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1030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A、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属于乳浊液,错误; B、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属于乳浊液,错误; C、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D、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 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解答本题就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质

2、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完全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的的现象是 A铝也有剩余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镁比铝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即短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则放镁的一边质量减轻的多,故天平会先偏向铝的一边(右); 根据题意,镁、铝与稀盐酸的反应如下: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24 73 2 54 219 6 根据以上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可知,等质量的酸与铝、镁完全反应时

3、,铝消耗的质量少,镁消耗的质量多;而题目中 “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完全反应后,镁有剩余 ”,可知铝也 应有剩余(且剩余的比镁多),故酸一定完全反应,由于酸的质量相等,而氢气来源于酸,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一定相等,从而可判断天平仍保持平衡。故选 A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这是一道天平平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出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量的多少,天平总偏向生成氢气少的一边。 现有硝酸钾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 15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 50g水使其中的硝酸钾全部溶解,然后静置、过滤,

4、取 15.5g滤液,测得含有硝酸钾 3g,则原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 数是 A 14.9% B 65% C 75% D 8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15.5g滤液中含有硝酸钾 3g,则其中硝酸钾的质量:水的质量 =3g:( 15.5g-3g) =6:25;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可知 5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 12g,则原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 80%=80%,故选 D。 考点: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溶液的组成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利用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和溶液的均一性,即可对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做出判断,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向氯化铜溶液中

5、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滤液中只有 Zn2 ,滤渣为 Zn 滤液中有 Zn2 、 Cu2 ,滤渣为 Cu 滤液中有 Zn2 、 Cu2 ,滤渣为 Zn 滤液中只有 Zn2 ,滤渣为 Zn、 Cu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向 Cu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而得到铜和氯化锌;根据加入锌粉的质量,分析氯化铜完全反应还是部分反应,是判断可能出现情况的根本依据。 、 、由于加入的锌粉一定会与氯化铜反应 而得到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错误; 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则氯化铜部分被置换,故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氯化铜和生

6、成的氯化锌,滤渣中就只含有铜,正确; 若加入的锌粉过量,则氯化铜全部被置换,故溶液中只含有生成的氯化锌,滤渣中含有生成的铜及剩余的锌粉,正确。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方法 A CO2 (CO) 氧气 点燃 B H2O( H2O2) MnO2 过滤 C NaCl (CaCO3) 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Al粉 (Fe粉 ) 稀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答

7、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难在通氧气条件下点燃,因为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又不支持燃烧,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另外,使用氧气,还会带来新杂质,错误; B、杂质 H2O2 在 MnO2 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主要物质)和氧气(逸出),而由于催化剂 MnO2本身不变,且又不溶于水,故可过滤除去,正确; C、由于 NaCl易溶于水,而 CaCO3不溶于水,故可加水溶解,过滤掉碳酸钙后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正确; D、 Al粉和 Fe粉都是 H前的活泼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 B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8、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有关 H2、 C、 CO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与 CuO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C与 CuO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与等质量的 CuO反应,所需 H2、 C、 CO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314 答案: BD 试题分析:根据三种物质的性质分析。 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而碳和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错误; B、氢气与 CuO反应后生成水,碳和一氧化

9、碳与 CuO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都有化合物生成,正确; C、一氧化碳与 CuO的反应中,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设有 m gCuO被还原,分别需要 H2、 C、 CO的质量是 a、 b、 c CuO + H2 Cu + CO2 2CuO + C 2Cu + CO2 CuO + CO Cu + CO2 80 2 160 12 80 28 mg a mg b mg c 80:2=mg: a 160:12=mg:b 80:28=mg:c 解得, a= b= c= 所以, a: b: c= : : =1: 3: 14,正确。故选 BD 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

10、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 了解物质的性质、反应时的现象、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于 D选项,关键是要注意设好未知数,并能熟练利用物质间的质量比去计算,计算过程较麻烦,要细心解答。 2011年 12月 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 C2H8N2)与 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 2N2O4 = 3N2 2CO2 n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 n=3 B N2O4是氧化物 C该反应要吸收大量的热 D该反应

11、是分解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物中有 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要想有 8个氢原子, n必须为 4,错误; B、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 N2O4属于氧化物,正确; C、根据题意,该反应属于燃烧,故属于放热反应,错误; D、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本题中反应物是两种,所以不是分解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的 知识点较多,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

