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面团发酵 B燃煤供暖 C铁窗生锈 D海水晒盐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面团发酵、燃煤供暖、铁窗生锈都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是物质形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3Fe+2O2 Fe3O4 B 2HgO 2Hg+ O2 C
2、H2O2 H2 + O2 D 4P+5O2 2P2O5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3Fe+2O2 Fe3O4 B 2HgO 2Hg+ O2 C 2H2O2 2H2O + O2 D 4P+5O2 2P2O5 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石蜡 D红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
3、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选 D。 考点:木炭、铁丝、石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区 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防止大量空气进入,燃烧更旺; 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防止电火花引燃燃气;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区;
4、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毒害,迅速逃离。 考点:火灾现场的自救措施。 点评:火灾中的浓烟和有毒气体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避免毒烟呛人是重要的自救措施。 铀 -235可用作核能发电的燃料。其原子核内有 92个质子和 143个中子。关于铀 23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有 92个电子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43 C相对原子质量为 235 D铀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铀 235 原子核内有 92个质子和 143个中子。则其原子核外有 92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92+413=235;铀属于金属元素。选 B。 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原
5、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X是一种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原理为: 2KClO3+4HCl(浓) = 2KCl+2X+Cl2+2H2O,试推断 X的化学式为 A ClO2 B HClO C Cl2O5 D HClO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4HCl(浓) = 2KCl+2X+Cl2+2H2O 可知, X的化学式为 ClO2。选 A。 考点: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
6、类、个数、质量不变,遵 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易挥发 B氯化钠易溶于水 C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D浓 H2SO4具有腐蚀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浓盐酸易挥发、氯化钠易溶于水、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都是物理性质;浓 H2SO4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选 D。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点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7、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 O3)化学性质不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其化学性质稳定; 构成氧气和臭氧( O3)的分子不同,故其化学性质不相同; 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分子和氧分子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8、以再分。 考点:分子、原子的性质。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具有微粒的性质,即: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向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不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A倒入澄清石灰水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伸 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气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灭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两者与水接触,都不会有明显的现象产生。选 D。 考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 点评: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要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进行实验,氧气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灭火;
9、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的催化净化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在低温下转化为 CO2,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催化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全部吸收 B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不能说明 CO具有可燃性 D四氧化三钴不参加该化学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示反应可知,该催化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转变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 该过程不能说明 CO具有可燃性; 四氧化三钴是催化剂,参加该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考点: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催
10、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 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个数、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制作几个用紫色石蕊浸泡的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向纸花上喷洒白醋; 向纸花上滴水; 将纸花烘干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 将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其中必须进行的实验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必须通过科学的对照试验,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向纸花上喷洒白醋,花变色,说明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色; 向纸花上滴水,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将纸花烘干并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中,花不变色,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
11、能使石蕊变色; 将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花变色,说明是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了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色的。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设计与探究;酸碱指示剂。 点评: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下图所示的有关数量关系,与反应事实不相符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逐渐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刚开始加热 时,高锰酸钾还没有分解,温度升高后,高锰酸钾开始分解,产生氧气, A对; 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但不会变成零, B错; 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高锰酸钾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C对
