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 B蒸馏水 C空气 D合金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理石、空气 、合金都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选 B。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下列图标中,表示 “禁止烟火 ”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是爆炸品的标志; 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 C是腐蚀品的标志; D是严禁烟火的标志。选 D。 考点:各种安全图标。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牢记这些图标,在生活中主动遵

20、守有关规定,确保安全。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Cl C MgO D H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O2 是单质; HCl是化合物,不含氧元素; MgO 是氧化物; H2SO4 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选 C。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填空题 ( 6分)元素组成物质。根据给定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下列物质由氢、碳、氧、磷、钙、钠、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 1)若某固体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分别生成甲、乙不同的气体。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 _。为鉴别甲乙气体,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分别用燃着

21、木条检验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通入水中 d.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 ( 2)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 3)若 A、 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ABC,则 B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若某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_元素。 ( 5)若某元素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化合物 A,又知 B与 A组成元素相同。工业上用 B 和 H2在 300-350 时反应可制得 A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1) C abd ( 2) 4P + 5O2 点燃 2P2O5 ( 3) 2H2O 直流电 2H2+ O2

22、(答案:合理给分 ) ( 4)碳元素和氧元素( C和 O) ( 5) 试题分析:( 1)若某固体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分别生成甲、乙不同的气体。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 C。为鉴别甲乙气体,可以: a.分别用燃着木条检验,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被点燃的是一氧化碳;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否则是一氧化碳; d.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否则是一氧化碳。 ( 2)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 点燃 2P2O5 。 ( 3)若 A、 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ABC,则 B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直

23、流电 2H2+ O2(答案:合理给分 ) ( 4)若某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和氧元素或者( C和 O)。 ( 5)若某元素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化合物 A,又知 B与 A组成元素相同。工业上用 B和 H2在 300-350 时反应可制得 A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 量守恒定律。 点评:推断物质,要根据反应的特有现象来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保持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

24、律。 ( 8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 1)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 2)人们常用 “铜墙铁壁 ”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 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防止铁制栏杆锈 蚀的一种方法是 _ 。 ( 4)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_ ,滤渣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 ( 5)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铁两种金 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 ,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_。(填字母序号

25、) A甲是铁,乙是锌 B铁消耗硫酸的质量比锌大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铁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 答案:( 1)导电 ( 2) 3Fe + 2O2 点燃 Fe3O4 ( 3)水和氧气 刷漆 ( 4) Fe和 Cu Fe + H2SO4 = FeSO4 + H2 ( 5) AB (此空 2分,错选、漏选得 0分) 试题分析:( 1)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 + 2O2 点燃 Fe3O4 。 (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防止铁制栏杆锈 蚀的一种方法是刷漆。 ( 4)根据下图所

26、示可知: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Fe和 Cu,滤渣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Fe + H2SO4 = FeSO4 + H2。 ( 5)由图中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知:甲是铁,乙是锌;铁消耗硫酸的质量比锌大;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可能都有剩余,也可能有一个有剩余。选 AB。 考点:金属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的锈蚀与防护;金属活动性。 点评:金属具有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性质;金属的锈蚀是金属和氧气、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后生成物中都是 +2 价的金属,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越多。 ( 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自来水净水器中滤芯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

27、的 性。 ( 2)鱼能在水中生存 ,原因是水中溶有 _。(从微观角度解释) ( 3)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说明 _。(从微观角度解释) ( 4)不宜在铁制容器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 酸铜)的原因是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答案:( 1)吸附 ( 2)氧分子( O2) ( 3)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 4) Fe + CuSO4 FeSO4 + Cu 置换反应 试题分析:( 1)自来水净水器中滤芯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2)鱼能在水中生存 ,原因是水中溶有氧分子。(从微观角度解释) ( 3)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

28、大。(从微观角度解释) ( 4)不宜在铁制容 器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的原因是 Fe + CuSO4 FeSO4 + Cu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考点:活性炭的吸附性;微粒的性质;金属活动性;置换反应。 点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29、。 ( 5分)燃料及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 1)天然气、 和煤被称为 “化石燃料 ”。 ( 2)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类迫切要求开发和利用氢能、_、 _ 等新能源。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石油 ( 2) 太阳能 风能(合理即可给分) 2H2 O2 2H2O ( 3) 2CO 2NO 催化剂 N2 2CO2 试题分析:( 1)天然气、石油和煤被称为 “化石

30、燃料 ”。 ( 2)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类迫切要求开发和利用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 2H2 O2 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2NO 催化剂 N2 2CO2。 考点 :化石燃料;新能源;化学方程式。 点评:天然气、石油和煤被称为 “化石燃料 ”。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是新能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31、 6分)生产生活中,钙元素的存在非常广泛。 (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2)即热型快餐的外包装层里有两包物质,分别是生石灰和水 ,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 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的原因是_。 ( 3)次氯酸( 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制取 HClO 反应为: Ca(ClO)2+ CO2+H2O X +2HClO,则 X的化学式为 _, 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 4)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 清洁大理石地面,不能用 “洁厕灵