12、,特别是要掌握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的不变。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催化剂可以将水变成汽油 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泡沫灭火器熄灭由图书馆资料着的大火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汽油中含有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用催化剂不可能将水变成汽油,错误; 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而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用过滤的方法不能把硬水变成软水,错误; C、由于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起乳化作用,故用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正

13、确; D、图书馆的资料着火,如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使大量图书被残留液损坏,错误。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软水与硬水,乳化作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B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C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深秋时节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污

14、染空气,错误; B、电视机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否则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扑灭火灾,错误; C、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故进入之前,要先做灯火试验,检验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的高低,方法正确。故选 D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要能防患于未然,要知道在意外发生时,合理的救护措施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盲目乱动非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使损失更大。 懂得一些燃

15、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 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判断。 A、图为禁止带火种的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错误; B、图为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错误; C、图为禁止吸烟的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错误; D、图为禁止鸣笛的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正确。故选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使用天然气做饭 B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C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 D发电厂利

16、用煤燃烧发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本题其实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A、使用天然气做饭的过程中,是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B、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过程中,是光能转化为热能,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C、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的过程中,是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D、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的过程中,是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 转化问题。故选 B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

17、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能量变化,但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鉴别 O2、 CO、 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O2、 CO、 CO2三种气体的性质分析。 A、三种气体中,只有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 CO2,不能将 O2和 CO鉴别开来,不可行; B、三种气体中,只有 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只能鉴别出 CO2,不能将 O2和 CO鉴别开来

18、,不可行; C、用实验测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能够鉴别三种物质,但是比较麻烦,不够简便,不可行; D、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 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 CO2,气体能燃烧的是 CO,简便易行。故选 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解答此类题,就要学会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 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要能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酒的酿造 B甲烷燃烧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分为剧烈氧化(如燃烧)和缓慢氧化。 A、酒的酿造过程,不易被察觉,故属于缓慢氧化; B

19、、甲烷燃烧时会发光、发热,故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C、食物腐烂过程,不易被察觉,故属于缓慢氧化; D、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不易被察觉,故属于缓慢氧化。故选 B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缓 慢氧化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8K金是纯净物 B钢是合金,所以钢不生锈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D焊锡合金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判断。 A 18k金,即黄金占合金总量 75%( 18/24=0.75),其余 25%为其它贵金属,有铂,镍,银,钯金等等,故属于混合物,错误; B钢是

20、合金,但在条件满足时,钢也能生锈,错误;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正确; D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错误。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合金的定义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用石油加热炼制可以得到汽油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用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可以制得乙醇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乙醇汽油的组成成分分析。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属于 混合物,错

21、误; B、石油经过分馏可以制得汽油,正确; C、由于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故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 D、乙醇可以使用粮食发酵法制得,正确。故选 A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填空题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 的仪器名称 。 ( 2)我们知道有两种气体在实验室可以采用上图装置进行制取,请写出这两个制备反 应

22、的化学方程式 、 。 这两种气体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是 。 ( 3)请选择上述两种气体的一种进行验满的实验,其方法是 。 ( 4)上述两种气体中有一种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这个反应确实发生方法是 。 ( 5)诺贝尔奖得主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书中提出: “人体中 99.9%的疾病与一氧化氮有关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现在实验室中要收集一瓶制备的一氧化氮,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序号 )。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2H2O2 2H2O O2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 3)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3、,若立即复燃则 O2已满 (或答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熄灭则 CO2已满 ”) ( 4) H2O CO2=H2CO3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 5) E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常用仪器回答,图中仪器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 2)根据图示 A可知,此装置为 “固液不加热型 ”气体制取装置,实验室常用此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水和氯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O2

24、;由于这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3)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由于氧气具有助 燃性,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CO2=H2CO3;由于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变红,则证明已反应。 ( 5)根据题意,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 ”,故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选 E。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2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欲配制 1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 “50mL”、 “100mL”或 “200mL”)量筒。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选填序号) A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 烧杯中

26、,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 5)在做 操作时,烧杯的温度 (选填 “升高 ”或 “降低 ”)了。 答案:( 1) 100 mL ( 2) B ( 3)加速溶解 ( 4) ( 5)降低 试题分析:( 1)由于要配制 180g溶质质量分数为 50%的硝酸铵溶液,则通过计算可知,需要溶质为 90克,水为 90mL,为了尽量减少误差,要选用与 90ml相近的量程的量筒,所以配制时应选择 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 左盘,说明左盘的物质偏多,故应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故选 B。

