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031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 “限塑令 ” C推广乙醇汽油 D焚烧秸秆 答案: D 试题分析:开发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行“限塑令 ”,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焚烧秸秆,会增加大气污染物,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选 D。 考点: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点评: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举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

2、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某 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 5g水析出 ag晶体,再蒸发 5g水又析出 bg晶体,则 a与 b一定相等 C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 49%的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D已知 Mg( OH) 2和 MgO 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取该混合物 10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为 24g 答案: CD 试题分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还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有可能相等,有可能不

3、等; 某 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 5g水析出 ag晶体,再蒸发 5g水又析出 bg晶体,则a与 b不一定相等,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则 a=b,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a不等于 b;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 49%的硫酸,设所取浓硫酸的质量为 a,加水的质量为 b,则 a 98%=( a+b) 49%, a: b=1: 1.故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 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已知 Mg( OH) 2和 MgO 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取该混合物10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镁,设硫酸镁的质量为 x, Mg- MgSO4 24 120 10g4

4、8% x 24: 120=10g48%: x x=24g 故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为 24g。 选 CD。 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稀释;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Mg( OH) 2和 MgO 跟硫酸反应过后,其中的 Mg全部转移到硫酸镁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即可。 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 B沾有油污的炉具,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 C做完碘升华实验后的试管,用酒精洗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浸

5、泡除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因为油污能溶于汽油; 沾有油污的炉具,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氢氧化钠是强碱,可以清除油污; 做完碘升华实验后的试管, 用酒精洗,因为酒精能溶解碘;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是铜,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不能与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硫酸浸泡除去。 ABC正确,选 D。 考点:溶解;金属活动性。 点评:对油污的清除,有的是溶解,有的是乳化; 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不能与酸反应。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

6、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 CD 试题分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但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 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该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AB不对,选 CD。 考点:酸

7、;金属活动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氮气。 点评: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Ag、 Pt、 Au。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现有含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废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回收银,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案是向废液中加稍过量的铁粉,过滤后向滤渣中加过量盐酸 B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先置换出来的是铁 C 若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无现象 D若向废液中

8、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与原溶液相比,质量一定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弱于锌,且价格便宜,若要回收银,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案是向废液中加稍过量的铁粉,过滤后向滤渣中加过量盐酸; 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先置换出来的是银; 若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锌的量较少,没能将废液中的银全部置换出来,则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将出现白色沉淀; 若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与原溶液相比,质量未必一定减小,若废液中含有的硝酸银很少,而硝酸亚铁的量特别大,则锌置换铁后,有很多的锌进入溶液,溶液的质量反而增大。 BCD说法不对,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

9、;氯离子的性质。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 银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天气闷热时,鱼塘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温度高压强小,氧气的溶解度小 C

10、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原因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D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答案: AC 试题分析: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分子的运动速率; 天气闷热时,鱼塘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温度高压强小,氧气的溶解度小,水中溶氧不足; 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原因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不用氢氧化钠,不经济; 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D说法是对的,选 AC。 考点:溶解;气体的溶解度;氢氧化钙的用途;燃烧的条件。 点评: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压强减小而减小; 改良酸性土壤,不仅要考虑酸碱中和,还要考虑经济效益。

11、 2012年 7月 27日至 8月 12日,第 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在奥运会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 的开销相当惊人。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是 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 46个原子 B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9: 13: 1 C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D诺龙由 18个碳原子、 26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诺龙的化学式( C18H26O2)可知: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18+26+2=46个原子; 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8:126:162=108: 13: 16; 诺龙中含有氧元素,没有氧分子

12、; 一个诺龙分子由 18个碳原子、 26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构成。 BCD错误,选 A。 考点:化学式及其意义。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化学式表达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等信息。 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若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若将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并涂上硼酸溶液; 炒菜时,油锅