32、”(其有效成分为盐酸)的原因是_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40.08 (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 3) CaCO3 +1 ( 4) CO2 + Ca(OH)2 CaCO3+ H2O ( 5)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试题分析:( 1)由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 ( 3)次氯酸( 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制取 HClO 反应为: Ca(ClO)2+ CO2+H2O X +2HClO,则 X的化学式为 CaCO3, 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33、。 ( 4)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 CO2 + Ca(OH)2 CaCO3+ H2O。 ( 5)清洁大理石地面,不能用 “洁厕灵 ”(其有效成分为盐酸)的原因是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考点: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合价。 点评:元素周期表中给出了元素的符号、中文名称、元素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 者沉淀符号。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计算题 ( 3分)加热分解 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

34、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6g 试题分析:解:设加热分解 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 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15.8g X 316: 32=15.8g: X X=1.6g 答:加热分解 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 1.6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用含有泥沙和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 60 g的烧杯中加入 35 g样品,然后分 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 40 g(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每次反应完全

35、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g 132.8 170.6 208.4 246.2 286.2 已知:( 1)第 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 2.1g。泥沙成分为 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 2)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 1) 8.8g ( 2) 35.1g ( 3) 138:71 试题分

36、析:解:( 1)由题意可知:前四次中,每加入盐酸 40 g后,反应产生2.2g二氧化碳,第 5次加入盐酸后,不再有二氧化碳产生,故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2.2g4=8.8g; ( 2)设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 Y。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106 117 44 Y X 8.8g 117: 44=X: 8.8g X=23.4g 106: 44=Y: 8.8g Y=21.2g 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 35g-21.2g-2.1g+23.4g=35.1g (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1.2

37、g +( 35g-21.2g-2.1g) :( 35g-21.2g-2.1g) =138:71。 答:(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8.8g。 (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是 35.1g。 (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138:71。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简答题 ( 5分)请你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 ( 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装置

38、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3)用丙装置探究燃烧条件。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由此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 4)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答案:( 1)试管 氧气( O2) ( 2)润湿的白色纸花由紫变红 ( 3) BD ( 4)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O2)。 ( 2)将白色纸

39、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装置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润湿的白色纸花由紫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色了。 ( 3)用丙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则: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由此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选 BD。 ( 4)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酸碱指示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的条件。 点评: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 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6

40、分) H2、 CO、和 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_,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 2)某无色气体 X可能含有上述 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 X的组成,同学们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同学们设计了气体燃烧装置,其目的是 _。 装置 A、 B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若取一定量气体 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装置 A增重 1.8 g,装置 B增重 2.2 g。则气体 X的组成是 _。(写出所有可能) 答案

41、:( 1)验纯 CH4 + 2O2 点燃 2H2 O + CO2 ( 2) 通过检验燃烧产物从而确认气体成分 ba CO和 H2; CH4; CO、 H2和 CH4 (此空 2分,错答漏答得 0分 ) 试题分析:(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验纯,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 + 2O2 点燃 2H2 O + CO2。 ( 2)由图示可知: 同学们设计了气体燃烧装置,其目的是通过检验燃烧产物从而确认气体成分; 装置 A、 B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b浓硫酸、 a氢氧化钠溶液。 若取一定量气体 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装置 A增重 1.8 g

42、,装置 B增重 2.2 g。则原气体中含有 H: 1.8g =0.2g;原气体中含有 C:2.2g =0.6g。则气体 X的组成是 CO和 H2; CH4; CO H2和 CH4。 考点:可燃性气体的验纯;物质的组成;浓硫酸的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的性质。 点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验纯;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探究题 ( 8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 A、 B中加入 5 mL 5 (溶液浓度 ) H2O2溶液,各滴入

43、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 A放入盛有 5 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 B放入盛有 4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 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 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mL 5 H2O2溶液和 5 mL 10 H2O2溶液 试管 A、 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实验 的目的是 。 实验中滴加 CuSO4溶液的目的是 。 ( 3)实验 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 4)对于 H2O2分解反应, Fe

44、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 CuSO4溶液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 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 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 _方法的应用。 答案:( 1) 2H2O2 MnO2 2H2O + O2 ( 2)研究温度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加快 H2O2分

45、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 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相 同滴数、浓度一样的硫酸铜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的是 10 H2O2溶液,反之 是 5 H2O2溶液。( 2分) ( 4) 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收集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 5)控制变量(或对比) 试题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2H2O + O2。 ( 2)实验 中控制的是反应的温度,其目的是研究温度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中滴加 CuSO4溶液的目的是加快 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 3)实验 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可以这样做: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相同滴数、浓度一样的硫酸铜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快的是 10 H2O2 溶液,反之是 5H2O2溶液。 ( 4) 定性分析: 通过观察甲图中溶液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 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收集 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