12、; 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当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对。 选 B。 考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点评: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都有其固有规律,注意按照具体的反应进行分析即可。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氢气作清洁燃料 B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O2做气体燃料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答案: C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之生成水,可作清洁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O2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能做气体燃料; 稀有气体在通电情况下会发出彩色的光,可以用于制作霓虹灯。 选 C。 考点:物质的用途。
13、点评:性质决定用途,氧气不能燃烧,但可知助燃。 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酒精( C2H5OH)在空气中燃烧 C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酒精( C2H5OH)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既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选 D。 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点评: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多种物质变成一
14、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内容,牢记空气的组成即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低碳生活 ”深入人心。倡导 “低碳生活 ”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臭氧层破环 B抑制酸雨发生 C抑制温室效应 D抑制土地
15、沙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温室效应明显,为了控制温室效应,人们倡导低碳生活。禁用氟利昂等物质是为了抑制臭氧层破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抑制酸雨发生;植树造林能抑制土地沙化。选 C。 考点:环境保护;低碳生活。 点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物质造成的,故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抑制温室效应。 水净化过程常用到以下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气( Cl2) B臭氧( O3) C次氯酸钙 Ca(ClO)2 D二氧化氯 (Cl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气( Cl2)、臭氧( O
16、3)都是单质;次氯酸钙 Ca(ClO)2由三种元素组成,都不是氧化物;二氧化氯 (ClO2)是氧化物。选 D。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个氢分子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H2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 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
17、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氧无色、无味 D氧气能助燃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加大压强,降低温度的情况下,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具有助燃性。选 C。 考点:氧气的性质。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但氧气是只要的知识点,同学们要牢固掌握。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
18、不同。选 B。 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是 A SO2 B CO2 C NO2 D CO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气污染物有 SO2、 NO2、 CO、可吸入颗粒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 B。 考点:大气污染物。 点评:识记内容,我国将 SO2、 NO2、 CO、可吸入颗粒等计入大气污染物。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
19、瓶塞倒放; 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 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防止引起失火。 ABD错,选 C。 考点:倾倒液体;过滤;加热液体;熄灭酒精灯。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A用 “长流水 ”洗脸 B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C用喝剩下的茶水浇花 D用洗过菜的清水擦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 “长流水 ”洗脸,致使大量水资源浪费,应该摒弃;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用喝剩下的茶水浇花、用洗过菜的清水擦地都是一水多用的方法,可以
20、节约水资源。选 A。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选 A。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加油站无需张贴的图标是答案: A 试题分析:加油站弥漫着易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应该严禁烟火。 A是腐蚀品标志; 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 C是易燃物标志; D是严禁烟火标志。 选 A。 考点:安
21、全标志。 点评:识记这些标志,在生活中遵照有关要求执行,确保安全。 填空题 ( 8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水进行研究。 ( 1)将天然水倒入图 A所示的蒸发皿中,观察到蒸发皿底部有一道一道的 “水痕 ”,这说明天然水是 (填物质类别)。 ( 2)用如图 B所示的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 。 ( 3)向图 C的烧杯中倒入蒸馏水,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生石灰的这一性质,除制取熟石灰外,还可以 。 ( 4)利用 D图可以研究水分子的构成,与试管 1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要推测水分子的构成,
22、仅需下列条件中 (填数字序号)就可以达到目的。 两级生成气体的体积比 氢分子的构成 氧分子的构成 气体体积比与分子个数比的关系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答案:( 1)混合物 ( 2)过滤 ( 3)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放出大量热),块状生石灰变成粉末; CaO+H2O= Ca( OH) 2; 做干燥剂,加热食品等。 ( 4)负极 ; 或 试题分 析:( 1)将天然水倒入图 A所示的蒸发皿中,观察到蒸发皿底部有一道一道的 “水痕 ”,这说明天然水是混合物; ( 2)用如图 B所示的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 ( 3)向图 C 的烧杯中倒入蒸馏水,观察到有大量水蒸气
23、冒出(放出大量热),块状生石灰变成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 Ca( OH) 2;,利用生石灰的这一性质,除制取熟石灰外,还可以做干燥剂,加热食品等。 ( 4)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2: 1,利用 D图可以研究水分子的构成 ,与试管 1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推测水分子的构成,需要 两级生成气体的体积比; 氢分子的构成; 氧分子的构成; 气体体积比与分子个数比的关系;或者需要 氢分子的构成; 氧分子的构成;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过滤;化学方程式;电解水;水的组成。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固体不溶物; 电