13、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防止地窖内二氧化碳含量过大,使人窒息缺氧; 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ABC做法正确,选 D。 考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遵照化学原理,科学处置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确保安全。 现有 液态氧, 生锈的铁钉, 稀硫酸, 甲烷, 氢氧化钾, 酒精溶液,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碱 D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生锈的铁钉, 稀硫酸, 酒精溶液都是混合物; 液态氧, 甲烷, 氢氧化钾属于纯净物; 氢氧

14、化钾属于碱; 稀硫酸属于酸。选 A。 考点:物质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酸与碱。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冒白雾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C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D氢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盐酸冒白雾 ,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解形成的盐酸小液滴,是物理变化;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属于物理变化; 用活性炭吸附杂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杂质吸

15、附在活性炭的表面,属于物理变化; 氢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 选 D。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点评: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 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有关燃烧及灭火的说法中,解释错误的是 A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 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 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滴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 隔氧又降温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因为空气流动,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是降

16、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不是改变其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是清除和隔离可燃物,使燃烧无法继续; 酒精滴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既可以隔氧又可以降温,达到灭火的目的。 选 B。 考点:燃烧与灭火。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有: 1、撤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存放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称量氢氧化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存放氧气时,集气瓶应该

17、正放; 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物要选用红磷,不能用木炭; 称量固体药品时,要遵守 “物左砝右 ”的原则,称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要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选 B。 考点:存放氧气;稀释浓硫酸;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称量氢氧化钠。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实验室要配制 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 g,水的体 积为 45 ml B在托盘天平左盘放 5 g砝码,然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C用 50mL量筒量取

18、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基本步骤: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 g,水的体积为 45 ml;在托盘天平右盘放 5 g砝码,然后在左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用 50mL量筒量取 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选 B。 考点: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点评: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液贴标签等。 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 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变色、变蓝色的是 物质 食盐水 厕所清

19、洁剂 血浆 牙膏 肥皂水 橘汁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7 1.7 7.4 8.2 9.2 3.5 10.6 2.5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水、蒸馏水、柠檬汁 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由表中数据可知,橘汁的 PH为 3.5,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盐水的 PH=7,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草木灰水的 PH为 10.6,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选 D。 考点:酸碱指示剂;溶液的 PH。 点评: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

20、的是酸性的,等于 7的是中性的。 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遇到中性物质不变色。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 途。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 C固体的溶解度一定随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如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如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很稀,而

21、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浓度却可以很大,不同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液,不能随便比较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跟溶剂的多少没有关系; 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ABC错误,选 D。 考点: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填空题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 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 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将

22、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2)NaOH+HCl=NaCl+H2O 试题分析:( 1)题中的变化曲线,是溶液 PH 由小于 7 逐渐增大,最终超过 7,所进行的操作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原来盐酸的 PH小于 7,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溶液酸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的 PH大于 7。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考点:溶液的 PH曲线。 点评: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是酸性的,等于 7的是中性的。 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化学原理,所以有人称它

23、为 “双吸剂 ”,这里的 “双吸 ”是吸收空气中的 这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答案:氧气和水分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 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 6HCl+Fe2O3=3H2O+2FeCl3 ; Fe+2HCl=FeCl2+H2 试题分析:用铁粉作 “双吸剂 ” 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两种物质;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但经过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

24、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3H2O+2FeCl3; Fe+2HCl=FeCl2+H2。 考点:铁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 1)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 ; ( 2)酒精的燃烧 ; ( 3)胃舒平 主要成分 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答案:( 1) C+ CO2 2CO ( 2) C2H5OH+3O2 2CO2+ 3H2O ( 3) Al

25、(OH)3+3HCl Al Cl3+3H2O 试题分析:( 1)高温条件下,碳还原二氧化碳: C+ CO2 2CO; ( 2)酒精的燃烧: C2H5OH+3O2 2CO2+ 3H2O; ( 3)胃舒平 主要成分 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 Al Cl3+3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根据右图 A、 B、 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 1) P点的含义是 。 ( 2)要使 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 方法是 。 ( 3)要从