27、 ( 3)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可知,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解。 ( 4)观察操作图,分析每个操作的作用,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对操作进行排序: 图 为定量称取氯化钠固体; 图 是搅拌加速溶解; 图 是把称量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图 为用药匙取出固体氯化钠准备进行称量; 图 为量取一定量的水并倒入烧杯中。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5)由于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故烧杯内温度会 降低。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测量容器 -量筒,称量器 -托盘天平,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解时

28、的热现象 点评:熟练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程、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向分别装有 50g水的 A、 B、 C烧杯中加入 10g、 20g、 30g的 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 1) A、 B、 C烧杯中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选填序号)。 ( 2)图二中 (选填 “甲 ”或 “乙 ”)能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 ( 3) KNO3在 20 时溶解度等于 。 ( 4)要使 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 ( 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甲、乙 100g的饱和溶液从 a2 降温到 a1 ,无晶体析出的是 (选填 “甲 ”、 “乙

29、”或 “甲和乙 ”),比较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选填 “ ”或 “ ”或 “ ”) ( 6)若要使 a1 时含 100g水的甲的饱和溶液变为 a2 的饱和溶液(溶剂的量不减少),应采取的措施为 (请依据图示作定量描述)。 答案:( 1) B ( 2)甲 ( 3) 32g ( 4)加水(或答 “升高温度 ”) ( 5)乙 ( 6)加入( m2-m1) g固体甲,并升高温度至 a2 试题分析:( 1)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 B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即在此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故一定是饱和溶液; ( 2)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曲线甲能表示 KNO3溶解度曲线;

30、 ( 3)根据题意,在盛有 50g水的 B烧杯中加入 20g的 KNO3固体,有 4g未溶解,即在 50g水中溶解了 16gKNO3固体而达到饱和,故 KNO3在 20 时的溶解度 = 100g=32g; ( 4)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要使 B烧杯中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5)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将甲、乙 100g的饱和溶液从 a2 降温到 a1 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不会析出晶体;降温到 a1 时,由于有晶体析出,故甲仍是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 = 100%;温度从 a2 降温到 a1 时,

31、由于乙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00%,而 a2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可得出该温度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 6)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 a1 时的溶解度为 m1,a2时的溶解度为 m2,故若要使 a1 时含 100g水的甲的饱和溶液变为 a2 的饱和溶液(溶剂的量不减少),应采取的措施为:加入( m2-m1) g固体甲,并且升高温度至 a2 。 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

32、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解 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某酒精溶液中乙醇 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可知,要计算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判断出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由于每个乙醇 C2H5OH分子中含 6个 H原子,每个水 H2O分子中含 2个 H原子,根据氢原子数相等,可以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 C2H5OH 6H 3H2O 46 54 故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46% 考点:有关溶质质

33、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与质量比可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建立关系:=物质的微粒数比。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 ( 2)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 答案:( 1)煤 ( 2)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 试题分析:( 1)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

34、2)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只要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如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本题喷水灭火的原理就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化石燃料的种类,理解和熟练掌握灭火的原理、方法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 从 H、 C、 O 、 S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名称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 1)最常用的溶剂: ; ( 2)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 ( 3)煤燃烧时排放的可形成酸雨的污

35、染物: 。 答案:( 1)水 ( 2)石墨 ( 3)二氧化硫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组成进行分析 ( 1)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干电池中的电极 , 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 3)煤因为含硫,故在燃烧时会排放出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 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方面的知识的积累。 计算题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

36、酸,若用 1L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配制该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 1g/cm3)的体积为 L,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kg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 1) 4.6 ( 2) 6.4 试题分析:利用 98%的浓硫酸配制 28%的稀硫酸,可通过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完成,在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 x,则 1L1000ml/L1.84g/cm398%=x28% 解得, x=6.4kg 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 =6.4kg-1L1.84kg/L=4.6kg 则需要蒸馏水的体积 =4.6kg1kg/L=4.6L。 考点:有关