24、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2:1,质量比是 1: 8。 ( 7分)溶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 ( 1)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游泳池消毒,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 。 ( 2)市售的过氧乙 酸( CH3COO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多为 40%,稳定性差,室温下就可分解成乙酸( CH3COOH),并释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 40% 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成 2%,可用于空气消毒, 稀释过程中浓溶液与所加水的质量比为 。 (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 20 oC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放入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升
25、温至 50 oC时,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 N 表示 (填 “甲 ”或 “乙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 1所示的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一定不饱和的是 。 答案:( 1)硫酸铜(或 CuSO4) ( 2) 2CH3COOOH = 2CH3COOH + O2; 1: 19 ( 3) 乙 A; CD 试题分析:( 1)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或 CuSO4); ( 2)过氧乙酸( CH3COOOH)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OH = 2CH3COOH + O2; 设将 xg40% 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成 2%的过氧乙酸
26、溶液,需要加水 yg,则x40%=( x+y) 2%; x: y=1: 19; ( 3) 曲线 N 表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图 1所示的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一定不饱和的是 CD。 考点:溶液;化学方程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点评: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质量分数 = 。 ( 5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 ( 1)在氯化氢、铜和氯化钠 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 2)右图为乙醇分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醇中含两个碳原子 C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
27、数最大 D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 6: 1 (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甲图中 x的数值是 , y的数值是 ,由此推测钙元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填 “得电子 ”或“失电子)。 答案:( 1) HCl ( 2) AC ( 3) 20 2 失电子 试题分析:( 1)在氯化氢、铜和氯化钠 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HCl; ( 2)由乙醇分子的结构模型可知,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每个乙醇分子中含两个碳原子;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 素的质量比为 212: 61: 116=12: 3: 8; ( 3)由钙元素的原
28、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甲图中 x的数值是 20, y的数值是 2,由此推测钙元素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式的意义;元素的质量比;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 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的容易得到电子。 ( 5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 1)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 氯酸钙 Ca( ClO)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2)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因为 。 ( 3) 右表为 “新盖中盖 ”产品的
29、部分说明。 该产品的保健功能是 “补钙 ”,这里的 “钙 ”是指 (填字母序号)。 A钙原子 B钙元素 C碳酸钙 D钙单质 根据说明计算,每片高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4)热水壶中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用食醋(含醋酸CH3COOH)可以除去水垢,其中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 OH) 2 =( CH3COO) 2 Mg +2 H2O,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1 ( 2)易升华、吸热 ( 3) B 50% ( 4) 2CH3COOH + CaCO3 =( CH3COO) 2 Ca + H2O + CO2 试题分析
30、:( 1)设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 +2) +X+( -2) 2=0,X=+1价; ( 2)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主要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而降雨; ( 3) 该产品的保健功能是 “补钙 ”,这里的 “钙 ”是指钙元素,选 B; 设每片高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x%,则 2.5gx% =0.5g,x%=50%; ( 4)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 + CaCO3 =( CH3COO) 2 Ca + H2O + CO2。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某元素的
31、质量分数 = 。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计算题 ( 3分 )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NaC(金刚石) +2Na2O。请计算 46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金刚石的质量。 答案: g 试题分析:解:设 46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金刚石的质量 x。 CO2+4Na C(金刚石) +2Na2O 92 12 46g x X=6g 答: 46 g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金刚石的质量 6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
32、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某造纸 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 Na2CO3和 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 15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提示 :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该废水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1% 10% 试题分析:解:设废水中含 Na2CO3的质量为 x,与 Na2CO3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y Na2CO3 + 2HCl = 2Na
33、Cl + H2O + CO2 106 73 44 x y 4.4g 106: 44=x: 4.4g x=10.6g 73: 44=y: 4.4g y=7.3g Na2CO3%= HCl%= 答:该废水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7.1%和 1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溶质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 5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 3)二氧化