26、含有少量 A的 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4) t1 时,将 15gA加入到装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 0.1%)。 ( 5)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序号)。 答案:( 1) t1 时, A, C的溶解度相等(答案:合理即可) ( 2)降温(答案:合理即可)( 3)蒸发结晶( 4) 16.7%( 5) C 试题分析:( 1) P点的含义是) t1 时, A, C的溶解度相等; ( 2)要使 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温(或者加入溶剂);

27、 ( 3)要从含有少量 A的 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 B得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 4) t1 时, A的溶解度是 20g, 50克水最多溶解 10gA,故将 15gA加入到装有 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 5)将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因为 t2 时三种物质中, C的溶解度最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最少,降温后,虽然它的溶解度增大了,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没有增大,其质量分数还是最小的。 考点:溶解度曲线;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溶解度曲线图中,曲线

28、的交叉点,表示该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质质量分数 = 。 近日,电影泰坦尼克号 3D版重现荧屏,掀起一股观影狂潮。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 ”,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了数以万吨的钢铁。钢铁是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_。 ( 2)在炼铁高炉中将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还原为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 ( 3)铝、铜、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现在只有铁丝,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将一定质量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

29、滤,再将滤渣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6.4g,原氧化铜的质量为 _ _g。 答案:( 1)生铁 ( 2) Fe2O3 +3 CO 2Fe +3CO2( 3) AC( 4) 8 试题分析:(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生铁; ( 2)在炼 铁高炉中将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还原为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Fe2O3 +3 CO 2Fe +3CO2; ( 3)要验证铝、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若只有铁丝,可用 A硫酸铝溶液和 C硫酸铜溶液检验。铁丝能与硫酸铜反应,不能与硫酸铝反应,说明他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 (4)将一定

30、质量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再将滤渣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加入的铁粉过量,原溶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充分反应后, 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6.4g,即铜的质量为6.4g。原氧化铜的质量为 =8g。 考点:生铁和钢;金属活动性;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生铁是含碳量 2%-4.3%的铁的合金,钢是含碳量 0.03%-2%的铁的合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

31、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题中( 4)所得的铜都是从原来的氧化铜中获得的。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 pH及主要成分化学式: 序号 名 称 食 醋 白 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12H22O11 Ca(OH)2 Na2CO3 溶液 pH 3 7 7 11 8 ( 1)上述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序号); ( 2)当你被蚊虫叮咬(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后,为减轻疼痛,可在叮咬处涂 (填序号); ( 3)水垢的主要成

32、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食醋的主要成分)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2H2O ,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答案:( 1) ( 2) ( 3) 2CH3COOH + CaCO3= (CH3COO)2 Ca+ CO2+H2O ( 4)试题分析:( 1)上述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石灰水,其 PH=11,碱性最强; ( 2)当你被蚊虫叮咬(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后,为减轻疼痛,可在叮

33、咬处涂碱性物质,如 纯碱溶液; ( 3)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H3COOH + CaCO3= (CH3COO)2 Ca+ CO2+H2O; ( 4)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故题中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为: 。 考点:溶液的 PH;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符号。 点评: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是酸性的,等于 7的是中性的。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和电性符号。 请你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

34、质通常是 。 ( 2)大理石常用作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 ( 4)某气体在空气中占 78 (体积百分含量 ),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5)可用于制作 “叶脉书签 ”的碱 答案:( 1) Hg ( 2) CaCO3 ( 3) Al 3+ ( 4) N2 ( 5) NaOH 试题分析:( 1)医用体温计里的物质通常是 Hg; (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Al 3+; ( 4)某气体在空气中占 78 (体积百分含量 ),是氮气,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N2 ; (5)可用于

35、制作 “叶脉书签 ”的碱 Na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书写。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 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计算题 2012年 9月 7日云南彝良发生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专业防疫人员赶到地震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 C2H4O3)消毒液进行消毒。请计算: ( 1)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要配制 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消