37、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解答此类溶液稀释问题的关键就是,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如右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 2个可乐瓶、 2根软管连接而成。制氧时,先在甲瓶中加入 20 g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 157 g过氧碳酸钠 (化学式为 2Na2CO3 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 314)和少量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通过软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在甲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这包总质量为 157 g的过氧碳酸钠完全反应,理论上可 生成多少克氧气 多少克 H2O ( 2)完全反应后,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

38、:( 1) 24g氧气, 27gH2O ( 2) 69.3% 试题分析:( 1)依据过氧碳酸钠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利用过氧碳酸钠与氧气、水的质量比,由过氧碳酸钠的质量可求出生成氧气和水的质量。 ( 2)再依据反应方程式中过氧碳酸钠与碳酸钠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最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剩余的溶液的总质量,即可求出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这包总质量为 157 g的过氧碳酸钠完全反应 ,理论上可生成氧气和 H2O的质量分别是 x、 y, Na2CO3的质量为 z。 2Na2CO3 3H2O2 2Na2CO3 3H2O O2 314 212 54 48 157g z y x

39、 ,解得 x=24g ,解得 y=27g ,解得 z=106g (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157g 20g24g=153g 所以,完全反应后,甲瓶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 100%=69.3% 答:理论上可生成 24g氧气, 27gH2O,完全反应后,甲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69.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能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 意解题要规范。 简答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

40、式。 ( 1)酒精充分燃烧 ; ( 2)实验室制取氢气 ; ( 3)检验 CO中是否混有少量的 CO2 。 答案:( 1) C2H5OH 3O2 2CO2 3H2O ( 2) Zn H2SO4 = ZnSO4 H2 ( 3) CO2 Ca(OH)2 = CaCO3 H2O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 1)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 2CO2 3H2O; ( 2)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H2SO4 = ZnSO4 H2; (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41、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a(OH)2 =CaCO3 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 “五金 ”,在 “五金 ”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 ,则正好符合某种化学规律 。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分别是 、 。 (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 3)铜和铁一

42、样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 4)向铜锈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从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如下: 操作 a的名称 。 证明 N过量选用的试剂是 。 向蓝色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回收锈蚀钢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 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某炼铁厂现用 1000t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2%的生铁的质量是 _t(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 1

43、)铁 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 2) B ( 3) CO2 ( 4) 过滤 铁片(或答其他较活拨金属) Fe CuSO4 = FeSO4 Cu ( 5) 3CO Fe2O3 2Fe 3CO2 608.7 试题分析:(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中的铁的位置移到最后,即可变成金、银、铜、锡、铁,其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A、铜做导线,利用的是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B、不锈钢高压锅,利用的是钢的导热性; C、铝制易拉罐,利用的是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 B ( 3)由于铜锈的组成元素中含有氢、碳元素,结合空气的

44、成分可知:碱式碳酸铜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 H2O 及 CO2共同作用的结果。 ( 4) 通过操作 a,可从固、液混合物中得到了固体,符合过滤的特征,故操作 a的名称是过滤; 由于铁粉过量,故 M中除含有生成的铜以外,还含有剩余的铁粉,要除去铜中的铁,得到纯净的铜,可用稀酸(如稀硫酸)将铁除去,故 N应为稀酸,要证明其过量,可用活泼金属与其反应(如铁片),如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 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 5)根据题意,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Fe2O3 2Fe 3CO

45、2 根据化学变化过 程中元素质量不变,赤铁矿石中所含铁元素质量与冶炼出的生铁中含铁元素质量相等,由铁矿石质量可计算生铁质量;设可以冶炼出含铁 92%的生铁的质量是 x,则有 1000t80% 100%=x92%,解得 x608.7t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金属的知识,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最后一问,需要利用质量守恒 定律的思想来解答,即赤铁矿石中所含铁元素质量与冶炼出的生铁中含铁元素质

46、量相等。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 1) M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 2)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 。 答案:( 1)使火柴头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 2)喷出的水蒸气中缺少氧气 试题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火柴是可燃物,又存在于空气中,此时火柴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而 M处水蒸气对 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就是加热,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 2)由于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时,铜管口处的火柴会被水蒸气包围,故因缺少氧气而不能燃烧

47、;当离开管口处,由于火柴温度已达到着火点,又有足够的空气,满足了燃烧条件,所以能燃烧。 考点: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探究题 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 X、 Al、 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律快 产生气泡速律慢 无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 2) 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4)如果金属 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 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 XCl2、 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 1)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