34、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 ( 4)锌放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则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2KMnO4 K2MnO4+MnO2+O2, A (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满 ( 4) BC 或 BE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 3)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满; ( 4)锌放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取氢气。
35、则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BC 或 BE。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 点评: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方法,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 CO2已满。 ( 6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A实验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方面能观察到气体是否集满,另一方面水可以_。 ( 3)粗盐提纯时,水的作用是
36、。 ( 4)实验 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 5)实验 E中的水是 。 ( 6)在 F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可以起到的作用有 。 答案:( 1)防止熔融物掉落时瓶底炸裂;( 2)排净瓶内的空气 ( 3)溶剂; ( 4)为烧杯内的白磷隔绝氧气 ( 5)反应物; ( 6)迅速降温 试题分析:( 1) A实验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熔融物掉落时瓶底炸裂; (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方面能观察到气体是否集满,另一方面水可以排净瓶内的空气,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 ( 3)粗盐提纯时,水的作用是溶剂,溶解氯化钠; ( 4)实验 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为烧杯内的白磷隔绝氧气
37、; ( 5)实验 E中的水是反应物,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 6)在 F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可以起到的作用有迅速降温。 考点:铁丝燃烧;气体收集方法;粗盐提纯;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法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点评:铁丝燃烧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熔融物掉落时瓶底炸裂;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要保证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等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 8分)在研究氧气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含氧元素的质量可以相互转化,如 “氧化物甲 氧气 氧化物甲 ”的转化,反应 I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
38、烧 。能不能将燃烧产物四氧化三铁再转化为铁单质呢? 【查阅资料】( 1) Fe3O4的分解温度为 1538 oC ( 2) CO具有还原性,能 将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 3)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700 oC,酒精喷灯火焰温度约 1000 oC ( 4)铁丝为银白色,铁粉为黑色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 CO能不能将四氧化三铁转化为铁进行探究。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 1) B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吸水过程会 (填 “吸热 ”或 “放热 ”)。 ( 2) C装置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F处点燃酒
39、精的目的是 。 ( 4)依据现象得出结论,该设计中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可以说明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反应前后 D中质量减轻 C F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D加热时,四氧化三铁变红 【反思与评价】由于上述实验设计有明显不足,致使某些现象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其中的不足是 。 答案: H2O 2H2+O2 【提出问题】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设计实验】( 1)放热 ( 2) CO2 + C 2CO ( 3)将一氧化碳点燃,避免其对空气的污染 ( 4) B 【反思与评价】在将气 体通入 D装置前没有除掉 CO2 试题分析:反应 I是水分解生成氧
40、气和氢气,氧气和氢气反应又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时,观察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设计实验】 ( 1) B装置中浓硫酸吸水过程会放热; ( 2) C装置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C 2CO; ( 3)一氧化碳有毒,故 F处点燃酒精的目的是将一氧化碳点燃,避免其对空气的污染; ( 4)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后,将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故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将减小,故反应前后 D中质量减轻可以说明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考点:物质推断;浓硫酸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的性
41、质。 点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应将反应剩余的一氧化碳除去。 推断题 ( 5分) A、 B、 C、 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有如图 1所示的转 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产物已略去 ): ( 1)若 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 DA 。 ( 2)若 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则 BD 化学方程式为 。 ( 3)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用如图 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U型管中液面发生偏
42、转,该过程集气瓶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 CaCO3+2HCl = CaCl 2+CO2+H2O ; CO2+Ca( OH)2=CaCO3+H2O ( 2) C+O2 CO2 ( 3)集气瓶内有沉淀产生或集气瓶内无明显现象。 试题分析:( 1)若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即 A是碳酸钙,则 AB:CaCO3+2HCl = CaCl 2+CO2+H2O ; DA: CO2+Ca( OH) 2=CaCO3+H2O。 ( 2)若 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即 A是水,则 BD 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3)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用如图 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U型管中液面发生偏转,说明集气瓶内发生变化,瓶内的气压改变了,则甲乙两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若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则该过程集气瓶内没有明显现象;若 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该过程集气瓶内有沉淀产生。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大气压;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推断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推断;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