36、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kg。 答案:( 1) 6 1 12( 2) 7 试题分析:解:( 1)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 H:O=122:14:163=6 1 12; ( 2)设:要配制 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X。 则: 280kg0.5 =X20% X=7kg。 答:( 1)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 12; ( 2)要配制 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7kg。 考点: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

37、量比;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溶质质量分数 = 。 Cu与 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 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 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g) 第 1次 20 17.4 第 2次 20 14.8 第 3次 20 12.2 第 4次 20 12.0 第 5次 20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表

38、格中 m的值为 ( 1分);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2分); (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分) 答案:( 1) 12 ( 1分) ( 2) 40% ( 2分)( 3) 19.6% 试题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 20g稀硫酸,都将反应 2.6g锌,到第 4次的时候,固体只减少了 0.2g,说明此时锌已经全部反应完了,故第 5次加入硫酸,固体质量不会改变,所以 m=12g。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40%; ( 3)与 20g稀硫酸完全反应的锌的质量 = 20g-17.4g=2.6g 解:设, 20g稀硫酸中 H2SO4

39、的质量为 x。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6g x x=3.92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是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溶质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仪器 a、 b的名称分别是 _、 _。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_。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装置应选择 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0、_。 答案: (1) 酒精灯 分液漏斗 (2)B Zn+H2SO4 = ZnSO4+ H2 验纯 (3) A D或 AE CH4+2O2 CO2+2H2O 试题分析: (1)仪器 a、 b的名称分别是酒精灯和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氢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应选择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 = ZnSO4+ H2;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3)制取甲烷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类型,且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装置应选择 A D或 AE;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氢气的

41、验纯。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气体的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暑假,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 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 CaCO3 石灰水与空气中 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可能是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的混合物。 ( 2)设计实验: 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

42、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 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表),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OH- Cl- CO32- NO3- Ca2+ 微 溶 不 溶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上层清液,滴加 1 2滴无色酚酞试液 。 。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白色粉末中 (选填“有 ”或 “无 ”) 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 3)交流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A.密封保存

43、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答案:( 1) 白色粉末的成分 形成的原因 Ca(OH)2 + CO2 CaCO3 + H2O Ca(OH)2 CaCO3和 Ca(OH)2的混合物 ( 2) Ca(OH)2微溶于水(或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 结论 酚酞试液变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 Ca(OH)2 有气泡产生 有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或 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 结论 酚酞试液变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 Ca(OH)2 无气泡产生 无 Ca(OH)2 或 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 结论 酚酞试液不变色 白色粉末中无 Ca(OH)2 试题分析:( 1) 白色粉末的成分

44、 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 CaCO3 石灰水与空气中 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CO2 CaCO3 + H2O 可能是 Ca(OH)2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CaCO3和 Ca(OH)2的混合物。 ( 2)设计实验: 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Ca(OH)2微溶于水(或可能是氢氧化钙)。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上层清液,滴加 1 2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Ca(OH)2。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

45、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白色粉末中有 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或: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上层清液,滴加 1 2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Ca(OH)2。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白色粉末中无 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Ca(OH)2。 或: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上述试管中上层清液,滴加 1 2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不变色。 白色粉末中无 Ca(O 相关试题 2013届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免责声明 联

46、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推断题 有一无色液体 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 B和 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 1)写出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_。 (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G是 _。 ( 3)写出 F的一种用途 _。 ( 4)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置换反应 ( 2) C (3)灭火 (答案:合理即可 ) (4) H2 + CuO Cu+ H2O 试题分析: E是红色固体,即是铜;黑色固体 D是氧化铜;黑色固体 G是碳;B是氧气, F是二氧化碳; A是水; H是氢气。 ( 1) 反应 是 C+ CuO Cu+ CO2;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 2) G的化学式是: C;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